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熊果酸对肉鸡胸肌肉品质和木质化鸡胸肉的影响
1
作者 张喜闻 尹月 +5 位作者 李响 王敏 王永芳 靳舒宁 冯鑫辉 赵玉蓉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1-721,共11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450 mg·kg^(-1)熊果酸(UA)对肉鸡胸肌肉品质的影响和探讨其对木质化鸡胸肉的可能作用机制。试验选取初始体重相近的艾拔益佳(AA)肉鸡120只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一组饲喂基础日粮(CON... 本试验旨在探究450 mg·kg^(-1)熊果酸(UA)对肉鸡胸肌肉品质的影响和探讨其对木质化鸡胸肉的可能作用机制。试验选取初始体重相近的艾拔益佳(AA)肉鸡120只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一组饲喂基础日粮(CON组),另一组饲喂基础日粮+450 mg·kg^(-1)熊果酸(UA组)。结果表明:1)UA显著降低木质化鸡胸肉的发病率且在轻微或中度的木质化鸡胸肉中的作用最为显著(P<0.05)。2)UA可改善肉鸡胸肌肉品质,表现为剪切力、黄度和滴水损失显著下降,但pH 45min显著上升(P<0.05);3)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显示,UA显著降低肌纤维直径、肌纤维横截面积和胶原容积比,显著提高肌纤维密度(P<0.01);4)UA显著降低血清CK和HYP含量(P<0.01),显著降低胸肌PFK、LDH活性,显著提高胸肌糖原含量(P<0.01),但对血清GLU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5)UA不仅显著提高胸肌T-AOC水平、GSH-Px活性和降低MDA含量(P<0.05),而且还能显著降低胸肌TNF-α、IL-6和TGF-β1含量(P<0.05);6)在基因表达水平上,UA显著降低胸肌组织TGF-β1、IL-6、TNF-α、LDHA、PFK1、HIF-1α、PI 3K、Akt1、P 65基因的表达量(P<0.05),显著提高Smad 7基因的表达量(P<0.01)。综上所述,UA可抑制糖酵解,提高肌糖原含量,减少胸肌氧化应激和胸肌炎症对肉鸡造成的不良影响,改善了胸肌肉品质;UA能有效降低肉鸡木质化鸡胸肉的发病率,这一结果可能是UA通过抑制PI3K/Akt/HIF-1α信号通路和增强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负反馈调节作用所实现的。因此,在肉鸡基础日粮中添加450 mg·kg^(-1)UA有望成为缓解木质化鸡胸肉发生的一种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肉品质 木质化鸡胸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缺氧诱导因子-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棘和酸浆果提取物对烤鸡胸肉丙烯酰胺含量变化的影响
2
作者 邓雅文 董同力嘎 云雪艳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8-174,共7页
为了揭示沙棘和酸浆果提取物处理的烤鸡胸贮藏过程中丙烯酰胺及外观品质的变化规律,以维生素C和槲皮素为对照,通过应用HPLC和手持式色差仪检测丙烯酰胺含量及样品色泽变化,研究沙棘和酸浆果提取物及不同贮藏温度、时间和包装抽气时间对... 为了揭示沙棘和酸浆果提取物处理的烤鸡胸贮藏过程中丙烯酰胺及外观品质的变化规律,以维生素C和槲皮素为对照,通过应用HPLC和手持式色差仪检测丙烯酰胺含量及样品色泽变化,研究沙棘和酸浆果提取物及不同贮藏温度、时间和包装抽气时间对烤鸡胸肉外观品质和丙烯酰胺含量变化的影响。随着沙棘和酸浆果提取物质量浓度由0.05 g/L增加至0.5 g/L,沙棘果处理组丙烯酰胺含量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酸浆果处理组则相反。质量浓度为0.2 g/L时,沙棘和酸浆果提取物对丙烯酰胺的抑制率已经达到25.9%,此外,延长包装抽气时间和降低贮藏温度都有助于抑制丙烯酰胺的产生,从而维持样品中更低的丙烯酰胺含量。真空抽气结合4℃冷藏的酸浆果处理组,其丙烯酰胺含量在整个30 d贮藏期内仅从50.54 mg/kg增加至78.93 mg/kg。沙棘果和酸浆提取物的浸渍处理皆有助于减低烤鸡胸肉中丙烯酰胺含量,提高烤鸡胸肉外观品质,其中酸浆果提取物综合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胸 沙棘果提取物 酸浆果提取物 丙烯酰胺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多药奇异变形杆菌噬菌体生物学特性分析及其对鸡胸肉抑菌作用
3
