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铕配合物[C_5H_5NC_(16)H_(33)][Eu(TTA)_4]在改性介孔材料Si-MCM-41孔道中的组装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徐庆红 李洪武 +2 位作者 李连生 邹永存 徐如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758-1760,共3页
It was proved by ICP, fluorescence spectra and N 2 adsorption that the rare earth complex [C 5H 5NC 16H 33] [Eu(TTA) 4] is in the channel of Si-MCM-41 in the course of assembly. The rare earth complex of 67.9% is in t... It was proved by ICP, fluorescence spectra and N 2 adsorption that the rare earth complex [C 5H 5NC 16H 33] [Eu(TTA) 4] is in the channel of Si-MCM-41 in the course of assembly. The rare earth complex of 67.9% is in the channel, suggesting that the assembly of the complex molecular on the mesoporous MCM-41 was carried out mainly in the chann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铕配合物 [C5H5NC16H33][Eu(TTA)4] 改性 介孔材料 Si-MCM-41 孔道 组装 介孔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腔结构对铕配合物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LEDs)性能的提高 被引量:5
2
作者 孙小燕 李文连 +6 位作者 洪自若 陈莉丽 初蓓 吕少哲 李斌 张志强 胡知之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62-264,共3页
成功制备了铕配合物的微腔结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 其发射层采用质量比为1∶3的空穴传输材料(TPD)和电子传输材料(Eu(DBM)3bath)的混合层。该器件实现了Eu3+高色纯度红光发射,其色坐标为(x=0. 651, y=0. 338);并克服了微腔器件的发... 成功制备了铕配合物的微腔结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 其发射层采用质量比为1∶3的空穴传输材料(TPD)和电子传输材料(Eu(DBM)3bath)的混合层。该器件实现了Eu3+高色纯度红光发射,其色坐标为(x=0. 651, y=0. 338);并克服了微腔器件的发光颜色随探测角度增大而变化的缺点。在微腔器件中,最大亮度在19V时达到1 160cd/m2;在高电流密度时的EL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铕配合物 微腔结构 有机发光二极管 空穴传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铕配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嵩 杨利营 +6 位作者 张贺丰 牛霞 邓家春 钟鼎 华玉林 印寿根 杜晨霞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53-556,共4页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稀土金属铕配合物EuL1L2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特性。将这种铕配合物掺杂到PVK∶PBD中,制备成结构为ITO/PVK∶PBD∶EuL1L2/PBD/A lq3/Mg∶Ag/Ag的器件,对其电致发光性能进行研究,发现Eu3+离子和A lq3的相对发光强度随PVK...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稀土金属铕配合物EuL1L2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特性。将这种铕配合物掺杂到PVK∶PBD中,制备成结构为ITO/PVK∶PBD∶EuL1L2/PBD/A lq3/Mg∶Ag/Ag的器件,对其电致发光性能进行研究,发现Eu3+离子和A lq3的相对发光强度随PVK∶PBD∶EuL1L2和A lq3之间的激子阻挡层PBD的厚度变化而变化,通过调节PBD的厚度,得到了色纯度较高的红色电致发光器件,其光谱具有显著的Eu3+离子的光谱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电致发光 铕配合物 红光 激子阻挡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光铕配合物电致发光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苏艳 杨朝龙 李又兵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4-330,300,共8页
