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44篇文章
< 1 2 1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对方式在食管癌照顾者自我效能感与疾病获益感间的中介效应
1
作者 赵玲 蔡丽 +1 位作者 喻海涛 文红英 《安徽医学》 2025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目的 了解食管癌照顾者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与疾病获益感现状,分析应对方式在自我效能感与疾病获益感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对南充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胸外科及肿瘤科331名食管癌患者的照顾者采用... 目的 了解食管癌照顾者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与疾病获益感现状,分析应对方式在自我效能感与疾病获益感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6月,对南充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胸外科及肿瘤科331名食管癌患者的照顾者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疾病获益感量表修订版进行调查,分析其疾病获益感现状。并构建中介模型,探索应对方式在自我效能感和疾病获益感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 食管癌照顾者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16.89±6.97)分,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为4.00(3.00,7.00)分,自我效能感得分(22.71±5.74)分,疾病获益感得分(72.40±15.63)分。相关性分析表明,积极应对方式(r=0.391~0.629,P<0.01)、自我效能感(r=0.393~0.581,P<0.01)与疾病获益感总分及其各维度均呈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接受维度为正相关(r=0.169,P <0.01),与社会关系、健康行为及获益感总分呈正相关(r=0.124~0.140,P <0.05),但与家庭关系维度及个人成长维度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 0.05)。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方式在自我效能感与疾病获益感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效应占比分别为41.466%、2.971%。结论 食管癌照顾者的疾病获益感处于中等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可通过增强自我效能感和积累更多的应对资源来提升其疾病获益感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对方式 自我效能感 疾病获益感 食管癌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气纵隔镜与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比较
2
作者 卢万里 王俊钢 郝蒙福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3期460-463,共4页
目的 分析充气纵隔镜与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1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早期食管癌患者86例实施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接受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42例)与观察... 目的 分析充气纵隔镜与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1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早期食管癌患者86例实施研究,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接受胸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42例)与观察组(接受充气纵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治疗,44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最大自主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最大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EV%)]、炎症指标水平[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1 d引流量更少,拔出胸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更短(P<0.05);经过手术治疗后,两组FVC%、MVV%、FEV%、IL-6、IL-8、IL-10水平均呈降低趋势,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FVC%、MVV%、FEV%水平更高,IL-6、IL-8、IL-10水平更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1 a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充气纵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可以减轻手术创伤,改善手术指标,减少对肺功能的伤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食管癌 充气纵隔镜:胸腔镜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性照顾在食管癌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的相关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婷 保德蕊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5年第1期23-27,共5页
支持性照顾需求指的是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除医疗干预外,对生理、心理、情感、信息及社会等多层面的辅助需求。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支持性照顾需求的概况、评估工具、研究内容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支持性照顾需求在癌... 支持性照顾需求指的是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除医疗干预外,对生理、心理、情感、信息及社会等多层面的辅助需求。本文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支持性照顾需求的概况、评估工具、研究内容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支持性照顾需求在癌症患者中普遍存在且与患者的生活质量紧密相关。采用如癌症患者需求问卷等评估工具,可科学地量化患者的具体需求。影响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的因素包括社会属性、治疗方案及病程等,且在不同疾病及治疗方式下,患者的需求各异。食管癌术后患者可能面临吞咽困难等特定问题,因此,需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方案。综上,深入了解并支持性满足食管癌术后患者的多层面需求,对于提升其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术后 支持性照顾需求 延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参麦冬汤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及JUN表达治疗食管癌
4
