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2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被引量:8
1
作者 窦彩玲 王欣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7期194-195,共2页
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是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的一个动态窗口,它不仅可以起到排除胸腔内积气、积血、积液的作用,还能促进胸腔内恢复正常负压,促进肺复张。同时通过观察引流的性状和水柱波动的情况,发现某些异常的病情变化,协助医生正确... 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是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的一个动态窗口,它不仅可以起到排除胸腔内积气、积血、积液的作用,还能促进胸腔内恢复正常负压,促进肺复张。同时通过观察引流的性状和水柱波动的情况,发现某些异常的病情变化,协助医生正确诊断,及时处理,所以做好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手术 胸腔闭式引流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新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芳 李玲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5年第4期123-123,共1页
胸腔闭式引流应用于气胸、血胸及开胸手术后患者,术中医生常规用手术缝线缠绕胸管打结固定,伤口覆盖纱布用两条窄胶布固定后再用胶布交叉固定导管。此固定方法打结可能会出现不紧或松脱,且交叉固定导管的胶布无加固,易导致引流管意外脱... 胸腔闭式引流应用于气胸、血胸及开胸手术后患者,术中医生常规用手术缝线缠绕胸管打结固定,伤口覆盖纱布用两条窄胶布固定后再用胶布交叉固定导管。此固定方法打结可能会出现不紧或松脱,且交叉固定导管的胶布无加固,易导致引流管意外脱出。因此,本科采取了一种螺旋加固的简单固定方法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用物无菌纱布,两条宽3cm、长20cm并从宽边中点向对侧撕开至10 cm处的胶布A和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闭式引流管 血胸 胸管 开胸手术 无菌剪刀 以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闭式引流管巧固定 被引量:1
3
作者 钱惠军 郭娟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5年第1期93-93,共1页
胸腔闭式引流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哝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对于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临床上经常遇到引流管固定不当导致折管、管道从衔接部滑脱等现象发生,不仅威胁着患者安全,也困惑着护理人员。
关键词 胸腔闭式引流管 开胸术后 固定不当 护理人员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置针敷贴联合3M胶布在新生儿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的创新 被引量:1
4
作者 何丽 张娜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2年第7期166-167,共2页
本研究创新了一种新生儿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方式,即留置针敷贴联合3M胶布固定法。将2020年4月16日—12月31日行胸腔闭式引流置管的15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缝线加压固定法;将2021年1月1日—9月30日行胸腔闭式引流置管的15例患者作为观察... 本研究创新了一种新生儿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方式,即留置针敷贴联合3M胶布固定法。将2020年4月16日—12月31日行胸腔闭式引流置管的15例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缝线加压固定法;将2021年1月1日—9月30日行胸腔闭式引流置管的1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留置针敷贴联合3M胶布固定法。比较两组间缝线疼痛、渗血渗液、感染的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的缝线疼痛、渗血渗液、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因此,该固定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针敷贴 3M胶布 胸腔闭式引流管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气胸经两种胸腔闭式引流管引流效果对比
5
作者 薛如刚 李俊东 《北方药学》 2012年第10期54-55,共2页
目的:对比胸膜引流套件和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管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2月~2012年2月自发性气胸患者105例,分别采用胸膜引流套件治疗(治疗组,53例)和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管治疗(对照组,52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 目的:对比胸膜引流套件和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管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2月~2012年2月自发性气胸患者105例,分别采用胸膜引流套件治疗(治疗组,53例)和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管治疗(对照组,52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带管时间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胸膜引流套件治疗自发性气胸是一种简单、安全和同样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气胸 胸膜引流套件 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中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联合纵隔引流管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6
作者 沙纪名 石开虎 +5 位作者 吴君旭 周晓 曹炜 宣海洋 赵旭东 徐彪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9期56-58,共3页
目的观察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中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联合纵隔引流管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接受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401例,术中留置纵隔引流管和胸腔闭式引流管289例(A组),单纯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112例(B组)。比较两... 目的观察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中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联合纵隔引流管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接受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401例,术中留置纵隔引流管和胸腔闭式引流管289例(A组),单纯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112例(B组)。比较两组术后胸腔内引流量、术后最高体温、白细胞计数、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疼痛评分、院内病死率,比较两组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胸腔内感染、术后吻合口瘘、残胃瘘、乳糜胸、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拔管后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术后最高体温、白细胞计数、院内病死率低于B组,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B组,胸腔内引流总量多于B组(P均<0.05);A组术后肺部感染、胸腔内感染、肺不张、心律失常及拔管后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发生率低于B组(P均<0.05)。结论全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中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联合纵隔引流管可减少术后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缩短胸腔闭式引流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根治术 胸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 胸腔闭式引流 纵隔引流 手术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规则在胸腔闭式引流管非计划拔管事件中的分析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好 陈鹏 +1 位作者 胡清文 徐小群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6期909-911,共3页
