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2篇文章
< 1 2 1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增江画廊水利风景区亮相第三届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经验推介活动
1
《广东水利水电》 2025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12月3日,广州增江画廊水利风景区在“水美中国——第三届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经验推介”活动作为全国十大典型案例之一进行演讲推介。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仁著率队参加,增城区副区长罗迎代表景区现场演讲分享治理经验。
关键词 水利风景区 副厅长 治理经验 增江 高质量发展 增城区 典型案例 演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天池水利风景区网络关注度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2
作者 李诗雨 《中国高新科技》 2025年第2期98-100,共3页
基于百度指数和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相关数据,采用年际变动指数、季节强度指数和地理集中指数等指标,从时间和空间分析天山天池水利风景区网络关注度在2018—2022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天山天池水利风景区网络关注度、年际关注度... 基于百度指数和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相关数据,采用年际变动指数、季节强度指数和地理集中指数等指标,从时间和空间分析天山天池水利风景区网络关注度在2018—2022年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天山天池水利风景区网络关注度、年际关注度在疫情前后存在明显差异;季节性差异较大,夏季高、冬季低,且节假日呈周期性变化;省际关注度分布差异显著,东部高、西部居中、中部低,全国关注度地域分布由集中向分散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天池 水利风景区 百度指数 网络关注度 时空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新质生产力助推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卉芳 王昭艳 殷小琳 《水利技术监督》 2024年第10期115-117,155,共4页
全国水利风景区正在快速发展,水土保持型水利风景区是水利风景区6种类型之一,因此,开展水土保持新质生产力助推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研究兼具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文章探讨了水土保持新质生产力内涵与特点,分析了水土保持新质生产力在... 全国水利风景区正在快速发展,水土保持型水利风景区是水利风景区6种类型之一,因此,开展水土保持新质生产力助推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研究兼具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文章探讨了水土保持新质生产力内涵与特点,分析了水土保持新质生产力在水利风景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揭示了水土保持新质生产力在水利风景区建设中尚存在的问题,并从政策、技术、管理层面提出了相应策略,旨在为水土保持新质生产力助推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新质生产力 水利风景区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琅琊山风景区某崩塌的特征分析及治理措施
4
作者 赵志根 王康东 杜伟 《河南科技》 2024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分析安徽琅琊山风景区某崩塌隐患点的特征并提出治理措施。【方法】采用现场调研、地形测绘、三维激光扫描仪、稳定性评价等手段,获得该崩塌点的特征和稳定性。【结果】该崩塌点具备倾倒式崩塌的特征,4个主要危岩体都是处于不... 【目的】分析安徽琅琊山风景区某崩塌隐患点的特征并提出治理措施。【方法】采用现场调研、地形测绘、三维激光扫描仪、稳定性评价等手段,获得该崩塌点的特征和稳定性。【结果】该崩塌点具备倾倒式崩塌的特征,4个主要危岩体都是处于不稳定或欠稳定状态。【结论】采用设置锚杆、支撑墙、水泥浆充填等方法对危岩体进行加固,并采用人工清除松动石块、发挥截水沟的作用等方法进行治理,能够消除崩塌隐患,确保景点安全和景观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琅琊山风景区 崩塌 特征 稳定性评价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黄河流域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5
作者 张文瑞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4年第10期1-2,21,共3页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近年来甘肃在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文章在对甘肃省水利风景区建设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分...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近年来甘肃在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文章在对甘肃省水利风景区建设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甘肃黄河流域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加快甘肃黄河流域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对于提升黄河流域水安全保障水平、推进黄河流域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风景区 高质量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lVES模型的东湖风景区社会价值评估及提升策略
