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9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4例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相关预后因素分析
1
作者 石琼 聂琳琳 +2 位作者 黄紫晴 徐冰 朱锋 《循证医学》 2025年第1期42-54,64,共1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地区84例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cell lymphoma,ENKTCL)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治疗反应、生存结局及预后因素,以期指导临床诊治。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22年4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住院...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地区84例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NK/T-cell lymphoma,ENKTCL)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治疗反应、生存结局及预后因素,以期指导临床诊治。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22年4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住院的初诊初治的84例ENKTCL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预后模型进行比较,归纳整理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实验室数据,同时对不同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84例患者,中位年龄为50.5岁,男女比例为2.23∶1。中位随访时间为64.31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48.95个月,中位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未达到,2年OS率、PFS率分别为66.47%和53.83%。不论是全组患者(P<0.01)还是早期患者(P<0.05),列线图修订风险指数(nomogramrevised risk index,NRI)均优于Ann Arbor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韩国预后指数(Korean Prognostic Index,KPI)、NK/T细胞淋巴瘤预后评分系统(Prognostic Index of Natural Killer Lymphoma,PINK)及联合EB病毒DNA的NK/T细胞淋巴瘤预后评分系统(Prognostic Index of Natural Killer Lymphoma with Epstein-Barr Virus DNA,PINK-E)。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提示原发肿瘤侵袭(primary tumor invasion,PTI)是患者OS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不含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araginase,L-asp)/培门冬酶(Pegaspargase-asparaginase,Peg-asp)是患者PFS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东部肿瘤合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和结外部位累及个数则同时影响患者OS及PFS。结论ENKTCL总体预后仍较差,需要早期准确的识别高危患者,PTI等因素有望作为ENKTCL新的预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 临床特征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脑电图引导射频热凝治疗难治性癫痫预后因素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张江龙(综述) 史雪峰 张新定(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00-704,共5页
癫痫是最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影响全球超过7000万人的生活质量[1],约超过30%为难治性癫痫(refractory epilepsy,RE)。国际抗癫痫联盟定义RE为选择≥2种可耐受的抗癫痫药物经足够剂量及疗程治疗,在体内达到有效药物浓度后仍不能... 癫痫是最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影响全球超过7000万人的生活质量[1],约超过30%为难治性癫痫(refractory epilepsy,RE)。国际抗癫痫联盟定义RE为选择≥2种可耐受的抗癫痫药物经足够剂量及疗程治疗,在体内达到有效药物浓度后仍不能控制发作的癫痫[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癫痫 抗癫痫药物 国际抗癫痫联盟 预后因素 射频热凝治疗 立体定向脑电图 控制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预后因素分析及治疗研究进展
3
作者 应宇佳 汤永民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99-302,共4页
婴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IALL)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白血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近年来,国际合作以及多项临床试验的开展进一步加深了对其的研究和了解,尽管总体生存率有所提高,但由于多种因素的... 婴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IALL)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白血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近年来,国际合作以及多项临床试验的开展进一步加深了对其的研究和了解,尽管总体生存率有所提高,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预后仍不理想。本综述总结分析了与IALL相关的预后因素,并且回顾了其近年来治疗相关进展,为探讨更有效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预后因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合并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丁华 朱锋 《循证医学》 2024年第1期51-59,共9页
