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稳定骶骨不全骨折迟发性移位1例
1
作者 叶辉 陈琼杰 +2 位作者 潘肇坊 潘王毅 张宁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12期1232-1236,共5页
患者,女,70岁,因“扭伤后腰骶疼痛1周,加重1 d”于2021年4月17日入院。患者1周前因单手提重物后不慎扭伤,即感腰骶部疼痛,尚可忍受,但行走后疼痛加重,平卧休息后疼痛减轻,无下肢麻木,无肢体水肿,当日由家人护送骨科门诊,骨盆CT(图1a-1c... 患者,女,70岁,因“扭伤后腰骶疼痛1周,加重1 d”于2021年4月17日入院。患者1周前因单手提重物后不慎扭伤,即感腰骶部疼痛,尚可忍受,但行走后疼痛加重,平卧休息后疼痛减轻,无下肢麻木,无肢体水肿,当日由家人护送骨科门诊,骨盆CT(图1a-1c)示骶骨可疑骨折。双能X线骨密度提示:腰椎骨密度T值=-2.6,Z值=-2.2。门诊予卧床休息,适当镇痛及抗骨质疏松等保守治疗。患者家中治疗期间未曾下床活动,2021年4月23日患者卧床自行翻身时突发腰骶部疼痛加重,剧痛难忍,腰部活动明显受限,腰骶部疼痛无明显缓解,由救护车送至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不全骨折 迟发性移位 髂腰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模型在骶骨肿瘤教学中的运用及效果评价
2
作者 王世东 刘奎生 臧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7期86-89,共4页
目的 评估3D打印模型在住院医师骶骨肿瘤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8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轮转的60名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随机化的方法将其分为案例教学(CBL)组(30例)、3D打印结合CBL组(30例)。... 目的 评估3D打印模型在住院医师骶骨肿瘤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8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轮转的60名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区组随机化的方法将其分为案例教学(CBL)组(30例)、3D打印结合CBL组(30例)。CBL组采用CBL模式教学;3D打印结合CBL组在CBL组的基础上增加3D打印模型。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问卷调查结果及教学质量。结果 3D打印结合CBL组满意度高于C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打印结合CBL组调查问卷各维度(该课程是否有助于理解骶骨周围的解剖结构、该课程是否有助于提高综合能力、该课程是否有助于理解骶骨肿瘤知识与手术内容的联系、该课程是否可以增加医学兴趣、该课程的学习过程是否愉快轻松、该课程是否提高了你的自主学习能力)评分及总分高于C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打印结合CBL组理论考核成绩及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高于CB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骶骨肿瘤的教学过程中,采用3D打印模型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理论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更深入地掌握骶骨肿瘤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模型 案例教学 骶骨肿瘤 教学方法 临床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骨前间隙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3
3
作者 胡玉超 申晓军 +3 位作者 纪荣明 刘艳春 陆启兵 杨程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21-523,共3页
目的:为直肠手术防止伤及骶骨前间隙内的结构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在20具成人盆部标本上测量骶骨前筋膜的厚度,观测骶前静脉、骶正中动脉、骶外侧动脉、骶横静脉的数目、位置,并测量其外径.结果:骶骨前筋膜的中点厚度为1.75mm.... 目的:为直肠手术防止伤及骶骨前间隙内的结构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在20具成人盆部标本上测量骶骨前筋膜的厚度,观测骶前静脉、骶正中动脉、骶外侧动脉、骶横静脉的数目、位置,并测量其外径.结果:骶骨前筋膜的中点厚度为1.75mm.骶横静脉的中点外径:第1骶骨为4.0mm,第2骶骨为3.5mm,第3骶骨为1.6mm.骶骨前间隙位于骶尾骨的盆面与骶骨前筋膜之间.间隙内有骶前静脉、骶正中动脉、骶外侧动脉.同时观察了骶交感干及骶前神经节、盆内脏神经解剖位置等.结论:行直肠手术时应不破坏骶骨前筋膜,才能有效地保护骶骨前间隙内的诸结构,特别是第1、2、3的骶前静脉外径均在1.6mm以上,它们相互之间常吻成为骶前静脉丛,避免损伤,防止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 手术 骶骨前筋膜 骶骨前间隙 骶前静脉丛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骶骨切除联合靶血管栓塞治疗原发性巨大骶骨肿瘤(附11例报告)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卫东 刘宏建 +1 位作者 李甲振 王利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37-38,共2页