作者 潘顺圆 陈麒百 +4 位作者 王宏月 孔祥宇 庞申雨 高东阳 宋军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9-97,共9页
目的:以耐多药奇异变形杆菌为宿主菌分离噬菌体,测定其生物学特性并评估其对鸡胸肉的抑菌作用。方法:以耐多药奇异变形杆菌为宿主菌分离噬菌体,透射电镜观察噬菌体形态,测定噬菌体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一步生长曲... 目的:以耐多药奇异变形杆菌为宿主菌分离噬菌体,测定其生物学特性并评估其对鸡胸肉的抑菌作用。方法:以耐多药奇异变形杆菌为宿主菌分离噬菌体,透射电镜观察噬菌体形态,测定噬菌体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一步生长曲线和噬菌体稳定性;通过点斑法测定噬菌体宿主范围;提取噬菌体基因组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采用结晶紫染色法、平板计数法评价噬菌体对生物被膜清除能力;采用平板计数法评价噬菌体对不同材料上生物被膜清除效果,以及测定4℃和25℃条件下噬菌体对鸡胸肉的抑菌能力。结果:分离获得一株长尾奇异变形杆菌噬菌体vB_PMC-PL1;全基因组分析该噬菌体属于Demerecviridae家族Novosibvirus属,未发现与毒力、抗生素耐药性和整合酶相关的基因;vB_PMC-PL1最佳MOI为0.1、潜伏期为20 min、裂解量为106 PFU/cell;在pH 3~11、4~50℃条件下活性稳定;宿主范围显示,vB_PMC-PL1不但能裂解奇异变形杆菌,还能裂解普通变形杆菌;平板计数结果显示vB_PMC-PL1能有效清除不锈钢和高密度聚乙烯上形成的细菌生物被膜。在4℃条件下vB_PMC-PL1处理6 h后,鸡胸肉中细菌数量分别减少0.95(lg(CFU/g))(MOI=1 000)和1.01(lg(CFU/g))(MOI=10 000);在25℃条件下vB_PMC-PL1处理9 h后细菌数量分别减少1.50(lg(CFU/g))(MOI=1 000)和1.67(lg(CFU/g))(MOI=10 000)。结论:vB_PMC-PL1能够裂解奇异变形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并对奇异变形杆菌生物被膜具有良好的裂解活性和清除作用,这不仅丰富了变形杆菌噬菌体资源库,而且为变形杆菌噬菌体鸡尾酒的开发与食品生物防控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变形杆菌 裂解性噬菌体 食源性致病菌 生物被膜 鸡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慢煮时间对即食鸡胸肉品质及消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欣睿 王美娟 +5 位作者 计云龙 孔保华 曹传爱 孙方达 张宏伟 刘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122,共9页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开发品质好、营养价值高的低温即食肉制品已经成为当今肉类工业的研究热点。本实验主要研究在75℃下不同煮制时间(40、60、80、100、120、140 min)对鸡胸肉品质和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温慢煮时间... 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开发品质好、营养价值高的低温即食肉制品已经成为当今肉类工业的研究热点。本实验主要研究在75℃下不同煮制时间(40、60、80、100、120、140 min)对鸡胸肉品质和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低温慢煮时间的延长,样品的水分含量、L^(*)值和a^(*)值显著降低(P<0.05),蒸煮损失和b^(*)值显著增加(P<0.05)。同时,剪切力、硬度、咀嚼性、弹性、内聚性、感官评价综合得分和蛋白质消化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粒径值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均在75℃、120 min时达到最佳。此外,与高温处理(121℃、30 min)的鸡胸肉相比,低温慢煮处理的样品肌纤维排列整齐有序,结构紧凑、致密,具有较好的持水能力,此结果可以通过扫描电镜结果得到证实。因此,本研究确定了75℃下鸡胸肉的最佳煮制时间,验证了低温慢煮技术的可行性及优势,为低温即食鸡肉制品工业化生产以及品质控制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也为实现中华传统菜肴标准化加工、工业化生产提供发展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慢煮 即食鸡胸 品质 体外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见光-近红外高光谱信息与数据融合的木质化鸡胸肉的判别模型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娜 李震 +5 位作者 兰维杰 屠康 武杰 王兆山 赵干 潘磊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6-293,共8页