目的分析伴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的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治疗效果、预后影响因素及临床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23年7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治疗的18例淋巴瘤合并AIHA患者... 目的分析伴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的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治疗效果、预后影响因素及临床治疗方案。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23年7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治疗的18例淋巴瘤合并AIHA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生存情况。结果18例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为61岁,其中男性12例,女性6例,Ann Arbor分期为Ⅱ期4例,Ⅲ期8例,Ⅳ期6例。根据免疫表型来源不同,T细胞淋巴瘤4例,B细胞淋巴瘤14例,其中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0例。18例患者AIHA抗体类型皆为温抗体型,其中IgG型4例,补体C3型5例,IgG+补体C3型7例,2例患者类型未定。IgG水平对淋巴瘤患者是否合并AIHA有统计学意义(P=0.042)。国际预后评分(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高低对淋巴瘤患者是否合并AIHA有统计学意义(P=0.011)。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出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最佳截断值为400 U/L(P=0.002)后,对其进行分组并利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发现:LDH>400 U/L是影响患者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的不利预后因素。患者性别为女性是影响OS和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的不利预后因素。IPI评分为高中危/高危组(3~5分)是影响OS的不利预后因素。18例患者2年OS率为50%,2年PFS率为62.9%。结论淋巴瘤合并AIHA临床较少见,好发于老年,多数为Ⅲ~Ⅳ期患者,治疗上应根据患者临床特征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预后主要取决于淋巴瘤的缓解程度,患者总体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淋巴瘤 临床特征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在急性附睾炎治疗中的应用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
5
作者 李友健 俞高旭 +1 位作者 王正权 张仁涛 《北方药学》 2024年第9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抗生素在急性附睾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9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94例急性附睾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将使用地塞米松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未使用地塞米松治疗的患者...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抗生素在急性附睾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9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294例急性附睾炎患者的病例资料。将使用地塞米松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未使用地塞米松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治疗效果,并收集使用地塞米松治疗的急性附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1周后如患者附睾压痛消失及硬结变软视为治疗效果好,否则视为治疗效果不好,探讨影响地塞米松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观察组的疼痛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多因素分析提示血白细胞≥15×10^(9)/L、血红蛋白<13g/dL和C反应蛋白≥6mg/dL是影响其治疗效果的因素。结论:地塞米松联合抗生素可以明显缩短急性附睾炎患者的疼痛时间,并加快患者的恢复。治疗前,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水平较高和血红蛋白较低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附睾炎 地塞米松 治疗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新发心房颤动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韦亚林 陈福芳 +6 位作者 陈文胜 关新强 张燕春 毛勇 周亚雄 罗伟 吴向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65-869,共5页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术后新发心房颤动(房颤)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234例OPCAB临床资料,术后出现新发房颤36例(房颤组),未出现房颤198例...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术后新发心房颤动(房颤)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234例OPCAB临床资料,术后出现新发房颤36例(房颤组),未出现房颤198例(非房颤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新发房颤的预后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新发房颤可能的预后因素有年龄、高血压、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房早)或房性心动过速(房速)、合并心脏其他畸形、收缩压,术前肌酐、尿酸、射血分数(EF)、左房前后径和肺动脉压力,术后血钾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合并高血压(OR=6.109,P=0.019),频发房早或房速(OR=9.915,P=0.017),肌酐增高(男性>106μmol/L,女性>97μmol/L)(OR=18.798,P=0.019),左房前后径增大(男性>38.7 mm,女性>36.8 mm)(OR=17.894,P=0.000)和EF减低(EF<55%)(OR=11.505,P=0.004)是OPCAB术后新发房颤的预后因素。