目的评价全骶骨切除联合靶血管栓塞治疗原发性巨大骶骨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采用全骶骨切除术联合靶血管栓塞治疗累及S1的原发巨大骶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肿瘤均全切,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切口皮缘坏死1例,脑... 目的评价全骶骨切除联合靶血管栓塞治疗原发性巨大骶骨肿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采用全骶骨切除术联合靶血管栓塞治疗累及S1的原发巨大骶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肿瘤均全切,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切口皮缘坏死1例,脑脊液漏1例,局部感染1例。1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8个月~8a,平均2.1a,4例肿瘤复发行2次手术切除,3例死于肿瘤复发和转移,7例双下肢活动正常。结论联合靶血管栓塞的全骶骨切除术能够实现原发性巨大骶骨肿瘤的完全切除,手术安全,治愈率较高,可减少肿瘤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肿瘤 骶骨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骨恶性肿瘤患者行全骶骨切除术的护理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丽敏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7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全骶骨切除术治疗骶骨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的14例骶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全骶骨切除手术。结果 14例患者术后近期疗效满意,局... 目的探讨全骶骨切除术治疗骶骨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骨科治疗的14例骶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全骶骨切除手术。结果 14例患者术后近期疗效满意,局部疼痛和神经症状得到改善或缓解,8例患者大、小便功能恢复正常。结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良好的专科指导能促进骶骨肿瘤术后患者机体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肿瘤 骶骨切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位腹主动脉阻断技术控制骶骨巨大肿瘤手术出血
6
作者 何登伟 潘水章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8期505-506,共2页
关键词 腹主动脉 骶骨 肿瘤 手术出血 骶骨肿瘤 巨大肿瘤 阻断技术 控制 低位 术后严重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位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在控制骶骨巨大肿瘤术中出血的应用
7
作者 白国昌 吴朝阳 +1 位作者 朱夏 林建华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4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骶骨巨大肿瘤切除术中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对出血控制的效果。方法在骶骨肿瘤患者切除中采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10例,回顾骶骨肿瘤11例应用传统的术前血管栓塞技术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统计学处理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和χ2检验。... 目的探讨骶骨巨大肿瘤切除术中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对出血控制的效果。方法在骶骨肿瘤患者切除中采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10例,回顾骶骨肿瘤11例应用传统的术前血管栓塞技术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统计学处理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组手术时间为(326±93.8)min,术中出血量为(3750.7±644.1)mL,有1例骶神经损伤。对照组手术时间为(370±69.3)min,术中出血量为(7388±706.99)m l,局部皮肤缺血性疼痛3例,骶神经损伤有1例,出现性功能障碍1例。两组比较手术时间t=1.2127,P>0.05,无显著性差异;术中出血量t=4.9446,P<0.001;并发症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骶骨肿瘤手术时,采用腹主动脉球囊阻断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可有效控制骶骨巨大肿瘤切除术中的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 肿瘤 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 骶骨肿瘤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红卫 赵钢生 +5 位作者 张根福 金国华 吴英勇 陈欣 赵胜春 王子阳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3月至2009年2月,对21例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5例,女6例;年龄16~60岁,平均36.3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3例,高处坠落伤5例,挤压伤3例。按Denis分...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3月至2009年2月,对21例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15例,女6例;年龄16~60岁,平均36.3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3例,高处坠落伤5例,挤压伤3例。按Denis分型标准:Ⅰ型5例,Ⅱ型14例,Ⅲ型2例。12例单纯行骶骨骨折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9例在内固定后同时行后路骶神经减压术。结果:21例全部获得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19个月。无切口感染、内固定松动及断裂、骨不愈合、明显双下肢不等长发生。9例行骶神经探查减压患者,神经损伤完全恢复4例,部分恢复3例,未恢复2例。12例单纯行骶骨骨折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患者,神经损伤完全恢复9例,部分恢复2例,未恢复1例。根据Majeed功能评价:优7例,良9例,可4例,差1例。结论:骶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可以恢复骶骨的解剖关系,有利于神经损伤的恢复。对伴有明显骨块压迫者适宜行神经探查松解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减压术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nisⅡ型骶骨骨折伴神经损伤早期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蒋伟宇 周龙 +2 位作者 赵刘军 马维虎 徐荣明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6期493-495,共3页
