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8F-FDG PET/CT联合HRCT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效果
1
作者 冯宏升 李腾飞 +4 位作者 张蕊 石翔 王朝栋 党国际 张慧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2241-2243,共3页
目的:分析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2–Deoxy–2–fluoro–D-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计算机体层摄影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联合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对原发性肺... 目的:分析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2–Deoxy–2–fluoro–D-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计算机体层摄影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联合高分辨率CT(High resolution CT,HRCT)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2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原发性肺癌的金标准。患者均进行18F-FDG PET/CT及HRCT检测。计算对比18F-FDG PET/CT检测、HRCT检测对原发性肺癌检出率。分析18F-FDG PET/CT检测、HRCT检测单独及联合诊断原发性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经整理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22例患者确诊91例为原发性肺癌,31例为肺部良性病变。18F-FDG PET/CT诊断结果显示原发性恶性病灶76例,HRCT扫描原发性恶性病灶73例。18F-FDG PET/CT诊断原发性肺癌的灵敏度为82.89%(63/76)、特异度为39.13%(18/46)、阳性预测值为69.23%(63/91)、阴性预测值为58.06%(18/31)。HRCT诊断原发性肺癌的灵敏度为79.45%(58/73)、特异度为32.65%(16/49)、阳性预测值为63.73%(58/91)、阴性预测值为51.61%(16/31)。18F-FDG PET/CT与HRCT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89.41%(76/85)、特异度为59.45%(22/37)、阳性预测值为83.52%(76/91)、阴性预测值为70.97%(22/31),联合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均显著高于两者单独诊断(P<0.05)。原发性肺癌SUVmax值及SUVmax≥2.5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病变(P<0.05)。结论:18F-FDG PET/CT、HRCT联合检查能提升对原发性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PET/CT 联合检测 HRCT 原发性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PET/CT中CT征象与^18F-FDG最大SUV值提高诊断肺癌水平之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刘欣 陈萍 +11 位作者 陈仰纯 蔡欣 田嘉禾 杨小丰 于丽娟 辛军 马黎明 冯惠茹 赵周社 李宏利 王爽 吴文凯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246-249,共4页
目的:探讨结合PET/CT中低剂量CT得到的CT征象和18F-FDG最大SUV值提高对肺癌诊断准确度。材料和方法:多中心临床实验中16例病理证实的肺癌病人和39例非肺癌肺占位病人,对其7项CT征象及病灶SUV值进行判定,并对得到的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 目的:探讨结合PET/CT中低剂量CT得到的CT征象和18F-FDG最大SUV值提高对肺癌诊断准确度。材料和方法:多中心临床实验中16例病理证实的肺癌病人和39例非肺癌肺占位病人,对其7项CT征象及病灶SUV值进行判定,并对得到的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PET/CT中低剂量CT的扫描条件下,病灶的分叶征、长毛刺征、周围病灶、淋巴结肿大及18F-FDG摄取被引入回归模型,其中分叶征、长毛刺征和18F-FDG摄取对病变判断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得到的回归模型诊断效能为灵敏性68.8%、特异性94.9%、准确性87.3%。结论;CT征象对最大SUV值法诊断肺癌具有修正作用,其中长毛刺征和周围病灶的观察能明显降低最大SUV值法的假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PET/CT CT ^18f-fd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和^18F-FLTPET/CT诊断肺结节影响因素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马黎明 田嘉禾 +8 位作者 杨小丰 于丽娟 陈萍 辛军 冯蕙茹 吴文凯 赵周社 李宏利 王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18F-FDG和18F-FLTPET/CT诊断肺结节的影响因素,以提高PET/CT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选择肺结节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3例,女性22例,年龄17~82岁,28例为肺内孤立结节,其余为2~3个结节,结节大小0.6~11.0cm,... 目的:探讨18F-FDG和18F-FLTPET/CT诊断肺结节的影响因素,以提高PET/CT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选择肺结节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33例,女性22例,年龄17~82岁,28例为肺内孤立结节,其余为2~3个结节,结节大小0.6~11.0cm,所有患者均行肺部18F-FDG和18F-FLTPET/CT检查,分析18F-FDG和18F-FLT标准摄取值(SUV)与肺结节患者的性别、年龄、结节大小及病理类型等相互关系和意义。