木质化鸡胸肉(wooden breast,WB)制约肉鸡行业发展,传统触诊检测方法耗时且效率低,为提升高光谱成像(hyperspectral imaging,HSI)技术检测鸡胸肉木质化程度的效果,本论文以白羽鸡鸡胸肉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4个木质化等级,采集其在400~1... 木质化鸡胸肉(wooden breast,WB)制约肉鸡行业发展,传统触诊检测方法耗时且效率低,为提升高光谱成像(hyperspectral imaging,HSI)技术检测鸡胸肉木质化程度的效果,本论文以白羽鸡鸡胸肉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4个木质化等级,采集其在400~1000和1000~2000 nm内的HSI信息,通过不同光谱预处理算法和特征波段筛选方法,建立基于全波段、特征波段和HSI数据融合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模型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结果显示,SVM模型比PLSDA模型更适于判别鸡胸肉木质化程度,基于1000~2000 nm内全波段和特征波段的最佳模型预测集总体正确率均高于400~1000 nm内的模型,基于两波段HSI数据融合的木质化判别模型优于基于单一波段(包括全波段和特征波段)的模型,最佳模型预测集总体正确率为96.7%,能较好地区分出4个木质化等级,且对4个等级的判别准确率均可达90%以上。研究结果为HSI实现木质化鸡胸肉的准确无损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化鸡胸 可见-近红外高光谱 短波红外高光谱 光谱数据融合 判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处理对冷冻鸡胸肉解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程腾 薛冬 +2 位作者 赵嘉乐 相启森 白艳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01-209,共9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射频处理工艺参数对射频解冻时间和均匀性的影响。实验采用27.12 MHz、6 kW的射频装置处理冷冻鸡胸肉,研究极板间距(8、9、10、11cm)、阳极高压(70%、75%、80%)和冻肉厚度(4、5、6cm)对射频升温及均匀性的影响规律。结果... 本研究旨在探究射频处理工艺参数对射频解冻时间和均匀性的影响。实验采用27.12 MHz、6 kW的射频装置处理冷冻鸡胸肉,研究极板间距(8、9、10、11cm)、阳极高压(70%、75%、80%)和冻肉厚度(4、5、6cm)对射频升温及均匀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极板间距的减小、阳极高压和样品厚度的增加,样品的升温速率加快,均匀性指数降低。基于冷冻鸡胸肉的解冻时间和温度分布,选取最佳工艺参数极板间距为9cm,阳极高压为75%,探究射频解冻和20℃常温解冻对冷冻鸡胸肉的解冻效果。与20℃常温解冻(6h)相比,射频解冻时间缩短至54.67min,鸡胸肉的菌落总数、汁液损失和总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该研究结果可为射频技术在肉品解冻领域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 鸡胸 解冻 工艺参数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果酸介导HIF-1α缓解木质化鸡胸肉发生的潜在作用机制研究
7
作者 张喜闻 李响 +1 位作者 尹月 赵玉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80-1489,共10页
