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同质化代币在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中的应用及其挑战
1
作者 郭炯 《无线互联科技》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加速发展,非同质化代币(NFT)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文章深入探讨了NFT在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LAM)行业中的应用以及区块链技术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传播的途径,有助于探索区块链技术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创新应用,...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加速发展,非同质化代币(NFT)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文章深入探讨了NFT在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LAM)行业中的应用以及区块链技术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传播的途径,有助于探索区块链技术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创新应用,为LAM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新的思路。首先,文章概述了区块链技术的基本特性和其在NFT发展中的关键作用,阐释了NFT的独特属性及其在确保文化资产真实性和所有权方面的重要作用。其次,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NFT在LAM行业的应用模式,展现了NFT在提高大众参与度、增强用户体验以及为行业机构带来营收方面的潜力。最后,探讨了NFT在LAM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风险和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非同质化代币 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同质化代币的价值决定理论创新与应用研究
2
作者 郭广珍 王健璇 《金融经济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8-92,共15页
非同质化代币(NFT)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要素不仅丰富了金融资产类型,还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然而,NFT的技术创新带来的与传统资产的差异及NFT价值决定因素的多样性,增添了其价格形成的复杂性,进而为资产价值决定理论创新提供了新的机... 非同质化代币(NFT)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要素不仅丰富了金融资产类型,还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然而,NFT的技术创新带来的与传统资产的差异及NFT价值决定因素的多样性,增添了其价格形成的复杂性,进而为资产价值决定理论创新提供了新的机遇。基于现有研究成果系统地梳理NFT在EMH、AMH、CAPM等经典模型下的内涵特征,提炼NFT的特质属性,总结其对传统资产定价理论的挑战;基于艺术品定价理论,从投资收益和效用红利两个角度,考察NFT价值的因果决定逻辑,构建NFT价值决定的新理论模型。分析表明,投资者的财富禀赋、持有时间、行为人偏好、买家数量及可持续信念等因素都对NFT的价格形成和价值决定产生影响。加密朋克像素头像NFT的定价分析表明,该模型具备科学性、有效性和广泛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资产 非同质化代币 资产定价 投资收益 效用红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非同质化代币的病理数字切片数据存储研究
3
作者 王怡然 宋东翔 《无线互联科技》 2024年第8期125-128,共4页
病理教学中使用传统中心化的存储方式,一旦系统崩溃或者遭到黑客攻击,就会存在全部数据消失或者数据被篡改和泄露等安全隐患,影响数字切片的真实性,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病理数字切片存储方案,通过非同质... 病理教学中使用传统中心化的存储方式,一旦系统崩溃或者遭到黑客攻击,就会存在全部数据消失或者数据被篡改和泄露等安全隐患,影响数字切片的真实性,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病理数字切片存储方案,通过非同质化代币(Non-Fungible Token,NFT)的形式实现病理学数据的安全、可追溯的存储,设计并实现了智能合约,支持病理切片的上传、NFT铸造以及查询功能。该系统提高了病理数字切片的隐私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对促进学校病理学科教学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非同质化代币 病理学 智能合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非同质化代币对数字艺术版权管理与保护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双舟 郭志伟 《中国美术》 2021年第4期29-32,共4页