结果:55例肺结节患者,18F-FDG和18F-FLT标准摄取值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结节大小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18F-FDG标准摄取值与患者的病理类型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18F-FLT标准摄取值与患者的病理类型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结节患者结节的病理类型是影响18F-FLT标准摄取值的重要因素,18F-FLTPET/CT鉴别诊断肺结节良恶性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18F-FLTPET/CT 诊断 肺结节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节^18F-FDG和^18F-FLT PET/CT鉴别诊断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田嘉禾 杨小丰 +9 位作者 陈萍 于丽娟 马黎明 辛军 冯蕙茹 赵周社 吴文凯 谭业颖 李宏利 王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241-245,共5页
目的:为探讨其他示踪剂补充18F-FDGPET/CT显像的不足、提供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数据,组织国内6家医院进行18F-FDG/18F-FLT肺结节的研究。材料和方法:用规范化操作、随机、前瞻方式,收集55例临床诊断困难的肺结节病例的18F-FDG和18F-FLTPE... 目的:为探讨其他示踪剂补充18F-FDGPET/CT显像的不足、提供国内多中心临床研究数据,组织国内6家医院进行18F-FDG/18F-FLT肺结节的研究。材料和方法:用规范化操作、随机、前瞻方式,收集55例临床诊断困难的肺结节病例的18F-FDG和18F-FLTPET/CT显像结果,通过盲法集中阅片方式,以病理组织学或确定临床证据为真实标准,分析双示踪剂PET/CT方式与单一示踪剂/显像方式的诊断效率,通过检查前后临床问卷方式,分析对临床决策的影响。结果:与18F-FDG、18F-FLT单显像比较,双示踪剂PET/CT使诊断特异性从58.97%-76.92%提高到89.74%,准确率从67.27%-74.45%提高到92.73%。以FLT/FDGSUV比值0.4-0.9为阈,可以最大程度区分肿瘤(16例)、结核(16例)和其他良性结节(23例)。双示踪剂PET/CT改变和部分改变了33%和14%病例的临床决策,除3例外,这些改变最终证实是正确的。结论:通过显示病变的不同生物学特征,18F-FDG/18F-FLT双示踪剂显像可以明显改善肺结节PET/CT的诊断效率,并可以对临床决策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节 PET/CT ^18F-FLT ^18f-fdg 多中心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LT和^18F-FDG诊断孤立性肺结节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谭业颖 田嘉禾 +5 位作者 赵周社 陈萍 杨小丰 于丽娟 马黎明 冯慧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321-324,共4页
目的:比较18F-FLT、18F-FDG PET显像诊断SPN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误诊原因。材料和方法:55例胸部SPNs患者行18F-FLT、18F-FDG PET显像,以术后病理或随访一年为最后诊断标准,证实肺癌16例、肺结核16例、肺炎13例、良性增生10例。根据... 目的:比较18F-FLT、18F-FDG PET显像诊断SPN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误诊原因。材料和方法:55例胸部SPNs患者行18F-FLT、18F-FDG PET显像,以术后病理或随访一年为最后诊断标准,证实肺癌16例、肺结核16例、肺炎13例、良性增生10例。根据对照最后诊断,选择假阳性和假阴性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18F-FDG显像:16例肿瘤患者中假阴性2例。16例结核患者中,9例假阳性(SUVmax>2.56)。13例炎性患者中,大部分轻度摄取18F-FDG,2例假阳性SUVmax>10。10例良性结节不同程度摄取18F-FDG。18F-FLT显像:16例肿瘤患者中,5例假阴性。16例结核患者中,3例假阳性(SUVmax>2.0)。13例炎症,2例假阳性。10例良性结节3例假阳性。结论:18F-FDG和18F-FLT均非肿瘤特异性示踪剂,假阴性见于低活动度或小病灶;而假阳性原因为炎症活动期和肉芽肿形成期。18F-FLT的特异度高于18F-FD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IJT ^18f-fdg 孤立性肺结节(SP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纵隔N2淋巴结清扫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朱峰 刘德峰 +3 位作者 王冠民 丁雪梅 徐亚平 孟涛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34期139-139,141,共2页
目的:探讨18F-FDG PTE/CT在非小细胞肺癌纵隔N2淋巴结清扫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3月-2018年4月收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进行CT及18F-FDG PET/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N2淋巴转移检出情况。结果:18F-FDG PET/CT检查准确性... 目的:探讨18F-FDG PTE/CT在非小细胞肺癌纵隔N2淋巴结清扫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3月-2018年4月收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进行CT及18F-FDG PET/CT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N2淋巴转移检出情况。结果:18F-FDG PET/CT检查准确性、灵敏度、特异度显著高于单一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通过18F-FDG PET/CT检查可有效判断有无纵隔N2淋巴结转移,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PET/CT 非小细胞肺癌 纵隔N2淋巴结清扫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蒋书情 曾辉 +2 位作者 周平 喻仑 黄忠雄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13期104-105,共2页
