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9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保温护理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中及复苏期低体温的干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
作者 何真莉 廖雪梅 徐静敏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理念的保温护理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中及复苏期低体温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7月在贵港市人民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理念的保温护理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中及复苏期低体温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7月在贵港市人民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给予患者保温护理。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术中和复苏期低体温发生率、复苏期躁动寒战发生率、复苏时间、肌力恢复时间及术后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1 h后、手术结束时及病房交接时体温升高、心率减慢、血压降低(P<0.05),低体温发生率、躁动寒战发生率降低,术后复苏时间及肌力恢复时间缩短(P<0.05),护理满意度升高(P<0.05)。结论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保温护理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中及复苏期低体温的干预效果显著,对促进机体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控制 保温护理 骨科手术 复苏期 低体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
2
作者 杨雪晶 徐建萍 +3 位作者 单永兰 陆晓梅 张亚军 王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3期116-120,共5页
目的总结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现状,探讨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病例作为感染组,共41例,按照1∶1的比例,随机抽取同科室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年龄相近(±... 目的总结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现状,探讨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江苏省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病例作为感染组,共41例,按照1∶1的比例,随机抽取同科室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年龄相近(±10岁)、性别相同未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41例病例作为非感染组,分析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并基于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1例手术部位感染患者,术后1~3 d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0例(24.39%),术后4~6 d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2例(29.27%),术后7~9 d发生手术部位感染5例(12.20%),术后10~30 d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0例(24.39%),术后31~90 d发生手术部位感染4例(9.76%)。感染组检出40株病原菌,主要为革兰氏阳性球菌(31株,77.50%),最常见的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9株,47.50%),其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7株,17.50%)。两组糖尿病史、体重指数(BMI)、术前纤维蛋白原、手术持续时间、手术引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BMI(OR=1.231,95%CI:1.049~1.445,P=0.011)是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BMI作为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临界值为25.37 kg/m2。结论骨科手术患者中,肥胖患者更易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建议进一步强化肥胖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以减少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护理方案对骨科手术部位感染患者的效果分析
3
作者 陈佳媛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24期303-306,共4页
目的:分析标准化护理方案在预防和控制骨科手术部位感染(SSI)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时段于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骨科手术的500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50名患者)接受标准化护理方案,对... 目的:分析标准化护理方案在预防和控制骨科手术部位感染(SSI)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时段于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骨科手术的500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50名患者)接受标准化护理方案,对照组(250名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标准化护理方案包括术前教育、术中无菌操作、术后感染监控和护理干预。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手术类型、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感染率等数据收集,来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手术部位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8%vs 12.4%,P<0.05)。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也较对照组短(7.5天vs 10.2天,P<0.05)。此外,实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也低于对照组(5.6%vs 15.2%,P<0.01)。结论:标准化护理方案在骨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中有效降低感染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手术安全性及康复层面分析效果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护理 骨科手术 手术部位感染 感染控制 患者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I-1及MTHFR基因多态性与骨科手术患者静脉血栓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方佳 叶鸣 +1 位作者 赵磊 朱和平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555-558,共4页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PAI-14G/5G和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分析其与静脉血栓发生的相关性,为骨科手术患者预防静脉血栓发生提供参考。