1
|
武汉上空偶发E层与流星雨的联系 |
牛晓娟
熊建刚
万卫星
宁百齐
刘立波
袁洪
|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2
|
大气潮汐风场诱导中纬突发E层的观测证据及理论模拟分析 |
左小敏
万卫星
谭辉
|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3
|
中纬突发E层特性的模拟分析 |
左小敏
万卫星
|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5
|
|
4
|
低纬(海南)地区电离层偶发E层的潮汐类周期研究 |
王国军
史建魁
王霄
|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5
|
雷达研究E层不均匀结构的最新进展 |
陈培仁
|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6 |
2
|
|
6
|
远东地区的微粒E层事件 |
何友文
顾厚东
|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0 |
1
|
|
7
|
基于FY-3C掩星数据偶发E层的研究 |
杨晶晶
黄江
徐杰
邓柏昌
全宏俊
|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8
|
极光区电离层Hall电导率的观测及其在E层电子加热情况下的特征 |
罗毅
陈培仁
|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3
|
|
9
|
Puerto Rico地区偶发E层临界频率特性统计分析 |
王栖溪
方涵先
牛俊
汪四成
|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0
|
基于小波分解与重构方法研究电离层偶发E层 |
王栖溪
牛俊
方涵先
范鑫
包赟
|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1
|
微粒E层事件判读及分析 |
何绍红
徐彤
|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12
|
武汉突发E层的季节变化及其与中层风的关系 |
朱品洁
滕陈轲敏
谷升阳
窦贤康
李国主
解海永
|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3
|
基于部分反射理论的Es层电离图描迹研究 |
李辉
车海琴
吴健
吴军
徐彬
|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4
|
|
14
|
青岛地区电离层Es特征统计分析 |
王晓宾
马征征
张雅彬
|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15
|
利用电离层Es层进行通信 |
谭辉
王海婴
郑生全
黄松高
|
《舰船电子工程》
|
2004 |
6
|
|
16
|
海南地区电离层Es特性研究 |
龚宇
史建魁
王国军
|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0
|
|
17
|
中国南部地区Es层出现规律统计及分析 |
韩彦明
胡进
孔庆颜
凡俊梅
|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1
|
|
18
|
太阳和地磁活动对高中低纬度站点Es层的影响 |
杜鹏
张雅彬
胡艳丽
赵海生
徐彤
|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19
|
重庆与兰州电离层Es出现率的比较研究 |
谭辉
|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7
|
|
20
|
我国中低纬地区电离层f_(o)E经验模型初步研究 |
代连东
丁宗华
杨嵩
唐志美
|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