目的:分析应用18F-FDG PET/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2018年3月-2019年8月收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7例,均于术前进行18F-FDG PET/CT检查,比较病理结果,计算诊断效能。结果:67例患者病理检查提示,发生淋巴结转移2... 目的:分析应用18F-FDG PET/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2018年3月-2019年8月收治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7例,均于术前进行18F-FDG PET/CT检查,比较病理结果,计算诊断效能。结果:67例患者病理检查提示,发生淋巴结转移24例,其中鳞癌7例,腺癌13例,腺鳞癌3例,肺泡癌1例;18F-FDG PET/CT诊断灵敏度为91.67%、特异度为86.05%、准确性为88.06%、阳性预测值为78.57%、阴性预测值为94.87%。结论:应用18F-FDG 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和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18f-fdg PET/CT 纵隔淋巴结转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SPECT/CT和CT增强扫描在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中价值
8
作者 姜远才 崔凤郝 亮苗淼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11期1755-1756,共2页
肺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是癌症死亡之首,且5年生存率〈15%,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杀手。降低肺癌病死率,早期诊断和治疗尤其重要。普通CT增强扫描判断淋巴结性质一般以淋巴结大小作为标准,很难区分良恶性质。SPECT/CT利用恶性肿瘤... 肺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是癌症死亡之首,且5年生存率〈15%,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杀手。降低肺癌病死率,早期诊断和治疗尤其重要。普通CT增强扫描判断淋巴结性质一般以淋巴结大小作为标准,很难区分良恶性质。SPECT/CT利用恶性肿瘤细胞血液循环丰富,己糖激酶活性较高,糖分解代谢旺盛并且缺乏葡萄糖一6一磷酸酯酶,因此癌细胞对18F-FDG代谢增高,从而显示正常组织与肿瘤组织代谢异常。现将60例肺癌患者纵隔淋巴转移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 CT ^18f-fdg 纵隔淋巴结转移 CT增强扫描 肺癌患者 早期诊断 中价值 恶性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对肺磨玻璃结节的诊断价值
9
作者 田金玲 王朋 +3 位作者 陈海波 胡伟 秦灏 代文莉 《巴楚医学》 2019年第4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肺部磨玻璃结节(GGN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PET中心2013年9月~2018年9月诊断为肺GGNs并有手术病理结果的患者134例,分析SUVmax在良恶性GGNs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良性GGNs 10例(7.46%),恶性GGNs 124...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肺部磨玻璃结节(GGN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PET中心2013年9月~2018年9月诊断为肺GGNs并有手术病理结果的患者134例,分析SUVmax在良恶性GGNs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良性GGNs 10例(7.46%),恶性GGNs 124例(92.54%),两组之间SUVma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Vmax诊断良恶性肺GGN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为0.805,获得的最佳界点为0.53,诊断效能中等,以此为临界值,^18F-FDG PET/CT诊断肺GGNs的灵敏度为89.5%,特异度为60.0%。结论:^18F-FDG PET/CT对于肺GGNs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但特异性不太高,在临床实践中,对于肺GGNs的诊疗要循序渐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磨玻璃结节 PET/CT ^18f-fdg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预测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馨 黄明捷 +8 位作者 丘文明 李宁 仇冰清 何正中 柴华 韦红娇 刘子雅 杨志 肖国有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2期12-16,43,共6页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相关代谢参数预测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0年6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18F-FDG