6
作者 谢江英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3期42-45,51,共5页
城市湖泊型风景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是城市规划关注的热点。对当前的城市湖泊型风景区,少有从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方面进行评估和研究。以武汉东湖风景区为例,通过SolVES模型对其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 城市湖泊型风景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是城市规划关注的热点。对当前的城市湖泊型风景区,少有从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方面进行评估和研究。以武汉东湖风景区为例,通过SolVES模型对其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游客对武汉东湖风景区美学价值、生命可持续价值、生物多样性价值、科研教育价值和康养价值评价较高;美学价值、康养价值和科研教育价值主要集中在磨山、听涛及落雁景区的主要旅游景点,生物多样性和生命可持续价值在各景区广泛分布;水体、植被覆盖度、公共设施、旅游景点、科教文化设施、交通设施的建设会影响游客对社会价值的偏好。根据研究结果对武汉东湖风景区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提出了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湖泊型风景区 生态系统服务社会价值 SolVES模型 武汉东湖风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生视角下城市风景区边缘乡村空间微改造研究——以武汉东湖风景区东头村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邹煜茹 高佳豪 +1 位作者 冷先平 傅方煜 《设计艺术研究》 2024年第4期78-82,共5页
城市风景名胜区边缘乡村这一独特地理单元,是随着城市扩张蔓延式的发展逐渐与风景名胜区融合形成的,并在风景区边缘形成与城市协同发展的重要开发地,景区边缘乡村与传统城中村既在生成机制和过程具有相同之处,又兼顾“景”和村的特点。... 城市风景名胜区边缘乡村这一独特地理单元,是随着城市扩张蔓延式的发展逐渐与风景名胜区融合形成的,并在风景区边缘形成与城市协同发展的重要开发地,景区边缘乡村与传统城中村既在生成机制和过程具有相同之处,又兼顾“景”和村的特点。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在空间功能和景观风貌方面形成差异化特征,如何构建城市风景区与现存边缘乡村的协同发展成为景区边缘乡村空间改造的关键。以武汉东湖风景区东头村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以及田野调查法,从环境现状和景村发展历程归纳得出景区边缘型乡村目前集中在乡村结构紊乱、空间功能退化和社会关系复杂化几个问题,并以共生理论切入提出整合共生环境、优化共生单元和协同共生模式的改造策略,以达到修复村落整体结构、完善空间风貌功能和协同多元主体关系的目标,以期为此类乡村改造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生 风景区东头村 微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空间格局及其资源供需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良琨 李虎 张宸铭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110,共8页
水利风景区是以水域岸线或水利工程为依托的专题性景区,对建设幸福河湖、实现全流域生态保护和促进水利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揭示了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在全国尺度下的空间格局,借助可达机会累计算法对水利风景资源的地域供需进行评价... 水利风景区是以水域岸线或水利工程为依托的专题性景区,对建设幸福河湖、实现全流域生态保护和促进水利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揭示了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在全国尺度下的空间格局,借助可达机会累计算法对水利风景资源的地域供需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景区分布在全国尺度上表现出以人口格局为主导的空间特征,在胡焕庸线以东密集成簇、以西稀疏散布;(2)景区与城市的连接网络呈现多层级性;以省为单元的组团化结网特征明显,省际间的连通性不足;(3)水利风景资源供给与居民需求整体上呈现出空间不匹配特性,资源供需比局部出现西北高,京津冀、华南及西南低的空间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水利风景资源的调控与配置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风景区 空间格局 资源供需 两步移动搜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旅融合背景下衡水湖风景区文化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冯雪 尹健伟 +2 位作者 路培 冯蕾 王茜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3期7-9,共3页