作者 陈田田 杨晶晶 +4 位作者 徐佳倩 储博文 陈冰 董博翰 余方流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与实验验证探究沙参麦冬汤治疗食管癌的作用靶点与相关机制。方法:检索TCMSP和SymMap数据库获取沙参麦冬汤的化学成分与作用靶点,借助Gene Cards数据库获取食管癌相关作用靶点,运用Venny 2.1.0平台获取沙参麦冬汤复...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与实验验证探究沙参麦冬汤治疗食管癌的作用靶点与相关机制。方法:检索TCMSP和SymMap数据库获取沙参麦冬汤的化学成分与作用靶点,借助Gene Cards数据库获取食管癌相关作用靶点,运用Venny 2.1.0平台获取沙参麦冬汤复方与食管癌疾病的交集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使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GEPIA 2.0对核心基因氨基末端激酶JUN进行免疫浸润分析。采用分子对接技术进行验证,建立食管癌小鼠移植瘤模型,药物干预4周后,观察小鼠肿瘤体积变化,采用qRT-PCR检测脾脏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沙参麦冬汤抑制食管癌小鼠肿瘤的生长(P<0.01);经数据分析得到沙参麦冬汤活性成分67个,对应靶点1190个,食管癌相关靶点446个,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56个,其中JUN为核心靶点。主要富集于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分子对接显示核心靶点与其所对应的活性成分均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合能<-5 J/moL),核心基因JUN高表达与效应性的Treg细胞、耗竭性T细胞浸润均呈正相关(P<0.01);与模型组相比,PI3K、AKT的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沙参麦冬汤对食管癌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其主要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及JUN的表达并旁路激活机体抗肿瘤免疫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参麦冬汤 食管癌 网络药理学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氨基末端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喂养不耐受的影响
5
作者 方婷 王安龙 +4 位作者 马雅敏 靖守英 金玉婷 诸校娟 谢玲女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1期134-135,共2页
目的 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 接受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患者102例,随机分为TEAS组(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接受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标准化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经... 目的 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 接受食管癌根治手术的患者102例,随机分为TEAS组(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患者围术期接受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标准化管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经皮电刺激足三里、三阴交。术后1~7 d予2/100 Hz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5~10 mA),60 min/次,1次/d。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喂养不耐受发生率、BMI变化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首次排气和排便时间缩短,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BMI变化少(P<0.05)。结论 TEAS能促进食管癌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恢复,利于早期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食管癌 喂养不耐受 加速康复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19-9、CEA、AFP检测联合128层MSCT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效果
6
作者 陈建 王献春 梁鑫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 分析糖链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甲胎蛋白(AFP)检测联合128层多层螺旋(CT(MSCT)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2021年6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92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食管癌组)。另... 目的 分析糖链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甲胎蛋白(AFP)检测联合128层多层螺旋(CT(MSCT)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2021年6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92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食管癌组)。另同期选取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食管癌大小、形态、密度等CT征象,比较不同人群CA19-9、CEA、AFP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SCT联合CA19-9、CEA、AFP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食管癌组CA19-9、CEA、AF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食管癌Ⅰ-Ⅱ期患者血清CA19-9、CEA、AFP1水平明显低于Ⅲ-Ⅳ期者(P<0.05)。ROC曲线示,MSCT、CA19-9、CEA、AFP四者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15、0.965、0.863,均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结论 CA19-9、CEA、AFP在食管癌中均呈高表达,可能与食管癌发生、发展有关;且上述因子联合MSCT检查可提高早期食管癌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糖链抗原19-9 癌胚抗原 甲胎蛋白 多层螺旋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镜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漏管理及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沈阳(综述) 慕明涛 赵晋波(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05-710,共6页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WHO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食管癌新发病例为32.4万例,占全球食管癌发病53.70%,死亡30.1万例,占全球食管癌死亡病例的55.35%[1]。目前,早期食管癌仍然以手术治疗为主,不可切除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治疗以根治...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WHO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食管癌新发病例为32.4万例,占全球食管癌发病53.70%,死亡30.1万例,占全球食管癌死亡病例的55.35%[1]。目前,早期食管癌仍然以手术治疗为主,不可切除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治疗以根治性放化疗为主,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时间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食管癌 食管癌发病 食管癌患者 局部晚期食管癌 新发病例 数据显示 恶性肿瘤 不可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预测局部晚期食管癌根治性放化疗效果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刘雯 刘劲松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5年第1期101-107,共7页