木质化鸡胸肉在快大型白羽肉鸡的胸肌组织中病变率高达20%,严重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欲,也不利于后期加工,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对较高。缺氧是导致木质化鸡胸肉发生的重要原因,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机体缺氧状态下调节细胞功能的关键因子... 木质化鸡胸肉在快大型白羽肉鸡的胸肌组织中病变率高达20%,严重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欲,也不利于后期加工,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对较高。缺氧是导致木质化鸡胸肉发生的重要原因,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机体缺氧状态下调节细胞功能的关键因子,缺氧会造成HIF-1α过表达,导致机体氧化应激、糖代谢紊乱和炎症反应的发生,进而导致快大型白羽肉鸡罹患木质化鸡胸肉。熊果酸具有抗氧化、抗炎和调节糖代谢等功效,并可通过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等信号通路调节HIF-1α在机体中的表达。作者综述了缺氧所导致的木质化鸡胸肉的发病机理以及熊果酸调控HIF-1α对氧化应激、糖代谢和炎症反应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熊果酸通过AMPK、PI3K/Akt等信号通路调控HIF-1α缓解木质化鸡胸肉发生的潜在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化鸡胸 熊果酸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及低温等离子体活性水对白羽鸡胸肉的保鲜效果
8
作者 戚纪薇 姚璐 +3 位作者 刘婕 高鑫珂 马旭 姜竹茂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3期93-99,共7页
白羽鸡肉的保鲜在销售运输过程中一直是一个关键问题,因此需要寻找一种高效的非热保鲜手段延长其保质期。该文研究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dielectric barier discharge,DBD)、低温等离子体活化水(plasma-activated water,PAW)及其联... 白羽鸡肉的保鲜在销售运输过程中一直是一个关键问题,因此需要寻找一种高效的非热保鲜手段延长其保质期。该文研究介质阻挡放电低温等离子体(dielectric barier discharge,DBD)、低温等离子体活化水(plasma-activated water,PAW)及其联合处理3种方式对白羽鸡胸肉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对照组菌落总数[6.02 lg(CFU/g)]在第5天已超过腐败标准[6 lg(CFU/g)],而其他处理组则在第7天才开始腐败;此外,与对照组相比,DBD、PAW以及二者联合处理均能够延缓白羽鸡胸肉pH值和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e nitrogen,TVB-N)值的上升,降低大肠杆菌菌落总数。在不影响白羽鸡胸肉感官品质的基础上,DBD、PAW以及二者联合处理均能保持肉品的色泽。综上所述,DBD、PAW及两者联合处理对鸡胸肉的杀菌保鲜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非热杀菌 鸡胸 菌落总数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解冻相对湿度对鸡胸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昕 高天 +5 位作者 宋蕾 张林 江芸 李蛟龙 高峰 周光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241-246,共6页
研究不同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条件下低温(4 ℃)解冻对鸡胸肉品质特性的影响,以RH为65%~81%的冷藏库解冻(4 ℃)为对照组,以4 种不同RH解冻为实验组(4 ℃;RH 80%、85%、90%、95%),分析不同RH条件下低温解冻对鸡胸肉... 研究不同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条件下低温(4 ℃)解冻对鸡胸肉品质特性的影响,以RH为65%~81%的冷藏库解冻(4 ℃)为对照组,以4 种不同RH解冻为实验组(4 ℃;RH 80%、85%、90%、95%),分析不同RH条件下低温解冻对鸡胸肉解冻时间、汁液流失率、pH值、色泽、质构、蛋白溶解度、细菌总数、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及水分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解冻环境RH的提高,解冻时间不断延长,RH 90%和RH 95%低温解冻组鸡胸肉解冻汁液流失率、T23峰面积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值、a*值、硬度、咀嚼性、总蛋白溶解度、肌浆蛋白溶解度、T22峰面积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H 95%组细菌总数和TVB-N含量显著高于RH 90%组(P〈0.05).综合分析,RH 90%低温解冻可有效缓解解冻过程中肌肉蛋白质变性,降低解冻后汁液流失并有定改善肉色的作用,解冻后鸡胸肉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湿度 低温解冻 鸡胸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SDE结合SAFE分析炖煮鸡胸肉产生的风味物质 被引量:16