目的:探讨DenisⅡ型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早期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12例DenisⅡ型骶骨骨折伴神经损伤,男8例,女4例;年龄28~54岁,平均40岁。所有患者经详细体格检查及X线片、CT、MRI扫描等确诊,依据影像学... 目的:探讨DenisⅡ型骶骨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早期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12例DenisⅡ型骶骨骨折伴神经损伤,男8例,女4例;年龄28~54岁,平均40岁。所有患者经详细体格检查及X线片、CT、MRI扫描等确诊,依据影像学资料进行Denis分型均为Ⅱ型。伤后6~14d手术,平均9d。8例骶前孔明显变形,责任骨块侵入骶孔压迫神经根,行后路骶神经减压内固定术;4例骶前孔轻度变形,无明显责任骨块侵入骶孔,行单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12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2年,骨折均Ⅰ期愈合,其中11例神经损伤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Gibbons骶神经损害评分术前平均(2.67±0.49)分,术后平均(1.50±0.67)分,术后评分低于术前。结论:DenisⅡ型骶骨骨折伴神经损伤,全身情况许可应尽早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骨骨折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永民 赵钢生 +2 位作者 赵品益 陈欣 赵胜春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骶骨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6例骶骨骨折病例作回顾分析,根据Denis骶骨骨折分类法,Ⅰ型15例,Ⅱ型16例,Ⅲ型5例。Ⅰ型骨折中2例伴有L4或L5神经根损伤,1例L4、L5神经根损伤。Ⅱ型12例伴有S1、S2神经根损伤。... 目的:探讨骶骨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6例骶骨骨折病例作回顾分析,根据Denis骶骨骨折分类法,Ⅰ型15例,Ⅱ型16例,Ⅲ型5例。Ⅰ型骨折中2例伴有L4或L5神经根损伤,1例L4、L5神经根损伤。Ⅱ型12例伴有S1、S2神经根损伤。Ⅲ型3例单侧S1、S2神经根损伤,2例双侧S1、S2神经根及马尾神经损伤。Ⅰ型骨折15例予保守治疗,Ⅱ、Ⅲ型骨折21例均予手术治疗,其中8例无神经损伤或损伤轻微者单纯行骶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3例伴有严重神经损伤者,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加神经探查松解术。结果:随访6~36个月,36例骶骨骨折均愈合,神经损伤均有不同程度恢复。3例Ⅰ型,10例Ⅱ型,3例Ⅲ型神经症状完全恢复,2例Ⅱ型残留骶神经损伤症状,2例Ⅲ型残留鞍区感觉减退、排尿乏力及性功能减退等症状。结论:骶骨骨折的治疗方案应取决于骨折类型及骶神经损伤程度。Ⅰ型骶骨骨折保守治疗效果满意,Ⅱ、Ⅲ型骶骨骨折需切复内固定手术,有严重骶神经损伤者需神经探查松解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周围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骨倾斜移位与L_5S_1椎间盘退变之间的相关性生物力学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师宁宁 沈国权 +1 位作者 郭汝宝 何水勇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3期217-221,共5页
目的 :应用生物力学的方法分析骶骨倾斜移位与L_5S_1椎间盘退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选取8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合并骶髂关节紊乱的患者,其中男45例,女36例;年龄18~65岁,平均(45.39±1.30)岁;病程1~60个月,平... 目的 :应用生物力学的方法分析骶骨倾斜移位与L_5S_1椎间盘退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选取8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合并骶髂关节紊乱的患者,其中男45例,女36例;年龄18~65岁,平均(45.39±1.30)岁;病程1~60个月,平均(12.64±2.19)个月。拍摄患者腰椎侧位X线片81张,测量腰椎曲度,L4-L5或L5-S1椎间隙的距离及腰骶角,然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L_5S_1DH中女性患者的腰椎曲度明显大于男性患者[(22.18±8.62)°vs(16.17±4.97)°,P<0.05]。LDH中腰椎曲度与腰骶角呈正相关性(R=0.48,P<0.01,y=7.25+0.38x,P<0.01);男性患者在L4,5DH中较明显(R=0.55,P<0.05,y=5.80+0.43x,P<0.01);女性患者在L_5S_1DH中尤为明显(R=0.74,P<0.01,y=0.91x-5.30,P<0.01)。L4,5DH中腰骶角与L4,5椎间隙之间呈正相关性(R=0.27,P<0.05);而在L_5S_1DH中L_5S_1椎间隙与腰骶角无相关性(P>0.05)。结论:骶骨倾斜移位与L_5S_1椎间盘退变之间密切相关,为临床治疗慢性顽固性L_5S_1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了一新的认识理念与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 骶髂关节 椎间盘移位 椎间盘退行性变 相关性研究 生物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对骶骨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邓凤莲 邹建中 +3 位作者 孙立群 申俊玲 沈洁 王智彪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6期401-404,共4页