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是治疗局部晚期不可手术切除食管癌的标准方案,但由于肿瘤异质性等原因,并非所有患者都能从中受益。近年来,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 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是治疗局部晚期不可手术切除食管癌的标准方案,但由于肿瘤异质性等原因,并非所有患者都能从中受益。近年来,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functional MRI,BOLD-fMRI)等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以及磁共振影像组学均取得了快速发展。这些技术可以早期预测食管癌患者的放化疗反应。本文对磁共振成像技术在预测局部晚期食管癌根治性放化疗效果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同步放化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阶梯目标模式结合营养支持疗法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康复、机体营养状况的影响
9
作者 张运梅 陈素杰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4期754-757,共4页
目的探讨阶梯目标模式结合营养支持疗法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康复、机体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食管癌患者。对照组(100例)接受常规术后管理,观察组(100例)在此基础上接受阶梯目标模... 目的探讨阶梯目标模式结合营养支持疗法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康复、机体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食管癌患者。对照组(100例)接受常规术后管理,观察组(100例)在此基础上接受阶梯目标模式结合营养支持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f)、血红蛋白(Hb)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ALB、PA、Tf、Hb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梯目标模式结合营养支持疗法能够有效促进食管癌患者术后康复,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阶梯目标模式 营养支持疗法 术后康复 机体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吻合方式对行右胸入路根治术中下段食管癌恢复的影响比较
10
作者 王启昕 朱正帅 +1 位作者 杨子林 王旸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87-88,共2页
目的 比较不同吻合方式对行右胸入路根治术中下段食管癌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医院85例行右胸入路根治术治疗的中下段食管癌患者资料,根据吻合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食管胃胸腔内吻合,42例)和观察组(食管胃颈... 目的 比较不同吻合方式对行右胸入路根治术中下段食管癌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医院85例行右胸入路根治术治疗的中下段食管癌患者资料,根据吻合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食管胃胸腔内吻合,42例)和观察组(食管胃颈部吻合,43例)。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食管切端癌残留率、术后并发症、生活质量[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及生存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食管切除更长,置管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观察组切端癌残留率更低(P<0.05);观察组术后3年生存率更高(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QLQ-C30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结论 相较食管胃胸腔内吻合,右胸入路根治术中采用食管胃颈部吻合可缩短中下段食管癌患者术后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减少切端癌残留,提高生活质量及远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右胸入路根治术 食管胃胸腔内吻合 食管胃颈部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患者早期营养支持管理的循证实践
11
作者 曹靓 陈冲 +1 位作者 张晓菊 刘寒雪 《护士进修杂志》 2025年第1期18-24,共7页
目的基于循证方法学,制定食管癌术后患者早期营养支持管理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形成基于证据条目的食管癌术后患者早期营养支持管理方案;并于2021年7月将此方案应用于临床实践,比较证据临床转化前后审查指标执行率、患者术后住... 目的基于循证方法学,制定食管癌术后患者早期营养支持管理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形成基于证据条目的食管癌术后患者早期营养支持管理方案;并于2021年7月将此方案应用于临床实践,比较证据临床转化前后审查指标执行率、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及营养相关指标情况。结果食管癌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管理方案包括营养评估、健康教育、开始时机、营养素要求及营养监测5大方面,共9条证据条目。证据应用后,相比较于基线审查,未达标的指标执行率均有显著提高;食管癌患者术后2周内出院的比例增大,术后住院时间为(10.31±4.03)d,显著低于实施前的(17.05±14.98)d(P<0.01);证据应用后组的术后前白蛋白为(182.22±35.72)g/L,显著高于基线审查组的(169.04±37.53)g/L;证据应用后组的术后淋巴细胞计数为(0.83±0.35)×10^(9)/L,低于基线审查组的(0.93±0.40)×10^(9)/L;证据应用后组的食管癌患者术后体重及BMI分别为(65.09±9.30)kg和(23.28±3.00)kg/m^(2),高于基线审查组的(62.79±10.00)kg和(22.23±3.64)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质增长、肌肉增长、去脂体重增长及骨骼肌增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项目实施后,2组患者术后的白蛋白、转铁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数值以及脂肪增长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手术后患者早期营养支持管理循证实践,可促进最佳证据向临床转化,规范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科学管理,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有效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术后 早期营养支持 循证实践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康复早期患者症状群及核心症状的研究
12
作者 季永志 张云芳 +2 位作者 陈汀芷 史子月 蒋恩社 《护士进修杂志》 2025年第4期354-360,共7页
目的了解食管癌术后康复早期患者的症状发生情况,确定症状群并探索核心症状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8月在河南省开封市2家三甲医院就诊的281例食管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了解食管癌术后康复早期患者的症状发生情况,确定症状群并探索核心症状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8月在河南省开封市2家三甲医院就诊的281例食管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和安德森胃肠道肿瘤症状评估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症状群,通过R语言构建症状网络,用网络分析来估计症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食管癌术后康复早期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吞咽困难(86.8%)、疼痛(86.8%)、悲伤(83.3%)。共提取4个症状群,分别为进食相关症状群、疲乏与睡眠症状群、吞咽困难与心理症状群、消化道重建症状群。症状网络中,悲伤(r S=0.979)、疲乏(r S=0.845)是强度中心性最高的症状。结论食管癌术后康复早期患者存在多个症状及症状群,悲伤和疲乏是食管癌术后康复早期患者的核心症状,医护人员可基于核心症状制定精准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悲伤和疲乏在症状网络中的传递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术后 核心症状 症状群 症状管理 网络分析 疲乏 悲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食管癌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构建及应用