10
作者 梁晶晶 曹长春 +4 位作者 王蒙 侯莉 谢建春 郑福平 孙宝国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7-67,共11页
分析炖煮鸡胸肉时产生的风味物质,以期为相关肉味香精的研发提供一定指导。肉炖煮时同时蒸馏萃取,肉汤再溶剂辅助蒸发提取,对两提取物分别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及稀释法气相色谱-嗅闻分析,共鉴定出151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5种含硫... 分析炖煮鸡胸肉时产生的风味物质,以期为相关肉味香精的研发提供一定指导。肉炖煮时同时蒸馏萃取,肉汤再溶剂辅助蒸发提取,对两提取物分别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及稀释法气相色谱-嗅闻分析,共鉴定出151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5种含硫化合物,7种含氮杂环,10种含氧杂环,97种脂肪族化合物,29种芳香族化合物和3种萜类化合物,含量较高的为脂肪族化合物;共检测出90个气味活性区,从中鉴定出79种气味活性物质,稀释因子较大的(≥2^(10))有3-甲硫基丙醛、双(2-甲基-3-呋喃基)二硫醚、糠硫醇、4-甲硫基-2-丁酮、2-乙酰基吡咯啉、反,反-2,4-癸二烯醛、反,反-2,4-壬二烯醛、γ-癸内酯、2,3-戊二酮、香豆素等,它们对整体肉香味有重要贡献,是调配炖煮鸡肉风味香精的重要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香味 炖煮 鸡胸 气相色谱-嗅闻分析 溶剂辅助蒸发 同时蒸馏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预油炸鸡胸肉块工艺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0
11
作者 施帅 张伟 +2 位作者 徐海祥 瞿桂香 赵玉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83-287,294,共6页
以鸡胸肉为原料,研究微波预油炸调理鸡胸肉制品的加工工艺。分别采用低火力(160 W)、中火力(480 W)、高火力(800 W)加热鸡胸肉0、15、30、45、60、75、90 s,采用质构分析仪测试法(TPA)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复热后肌浆蛋白... 以鸡胸肉为原料,研究微波预油炸调理鸡胸肉制品的加工工艺。分别采用低火力(160 W)、中火力(480 W)、高火力(800 W)加热鸡胸肉0、15、30、45、60、75、90 s,采用质构分析仪测试法(TPA)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复热后肌浆蛋白和肌原纤维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微波加热火力和时间的增加,肌浆蛋白变性程度越来越迅速,鸡块的肌原蛋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降解,肌原纤维蛋白的热稳定性高于肌浆蛋白,经含水量和脆性分析,推荐采用中火力(480 W)加热45 s的组合,中心温度能够达到75℃,为最优的复热条件,此时产品的弹性和粘聚性达到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鸡胸 肌浆蛋白 肌原纤维 最佳复热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麒麟菜对鸡胸肉糜凝胶特性和流变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3
12
作者 王希希 李康 +4 位作者 黄群 何丹 安凤平 许正金 傅凌韵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6-80,共5页