PET/CT检查和经病理检查确诊的92例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相关代谢参数预测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0年6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18F-FDG PET/CT检查和经病理检查确诊的92例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淋巴结转移分为淋巴结转移组(n=57)和非淋巴结转移组(n=35),分析18F-FDG PET/CT代谢参数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肿瘤代谢体积(MTV)和病灶糖酵解总量(TLG)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个代谢参数预测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 淋巴结转移组的MTV、TLG中位数均高于非淋巴结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淋巴结转移组和非淋巴结转移组的SUV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各N分期间SUV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MTV和TLG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7.65 cm3、28.44 g。MTV与TLG联合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95%CI:0.65~0.85),高于MTV(AUC:0.73,95%CI:0.63~0.83)、TLG(AUC:0.73,95%CI:0.63~0.83)单一诊断的AUC。MTV与TLG联合的灵敏度高于MTV、TLG(68.40%vs. 57.90%、63.20%),MTV的特异度在三者中最高(85.70%vs. 77.10%、77.10%)(P <0.05)。综合评估,MTV联合TLG诊断模型优于其他诊断模型。结论18F-FDG PET/CT代谢参数MTV、TLG对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MTV和TLG联合有更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PET/CT 非小细胞肺癌 代谢参数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忠夫 鲁任 潘建虎 《浙江临床医学》 2011年第5期507-510,共4页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301例以健康体检为目的的受检者行全身18F-FDG PET/CT显像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F-FDG PET/CT检查阳性1275例(98%),仅26例(2%)检查为阴性,放射性分布异常565例... 目的 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301例以健康体检为目的的受检者行全身18F-FDG PET/CT显像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F-FDG PET/CT检查阳性1275例(98%),仅26例(2%)检查为阴性,放射性分布异常565例(43.43%),其中发现恶性肿瘤32例(2.46%),良性肿瘤241例(18.52%),炎性病变292例(22.44%).结论 18F-FDG PET/CT显像应用于健康人群体检,尤其是在肿瘤筛查中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PET/CT 肿瘤筛查 健康体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在胆囊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挺 李林法 +1 位作者 易贺庆 杨志文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5期847-849,共3页
胆囊癌是最常见的胆道恶性肿瘤,约占消化系统肿瘤的3%-5%[1],其恶性程度高、疗效及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10%[2-4]。
关键词 PET/CT显像 18f-fdg 胆囊癌 价值 应用 诊治 胆道恶性肿瘤 消化系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8F-FDG PET/CT的棕色脂肪组织活性与肿瘤状态关系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志鹏 王焕君 +1 位作者 周芳 魏丹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17期9-12,共4页
目的基于18F-FDG PET/CT分析棕色脂肪组织(BAT)活性与肿瘤状态的关系。方法对4199例18F-FDG PET/CT受检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2例检出BAT;以18F-FDG PET/CT中BAT摄取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定量BAT活性,根据肿瘤病史和18F-FDG PET/C... 目的基于18F-FDG PET/CT分析棕色脂肪组织(BAT)活性与肿瘤状态的关系。方法对4199例18F-FDG PET/CT受检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2例检出BAT;以18F-FDG PET/CT中BAT摄取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定量BAT活性,根据肿瘤病史和18F-FDG PET/CT结果对受检者的肿瘤状态进行评分;收集受检者临床相关参数,进行相关性的单变量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8F-FDG PET/CT检查显示,62例存在BAT的受检者SUVmax为3.7~21.5(7.30±0.40),肿瘤状态评分0分29例、1分15例、2分18例。