目的挖掘住院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管非计划拔管(UEX)事件发生的关联因素,制订防范策略,降低胸腔闭式引流管UEX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间上报的156例胸腔闭式引流管UEX事件,采用Apriori算法进行数据挖掘,探讨胸... 目的挖掘住院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管非计划拔管(UEX)事件发生的关联因素,制订防范策略,降低胸腔闭式引流管UEX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间上报的156例胸腔闭式引流管UEX事件,采用Apriori算法进行数据挖掘,探讨胸腔闭式引流管UEX事件的关联规则。结果使用χ^(2)检验对得到的关联规则进行有效性评定,最后结合专业知识获取强关联规则11条。住院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管UEX事件风险因素包括年龄≥60岁、吸烟史、文盲、男性、呼吸系统疾病、内科患者、5~10年护士、二级护理、清醒患者、评估不到位、夜班、管道留置1~5 d、轻度疼痛、床上活动时、敷贴固定、未二次固定、固定松脱。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深入分析胸腔闭式引流管UEX事件各因素间的关联规则,为胸腔闭式引流管理UEX防范管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闭式引流管 非计划拔管 关联规则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型与直型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康 姜美玲 《济宁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65-65,共1页
目的研究L型胸腔闭式引流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其与直型胸腔闭式引流管进行比较。结果L型胸腔闭式引流管置管期间无引流口附近严重疼痛、气胸、残余胸腔积液等并发症。结论L型胸腔闭式引流管是一个理想的开胸手术后所使用的引流... 目的研究L型胸腔闭式引流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其与直型胸腔闭式引流管进行比较。结果L型胸腔闭式引流管置管期间无引流口附近严重疼痛、气胸、残余胸腔积液等并发症。结论L型胸腔闭式引流管是一个理想的开胸手术后所使用的引流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流管 胸腔闭式引流管 L型 开胸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腰带在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徐艳 张鹰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20期35-35,共1页
胸腔闭式引流术使用的引流管多选用质地较硬、管径较粗的硅胶管,临床上为了固定导管,一般采用丝线缝合固定于患者皮肤,结合宽胶布粘贴外固定[1]并用别针将引流管远端固定于床单上。但由于患者术后出汗和活动,
关键词 胸腔闭式引流 引流管 固定 胶布 弹力带 腰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应用改进
10
作者 穆炳阁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胸腔闭式引流管 开胸术后 胸腔渗液 置管方法 引流方法 胸腔积液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贲门癌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先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1期197-198,共2页
关键词 胸腔闭式引流管 开胸术后 食管癌 贲门癌 护理 胸腔内积气 病情变化 林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改良
12
作者 吕静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4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胸腔闭式引流管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叶切除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改进
13
作者 张瑞 王宝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2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胸腔闭式引流管 肺叶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镜肺上叶切除术后不同负压胸腔闭式引流术效果对比观察
14
作者 麻晓斌 柴立勋 +1 位作者 贾晓斌 王玉璇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48-50,共3页
目的对比观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镜肺上叶切除术后不同负压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胸腔镜肺上叶切除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及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胸腔引流管... 目的对比观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镜肺上叶切除术后不同负压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胸腔镜肺上叶切除术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及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胸腔引流管接单纯水封瓶,A、B、C组术后胸腔引流管分别给予-10、-15、-20cmH_(2)O的抽吸压力。比较各组术后漏气时间、日均引流量、并发症(皮下气肿、胸腔积液、肺炎)发生率。结果A、B、C组术后漏气时间短于对照组,B、C组术后漏气时间短于A组(P均<0.05)。对照组和C组术后日均引流量少于A、B组(P均<0.05)。A、B、C组皮下气肿和胸腔积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镜肺上叶切除术后负压胸腔闭式引流可缩短术后漏气时间、术后引流量和引流管置管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其中-20 cmH_(2)O负压引流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闭式引流 肺上叶切除术 负压引流 非小细胞肺癌 肺漏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肋骨骨折合并气胸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期间应用精细化护理的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家宇 曹冬伟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3期166-168,共3页
目的构建肋骨骨折合并气胸患者接受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期间的精细化护理策略,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新沂市中医医院于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6例拟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肋骨骨折合并气胸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43例... 目的构建肋骨骨折合并气胸患者接受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期间的精细化护理策略,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新沂市中医医院于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86例拟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肋骨骨折合并气胸患者,按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2组均接受综合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精细化护理。对比2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干预前后的疼痛评分、心理状态和排痰难度变化。结果与同一时间点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干预1 d和干预3 d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均更低(P均<0.05),干预3 d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及排痰难度也均更低(P均<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65%,较对照组的18.60%更低(P<0.05)。结论在肋骨骨折合并气胸患者接受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期间应用精细化护理,在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减轻术后疼痛、改善心理状态及促进痰液排出方面均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骨骨折 气胸 胸腔闭式引流 精细化护理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胸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的效果分析