目的:应用MRI成像观察并检测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前后骶骨MRI信号,评价HIFU治疗子宫肌瘤对骶骨影响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50例子宫肌瘤患者HIFU治疗前后行MRI成像检查,观察骶骨MRI信号的变化并在T1WI、T2WI和增强扫描矢状... 目的:应用MRI成像观察并检测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前后骶骨MRI信号,评价HIFU治疗子宫肌瘤对骶骨影响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50例子宫肌瘤患者HIFU治疗前后行MRI成像检查,观察骶骨MRI信号的变化并在T1WI、T2WI和增强扫描矢状面上测定其信号值。结果:HIFU治疗子宫肌瘤后部分患者骶骨出现异常信号,其MRI T2WI信号强度增高,T1WI信号强度降低。结论:MRI可有效评价HIFU治疗子宫肌瘤对骶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MRI 子宫肌瘤 骶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囊阻断低位腹主动脉在腰骶骨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3
作者 徐懋 张耕 +2 位作者 韦峰 王军 郭向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球囊阻断低位腹主动脉控制腰骶骨肿瘤切除手术出血的效果。方法2008年6月~2009年9月11例腰骶骨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球囊导管阻断低位腹主动脉(球囊组),并与2006年10月~2008年5月21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切除腰骶骨肿瘤进行比... 目的探讨球囊阻断低位腹主动脉控制腰骶骨肿瘤切除手术出血的效果。方法2008年6月~2009年9月11例腰骶骨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球囊导管阻断低位腹主动脉(球囊组),并与2006年10月~2008年5月21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切除腰骶骨肿瘤进行比较,比较术中出血量。结果球囊组术中出血量(1223±348)ml,术中阻断腹主动脉1~3次,出血多在解除阻断间隙和肿瘤切除术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3519±978)ml,其中6例循环波动较大,需要血管活性药物维持。2组出血量差异有显著性(t=7.491,P=0.000)。结论腰骶骨肿瘤切除手术中应用球囊阻断低位腹主动脉能够有效减少出血量,利于肿瘤切除,是一项具有临床实用价值的微创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肿瘤 骶骨肿瘤 出血 球囊阻断 腹主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合并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7
14
作者 曾薇薇 苏圣梅 +3 位作者 陈琛 袁桢 黄山鹰 刘剀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9期48-53,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LSC)对盆腔脏器脱垂(POP)合并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POP合并轻、中度SUI患者,比较患者LSC手术前后POP评价体系(POP-Q)各指示点、盆底功能问卷排尿不适量表(UDI-6)和尿失禁... 目的探讨腹腔镜阴道骶骨固定术(LSC)对盆腔脏器脱垂(POP)合并压力性尿失禁(SUI)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POP合并轻、中度SUI患者,比较患者LSC手术前后POP评价体系(POP-Q)各指示点、盆底功能问卷排尿不适量表(UDI-6)和尿失禁影响问卷简表(IIQ-7)问卷评分、盆底超声指标和尿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31例患者均成功施行LSC,中位随访时间为22个月,术后随访均无失败或复发病例。手术前后POP-Q各指示点Aa、Ba、C、Ap、Bp点的位置得到显著改善(P<0.05)。POP客观治愈率100.00%。手术前后的UDI-6和IIQ-7问卷评分术后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提示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盆底超声提示术后膀胱颈移动度(BND)和膀胱后角(RVA)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表明术后尿道高活动性降低。其中12例患者术后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功能性尿道长度、最大尿道压及最大尿道闭合压较术前上升(P<0.05)。LSC术后SUI治愈率为82.76%。结论在LSC术后,SUI主观及客观指标均得到改善。因此,不建议在LSC同时对轻、中度SUI患者行预防性抗SUI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阴道骶骨固定术 盆腔脏器脱垂 压力性尿失禁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治疗重度子宫脱垂 被引量:17
15