结论术前合并高血压、频发房早或房速、肌酐增高、左房增大和EF减低是OPCAB术后新发房颤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新发房颤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官捐献肾移植功能延迟恢复的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陈根 张毅 +6 位作者 彭贵主 王彦峰 叶少军 周大为 薛承彪 王志梁 叶启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87-490,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Chinese donation after citizens’death,CDCD)发生肾移植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1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138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 目的探讨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Chinese donation after citizens’death,CDCD)发生肾移植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1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138例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临床资料,21例发生DGF(DGF组),117例移植肾功能稳定(immediate graft function,IGF)为IFG组,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再用logistic模型对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DGF发生率为15.2%(21/138),单因素分析显示DGF的预后因素包括受者术前血透时间≥12个月(P=0.024)、脑出血死亡供者(P=0.020)、供者血清肌酐≥177μmol/L(P=0.013)、热缺血时间≥15 min(P=0.041)、冷缺血时间≥12 h(P=0.025)及供者经历心肺复苏(P=0.001)有显著性差异。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供者血清肌酐≥177μmol/L(OR=7.138,95%CI:1.418~35.937,P=0.017)、供者心肺复苏(OR=30.207,95%CI:3.653~111.778,P=0.001)及热缺血时间≥15 min(OR=7.762,95%CI:1.953~30.845,P=0.004)是DGF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供者血清肌酐≥177μmol/L、供者经历心肺复苏及热缺血时间≥15 min是导致CDCD发生DGF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捐献 肾移植 肾功能延迟恢复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相关眼病预后因素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高琪 周欢娣 +1 位作者 韩雪涛 薛晓英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96-700,共5页
甲状腺相关眼病(TAO),又称Graves眼病,是Graves病最常见、最复杂的甲状腺以外受累的器官病变,影响其发生发展的因素很多,遗传、环境等因素均影响患者预后。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也无针对病因的有效治疗方法,临床常用的有药物治疗、... 甲状腺相关眼病(TAO),又称Graves眼病,是Graves病最常见、最复杂的甲状腺以外受累的器官病变,影响其发生发展的因素很多,遗传、环境等因素均影响患者预后。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也无针对病因的有效治疗方法,临床常用的有药物治疗、球后放疗、手术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近年来免疫治疗取得重大进展,为TAO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现就TAO治疗及预后因素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预后因素 发病机制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33例胚胎解冻移植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王丽娜 刘平 +1 位作者 乔杰 廉颖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胚胎解冻移植(frozen 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月2433例胚胎解冻移植的患者行总结分析。根据移植后的临床结局分为妊娠组(955例)及未妊娠组(1478例),其中临床妊娠856例,... 目的探讨影响胚胎解冻移植(frozen 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预后的因素。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月2433例胚胎解冻移植的患者行总结分析。根据移植后的临床结局分为妊娠组(955例)及未妊娠组(1478例),其中临床妊娠856例,活产626例。胚胎解冻移植方案分为自然周期组、促排卵周期组及人工激素替代(hormone therapy,HT)周期组。结果本组解冻移植后临床妊娠率为35.2%(856/2433),活产率25.7%(626/2433);共移植6203个胚胎,形成1026个妊娠囊,胚胎种植率16.5%(1026/6203);自然周期、促排卵周期及HT周期三者妊娠率分别为40.0%(758/1897)、37.8%(70/185)及36.2%(127/351)(χ^2=1.94,P=0.38),差异无显著性。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移植优质胚胎数及患者年龄是影响FET结局的主要因素,而移植优质胚胎数对FET结局影响最大,OR值为1.41,95%CI为1.11-1.79;随着年龄的增长,妊娠率及继续妊娠率呈下降趋势。移植2个以上胚胎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及活产率无明显增加,但多胎率明显升高。结论胚胎解冻移植方案与FET结局无关,移植优质胚胎的数目与FET结局密切相关。选择优质胚胎,减少移植胚胎数目,既可提高妊娠率,又降低多胎妊娠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解冻移植 胚胎质量 预后因素 活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瘤切除术后预后因素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超 田文鑫 +4 位作者 孙耀光 于瀚博 李东航 黄川 佟宏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49-453,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胸腺瘤患者手术切除术后生存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8年12月201例胸腺瘤手术资料,男106例,女95例,年龄(52.5±14.0)岁。