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当前学术评价机制中的非学术因素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皮后锋
-
机构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
出处
《云梦学刊》
2015年第4期30-31,共2页
-
文摘
当前,学术界盛行量化考核、项目至上、崇拜核心期刊,导致学术垃圾泛滥、抄袭剽窃丑闻层出不穷,学术生态严重恶化,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现行学术评价机制中非学术因素占据了主导地位。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的心态从自大到自卑、再到逐渐恢复自信,这一过程至今尚未完成。2011年1月,中国在纽约时报广场大屏播放《中国国家形象片》,向国际社会展示自身的发展成就,本质上是一种不太自信的表现。
-
关键词
学术评价机制
非学术因素
中国国家形象
量化考核
核心期刊
学术垃圾
抄袭剽窃
学术生态
-
分类号
G322
[文化科学]
-
-
题名学术刊物的非学术性因素
- 2
-
-
-
出处
《中文自学指导》
2003年第1期27-28,共2页
-
文摘
发表于《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第6期的笔谈《国家级、核心刊物划分的非学术性问题》,对当前学术刊物体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关键词
学术刊物
非学术性因素
学术体制
刊物级别
管理
-
分类号
G239.2
[文化科学]
-
-
题名当代学术发展的主要瓶颈
- 3
-
-
作者
王炯华
-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
出处
《云梦学刊》
2013年第4期32-33,共2页
-
文摘
时下,学术评价的非学术因素太多了。比如不成文的人缘标准,就是人事因素,包括知名度、门派和评选操作上的大而化之,这特别表现在评奖方面。本人曾担任湖北省第一届哲学社会科学政府奖评委,被分在哲学社会学一组。因为是第一次评省级最高奖,申报的成果很多,哲学社会学组有著作好几十本,论文更多,记得有二三百篇,时间就三天,还有开幕式,学习评奖标准.我们根本没有时间看那么多著作和论文,就只能是看人而评了,好在报奖人都熟,人缘自然沾了很大的便宜。
-
关键词
当代学术
哲学社会学
哲学社会科学
评奖标准
非学术因素
学术评价
知名度
湖北省
-
分类号
G211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周作人研究的偏见和陷井
被引量:3
- 4
-
-
作者
袁良骏
-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69-71,共3页
-
文摘
周氏兄弟(鲁迅、周作人)是“五四”文坛双星,在当年享有崇高威望。但由于周作人抗日战争开始即投降日寇,当了汉奸,成了民族败类,被钉到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为人们所不齿。因此,从本世纪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周作人一直是一个“反面典型”,往往作为乃兄鲁迅的对立面...
-
关键词
周作人研究
汉奸
“五四”文坛
绝对标准
鲁迅
人道主义者
文艺思想
科学评价
日本法西斯
非学术因素
-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主持人语
- 5
-
-
作者
王浩
-
出处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8年第3期125-125,共1页
-
文摘
中国现代形态的美学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伴随着新文化运动、19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以及19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西方美学史的基本知识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中国美学史以及美学基本理论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尤其是某些非学术因素的干扰.
-
关键词
主持人
中国美学史
思想解放运动
美学研究
新文化运动
美学大讨论
西方美学史
非学术因素
-
分类号
B83-092
[哲学宗教—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