方法:筛选2021年4月~2023年4月某三甲医院骨科手术患者120例,其中60例未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PAI-14G/5G和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分析其与静脉血栓发生的相关性,为骨科手术患者预防静脉血栓发生提供参考。方法:筛选2021年4月~2023年4月某三甲医院骨科手术患者120例,其中60例未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患者为对照组,60例发生静脉血栓的患者为VTE组,利用荧光分子杂交技术检测两组患者的PAI-14G/5G、MTHFR C677T基因的分型,两组间进行比较;Logistic回归分析基因多态性与静脉血栓的关系。结果:VTE组与对照组比较,PAI-14G/5G和MTHFR C677T的基因表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AI-14G/5G的基因表型4G4G(OR=4.512,95%CI:1.611~12.635,P=0.004)、MTHFR C677T的基因表型TT(OR=5.273,95%CI:1.760~15.803,P=0.003)和CT(OR=2.482,95%CI:1.023~6.021,P=0.044)是骨科手术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因子。结论:PAI-14G/5G和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骨科手术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静脉血栓 骨科手术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对国内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护理研究可视化分析
5
作者 郑文旭 郭建桃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7期25-30,共6页
目的探讨国内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护理领域研究现状,分析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护理研究趋势、热点及研究前沿,旨在为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护理管理及研究动态提供借鉴及参考。方法选取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 目的探讨国内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护理领域研究现状,分析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护理研究趋势、热点及研究前沿,旨在为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护理管理及研究动态提供借鉴及参考。方法选取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收录的关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护理文献,运用CiteSpace 6.1.R6软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要求的相关文献278篇。可视化图谱显示:共纳入127名作者,来自224个研究机构;国内老年骨科手术术后谵妄的护理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不同护理模式应用对术后谵妄最佳效果的探索;研究重点主要在于将循证护理、集束化护理、快速康复护理等模式应用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的疾病照护和管理。结论国内老年骨科手术术后谵妄的护理研究领域发文量整体呈增长趋势,术后谵妄发生现状、危险因素、护理干预措施等是近年来我国老年骨科手术术后谵妄的护理研究关注热点,风险预测模型、护理谵妄筛查量表等是未来研究前沿话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谵妄 可视化分析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手术后用药管理的优化措施及其对患者康复的影响
6
作者 林志英 沈义超 《北方药学》 2024年第4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药物管理的优化措施,并评估其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对象为93例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研究时间为2022年11月至2023年7月.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优化的药物管理措施,包括个体...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药物管理的优化措施,并评估其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试验设计,研究对象为93例接受骨科手术的患者.研究时间为2022年11月至2023年7月.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优化的药物管理措施,包括个体化用药方案、定期随访、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对照组使用传统的药物管理方式.通过观察指标的收集和统计学处理,比较两组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疼痛缓解方面表现出更好的结果,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时间比对照组短,平均比对照组提前了3.4天.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6%,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的药物管理措施对骨科手术后患者的康复有积极的影响.个体化用药方案、定期随访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等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疼痛缓解效果,加快康复进程,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用药管理 康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髂筋膜联合腰骶丛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的影响
7
作者 张梦 陈明松 余小鸣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髂筋膜联合腰骶丛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龄骨科手术治疗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30例。对照...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髂筋膜联合腰骶丛神经阻滞与椎管内麻醉对高龄骨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龄骨科手术治疗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30例。对照组采用椎管内麻醉方式,观察组采用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髂筋膜联合腰骶丛神经阻滞。统计两组应激反应、MMSE评分、VAS评分。结果T0,两组应激反应指标比较,P>0.05,T1~T4,观察组患者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P>0.05,术后第1d、第3d、第7d,观察组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6h、12h、24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VAS评分,P<0.05。结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髂筋膜联合腰骶丛神经阻滞在高龄骨科手术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降低术后应激反应和疼痛,提高患者认知能力,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麻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定位 高龄 骨科手术 髂筋膜联合腰骶丛神经阻滞 椎管内麻醉 应激反应 认知能力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护理计划表的护理预防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