合并重症肌无力133例。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获得生存预后的随访数据。使用Cox比例风... 目的分析影响胸腺瘤患者手术切除术后生存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8年12月201例胸腺瘤手术资料,男106例,女95例,年龄(52.5±14.0)岁。合并重症肌无力133例。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获得生存预后的随访数据。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胸腺瘤术后生存的预后因素。结果全组5年总生存率90.2%,5年无复发生存率86.9%。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越大、非R0切除、TNM分期Ⅲ+Ⅳ期与总生存及无复发生存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仅TNM分期Ⅲ+Ⅳ期是胸腺瘤5年总生存(HR=5.956,95%CI:1.656~21.419,P=0.006)和无复发生存(HR=10.381,95%CI:3.150~34.212,P=0.000)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胸腺瘤患者手术治疗远期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可达90.2%。TNM分期是胸腺瘤术后5年生存及无复发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腺瘤 胸腺切除术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肝母细胞瘤24例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陆正华 杨静薇 +4 位作者 邵静波 李红 廖雪莲 张娜 蒋慧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肝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生存状况,明确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6月上海市儿童医院初诊并接受治疗的肝母细胞瘤共24例,采用国际儿童肿瘤协会的PRETEXT分期法进行疾病分期,采用手术和化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评... 目的探讨小儿肝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生存状况,明确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6月上海市儿童医院初诊并接受治疗的肝母细胞瘤共24例,采用国际儿童肿瘤协会的PRETEXT分期法进行疾病分期,采用手术和化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评估其生存率与疾病分期、治疗策略的相关性。结果 24例患者中男15例,女9例,平均年龄(19±12.4)个月。随访至2014年6月30日,平均随访时间(25.6±19.5)个月。Ⅱ期3例(12.5%),Ⅲ期12例(50%),Ⅳ期9例(37.5%),5年总体生存率(OS)和无病生存率(EFS)分别为65.63%±9.83%和43.93%±12.04%。Ⅱ期、Ⅲ期、Ⅳ期的5年OS分别为:100%、91.67%±8.33%和22.22%±14.7%(P=0.001);5年EFS分别为100%、48.89%±13.06%和12.5%±16.67%(P=0.0003)。治疗策略上先行肿瘤根治术3例,均痊愈;余21例行肿瘤穿刺/活检,化疗,手术,再化疗,至今生存13例,复发死亡4例,放弃/失访4例。结论小儿肝母细胞瘤发病年龄小,治疗倾向于手术完整切除为主,辅以术前和术后化疗。疾病分期和肿瘤的完整切除是影响肝母细胞瘤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母细胞瘤 临床特点 预后因素 PRETEXT分期 治疗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性耳聋预后因素回归树分析 被引量:33
12
作者 马芙蓉 谢立峰 赵一鸣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77-579,共3页
目的对突发性耳聋临床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99年1月~2002年5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58例,运用多因素树型分析软件—分类与回归树(classi 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sss,CART)进行分析影响预后的因... 目的对突发性耳聋临床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999年1月~2002年5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158例,运用多因素树型分析软件—分类与回归树(classi 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sss,CART)进行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发病后听力损失的程度、有无眩晕、从发病到治疗的时间间隔(即治疗的及时与否)是影响预后的三个主要因素。其他如年龄、心脑血管合并症、用药种类未能进入树型结构。结论突发性耳聋的预后与内耳受累程度、受损范围、治疗早晚有直接关系,早期治疗有助于听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 预后 回归分析 突发性耳聋 预后因素 回归树分析 心脑血管合并症 早期治疗 听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吉奥联合康艾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与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君 韩莹 +1 位作者 郭晓辉 汪力慧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29期83-86,共4页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康艾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安全性及预后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5年8月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港口医院晚期NSCLC患者67例,替吉奥80 mg/(m^2·d),分两次口服,联合康艾注射液60 m L/d... 目的探讨替吉奥联合康艾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安全性及预后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5年8月河北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港口医院晚期NSCLC患者67例,替吉奥80 mg/(m^2·d),分两次口服,联合康艾注射液60 m L/d,静滴,d_(1~14),21 d为1个周期。结果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10.4%和40.