单变量分析提示,BAT活性与肿瘤状态评分有相关关系(P=0.027);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矫正年龄、性别、BMI及室外温度等多种BAT活性的影响因素后,肿瘤状态仍然是BAT活性的显著影响因素(β=0.840,SE=0.325,P=0.012)。结论肿瘤状态是影响BAT活性高低的重要因素,肿瘤状态评分越高,BAT活性则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状态 棕色脂肪 18f-fdg PET/CT技术 最大标准摄取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诊断性CT在补充^18F-FDG PET/CT对周围型神经鞘瘤诊断中的应用(附20例报道)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艳丽 房娜 +2 位作者 曾磊 吴增杰 崔新建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6期1024-1027,1031,共5页
目的回顾性评价18F-FDG PET/CT联合诊断性CT对周围型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包括经病理证实为神经鞘瘤病例20例,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40~83岁,平均年龄(63.3±14.0)岁。所有患者均进行了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及病灶层面... 目的回顾性评价18F-FDG PET/CT联合诊断性CT对周围型神经鞘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包括经病理证实为神经鞘瘤病例20例,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龄40~83岁,平均年龄(63.3±14.0)岁。所有患者均进行了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及病灶层面三期增强扫描,分析内容包括SUVmax、部位、直径、形态、边缘、密度、强化方式及峰值、对邻近骨的侵犯。结果 20例病例中有16例是偶然发现的;20例病例均是单发病灶,病灶形态为椭圆形(15例)或圆形(5例)。7例位于脊柱旁,3例位于锁骨上窝,4例位于胸膜,4例位于颈部,右侧股部、背部各1例。4例有邻近骨侵犯。肿瘤的平均直径为(2.84±1.04)cm(范围,1.5~5.8cm),平均CT值约为(24.2±10.5)HU(范围,-2.2~39.2HU),肿瘤直径与CT平扫密度值之间无相关性(P=0.199)。CT平扫密度值15例为低于肌肉密度,5例等于肌肉密度。病灶层面三期增强扫描,14例表现为均匀强化,6例为不均匀强化;中度强化14例,高度强化6例;均未发现邻近血管侵犯,但1例病灶内见钙化灶。PET/CT显像病灶呈轻度到高度18F-FDG摄取,平均SUVmax为2.88±1.06(范围为1.0~5.3)。SUVmax与肿瘤直径及CT密度值之间均无相关性(P=0.028,P=0.045)。结论尽管神经鞘瘤可以表现为18F-FDG高摄取,但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神经鞘瘤的术前诊断及治疗计划非常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神经鞘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S与18F-FDG PET/CT显像对骨质疏松与转移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婷 何炜 +1 位作者 刘倩 余晓娜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5期834-838,共5页
目的探讨MRS与18F-FDG PET/CT显像对骨质疏松(OP)与转移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OP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OP组(42例)与转移组(53)例,对所有患者行MRS与18F-FDG PET/CT显像分析。结... 目的探讨MRS与18F-FDG PET/CT显像对骨质疏松(OP)与转移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诊治的OP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95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OP组(42例)与转移组(53)例,对所有患者行MRS与18F-FDG PET/CT显像分析。结果OP组55个椎体受累,转移组68个椎体受累。两组的椎体部位及形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LWR、FF及SUVmax鉴别OP及转移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AUC为0.776、0.849、0.839,但LWR诊断的敏感度、FF及SUVmax的特异度均很低,诊断价值不高。而三种联合AUC为0.988,敏感度、特异度为92.7%、97.1%,诊断效能高。结论18F-FDG PET/CT显像、MRS对OP与转移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诊断均具有一定价值,而二者联合诊断更有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转移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MRS 18f-fdg PET/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显像前行健康教育和清洁肠道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继珍 范义湘 +2 位作者 高梅菊 李科斌 刘青竹 《现代医院》 2009年第10期57-58,共2页