8
作者 郭秋颖 李晓光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1期149-151,共3页
目的:分析基于护理计划表的护理预防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目的:分析基于护理计划表的护理预防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6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护理计划表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对照组腘静脉血流速度低于护理前及同期观察组,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护理前及同期观察组(P<0.05);两组下肢周径大于护理前,但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27)。护理后,两组静脉功能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DVT认知调查表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护理计划表的护理预防骨科手术患者术后DVT的效果显著,可改善下肢血流指标和静脉功能,预防DVT,提高患者DVT认知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护理计划表的护理 骨科手术 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CA和MMSE在老年患者不同麻醉方式下肢骨科手术后认知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79
9
作者 周红梅 邓龙蛟 +1 位作者 李水英 赵红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57-59,共3页
目的比较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和简易智力量表(MMSE)对老年患者不同麻醉方式下肢骨科手术后认知功能的评估效果。方法将80例行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各40例,分别采用腰硬联... 目的比较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和简易智力量表(MMSE)对老年患者不同麻醉方式下肢骨科手术后认知功能的评估效果。方法将80例行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年龄≥65岁)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和全凭静脉麻醉组各40例,分别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施术。两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5、7 d采用Mo CA及MMSE评估认知功能。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各时点Mo CA评分均降低,全凭静脉麻醉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 d MMSE评分均降低,且全凭静脉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两组术后3、5、7 d MMSE评分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均>0.05)。术后各时点Mo CA评估两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均高于MMSE(P均<0.05),Mo CA、MMSE评估全凭静脉麻醉组术后POCD发生率均高于腰硬联合麻醉组(P均<0.05)。结论 Mo CA对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评估效果优于MMSE,且两种量表均显示全凭静脉麻醉患者术后POCD发生率高于腰硬联合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障碍 简易智力量表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下肢骨科手术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温输血对全身麻醉骨科手术患者术中中心体温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李娟 侯炯 +2 位作者 曹文婷 汤维娟 徐燕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21期1613-1615,共3页
目的探讨加温输血对全身麻醉骨科手术患者术中中心体温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行全身麻醉手术且需术中输血的骨科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人。干预组患者输血前采用便携式输液加温器将库存血加温直至37℃;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讨加温输血对全身麻醉骨科手术患者术中中心体温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行全身麻醉手术且需术中输血的骨科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人。干预组患者输血前采用便携式输液加温器将库存血加温直至37℃;对照组患者输血前将库存血放置在常温下15-20 min。采用肛温探头检测患者麻醉前和麻醉后30、60、90、120 min的肛温,并观测患者麻醉清醒后到离开苏醒室这段时间内的寒颤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有2名患者、对照组有1名患者由于麻醉方式改变而退出研究。随着手术时间的推移,两组患者的肛温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肛温下降的程度较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寒颤发生率分别为32.14%和8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09,P〈0.05)。结论加温输血可以有效避免体温的大幅度下降,可降低全身麻醉骨科手术患者寒颤的发生率,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温输血 骨科手术 全身麻醉 中心体温 寒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化闭环靶控输注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骨科手术麻醉的观察 被引量:25
11
作者 颜景佳 曾枝敏 +2 位作者 孙加晓 周爱军 黄清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比较精准化闭环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_CI)丙泊酚和恒速输注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骨科手术时心血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老年患者骨科手术60例,随机分为A、B组,每组30例:A组诱导时镇静药采用闭环T_CI丙泊酚,... 目的比较精准化闭环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_CI)丙泊酚和恒速输注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骨科手术时心血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老年患者骨科手术60例,随机分为A、B组,每组30例:A组诱导时镇静药采用闭环T_CI丙泊酚,镇静维持采用闭环丙泊酚;B组诱导时和维持均采用恒速输注丙泊酚。观察麻醉诱导前(T_1)、诱导后1 min(T_2)、气管插管时(T_3)、切皮时(T_4)、手术开始后30 min(T_5)、手术开始后60 min(T_6)、手术结束时(T_7)7个时点的BIS值、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和T_1、T_72个时点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结果 T_2时点B组BIS值(44.2±3.3)、心率(62.6±8.3)次/min、收缩压(104.6±12.6)mmHg均明显低于A组(45.9±1.4)、(76.7±10.3)次/min和(127.9±8.8)mmHg(t=2.598,P=0.012;t=5.838,P=0.000;t=8.304,P=0.000)。