13
作者 米艳芝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2期360-364,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的食管癌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河南省肿瘤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拟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65例食管癌患者为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的食管癌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河南省肿瘤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拟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65例食管癌患者为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3例)。对照组接受ERAS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ERAS理念的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两组均干预至出院当天。对比两组干预前、出院当天的出院准备度[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营养状况[营养风险筛查表(NRS2002)、主观整体营养评估量表(PG-SGA)、营养指数(PNI)]。结果出院当天,两组适应能力、预期性支持、个人状态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当天,两组NRS2002、PG-SGA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PNI均下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ERAS理念的出院准备度干预方案可显著提高食管癌患者术后出院准备度,且可有效维持患者术后营养水平,有利于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出院准备度 营养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F1-γ抗体阳性皮肌炎合并食管癌1例并文献复习
14
作者 陈雯雯 万志红 +2 位作者 张孟伟 王婧 赵清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2期381-384,共4页
皮肌炎(DM)是一种特发性炎症性肌病,临床表现为皮疹、对称性近端肌无力、肌酶升高、肌电图示肌源性改变、肌肉活检有特征性改变。不同抗体类型的DM临床表现及预后不同,部分抗体与肿瘤高度相关,比如抗转录中间因子-1γ(TIF1-γ)。本文报... 皮肌炎(DM)是一种特发性炎症性肌病,临床表现为皮疹、对称性近端肌无力、肌酶升高、肌电图示肌源性改变、肌肉活检有特征性改变。不同抗体类型的DM临床表现及预后不同,部分抗体与肿瘤高度相关,比如抗转录中间因子-1γ(TIF1-γ)。本文报道1例中年男性患者因皮疹入院,检查发现TIF1-γ抗体阳性,明确诊断为TIF1-γ阳性DM,胃肠镜检查发现食管癌,转心胸外科手术治疗,术后预后良好,皮疹有所减退。因此,对于TIF1-γ抗体阳性DM患者早期全面筛查肿瘤十分重要,提早发现无症状肿瘤,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皮疹 TIF1-γ抗体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模式在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5
作者 翟常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4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模式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其对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在金乡县人民医院接受胸腹腔镜下食管... 目的:探讨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模式在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其对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在金乡县人民医院接受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实施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模式护理)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每组各30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生活质量和护理质量等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引流管拔除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切口感染、心律失常、吻合口瘘的总发生率为6.67%,而对照组为23.33%,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自我照顾能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人员响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计划执行率、患者教育完成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该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建议在复杂手术护理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胸腹腔镜 手术室专科护理小组模式 术后恢复 并发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患协同护理联合阶段式认知干预对食管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6
作者 吴亚楠 柳杰 王静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 探讨护患协同护理联合阶段式认知干预对食管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医院采取常规干预的30例食管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对照组;另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1... 目的 探讨护患协同护理联合阶段式认知干预对食管癌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医院采取常规干预的30例食管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对照组;另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10月医院采取护患协同护理联合阶段式认知干预的30例食管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观察组,两组均干预6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6周负性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癌因性疲乏程度[Piper疲乏修订量表(PFS-R)]、生活质量水平[生活质量调查量表(EORTC QLQ-C30)]。结果 干预6周,两组HAMA、HAMD-17评分低于治疗前。观察组HAMA评分为(10.25±2.14)分,HAMD-17评分为(11.25±2.45)分,均低于对照组(13.65±2.48)分和(14.75±2.18)分(P<0.05);干预6周,两组PFS-R总分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3.84±1.43)分低于对照组(5.73±1.51)分(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水平高于治疗前,观察组(73.65±12.25)分高于对照组(58.25±12.89)分(P<0.05)。结论 护患协同护理联合阶段式认知干预可以有效减轻食管癌化疗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癌因性疲乏,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化疗 护患协同护理 阶段式认知干预 负性情绪 癌因性疲乏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17
作者 徐赐淼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2期54-56,共3页