为了探究刺麒麟菜添加量对鸡胸肉糜凝胶特性和流变特性的影响,测定其不同添加量时肉糜的色泽、持水性、质构、凝胶强度及储能模量G’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刺麒麟菜添加量的增加,肉糜色泽发生显著变化(P<0.05),L*值和W值降低,0.4... 为了探究刺麒麟菜添加量对鸡胸肉糜凝胶特性和流变特性的影响,测定其不同添加量时肉糜的色泽、持水性、质构、凝胶强度及储能模量G’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刺麒麟菜添加量的增加,肉糜色泽发生显著变化(P<0.05),L*值和W值降低,0.4%添加量可显著增加鸡胸肉糜a*值和持水性。添加刺麒麟菜可增加肉糜硬度、弹性、胶黏性、凝聚性和咀嚼性,降低黏性,对凝胶强度存在显著影响。升温过程中,肉糜储能模量G’经历3个阶段:20~46℃储能模量G’缓慢降低;46~56℃迅速降低;56℃之后急剧升高。降温过程中,储能模量G’显著升高,且添加量越大,终点储能模量值越高。研究表明,添加刺麒麟菜可有效改善鸡胸肉糜凝胶和流变特性,提高鸡肉制品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麒麟菜 鸡胸肉糜 凝胶特性 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冻结速率对鸡胸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牛力 陈景宜 +2 位作者 黄明 徐幸莲 周光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4-208,共5页
为研究冻结速率对鸡胸肉品质的影响,将24只三黄鸡屠宰并预冷8 h后取胸肉作为研究对象,样品分为3个处理组,分别置于-15、-25、-35℃下冻结,测定冻结速率、解冻汁液流失率、加压失液率、蒸煮损失率、色差、蛋白质溶解度、TBARS值、Ca2+-AT... 为研究冻结速率对鸡胸肉品质的影响,将24只三黄鸡屠宰并预冷8 h后取胸肉作为研究对象,样品分为3个处理组,分别置于-15、-25、-35℃下冻结,测定冻结速率、解冻汁液流失率、加压失液率、蒸煮损失率、色差、蛋白质溶解度、TBARS值、Ca2+-ATPase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冻结速率对鸡胸肉解冻汁液流失率、加压失液率、蒸煮损失率、色差、TBARS值、Ca2+-ATPase活力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蛋白质溶解度无显著影响(P>0.05),且冻结速率越大,鸡胸肉品质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速率 鸡胸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胸肉冷藏过程中腐败菌分析及其品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梁慧 于立梅 +3 位作者 陈秀兰 赵宇鹏 曾晓房 卜坚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4-188,共5页
为了探讨冷鲜鸡肉的主要腐败菌及其冷藏过程中菌相的变化,以鸡胸肉为原料,采用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和16S r DNA测序相结合方法对冷鲜鸡肉腐败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研究腐败菌在冷藏过程中动态变化及冷藏对鸡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菌... 为了探讨冷鲜鸡肉的主要腐败菌及其冷藏过程中菌相的变化,以鸡胸肉为原料,采用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和16S r DNA测序相结合方法对冷鲜鸡肉腐败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研究腐败菌在冷藏过程中动态变化及冷藏对鸡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菌、葡萄球菌、肠杆菌、假单胞菌是冷鲜鸡鸡胸肉中的主要腐败菌。初始菌相构成中,乳酸菌和葡萄球菌所占比例最大,为35%,肠道杆菌占29%,假单胞菌占最少,仅为1%。冷藏末期,冷鲜鸡中主要腐败菌菌相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葡萄球菌生长较慢占1%,假单胞菌占2%,乳酸菌占18%,肠道杆菌占79%。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各类腐败菌均呈现增长趋势,但增长速率不同。葡萄球菌初期增长较快,末期较慢,肠杆菌及乳酸菌反之,并逐渐成为优势菌群,假单胞菌则一直保持较慢的增长速度。质构和感官评价表明:随着冷藏时间的递增,冷鲜鸡胸肉弹性下降,黏度增加,9天后鸡肉开始腐败变味,感官品质明显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胸 腐败菌 分离 消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拉胶结合超高压处理对鸡胸肉糜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马亚萍 康壮丽 +3 位作者 王嘉楠 李想 潘润淑 马汉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75-279,286,共6页