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临床分级、病理分型、既往化疗方案数及本次化疗周期数所获得的D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药物毒副作用绝大多数为Ⅰ~Ⅱ度,Ⅲ度毒副作用仅见于贫血(1/67),未观察到Ⅳ度毒副作用。患者的中位总生存和中位无进展生存分别为10.0个月和4.2个月;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理类型、既往化疗方案数和本次化疗周期数为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或P<0.01)。结论替吉奥联合康艾注射液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可靠、安全性好,且年龄、病理类型、既往化疗方案数和本次化疗的周期数为总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吉奥 康艾注射液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OP及高强度方案EPOCH、HyperCVAD、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国林 汪晓虹 +5 位作者 宋浩 胡茂贵 何杰 耿良权 丁凯阳 孙自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5期26-31,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化疗方案对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TCL-NOS)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肿瘤医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5例PTCL-NO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肿瘤负荷情况、体能状况评分(ECOG)、疾... 目的探讨不同化疗方案对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TCL-NOS)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肿瘤医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5例PTCL-NO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肿瘤负荷情况、体能状况评分(ECOG)、疾病临床分期情况,采用CHOP及高强度方案[EPOCH、HyperCVAD(A、B方案)及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治疗,评价治疗效果及分析预后因素。结果 45例PTCL-NOS患者经治疗后10例完全缓解(22.2%),25例部分缓解(55.6%),总有效率为77.8%,第1、2、3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84.4%、60.0%、33.3%。45例患者中Ki-67表达〉80%的患者2年生存率小于Ki-67表达≤80%的患者2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生存时间25.5个月,单因素分析β2微球蛋白水平、外周T细胞淋巴瘤预后指数(PIT)、骨髓侵犯、临床分期、乳酸脱氢酶水平、体能状况评分与预后生存有关。PIT是PTCL-NOS患者的预后的影响因素,临床分期是影响患者近期疗效的重要因素。结论 PTCL-NOS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方案,对常用的一线方案近期疗效较好,但多数患者很快出现复发、耐药、疾病进展。对于年龄较轻,体能状况评分较好、肿瘤负荷较大的患者建议采用高强度方案组方案和新药的运用争取尽早达到CR,延长总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 临床疗效 预后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贲门癌预后因素的Cox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毛伟敏 严福来 +8 位作者 陈国平 倪型颢 陈万源 陈奇勋 舒跃 蒋友华 夏瑜 何仁良 祝新海 《循证医学》 CSCD 2005年第4期222-224,共3页
目的通过对贲门癌手术中各项因素的分析,探讨影响食管贲门癌术后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7年6月至1999年5月在本院手术的101例贲门癌患者。单因素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淋巴结转移站、n... 目的通过对贲门癌手术中各项因素的分析,探讨影响食管贲门癌术后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7年6月至1999年5月在本院手术的101例贲门癌患者。单因素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淋巴结转移站、nm23基因的表达率和年龄与贲门癌的预后存在显著相关性。CD44、ras、p53表达与淋巴结的转移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结论淋巴结转移站、nm23基因的表达可作为判定贲门癌手术预后独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贲门 预后因素 COX比例风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非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余继海 邱陆军 +2 位作者 马金良 黄强 任云 《肝胆外科杂志》 2008年第4期281-283,共3页
目的 分析影响非手术肝门部胆管癌预后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2年~2007年期间有明显手术禁忌的43位患者进行研究。本组患者中接受内镜支架引流者27例,接受经皮经肝穿刺引流患者16例。选择可能影响非手术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病理因素,并... 目的 分析影响非手术肝门部胆管癌预后因素。方法 对我院2002年~2007年期间有明显手术禁忌的43位患者进行研究。本组患者中接受内镜支架引流者27例,接受经皮经肝穿刺引流患者16例。选择可能影响非手术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病理因素,并通过Kaplan—Meier曲线进行分析。结果 全组非手术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平均生存期为289天。单因素分析提示,患者初始胆红素水平影响肝门部胆管癌的预后。Kaplan-Meier曲线分析提示,初始胆红素〉171umol/L的生存期少于初始胆红素〈171umol/L的患者。结论 影响非手术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预后的较重要的因素是患者初始胆红素水平,而ERBD和PTBD引流对患者生存期影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非手术 Kaplan—Meier曲线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春晖 朱海波 毛更生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4期99-100,共2页