目的:探究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泗洪县分金亭医院确诊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86例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两组均... 目的:探究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2019年1月—2022年12月于泗洪县分金亭医院确诊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86例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两组均实施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术前应用新辅助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特瑞普利单抗。比较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mRNA、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mRNA表达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PD-1 mRNA、PD-L1 mRNA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PD-1 mRNA、PD-L1 mRNA水平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临床获益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调控PD-1/PD-L1水平,提高临床获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特瑞普利单抗 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新辅助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utar评分的手术室护理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
18
作者 丁念慈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1期135-137,共3页
目的:观察基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表(Autar)评分的手术室护理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2024年9月于泰兴市人民医院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应用常规手术室护... 目的:观察基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表(Autar)评分的手术室护理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1月—2024年9月于泰兴市人民医院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应用常规手术室护理;研究组3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基于Autar评分的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30 min,两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30 min,两组HR、SBP、DBP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aO_(2)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Autar评分的手术室护理在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良好,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DVT发生率,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表 手术室护理 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rf2/ROS信号通路探讨岩藻多糖对食管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永超 程琦 +2 位作者 吴华 陆琼 金少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6-322,共7页
目的:探讨岩藻多糖对食管癌增殖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MTT法分析细胞增殖抑制率,Hoechst 33258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DCFH-DA探针检测ROS水平,Western blot法分析Nrf2、HO-1、NQO-1、Bcl-2、Bax、caspase-3水平,研究岩藻... 目的:探讨岩藻多糖对食管癌增殖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MTT法分析细胞增殖抑制率,Hoechst 33258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DCFH-DA探针检测ROS水平,Western blot法分析Nrf2、HO-1、NQO-1、Bcl-2、Bax、caspase-3水平,研究岩藻多糖对细胞增殖以及Nrf2/ROS信号通路的影响。裸鼠成瘤实验验证岩藻多糖对瘤体的瘤重、瘤体积及Nrf2、HO-1、NQO-1水平的影响。结果:1~16µg/mL岩藻多糖极显著抑制ECA109细胞增殖,48 h IC50为3.26µg/mL。与对照组(0.1%DMSO)相比,1、2、4µg/mL岩藻多糖处理后的ECA109细胞出现核凝聚、染色质不规则收缩、凋亡小体等明显的凋亡特征,(极)显著促进ECA109细胞凋亡,极显著下调Bcl-2表达水平,极显著上调Bax、Cleaved-caspase-3表达水平,极显著增加ROS水平,极显著降低Nrf2、HO-1、NQO-1蛋白水平(P<0.05,P<0.01);Nrf2过表达能显著下调岩藻多糖抑制ECA109细胞增殖效果,显著下调ROS水平,显著上调Nrf2、HO-1、NQO-1蛋白水平(P<0.05)。体内实验显示,50、100 mg/kg岩藻多糖极显著抑制瘤体体积、瘤体质量,下调瘤体Nrf2、HO-1、NQO-1水平(P<0.05)。结论:岩藻多糖抑制ECA109细胞增殖,对体内移植瘤抑瘤效果显著,其机制与调控Nrf2/ROS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藻多糖 Nrf2/ROS 信号通路 食管癌 细胞增殖 移植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食管癌患者夫妻疾病感知婚姻调适社会支持与癌症复发恐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范颖英 孙娟 +3 位作者 张彩凤 靳玉红 姬娟娟 常勇生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69-75,共7页
目的基于主客体互倚模型,探讨经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后早期食管癌患者夫妻疾病感知、婚姻调适、社会支持对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32对经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后的早期食管癌患者夫妻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一般问卷、... 目的基于主客体互倚模型,探讨经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后早期食管癌患者夫妻疾病感知、婚姻调适、社会支持对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32对经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后的早期食管癌患者夫妻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一般问卷、疾病感知问卷简化版、婚姻调适量表、中文版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癌症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对患者夫妻进行评估,运用主客体互倚模型进行结果验证。结果患者夫妻疾病感知分别为(42.29±6.04)分、(45.98±7.54)分;患者夫妻婚姻调适分别为(90.56±23.48)分、(89.24±28.45)分;患者夫妻社会支持分别为(56.68±11.26)分、(53.68±14.42)分;患者夫妻癌症复发恐惧分别为(38.88±4.68)分、(42.36±6.48)分。患者夫妻疾病感知、婚姻调适、社会支持对应之间均呈正相关(P<0.01)。患者夫妻的疾病感知、婚姻调适与社会支持均能显著影响其自身的癌症复发恐惧水平,主体效应明显存在(P<0.01);患者夫妻的婚姻调适与社会支持能影响其配偶的癌症复发恐惧水平,客体效应亦明显存在(P<0.05)。结论经内镜粘膜下剥离术后早期食管癌患者夫妻癌症复发恐惧水平处于较高水平,应引起重点关注。研究人员可以基于二元角度从患者个体、配偶、社会不同层面给予干预,以降低患者夫妻癌症复发恐惧水平,提高家庭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癌症复发恐惧 主客体互倚模型 疾病感知 婚姻调适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