T_3时点B组BIS值(48.8±2.4)、心率(91.4±8.9)次/min、收缩压(140.9±11.7)mmHg均明显高于A组BIS值(45.8±2.4)、(78.5±4.8)次/min、(126.6±7.4)mmHg,且波动较大(t=-4.841,P=0.000;t=-6.987,P=0.000;t=-5.658,P=0.000)。T_4~T_7时点B组血压波动比A组明显(P<0.05)。T_1时点A、B组AngⅡ无明显差异(t=0.123,P=0.903),T_7时点A组(190.6±13.4)ng/L,显著低于B组(304.1±4.9)ng/L(t=-43.571,P=0.000)。结论精准化闭环T_CI丙泊酚用于老年患者骨科手术时应激反应小,可提高老年患者全麻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麻醉 闭环靶控输注 丙泊酚 骨科手术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及其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叶铭 杨庆铭 +1 位作者 于力牛 王成焘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0-33,共4页
提出从断层图像序列到目标组织几何建模及快速成形制造的技术路线 ,并通过在全髋翻修手术中的实际应用检验该技术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将断层图像序列通过线性插值构造成 3D数据场 ,采用种子区域生长方法分割出目标组织后 ,利用等值面提... 提出从断层图像序列到目标组织几何建模及快速成形制造的技术路线 ,并通过在全髋翻修手术中的实际应用检验该技术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将断层图像序列通过线性插值构造成 3D数据场 ,采用种子区域生长方法分割出目标组织后 ,利用等值面提取获得患骨的三角面几何模型 .对获得的三角面模型进行碎片清除和三角面精简后 ,应用快速原形技术制造患骨模型 .患骨实物模型对术前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医学图像 图像处理 骨科手术 全髋翻修手术 三角面模型 快速原形 假体设计 手术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单腿腰麻用于老年下肢骨科手术的麻醉效果观察 被引量:16
13
作者 吴慧 朱广君 卢晓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1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单腿腰麻用于老年下肢骨科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行老年下肢全髋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62例,采用0.75%罗哌卡因1.5 mL单腿腰麻,通过观察患者麻醉平面、血流动力学变化、不良反应,评价麻醉效果。结果注药2 ...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单腿腰麻用于老年下肢骨科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行老年下肢全髋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62例,采用0.75%罗哌卡因1.5 mL单腿腰麻,通过观察患者麻醉平面、血流动力学变化、不良反应,评价麻醉效果。结果注药2 min后出现麻醉平面,患侧感觉肢体疼痛消失,30 min后麻醉平面固定,麻醉平面不超过T9;麻醉前、手术开始、手术30 min、手术1 h、术毕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中无恶心、呕吐、呼吸抑制、意识不清发生;术后无头痛、栓塞、肺部感染发生。结论罗哌卡因单腿腰麻麻醉效果确切,患者呼吸、循环稳定,可安全用于老年下肢骨科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折 老年人 罗哌卡因 联合麻醉 骨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IH联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辛艳 于洋 +2 位作者 彭霄艳 王昕 艾登斌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7期54-56,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非等容性血液稀释(ANIH)和控制性降压联合应用于骨科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择期行复杂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麻醉诱导后行ANIH、术中泵注瑞芬太尼行控制性降压。分别于血液稀释前(... 目的观察急性非等容性血液稀释(ANIH)和控制性降压联合应用于骨科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择期行复杂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麻醉诱导后行ANIH、术中泵注瑞芬太尼行控制性降压。分别于血液稀释前(T1)、血液稀释后15 min(T2)、术毕(T3)、术后1 d(T4)采血测定Hb、红细胞压积(Hct)、PLT、PT、APTT;监测术前、术中、术毕、拔管后30 min的平均动脉压(MAP)、HR,记录失血量、输注异体血例数及输血量。结果①两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T1相比,观察组T2时点Hb、Hct、PLT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T3时Hc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凝血指标在各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手术后MAP、HR均明显降低,且术中同时间点观察组MAP、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拔管后30 min两组MAP、H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失血量、输注晶体液量及异体输血量、输血例数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输注胶体液量及尿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④两组均未出现肺水肿、心衰、创面异常出血等不良事件。结论 ANIH联合控制性降压可有效减少骨科手术患者失血量,降低输血率和输血量,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等容性血液稀释 控制性降压 瑞芬太尼 骨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手术中吸引器堵塞现状调查和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建吉 杨龙 +7 位作者 孙琦 李靖 刘国勇 左威敏 吴展羽 孙宇 邹强 叶川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37-940,共4页
目的骨科手术中负压吸引器常发生堵塞,进而影响手术操作。文中通过对吸引器堵塞的现状调查结合临床观察,了解国内骨科手术中吸引器堵塞频率、部位,探索堵塞机制,为解决吸引器堵塞问题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连续2届中... 目的骨科手术中负压吸引器常发生堵塞,进而影响手术操作。文中通过对吸引器堵塞的现状调查结合临床观察,了解国内骨科手术中吸引器堵塞频率、部位,探索堵塞机制,为解决吸引器堵塞问题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连续2届中国骨科年会期间738名临床骨科医师进行骨科手术中吸引器堵塞现状问卷调查;并从1200例骨科手术中分层随机选择160例,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38例、全膝关节置换术39例、四肢及脊柱骨折手术43例、其他骨科手术40例。对4类手术进行吸引器堵塞情况统计,并对现有吸引器进行医学专业人员满意度评分。结果共纳入调查对象738名,其中认为术中吸引器经常堵塞706名(95.7%),认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最常发生引器堵塞的手术方式631名(85.5%),认为吸引器最常见的堵塞部位是吸引器头与吸引器软管连接部位714名(96.7%),满意度评分为(7.62±0.74)分;临床使用观察中全髋关节置换术吸引器堵塞平均(2.55±1.62)次,全膝关节置换堵塞平均(1.95±1.33)次,四肢、脊柱骨折手术堵塞平均(1.52±1.18)次,其他手术堵塞平均(0.95±0.68)次,满意度评分为(7.36±0.84)分。结论中国骨科手术中吸引器堵塞现象普遍,发生率较高,影响手术操作,造成骨科医师的满意度不高。因此,现有负压吸引器系统亟待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负压吸引器 现状调查 医疗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进口外来骨科手术器械消毒及管理对策 被引量:49