以鸡胸肉为原料,研究超高压处理对添加卡拉胶鸡肉糜制品品质的影响。以失水率、蒸煮损失率、色泽和TPA参数为测定指标,选定卡拉胶添加量、压力水平、保压时间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得出:卡拉胶添加0.6%、压力40... 以鸡胸肉为原料,研究超高压处理对添加卡拉胶鸡肉糜制品品质的影响。以失水率、蒸煮损失率、色泽和TPA参数为测定指标,选定卡拉胶添加量、压力水平、保压时间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得出:卡拉胶添加0.6%、压力400 MPa、保压5 min时,鸡肉糜制品有最佳处理效果:失水率达62.41%、硬度达12641.72 g,凝胶效果较佳。研究结果表明,卡拉胶结合超高压处理能够提高鸡肉糜制品的出品率,改善鸡肉糜制品的凝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胸 超高压 卡拉胶 保水性 色泽 凝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壳聚糖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在鸡胸肉中的保鲜应用 被引量:16
16
作者 欧阳锐 盛潇潇 +3 位作者 王燕珈 林渊智 陈文韬 施源德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23-128,共6页
以壳聚糖和聚乙烯醇为基底膜,研究不同配比的肉桂醛和茶多酚对复合膜的性能影响,并以挥发性盐基氮、pH值和感官评价为指标,研究复合膜对鸡胸肉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通过红外测试发现肉桂醛和茶多酚与基底膜材料有交联作用,当添加肉桂... 以壳聚糖和聚乙烯醇为基底膜,研究不同配比的肉桂醛和茶多酚对复合膜的性能影响,并以挥发性盐基氮、pH值和感官评价为指标,研究复合膜对鸡胸肉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通过红外测试发现肉桂醛和茶多酚与基底膜材料有交联作用,当添加肉桂醛和茶多酚质量比为4∶1时的复合膜的断裂伸长率最低,抗拉强度最大,且在3℃下,该复合膜保藏后的鸡胸肉的挥发性盐基氮值最低、pH值最小和感官评分最高,该复合膜保藏的鸡胸肉第7天仍属于次鲜肉,相比空白组货架期延长了2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降解 壳聚糖 复合膜 鸡胸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腌制对鸡胸肉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冷雪娇 邓绍林 +2 位作者 章林 黄明 周光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9-103,共5页
采用食盐质量浓度为40 g/L的腌制液,在不同压力条件下(0.1、50、100、150、200、300 MPa,保压时间20 min)腌制鸡胸肉,应用低场核磁共振、明场相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研究鸡胸肉在不同压力条件下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高压腌制处理对... 采用食盐质量浓度为40 g/L的腌制液,在不同压力条件下(0.1、50、100、150、200、300 MPa,保压时间20 min)腌制鸡胸肉,应用低场核磁共振、明场相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研究鸡胸肉在不同压力条件下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高压腌制处理对鸡胸肉的水分存在状态具有显著的影响(P<0.05),300 MPa时的T22向慢弛豫方向移动,150 MPa时的不易流动水占总水分的百分含量最高。150 MPa以下处理组的肌肉组织结构无显著差异,肌细胞形状规则,排列有序;200 MPa处理下鸡胸肉的肌纤维排列疏松,肌纤维之间肌束膜开始破裂;300 MPa处理下鸡胸肉的肌束膜发生大量断裂和崩解,鸡胸肉的肌原纤维结构也发生明显变化,Z线和I带被彻底破坏,在Z线和M线附近形成了重聚体,肌纤维丝发生消融。150 MPa处理组的鸡胸肉肌肉结构保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 腌制 鸡胸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协同次氯酸钠处理对冷藏鸡胸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孙永才 孙京新 +5 位作者 李鹏 慕鸿雁 王宝维 黄明 李玉峰 王虎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62-268,共7页