从文旅融合大背景出发,基于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等理论基础,以衡水湖风景区为例,通过对衡水市文化资源现状进行分析,提出衡水湖风景区文化资源开发的提升对策,为衡水湖文化和旅游高品质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 文旅融合 衡水湖 风景区 文化资源 开发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山风景区诗画意蕴及其生成机制研究——以浙江天台寒岩-明岩景区为例
10
作者 叶森 董璁 刘晓明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0-138,共9页
【目的】学界多关注诗画艺术与市井宅园的关联与相互作用,缺乏对于自然山水之诗画意蕴表达及形成机制的相关研究,故着眼于实际案例,尝试分析人文艺术与自然胜境间的耦合作用,力求明晰传统园林意匠“取法自然”之具体衍化过程。【方法】... 【目的】学界多关注诗画艺术与市井宅园的关联与相互作用,缺乏对于自然山水之诗画意蕴表达及形成机制的相关研究,故着眼于实际案例,尝试分析人文艺术与自然胜境间的耦合作用,力求明晰传统园林意匠“取法自然”之具体衍化过程。【方法】立足风景园林实体层面,围绕天台寒岩-明岩景区这一典型案例,以史考与史论为依据,结合现场测绘与实地踏勘开展研究。【结果】以寒岩-明岩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名山风景区多以优越的自然禀赋为先导,以历朝持续开发为前提,由文士阶层通过诗画创作完成了审美主体之于山水客体的“离身认知”;士人欣赏/游历山水过程中形成之美学经验运用于城市私宅园林营建之工程实践,又进一步实现了从“离身认知”向“具身认知”的跃迁。【结论】通过梳理总结寒岩-明岩本身之自然禀赋与文艺创作间的相互影响与正反馈机制,为当地合理开发利用风景旅游资源、打造文旅融合新局面、推动地区产业升级提供启示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山风景区 寒岩-明岩 史料分析 实景三维建模 自然禀赋 诗画蕴藉 取法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湖泊型风景区的人水和谐发展策略——以千岛湖风景区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侯成哲 张弛 《浙江建筑》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人与水在湖泊风景区内具有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既相互依赖,客观上又存在一定矛盾。以实现湖泊型风景区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将风景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同时考虑湖泊周边居民的生存与发展需求,深入探讨湖泊型风景区中人与水... 人与水在湖泊风景区内具有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既相互依赖,客观上又存在一定矛盾。以实现湖泊型风景区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将风景资源、生态环境的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同时考虑湖泊周边居民的生存与发展需求,深入探讨湖泊型风景区中人与水的内在关系,提出关于水系治理、风景保护、城镇建设、景观控制、产业引导、人文旅游等方面的规划策略。并以千岛湖风景区为例,提出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型风景区 旅游城镇 风景区保护 和谐 发展 千岛湖风景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利风景区时空演变及水利旅游空间结构优化
12
作者 郭素婷 董书霞 吴亦宁 《资源与产业》 2024年第1期61-74,共14页
为促进黄河流域水利旅游业协调发展,论文以黄河流域水利风景区为研究对象,选取2009年、2014年、2021年3个时间截面,利用重心标准差椭圆、核密度、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探析黄河流域水利风景区的时空演变特征,并结合“点—轴”理论,借... 为促进黄河流域水利旅游业协调发展,论文以黄河流域水利风景区为研究对象,选取2009年、2014年、2021年3个时间截面,利用重心标准差椭圆、核密度、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探析黄河流域水利风景区的时空演变特征,并结合“点—轴”理论,借助中心职能指数和引力模型的方法界定水利旅游的发展节点、轴线和板块。研究表明:1)黄河流域水利风景区的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2)黄河流域水利风景区空间分布沿东西向和南北向扩散,重心向西南方向偏移;3)黄河流域水利风景区空间分布密度特征为,上游分散,中下游集中,高密度集聚区基本位于黄河、渭河、汾河和沁河沿岸;4)黄河流域水利风景区空间分布整体上呈显著正相关,“高—高”型集中于山东省,“低—低”型主要集中于河湟谷地和甘肃部分城市;5)黄河流域内热点区一直未变,冷点区不断向上游中部集中,次热点区不断向中游西北部转移;6)优化后的空间结构其构成要素包括三级水利旅游发展节点,两级发展轴线以及五大发展板块。根据研究结果,建议:综合考虑各市水利风景区建设现状、水资源条件、地域特征、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明确板块差异,优化水利旅游空间格局;优化水利旅游交通,完善交通网络体系;整合水利旅游资源,增强节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水利风景区 时空演变 水利旅游 空间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法-AHP赋权的水利风景区科普能力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天元 汪顺生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4年第6期94-98,120,共6页