16
作者 胡小素 郭莉 文英 《中国护理管理》 2007年第11期73-74,共2页
手术室外来手术器械主要是指由外单位(厂家)带来医院手术室临时使用的手术器械,如各种骨科植入物、手术内固定用的工具等,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因而要严格执行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卫生部《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及外来手... 手术室外来手术器械主要是指由外单位(厂家)带来医院手术室临时使用的手术器械,如各种骨科植入物、手术内固定用的工具等,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因而要严格执行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卫生部《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1995及外来手术器械消毒灭菌程序,以确保手术病人的安全。现将进口外来骨科手术器械消毒及管理对策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手术 器械消毒 骨科手术 外来 GB15982-1995 管理 进口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手术中医用内植入物品的管理 被引量:8
17
作者 毛晓萍 钟爱玲 +1 位作者 梁国群 谭红梅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83-984,共2页
笔者对骨科手术中内植入物品的管理进行了探讨。加强内植入物品的科学管理 ,强调医生护士共同参与 ,术前术中术后与手术医生共同协调 ,斟酌 ,共同督促 ,执行 ,避免医疗差错事故发生。使用医用植入物材料登记表 ,从植入物产品的源头抓起 ... 笔者对骨科手术中内植入物品的管理进行了探讨。加强内植入物品的科学管理 ,强调医生护士共同参与 ,术前术中术后与手术医生共同协调 ,斟酌 ,共同督促 ,执行 ,避免医疗差错事故发生。使用医用植入物材料登记表 ,从植入物产品的源头抓起 ,做好植入物的请领 ,包装 ,灭菌 ,实行专人保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医用内植入物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抗焦虑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8
作者 宁雪梅 段文娟 黄梅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785-786,共2页
目的观察术前心理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抗焦虑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本院骨科住院择期手术治疗的3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前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有针... 目的观察术前心理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抗焦虑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本院骨科住院择期手术治疗的3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前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疏导,观察两组术前焦虑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术前焦虑发生率和严重程度高于实验组,且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心理护理的实施能有效降低手术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骨科手术患者 焦虑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肌松药全身麻醉下进行骨科手术的临床对照试验 被引量:8
19
作者 徐成明 李玉兰 +2 位作者 刘映龙 吕兴华 万占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1期110-111,127,共3页
目的比较使用和不使用神经肌肉阻滞药全身麻醉下进行部分骨科手术的优缺点。方法 76例ASAⅠ或Ⅱ级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T组)、对照组(C组)各38例。使用琥珀酰胆碱诱导后,T组只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C组按常规使用阿曲库... 目的比较使用和不使用神经肌肉阻滞药全身麻醉下进行部分骨科手术的优缺点。方法 76例ASAⅠ或Ⅱ级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T组)、对照组(C组)各38例。使用琥珀酰胆碱诱导后,T组只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C组按常规使用阿曲库铵。术中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在30~60之间,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诱导后,切皮时,术后30、60 min和拔管后的BIS值和四个成串刺激比(T4/T1,TOFr),比较两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术后20 min警觉与镇静评分(OAA/S)及不良反应,术后请外科医师评价肌松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瑞芬太尼用量、外科肌松评价、术中体动次数、血管活性药使用次数无显著差异;T组插管后各时点TOFr均显著高于C组(P<0.01),丙泊酚用量多于C组(P<0.05),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C组(P<0.05),拔管后BIS值显著高于C组(P<0.05),术后20 min OA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无肌松药全身麻醉下进行骨科手术比使用者呼吸恢复早,拔管快,清醒程度好,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神经肌肉阻滞药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手术植入物感染手术室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25
20
作者 何国龙 吴素兰 赵体玉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24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植入物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危险因素及控制对策。方法对2 699例骨科手术植入物患者采用自行设计表格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24例(0.89%)发生植入物感染,植入物感染与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手术间安排...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植入物感染的手术室相关危险因素及控制对策。方法对2 699例骨科手术植入物患者采用自行设计表格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24例(0.89%)发生植入物感染,植入物感染与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手术间安排、择期/急诊、手术次数、伤口情况、术中抗生素应用情况等密切相关(P<0.05,P<0.01)。结论行骨科植入物手术需进一步提高手术室环境洁净度,强化手术人员手的无菌,重视术中各个环节的护理配合,加强植入物的管理,以提高骨科手术质量,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植入物 感染控制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