为降低鸡胸肉减菌过程中次氯酸钠的使用浓度,本研究采用了超声(300 W、工作1 s、停歇1 s、总时间15 min)与次氯酸钠(30 mg/L)相结合的方式对鸡胸肉进行处理。通过对鸡胸肉冷藏(4℃)过程中菌落总数、pH值、色泽、嫩度、质构特性、保水性... 为降低鸡胸肉减菌过程中次氯酸钠的使用浓度,本研究采用了超声(300 W、工作1 s、停歇1 s、总时间15 min)与次氯酸钠(30 mg/L)相结合的方式对鸡胸肉进行处理。通过对鸡胸肉冷藏(4℃)过程中菌落总数、pH值、色泽、嫩度、质构特性、保水性指标的测定,探讨了超声协同次氯酸钠(U/SH_(30)处理)对鸡胸肉的减菌效果及冷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浸没在4℃预冷的90 mL无菌生理盐水中15 min的样品)相比,在冷藏第0天时,U/SH_(30)处理对鸡胸肉的pH值、色泽、质构特性无显著影响(P>0.05),菌落总数显著下降(P<0.05),嫩度和保水性显著增大(P<0.05);在冷藏1~6 d,菌落总数、pH值、b~*值、硬度和黏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弹性、L~*值、a~*值整体上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超声协同次氯酸钠处理可以提高鸡胸肉的嫩度和保水性,并延长其保鲜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次氯酸钠 减菌 鸡胸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腌制对鸡胸肉食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冷雪娇 章林 +2 位作者 黄明 徐幸莲 周光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53-56,共4页
为探讨不同压力条件腌制对鸡胸肉食用品质的影响,采用食盐质量浓度为40g/L的腌制液,在不同压力条件下(0.1、50、100、150、200、300MPa,保压时间20min)腌制鸡胸肉,测定其含盐量、含水量、肉色、pH值、剪切力以及保水性。结果表明:高压... 为探讨不同压力条件腌制对鸡胸肉食用品质的影响,采用食盐质量浓度为40g/L的腌制液,在不同压力条件下(0.1、50、100、150、200、300MPa,保压时间20min)腌制鸡胸肉,测定其含盐量、含水量、肉色、pH值、剪切力以及保水性。结果表明:高压腌制的含盐量显著高于对照组,150MPa的含盐量最高;高压腌制会使鸡胸肉的亮度值(L*)升高,红度值(a*)下降,黄度值(b*)升高,不大于150MPa的压力对肉色影响较小;50MPa腌制的鸡胸肉pH值显著降低,其他压力对鸡胸肉的pH值无显著影响;高压腌制不能改善鸡胸肉的嫩度但可以提高其保水性。综合考虑,150MPa腌制鸡胸肉效果最好,且不会对鸡胸肉食用品质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胸 高压 食用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sin-明胶可食性涂层对冷却鸡胸肉综合保鲜效果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希斌 罗欣 +2 位作者 梁荣蓉 丁玉 张一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3-177,共5页
研究了不同Nisin浓度的明胶可食性涂层对鸡胸肉冷藏条件下保鲜效果。结果显示:添加Nisin的明胶涂层显著地抑制鸡胸肉菌落总数的增长,且抑制微生物总数增长效果随Nisin浓度的增大而加强(P<0.05);在贮存期间内不同Nisin添加浓度的明胶... 研究了不同Nisin浓度的明胶可食性涂层对鸡胸肉冷藏条件下保鲜效果。结果显示:添加Nisin的明胶涂层显著地抑制鸡胸肉菌落总数的增长,且抑制微生物总数增长效果随Nisin浓度的增大而加强(P<0.05);在贮存期间内不同Nisin添加浓度的明胶涂层对鸡胸肉中心pH值没有影响(P>0.05);在贮藏初期涂层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鸡胸肉的色泽(P<0.05);明胶可食性涂层可以极显著降低鸡胸肉的汁液损失(P<0.01)。实验结果说明添加Nisin的明胶可食性涂层可以有效保鲜鸡胸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SIN 明胶可食性涂层 鸡胸 汁液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