目的总结18F-FDG(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PET)显像诊断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设法改善图像质量。方法94例肿瘤病人常规行18F-FDG显像。随机分为两组:有健康教育组49例患者检查前一天晚口服等渗溶液行清洁肠道,无健康教育... 目的总结18F-FDG(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PET)显像诊断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设法改善图像质量。方法94例肿瘤病人常规行18F-FDG显像。随机分为两组:有健康教育组49例患者检查前一天晚口服等渗溶液行清洁肠道,无健康教育组45例患者检查前未行清洁肠道,对两组图像质量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检查前有健康教育及有清洁肠道,肿瘤显像清晰度满意。检查前无健康教育及无清洁肠道肿瘤显像清晰度欠满意。结论设法放松患者情绪、控制血糖水平、检查前行清洁肠道对保障18F-FDG肿瘤代谢显像质量、实现影像分析并最终作出正确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代谢显像 健康教育 清洁肠道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查对女性不明原因腹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7
17
作者 谢燃 杨清雄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0年第2期218-224,共7页
本文探讨了18 F-脱氧葡萄糖(18 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查对女性不明原因腹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选取95例不明原因腹腔积液女性患者的18 F-FDG PET/CT影像资料及肿瘤标志物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 本文探讨了18 F-脱氧葡萄糖(18 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查对女性不明原因腹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选取95例不明原因腹腔积液女性患者的18 F-FDG PET/CT影像资料及肿瘤标志物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显示:95例患者中,经病理证实恶性腹腔积液74例,良性腹腔积液21例。PET/CT对良恶性腹腔积液的诊断灵敏度为98.65%,特异度为19.05%,准确度为81.05%。恶性腹腔积液的SUV max与良性腹腔积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按病因进一步细分后发现,卵巢癌组的SUV max明显高于其他良性原因组(P<0.05),但与结核组和其他恶性肿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标志物中以CA125检测效率最高,其对卵巢癌及结核所致腹腔积液的诊断灵敏度为98.2%,特异度为7.7%,准确度为81.4%。PET/CT和CA125联合诊断对卵巢癌及结核所致腹腔积液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与单一PET/CT或CA125诊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实验表明18 F-FDG PET/CT诊断女性不明原因腹腔积液的良恶性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但特异性较差,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查并不能提高对卵巢癌及结核所致腹腔积液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腹腔积液 ^18f-fdg PET/CT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符合线路代谢显像在肺部病变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8
作者 潘云雷 陈峰 林天增 《安徽医学》 2019年第2期133-137,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代谢显像在肺部病变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8年1月在铜陵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行^18F-FDG符合线路代谢显像检查的48例肺部病变患者,对其代谢图像分别采用目测法及半定量法进行分析判断,比较2...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线路代谢显像在肺部病变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8年1月在铜陵市人民医院核医学科行^18F-FDG符合线路代谢显像检查的48例肺部病变患者,对其代谢图像分别采用目测法及半定量法进行分析判断,比较2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48例患者在^18F-FDG符合线路代谢显像中以目测法等级3级作为恶性病变的诊断标准,其诊断价值较高,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0.00%、86.84%、91.67%、58.33%和83.33%。良恶性病变半定量参数靶区与非靶区比值(T/NT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T/NT值为诊断标准作非参数法拟合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曲线下面积约为0.50,其诊断效能较低。依据ROC曲线得出T/NT值诊断肺部恶性病变的阈值为13.25,其诊断价值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50.00%、80.00%和50.00%。结论^18F-FDG符合线路代谢显像在肺部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目测法较半定量参数T/NT值诊断价值高,应用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符合线路代谢显像 肺部病变 诊断与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18F-FDG hPET/CT全身显像诊断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临床效果
19
作者 周勤冰 余小忠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第5期613-615,共3页