作者 王永军 段华 +1 位作者 高颉 郭银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7期603-607,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治疗重度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3年4月对22例POP-Q分期Ⅲ、Ⅳ期的重度子宫或阴道穹隆脱垂患者行腹腔镜下“Y”形聚丙烯网片骶骨阴道固定术,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者分别于膀胱阴道间隙... 目的:探讨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治疗重度子宫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3年4月对22例POP-Q分期Ⅲ、Ⅳ期的重度子宫或阴道穹隆脱垂患者行腹腔镜下“Y”形聚丙烯网片骶骨阴道固定术,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者分别于膀胱阴道间隙和直肠阴道间隙增加植入网片的长度,合并中度以上压力性尿失禁(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 ,SUI)者同期行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transobturator tension-free vaginal tape, TVT-O),采用POP-Q分期法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症状问卷-20(PFDI-20)、盆底疾病生活质量影响问卷短表-7(PFIQ-7)、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生活质量问卷-12(PISQ-12)分别评价解剖和功能疗效。结果22例均成功完成手术,1例因合并重度SUI同期行TVT-O,术中未发生膀胱、输尿管、直肠他大血管损伤。手术时间(134.3±36.6)min,术中出血量(77.3±37.8)ml,术后2~3 d拔尿管均能自主排尿,无尿潴留。22例术后随访(17.5±8.2)月,无手术失败及术后复发,无网片侵蚀、暴露;POP-Q分期Aa、Ba、C、Ap、Bp各指示点解剖位置中位数由术前1.5、3.0、2.0、-2.3、-1.5 cm分别恢复为术后-3.0、-3.0、-8.0、-3.0、-3.0 cm。 PFIQ-7、PFDI-20评分中位数由术前66.7、66.2分恢复为术后12.0、14.6分,PISQ-12评分由术前(69.4±10.3)分提高到(86.9±10.0)分(t=12.351,P=0.000);UDI-6术前后无改善(Z=-0.337,P=0.736)。术后新发SUI 3例,急迫性尿失禁1例。术前6例尿失禁,术后2例症状减轻,4例症状加重,其中1例术后8个月行 TVT-O,3例功能锻炼并观察。患者主观满意度为95.4%(21/22)。结论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是治疗重度子宫或穹隆脱垂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有诱发或加重尿失禁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腹腔镜 骶骨阴道固定术 合成网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式辅助下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16
16
作者 左欣 吴海峰 +3 位作者 朱筱娟 陈芳 许沄 杨慧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17-1120,1124,共5页
目的探讨阴式辅助下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vaginally assisted laparoscopic sacrocolpopexy,VALS)治疗以中盆腔缺陷为主的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6... 目的探讨阴式辅助下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vaginally assisted laparoscopic sacrocolpopexy,VALS)治疗以中盆腔缺陷为主的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临床疗效,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6月26例POP-Q分期为Ⅲ、Ⅳ期子宫脱垂行阴式辅助下腹腔镜"Y"形聚丙烯网片骶骨阴道固定术,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分别于膀胱阴道间隙和直肠阴道间隙增加植入网片的长度,4例(15.4%)合并中度以上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同期行经闭孔无张尿道中段悬吊术(trans-obturator tape,TOT),采用POP-Q分期法和盆底症状影响量表-20(PFDI-20)、盆底障碍影响问卷-7(PFIQ-7)、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12(PISQ-12)分别评价解剖和功能疗效。结果 2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46.3±36.6)min,术中出血量(87.3±37.8)ml,术后残余尿量(33.5±13.8)ml。术后POP-Q分期Aa、Ba、C、Ap、Bp各指示点解剖位置中位数分别为-3.0、-3.0、-8.0、-3.0、-3.0 cm,较术前各指示点中位数1.5、3.0、2.0、-2.3、-1.5 cm明显改善(P〈0.05)。术后PFIQ-7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33.3±3.6)分vs.(55.4±2.8)分,t=-27.321,P=0.000];术后PFDI-20评分较术前显著降低[(35.4±2.7)分vs.(66.4±3.7)分,t=-35.993,P=0.000];术后PISQ-12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40.8±3.2)分vs.(21.6±3.4)分,t=19.809,P=0.000]。术后26例随访6-25个月,(12.5±6.2)月,无复发、网片侵蚀、性生活不适;2例术后新发SUI,其中1例术后5个月行TOT。术前6例尿失禁,术后3例症状减轻,3例症状加重经功能锻炼后症状减轻。客观治愈率100.0%,功能恢复率80.8%(21/26)。结论 VALS是治疗以中盆腔缺陷为主的重度POP安全、有效的方法,短期疗效确切,但可能诱发或加重尿失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阴式辅助下腹腔镜骶骨阴道固定术 聚丙烯网片 压力性尿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骨肿瘤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微微 韦梅 +3 位作者 陈珍珍 刘立娟 流小舟 楼燕凤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4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骶骨肿瘤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实施骶骨肿瘤切除术的37例骶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围术期护理措施。