16
作者 危内芳 王志耘 刘玉江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6期74-76,共3页
目的:分析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胸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5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医院收治的80例单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胸腔闭式引... 目的:分析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胸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5月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医院收治的80例单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组行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胸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情况、置管准确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平均肺复张时间。结果:置管后,两组疼痛评分低于置管时,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置管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平均肺复张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胸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效果较好,其置管准确率高,患者肺复张时间早,疼痛症状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气胸 闭式引流 经皮胸腔穿刺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放置16 F胃管胸腔闭式引流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7
作者 胡思远 魏育涛 +3 位作者 朱志军 侯量 尹来波 朱佳龙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应用单根16 F胃管替代常用的28 F胸腔闭式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效果。方法将101例接受单孔VATS肺叶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术后放置16 F胃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采用28 F胸...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应用单根16 F胃管替代常用的28 F胸腔闭式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效果。方法将101例接受单孔VATS肺叶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术后放置16 F胃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采用28 F胸腔闭式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围术期均无死亡,均治愈出院。术后第1、4天两组肺复张情况和引流管通畅情况相比,P均>0.05。观察组带管天数少于对照组(P<0.05),带管期间日均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4、7天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第2、4、7天观察组引流管口周围皮肤炎症程度均较对照组轻(P均<0.05)。引流期间观察组引流管周围皮肤发硬、色素沉着、麻木感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放置单根16 F胃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综合效果优于28 F胸腔闭式引流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叶切除术 内窥镜 胸腔镜 胸腔闭式引流 胃管 胸腔闭式引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引流监测报警装置在肺叶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叶璐 刘丽峰 张方圆 《护士进修杂志》 2025年第1期30-33,38,共5页
目的观察胸腔引流监测报警装置在肺叶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对照研究设计,选取我院肺部肿瘤科100例接受肺叶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2023年7—12月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4年1—6月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目的观察胸腔引流监测报警装置在肺叶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对照研究设计,选取我院肺部肿瘤科100例接受肺叶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其中2023年7—12月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4年1—6月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胸腔引流监测报警装置监测胸腔出血量,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人工监测。比较2组患者监测胸腔引流量所花费的时间和护患使用胸腔引流监测报警装置的满意度、使用感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胸腔引流量监测平均花费的时间为(10.65±0.87)s,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平均花费时间(25.02±1.15)s(P<0.001)。观察组护士和患者对胸腔引流监测报警装置监测胸腔引流量的满意度分值分别为(4.88±1.32)分和(4.90±1.2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3.02±1.13)分和(2.98±1.02)分,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访谈法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护士和患者的使用感受,观察组护士和患者的使用感受优于对照组。结论胸腔引流监测报警装置的可操作性强、灵敏度高,并且可以提高护患的满意度,有助于肺叶切除术患者的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手术 胸腔闭式引流 监测报警装置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粘贴手术巾在胸腔闭式引流术中的应用
19
作者 李雪芬 岳丽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5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胸腔闭式引流 粘贴手术巾 一次性 经胸腔闭式引流 胸腔闭式引流管 自发性气胸 引流管滑脱 呼吸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废旧气囊导尿管改制膀胱闭式冲洗(引流)管
20
作者 胡明珠 杨惠玲 蒋红宇 《蚌埠医药》 1992年第1期44-44,共1页
近二年来,我们利用废旧气囊导尿管改制成不用“三通”和舍去调节器的膀胱(肾)闭式冲洗(引流)管,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 选材与制作选用只是气囊破损而其它部分完好的废旧气囊导尿管。
关键词 废旧气囊导尿管 膀胱闭式冲洗管 膀胱闭式引流管 制作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