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分别获取指标的主观与客观权重,利用组合权重法获取指标的最终权重值,构建水利风景区科普能力评价模型。结合信阳南湾湖水利风景区近3年科普建设现状,通过实地问卷方式开展实例应用。结果表明:依据南湾水利... 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分别获取指标的主观与客观权重,利用组合权重法获取指标的最终权重值,构建水利风景区科普能力评价模型。结合信阳南湾湖水利风景区近3年科普建设现状,通过实地问卷方式开展实例应用。结果表明:依据南湾水利风景区发展现状,结合各准则层得分、排序情况及原因分析,科普经费和科普设施是影响南湾湖科普能力的主要因素,特别是科普资金不足影响最大,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科普能力的提升。该模型评价结果能够体现科普能力水平的高低,具有可参考性,可为水利风景区科普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风景区 科普能力 评价模型 指标体系 南湾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时空分布及演变
14
作者 谭博文 吴国玺 栗淑一 《河南科技》 2024年第4期104-109,共6页
【目的】基于山东省2001—2022年20批108家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地理数据,对山东省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时空分布及演变进行研究。【方法】运用ArcGis10.8空间分析工具,研究了最邻近指数、Voronoi多边形的变异系数、地理集中指数、标准差椭圆... 【目的】基于山东省2001—2022年20批108家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地理数据,对山东省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时空分布及演变进行研究。【方法】运用ArcGis10.8空间分析工具,研究了最邻近指数、Voronoi多边形的变异系数、地理集中指数、标准差椭圆和核密度特征,讨论了水利景区的时空演变规律性。【结果】结果表明:20年间山东省国家级水利景区形成了以鲁中和鲁西两地为核心,向四周发散分布的空间结构,景区分布范围从东北向西南扩散,分布范围逐渐扩大,分布盲点基本消失。【结论】为优化水利风景区空间结构布局和解决景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风景区 空间分布 时空演变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达性分析的游憩服务流与服务级联研究——以秦皇岛碣石山风景区为例
15
作者 李光子 蔡君 《中国城市林业》 2024年第2期72-78,共7页
理解游憩服务流动机制与服务级联对于实现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福祉协同提升具有促进作用。文章在明确游憩服务流与服务级联产生机制的基础上,提出游憩服务级联模式,即以游憩资源-服务潜力-游憩服务-使用者受益-福祉形成5个阶段来理解从... 理解游憩服务流动机制与服务级联对于实现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福祉协同提升具有促进作用。文章在明确游憩服务流与服务级联产生机制的基础上,提出游憩服务级联模式,即以游憩资源-服务潜力-游憩服务-使用者受益-福祉形成5个阶段来理解从游憩服务供给到人类福祉的过程;应用成本距离法和栅格耗费距离法,结合问卷调查与可达性和人口密度分析,对秦皇岛市碣石山风景区的市域尺度和区域尺度游憩服务流形态特征和流动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空间尺度上的服务流模式主要有3种,即碣石山—秦皇岛模式,通过田园观光等游憩服务提供身心放松等最直接的收益形式;碣石山—秦皇岛—京津冀模式,作用于从身心健康到自我实现各个层级的福祉;碣石山—京津冀模式,以放松解压、锻炼身体为主要的游客受益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憩服务流 服务级联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 风景区可达性 碣石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水利风景区资源调查与发展格局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绪乾 徐江 +1 位作者 赵芳 侯骥 《水利技术监督》 2024年第6期99-102,共4页
为掌握贵州的水利风景区资源并分析其今后的发展格局,文章采用现场考察、问卷调查、文献收集整理、专家咨询等方法,系统调查了全省的水利风景区资源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贵州水利风景资源类型丰富,岩溶特色突出,民族文化原生性强,数量达1... 为掌握贵州的水利风景区资源并分析其今后的发展格局,文章采用现场考察、问卷调查、文献收集整理、专家咨询等方法,系统调查了全省的水利风景区资源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贵州水利风景资源类型丰富,岩溶特色突出,民族文化原生性强,数量达1511个,总体均衡分布在全省9个地州市。基于调查成果,进一步提出了贵州水利风景区“一轴引领、双核服务、六园支撑”的整体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风景区 资源调查 发展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景观一体化视角下自然风景区民宿建筑设计研究