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身份验证并带有独特数字签名的非同质化代币(NFT)加密艺术正在崛起,此类艺术作品的交易成为艺术市场上的热门话题。非同质化代币为数字艺术的版权保护提出了可行方案,也为艺术家作品版权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艺术... 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身份验证并带有独特数字签名的非同质化代币(NFT)加密艺术正在崛起,此类艺术作品的交易成为艺术市场上的热门话题。非同质化代币为数字艺术的版权保护提出了可行方案,也为艺术家作品版权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艺术市场上艺术作品的推广、交易、付款和交割都将由此变得更加高效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同质化代币 数字艺术市场 版权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同质化代币(NFT):逻辑、应用与趋势展望 被引量:29
5
作者 魏丽婷 郭艳 贺梦蛟 《经济研究参考》 2022年第4期130-140,共11页
非同质化代币以其基于区块链技术而实现的稀缺性、不可拆分、不可替代的特征,为数字加密行业提供了崭新的生态交易模式,并对多行业数字资产确权产生深刻影响。本文通过对非同质化代币的技术、逻辑、场景应用的分析,试图抽象出非同质化... 非同质化代币以其基于区块链技术而实现的稀缺性、不可拆分、不可替代的特征,为数字加密行业提供了崭新的生态交易模式,并对多行业数字资产确权产生深刻影响。本文通过对非同质化代币的技术、逻辑、场景应用的分析,试图抽象出非同质化代币在未来金融市场以及其他社会生态中的实践可能,并进一步对非同质化代币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同质化代币 通证 区块链 数字资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账本技术非同质化代币的特征与安全挑战 被引量:8
6
作者 韩亚峰 《中国信息安全》 2022年第1期73-76,共4页
非同质化代币(NFT)作为一种新型数字资产具有区别于同质化代币的外在呈现、价值体系与应用前景,近年经历了从酝酿产生到集中爆发的快速发展,获得社会与资本的双重青睐与关注。在快速发展的同时,NFT也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数据等... 非同质化代币(NFT)作为一种新型数字资产具有区别于同质化代币的外在呈现、价值体系与应用前景,近年经历了从酝酿产生到集中爆发的快速发展,获得社会与资本的双重青睐与关注。在快速发展的同时,NFT也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数据等不同维度上带来了新的安全议题。从NFT的技术特点与历史演进出发,结合当前主要市场应用情况,可以分析其对我国国家安全带来的影响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同质化代币 国家安全 虚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块链非同质化代币的软件订阅模型
7
作者 王漱石 《中国新通信》 2023年第11期22-24,共3页
在软件销售场景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软件订阅模式,但中心化授权带来了诸如安全和效率等方面的限制,例如服务端容易受到攻击,导致盗版问题的出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人提出了一种以非同质化代币为基础的软件订阅模型。这种模型利用... 在软件销售场景中,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软件订阅模式,但中心化授权带来了诸如安全和效率等方面的限制,例如服务端容易受到攻击,导致盗版问题的出现。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人提出了一种以非同质化代币为基础的软件订阅模型。这种模型利用以太坊智能合约来确保信息不会被篡改,并且将软件订阅的生命周期映射到区块链上。具体来说,该模型使用非同质化代币进行操作,销售商和购买者可以通过与智能合约进行交互来实现订阅流程。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升安全性,还可以提高效率和增加透明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非同质化代币 数字凭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宇宙的艺术生成:追溯NFT艺术的源头 被引量:40
8
作者 郭春宁 《中国美术》 2021年第4期13-19,共7页
NFT成为近来艺术界热议的话题,加密艺术也在区块链等新技术和新系统的加持下登上崭新的舞台。2019年至2020年,NFT艺术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态势,诸多代表性案例更新了关于艺术来源、版权、介质的传统界定,也引发了更广泛的受众的参与和互... NFT成为近来艺术界热议的话题,加密艺术也在区块链等新技术和新系统的加持下登上崭新的舞台。2019年至2020年,NFT艺术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态势,诸多代表性案例更新了关于艺术来源、版权、介质的传统界定,也引发了更广泛的受众的参与和互动。笔者认为,对于这种新的文化艺术现象,需要从更深入和具有比较视野的角度予以观察。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而言,NFT艺术与近十年来由科幻文本进入现实建构的"元宇宙"概念形成了富有深意的互文关系。通过对数字身份、公平交易和游戏性的讨论,本文将NFT艺术视为一种指向未来的元宇宙,并从艺术世界的革命性来探讨NFT这一数字机制的生成与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T艺术 非同质化代币 元宇宙 艺术机制 智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光晕”的生成与失效——关于加密艺术的两种误认及其美学本质 被引量:2
9
作者 林玮 《中国美术》 2021年第4期25-28,共4页
加密艺术的核心是"数字光晕"。艺术品的"光晕"被数字化,变得既唯一又可复制与再创造,这形成了对加密艺术的两种误读。一是把加密艺术看作庶民的胜利,认为其凸显了互联网去中心化的精神。但这种理解只是表象,庶民并... 加密艺术的核心是"数字光晕"。艺术品的"光晕"被数字化,变得既唯一又可复制与再创造,这形成了对加密艺术的两种误读。一是把加密艺术看作庶民的胜利,认为其凸显了互联网去中心化的精神。但这种理解只是表象,庶民并没有在加密艺术的流通中获得审美素养的提升。二是认为加密艺术摧毁了传统艺术界,其法则将得到改写。这种理解忽视了人对生存境遇的实体性把握。加密艺术的美学本质是艺术评价权的转移,美育的普及将因此变得更加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T艺术 非同质化代币 数字光晕 普遍美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FT的税务电子发票防伪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冉 杨孝天 +3 位作者 李江 阙培斯 曾一洪 高飞 《电子设计工程》 2023年第20期135-139,共5页