结果术后随访4~3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基本消失或遗有轻微疼痛。有2例出现了... 目的探讨骶骨肿瘤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实施骶骨肿瘤切除术的37例骶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围术期护理措施。结果术后随访4~3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基本消失或遗有轻微疼痛。有2例出现了排尿困难;1例出现大小便均困难,经过神经营养治疗后均得到改善;3例因皮瓣坏死发生伤口延迟愈合;2例出现下肢麻木;2例脊索瘤患者中1例于术后2年复发、1例于3年后复发;1例平滑肌肉瘤患者于1年后复发。结论术前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彻底的胃肠道准备和会阴括约肌的收缩与扩张训练,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神经功能变化、做好体位和疼痛的护理、加强肢体康复锻炼指导、预防并发症等围术期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肿瘤 切除术 围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骨骨折15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志波 禹志宏 +3 位作者 邹海兵 丁元洪 柯勇 张青松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1年第3期240-242,共3页
目的 探讨卒心螺钉治疗Denis Ⅰ、Ⅱ到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9月~2009年5月15例骶骨骨折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29.5岁.其中Denis Ⅰ型9例,Denis Ⅱ型6例.11例予以闭合复位,4例予以切开复位;均... 目的 探讨卒心螺钉治疗Denis Ⅰ、Ⅱ到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6年9月~2009年5月15例骶骨骨折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18~56岁,平均年龄29.5岁.其中Denis Ⅰ型9例,Denis Ⅱ型6例.11例予以闭合复位,4例予以切开复位;均采用空心螺钉内固定.所有操作均在C型臂X射线机透视下进行,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精确性,术后定期随访,参照李明等改良的骨盆创伤治疗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15例患者随访10~24个月,平均随访15个月.影像学评价:优12例,良3例;临床评价:优13例,良2例.结论 空心螺钉治疗Ⅰ、Ⅱ型骶骨骨折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 骨折 空心螺钉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骨肿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伟 尹宗生 +1 位作者 胡勇 张辉 《中国骨伤》 CAS 2008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骶骨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15例骶骨肿瘤患者,男12例,女3例;年龄17~68岁,平均54.6岁。原发性肿瘤10例,转移性肿瘤5例。采用前方入路病灶清除5例,后方入路单纯病灶清除3例,病灶清除联合植骨加钉棒系统内固定重建7... 目的:探讨骶骨肿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15例骶骨肿瘤患者,男12例,女3例;年龄17~68岁,平均54.6岁。原发性肿瘤10例,转移性肿瘤5例。采用前方入路病灶清除5例,后方入路单纯病灶清除3例,病灶清除联合植骨加钉棒系统内固定重建7例。术后根据肿瘤性质辅助放疗或化疗。结果:13例获随访,时间4个月~5年,所有患者近期疗效满意,局部疼痛及神经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例术后出现二便功能障碍加重,经保守对症治疗4个月后好转。1例脊索瘤和2例转移瘤于术后1~2年死于复发和远处转移。1例骨巨细胞瘤于术后6个月局部复发,未再手术。结论:根据骶骨肿瘤患者特点制定个体化的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能得到较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 肿瘤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骨肿瘤74例围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9
20
作者 浦莉萍 徐燕 +1 位作者 张晓萍 刘若群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10期70-71,共2页
目的 探讨骶骨肿瘤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74例骶骨肿瘤手术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肠道准备,做好DSA栓塞术后的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指导患者正确的体位,做好伤口的护理,给予饮食指导。结果 经3个月~6年随访,70例患者术后近... 目的 探讨骶骨肿瘤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74例骶骨肿瘤手术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肠道准备,做好DSA栓塞术后的护理,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指导患者正确的体位,做好伤口的护理,给予饮食指导。结果 经3个月~6年随访,70例患者术后近期疗效满意。局部疼痛和神经症状改善或缓解,20例患者大小便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促进骶骨肿瘤术后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肿瘤 围术期 临床护理 心理护理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