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牵引下手法整脊治疗颈性眩晕症 被引量:7
1
作者 周世民 刘明军 +2 位作者 李红科 周劭宣 穆春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6期1150-1151,共2页
目的探讨牵引下手法整脊治疗颈性眩晕症临床规范治疗技术。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牵引下手法整脊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加牵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5%优于对照组的88.37%(P<0.05);2组... 目的探讨牵引下手法整脊治疗颈性眩晕症临床规范治疗技术。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牵引下手法整脊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加牵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5%优于对照组的88.37%(P<0.05);2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p)和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结论牵引下手法整脊,是安全简便且操作重复性强的适宜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症 牵引 手法整脊 规范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性眩晕症的手法治疗 被引量:7
2
作者 周世民 周劭宣 穆春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184-185,共2页
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症具有调节脊柱的生物力学平衡,增强稳定性,松解软组织挛缩、黏连,镇痛和减轻椎动脉、椎-基底动脉以及交感神经系统的刺激或压迫,从而达到正骨整复、理筋顺筋、气机流通、气血调和、脑府得养之治疗功效。临床研究证明,... 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症具有调节脊柱的生物力学平衡,增强稳定性,松解软组织挛缩、黏连,镇痛和减轻椎动脉、椎-基底动脉以及交感神经系统的刺激或压迫,从而达到正骨整复、理筋顺筋、气机流通、气血调和、脑府得养之治疗功效。临床研究证明,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症,机制明确,疗效显著,安全可靠,费用低廉,倍受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青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性眩晕症 中医 按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络拔罐加药物治疗颈性眩晕症48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崔丽笙 王国洪 《江西中医药》 2009年第11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颈性眩晕症 刺络拔罐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性眩晕症84例综合治疗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郑良佐 《华夏医学》 2000年第4期505-506,共2页
关键词 颈性眩晕症 牵引治疗 手法治疗 穴位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尖放血并耳穴贴压治颈性眩晕症 被引量:1
5
作者 唐瑛 《江西中医药》 2001年第4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耳尖放血 耳穴贴压 颈性眩晕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症的临床体会
6
作者 王文军 《临床医药实践》 2006年第6期463-463,共1页
关键词 颈性眩晕症 推拿治疗 临床体会 椎动脉椎病 软组织慢损伤 椎骨质增生 大脑供血不足 椎动脉痉挛 平衡失调 椎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颈动法治疗颈性眩晕症237例疗效观察
7
作者 夏淑青 罗广生 张建 《中国社区医师》 2006年第20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颈性眩晕症 疗效观察 治疗 动法 针刺 椎动脉型椎病 椎动脉供血不足 软组织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频配合牵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护理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彩霞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第9期70-71,共2页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artery type,CSA)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又称为"颈性眩晕症"、"椎动脉缺血综合征"等,是由于颈部的原发病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不足,
关键词 椎动脉型椎病 牵引治疗 椎动脉缺血综合征 护理 中频 动脉系统血流 颈性眩晕症 椎-基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