我国现在大力推行电子发票服务平台,且为了解决目前关于电子发票存在的难辨真伪、溯源难等问题,与报账过程中的信息泄露、信息不对称、信息孤岛问题,实现对电子发票的管理,在电子发票过程中加入非同质化代币技术,从而实现防伪、溯源查... 我国现在大力推行电子发票服务平台,且为了解决目前关于电子发票存在的难辨真伪、溯源难等问题,与报账过程中的信息泄露、信息不对称、信息孤岛问题,实现对电子发票的管理,在电子发票过程中加入非同质化代币技术,从而实现防伪、溯源查询等功能。文中通过区块链中的加密算法对电子发票中的数据进行加密,保证信息安全,利用非同质化代币唯一性特征验证发票真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非同质化代币 多重签名 电子发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写字符信息调制的NFT数字艺术图像生成算法的研究
11
作者 王丽君 曹鹏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9-118,共10页
在知识产权大保护的主流价值观下,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手写字符信息调制的NFT数字艺术图像生成算法,为数字作品或实物的价值量化、所有权归属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首先,运用彩色梯度算法进行高频和边缘轮廓的图像分割;其次,使用加权... 在知识产权大保护的主流价值观下,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手写字符信息调制的NFT数字艺术图像生成算法,为数字作品或实物的价值量化、所有权归属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首先,运用彩色梯度算法进行高频和边缘轮廓的图像分割;其次,使用加权质心Voronoi算法将分割后的背景图像生成点画图像;然后,以点画图像的点集坐标为基准,生成的唯一识别号为约束,放置手写字符,绘制出具有手写字体纹理的调制图像;最后,利用局部空间不变性,实现轮廓图像和背景调制图像的融合。实验表明,本研究算法所生成的NFT图像具有高效的语义契约,在保证唯一性、可溯性、安全性的同时,还具有海量信息容量空间的保障,不仅可用作艺术收藏,还可用作实物或数字作品的防伪鉴权及其增值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同质化代币 区块链 真实感绘制技术 信息调制 手写字符 Voronoi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艺术收藏品及NFT迷局 被引量:15
12
作者 苏刚 《中国美术》 2021年第4期33-37,共5页
数字艺术收藏品以新锐的姿态切入艺术品拍卖后,引起了学界对数字艺术收藏品的广泛探讨。文章以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数字艺术的界定、数字收藏品的基本属性展开研究。面对NFT的虚拟背景和数字属性带来的迷局... 数字艺术收藏品以新锐的姿态切入艺术品拍卖后,引起了学界对数字艺术收藏品的广泛探讨。文章以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数字艺术的界定、数字收藏品的基本属性展开研究。面对NFT的虚拟背景和数字属性带来的迷局,文章指出NFT为现实的艺术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但需要警惕在NFT的耀眼光芒下失去基本的判断,即数字艺术收藏品首先要具备艺术性,数字性才能有所附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T艺术 非同质化代币 数字艺术 数字收藏品 艺术界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盛世淘金热中的冷思考:NFT艺术的建构与挑战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小伟 《中国美术》 2021年第4期20-24,共5页
NFT艺术近年来已成为被公众热议的话题之一。依托区块链技术,NFT艺术有效地保障了艺术家的知识产权。从艺术交易的层面而言,NFT使得艺术家通过作品重复获利成为可能。在实际操作中,NFT艺术交易的现实影响是复杂的。NFT交易对何为艺术,... NFT艺术近年来已成为被公众热议的话题之一。依托区块链技术,NFT艺术有效地保障了艺术家的知识产权。从艺术交易的层面而言,NFT使得艺术家通过作品重复获利成为可能。在实际操作中,NFT艺术交易的现实影响是复杂的。NFT交易对何为艺术,艺术的"真"与"假",艺术家、策展人等艺术活动主体的确权和赋权等方面都将造成深远影响,会为艺术界带来革新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同质化代币 NFT艺术 区块链 去中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T数字藏品的法律性质研究
14
作者 陈官毅 《艺术科技》 2022年第15期249-252,共4页
近年来,非同质化代币技术大量应用于艺术领域,然而相关法制却仍付之阙如。由于特殊的制作技术与新兴的交易规则,因此NFT数字藏品有多种权利客体的特性。无论是“物”说、“债”说、著作权说,还是有价证券说、虚拟财产说,都无法将NFT数... 近年来,非同质化代币技术大量应用于艺术领域,然而相关法制却仍付之阙如。由于特殊的制作技术与新兴的交易规则,因此NFT数字藏品有多种权利客体的特性。无论是“物”说、“债”说、著作权说,还是有价证券说、虚拟财产说,都无法将NFT数字藏品完全纳入现行法律的体制下。因此,对以NFT数字藏品为代表的新型数字财产,应当赋予一个新的民法定性。文章就NFT数字藏品的法律性质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非同质化代币 法律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