目的 探讨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患者采用18F-FDG?hPET/CT全身显像的诊断效果及其T/N比值与VEGF、PDGF和MVD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39例,入院后患者先行常规影像学检查,然后对患者行18F-FDG?hPET/CT全身... 目的 探讨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患者采用18F-FDG?hPET/CT全身显像的诊断效果及其T/N比值与VEGF、PDGF和MVD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39例,入院后患者先行常规影像学检查,然后对患者行18F-FDG?hPET/CT全身显像检查,测定患者T/N比值,计算18F-FDG?hPET/CT全身显像与常规影像学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与阴性预测值,分析18F-FDG?hPET/CT全身显像在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患者中的诊断效果;颈部淋巴结患者手术后取病理组织、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不同病理组织VEGF、PDGF和MVD的表达阳性情况;分析T/N比值与VEGF、PDGF和MVD的相关性.结果 39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患者中,18F-FDG?hPET/CT全身显像发现25例原发灶,阳性率95%置信区间(47%,79%)为95%,最终经病理检查确诊23例,诊断符合率为92.0%.常规影像学检查出22例(其中真阳16例,假阳6例),两种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F-FDG?hPET/CT全身显像用于颈部淋巴结转移癌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常规影像学(P<0.05);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患者病灶组织VEGF、PDGF和MVD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SPSS?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8F-FDG?hPET/CT全身显像T/N比值与VEGF、PDGF和MVD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将18F-FDG?hPET/CT全身显像用于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患者中能取得理想的诊断效果,且病理组织中VEGF、PDGF和MVD呈高表达,与T/N比值具有一定相关性,能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hPET/CT全身显像 颈部淋巴结转移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来源的内皮生长因子 Ⅷ因子测定微血管密度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期^18F-FDG PET/CT显像对NHL疗效评估分析
20
作者 王相成 王春梅 +2 位作者 周伟娜 白侠 王雪梅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6期886-888,共3页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NHL)化疗2周期后18F-FDG PET/CT显像对患者治疗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2年10月113例行^18氟-氟脱氧葡萄糖(18F-FDG) PET/CT检查并经手术或活检证实为NH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NHL)化疗2周期后18F-FDG PET/CT显像对患者治疗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2年10月113例行^18氟-氟脱氧葡萄糖(18F-FDG) PET/CT检查并经手术或活检证实为NH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3例患者经第一轮化疗后完全缓解。随访24个月,22例患者复发或进展。44例PET1阳性患者中25例治疗失败,69例PET1阴性患者中8例治疗失败。2个疗程化疗后行18F-FDG PET/CT的NHL患者,PET反应阳性组与阴性组3年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56.8%和8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3年总生存期(OS)分别为64.9%和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43例NHL患者经6-8个疗程化疗后行18F-FDG PET/CT检查,CR组与PR组3年PFS分别为96%和53.8%,两组的3年OS分别为96%和53.8%,两组间3年PFS和3年O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国际淋巴瘤工作组织疗效评价标准(IWC)判定的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组3年PFS分别为87.0%和60.0%(P=0.115),两组的3年OS分别为91.3%和73.3%(P=0.11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WC标准评价为PR与IWC+PET标准评价为CR两组患者的3年PFS、O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患者通过国际预后指数(IPI)分为低危组和高危组以及疾病的早晚期进行分析时,PET1结果仍与治疗结果密切相关。结论在NHL中,中期18F-FDG PET/CT结果可准确、独立地预测3年PFS。在NHL总体同亚组中,早期或晚期组,IPI低危和高危组,^18F-FDG中期阴性结果均可高度预测治疗效果。与IWC标准相比,修订的IWC+PET标准能更准确评价CR、PR及治疗无效患者,是一种更精确的疗效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18氟-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分期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