低级别胶质瘤是颅内常见肿瘤,好发于幕上,具有高复发特点,手术切除是治疗的基础,但难以完全切除,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由于其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多有不同,因此确定影响预后的因素和理想的治疗模式将有助于提高胶质瘤患者的整体治疗水平.... 低级别胶质瘤是颅内常见肿瘤,好发于幕上,具有高复发特点,手术切除是治疗的基础,但难以完全切除,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由于其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多有不同,因此确定影响预后的因素和理想的治疗模式将有助于提高胶质瘤患者的整体治疗水平.本研究总结我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低级别胶质瘤患者临床资料,对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级别胶质瘤 预后因素分析 临床特点 患者 整体治疗 生物学行为 2009年 手术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术后神经源性休克的预后因素 被引量:2
18
作者 薛磊 韩立云 +3 位作者 葛庆岗 刘洋 张佳男 冯瑞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49-852,共4页
目的探讨导致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术后神经源性休克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急性颈脊髓损伤手术97例临床资料,术后2周内发生神经源性休克41例(42.3%)。对可能的预后因素如年龄、性别、受伤至手术时间、APACHE-... 目的探讨导致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术后神经源性休克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21年12月急性颈脊髓损伤手术97例临床资料,术后2周内发生神经源性休克41例(42.3%)。对可能的预后因素如年龄、性别、受伤至手术时间、APACHE-Ⅱ评分、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术前收缩压、损伤平面、使用糖皮质激素、高血压、低钠血症、发生神经源性休克前(或术后2周内)平均每日尿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ASIA分级A级、低钠血症、每日尿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ROC曲线显示每日尿量的最佳界值为2494 ml。对ASIA分级A级、低钠血症、每日尿量>2500 ml 3项指标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SIA分级A级(OR=5.646,95%CI:1.983~16.077,P=0.001)、每日尿量>2500 ml(OR=6.798,95%CI:2.089~22.128,P=0.001)是颈脊髓损伤术后患者发生神经源性休克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术后神经源性休克发生率高,ASIA分级A级、每日尿量>2500 ml是发生神经源性休克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休克 颈脊髓损伤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术前中医证型与预后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胡作为 杨航 《现代中医药》 CAS 2012年第4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前中医证型与病理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erbB-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78例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术前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术后进行临床分期,手术标本行病理检查,并检测E...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前中医证型与病理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以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C-erbB-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78例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术前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术后进行临床分期,手术标本行病理检查,并检测ER、PR及C-erbB-2表达,进行分析。结果三个证型间比较,ER、PR表达无显著性差异,肝郁痰凝型TNM分期早,病理组织学分级低,C-erbB-2表达阳性率低,而正虚毒炽型TNM分期晚,病理组织分级高,C-erbB-2表达阳性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中医证型与TNM分期,病理组织学分级以及C-erbB-2蛋白表达等预后因素之间有相关性,三个证型中,肝郁痰凝型预后最好,正虚毒炽型预后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中医证型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横纹肌肉瘤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艳丽 袁晓军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272-276,共5页
儿童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是起源于原始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为儿童期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数据显示RMS约占儿童软组织肿瘤的54%~70%,占0~14岁儿童所有恶性肿瘤的3.5%。美国14岁以下儿童/青少年的RMS年发病率为4.5/百万,... 儿童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是起源于原始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为儿童期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数据显示RMS约占儿童软组织肿瘤的54%~70%,占0~14岁儿童所有恶性肿瘤的3.5%。美国14岁以下儿童/青少年的RMS年发病率为4.5/百万,50%以上患儿的发病年龄在1~10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 儿童期 预后因素分析 恶性肿瘤 软组织肉瘤 软组织肿瘤 间叶组织 数据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