17
作者 康婧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9期142-147,共6页
自然风景区的民宿建筑具有天然的资源环境优势,能够配合促进区域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但如何充分发挥民宿建筑的区位优势,实现民宿建筑与周边环境的一体化整合,目前还缺乏有效的理论体系与指导建议。文章通过归纳景观都市主义、在地性... 自然风景区的民宿建筑具有天然的资源环境优势,能够配合促进区域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但如何充分发挥民宿建筑的区位优势,实现民宿建筑与周边环境的一体化整合,目前还缺乏有效的理论体系与指导建议。文章通过归纳景观都市主义、在地性和场所理论,提出适用于自然风景区民宿建筑的建筑景观一体化理论,并重点关注民宿建筑的外部环境、院落空间和室内空间。通过分析宁夏自然风景区的三个民宿建筑案例,从周边环境与建筑群落、院落空间与室内空间,以及室内空间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本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建筑景观一体化理论,并为自然风景区的民宿建筑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设计 自然风景区 民宿建筑 院落空间 室内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点评数据的宁夏自然风景区民宿研究
18
作者 康婧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5期195-198,共4页
宁夏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其自然风景区民宿建筑能够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拉动片区整体效益,但部分民宿建筑设计对游客的使用感受关注不足。通过对网络点评数据进行词频分析、满意度分析和IPA分析,探索自然风景区民宿... 宁夏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其自然风景区民宿建筑能够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拉动片区整体效益,但部分民宿建筑设计对游客的使用感受关注不足。通过对网络点评数据进行词频分析、满意度分析和IPA分析,探索自然风景区民宿群的区位环境、建筑群落、建筑空间、室内空间、管理服务五项特征。研究表明:除管理服务指标外,游客更加关注建筑群落和室内空间;建筑群落的满意度较高,而区位环境的满意度较低,应重点提升民宿片区的交通环境和配套商业设施;三个民宿案例的建筑空间均存在设计过度的问题,应更加关注室内空间和管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风景区 民宿建筑 空间形态 IP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港抽水站水利风景区规划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洪全 张希文 +1 位作者 张猛 尚振兰 《海河水利》 2024年第5期37-41,共5页
以江苏省石港抽水站水利风景区为例,在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等原则的基础上,对风景区建设的科学安排和统筹规划进行深入探讨,对风景区现有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进行评估,对风景区下一步发展的总体规划与功能布局、... 以江苏省石港抽水站水利风景区为例,在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等原则的基础上,对风景区建设的科学安排和统筹规划进行深入探讨,对风景区现有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进行评估,对风景区下一步发展的总体规划与功能布局、专项规划、环境承载能力、预期效益等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促进石港站水利风景区向现代化水利工程转型发展,从而实现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和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实现工程效益同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风景区 规划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水利风景区安全保障机制及安全运行策略研究
20
作者 朱俊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1-22,共2页
为推动新阶段黄河流域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在景区安全运行防线上构筑起坚不可摧的“防火墙”,持续提升管理水平,确保黄河水利风景区安全运行,建设幸福河湖,是黄河水利风景区管理部门的责任。在分析... 为推动新阶段黄河流域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在景区安全运行防线上构筑起坚不可摧的“防火墙”,持续提升管理水平,确保黄河水利风景区安全运行,建设幸福河湖,是黄河水利风景区管理部门的责任。在分析黄河水利风景区安全运行所面临新形势的基础上,提出开拓景区建设管理区域联动新路径、提升景区安全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建立健全景区智慧安全体系、强化景区日常管理和人员安全培训、编制景区旅游安全规划和安全评价体系等黄河水利风景区安全运行保障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风景区 安全保障机制 安全运行策略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