对近年来有机小分子铕配合物以及聚合物基铕配合物红光OLED材料研究进行了综述,从铕配合物材料设计、器件结构优化的角度,讨论了影响其电致发光性能的重要因素。同时,针对目前存在的铕配合物OLED电致发光性能较差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能... 对近年来有机小分子铕配合物以及聚合物基铕配合物红光OLED材料研究进行了综述,从铕配合物材料设计、器件结构优化的角度,讨论了影响其电致发光性能的重要因素。同时,针对目前存在的铕配合物OLED电致发光性能较差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铕配合物 O/PLED 光致发光 电致发光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二芳基-1,3,4-噁二唑铕配合物的合成和发光性能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梁波 吴忠联 朱卫国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3-70,共8页
合成了一系列以2-芳基-5-(α-吡啶基)-1,3,4-噁二唑为中性配体的铕配合物,并对材料的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铕配合物在290~350nm都有强烈的紫外吸收,且在紫外光的激发下都能产生铕离子的特征光谱(61... 合成了一系列以2-芳基-5-(α-吡啶基)-1,3,4-噁二唑为中性配体的铕配合物,并对材料的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铕配合物在290~350nm都有强烈的紫外吸收,且在紫外光的激发下都能产生铕离子的特征光谱(613nm);(2)配合物薄膜的荧光激发光潜与配合物溶液的激发光谱相比,由于分子间作用力增大,光谱蓝移了60nm左右,但均为铕离子的特征光谱.以铕配合物为客体,以高分子材料聚乙烯基咔唑(PVK)为主体,制备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最大亮度为15cd/m^2,在器件结构相同的条件下,配体结构对发光性能有较大的影响:Eu(DBM)3MeO-OXD和Eu(DBM)3F-OXD相比,前者的光致发光强度比后者强,其电致发光的最大亮度却只有后者的四分之一.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中性配体进行结构修饰,可以达到优化铕配合物的发光性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铕配合物 合成 光致发光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交互叠层空穴传输层的高效铕配合物发光二极管 被引量:3
6
作者 魏晗志 李文连 +3 位作者 苏文明 李明涛 李斌 洪自若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9-331,共3页
制备了铕配合物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 ,为了获得Eu(DBM ) 3bath的特征发射 ,在器件中引入BCP作为空穴阻挡层。通过引入交互叠层的TPD m MTDATA作为空穴传输层 ,与传统异质结器件相比 ,最大发光效率及最大发光亮度都有明显提高。其最大... 制备了铕配合物有机发光二极管 (OLED) ,为了获得Eu(DBM ) 3bath的特征发射 ,在器件中引入BCP作为空穴阻挡层。通过引入交互叠层的TPD m MTDATA作为空穴传输层 ,与传统异质结器件相比 ,最大发光效率及最大发光亮度都有明显提高。其最大发光效率在电流密度为 2 .8mA cm2 时达到 3cd A ,在电流密度为1 70mA cm2 时器件达到最大亮度 6 70cd cm2 。对BCP空穴阻挡层及TPD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交互叠层 铕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含磷三足体衍生物及其铕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4
7
作者 刘伟 杨水兰 +1 位作者 宋盼 杨天林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77-787,共11页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含磷的水溶性三足体衍生物[L:N-二(吡啶-二氨基乙酰基)甲基磷酸]及其Eu(Ⅲ)的配合物,用红外吸收光谱、元素分析、差热-热重和紫外光谱法等技术手段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室温下该配合物和牛血清白...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含磷的水溶性三足体衍生物[L:N-二(吡啶-二氨基乙酰基)甲基磷酸]及其Eu(Ⅲ)的配合物,用红外吸收光谱、元素分析、差热-热重和紫外光谱法等技术手段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室温下该配合物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配体与苦味酸铕形成1∶1型配合物Eu(pic)3L;配合物与BSA之间有很强的结合作用;配合物对BSA内源荧光的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配合物与BSA的作用力为分子间氢键和范德华力。分别考察了Fe3+和Cu2+对配合物与BSA结合作用的影响,证明Fe3+和Cu2+能够以金属离子桥键与配合物结合使配合物-BSA的稳定性增强。根据Foster型偶极-偶极无辐射能量转移机理可知,配合物可以和BSA以偶极-偶极无辐射进行能量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膦三脚架配体 铕配合物 牛血清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硝基-1,2,4.三唑-5-酮(NTO)铕配合物[Eu(NTO)_3·(H_2O)_5]·5H_2O的制备和晶体结构 被引量:5
8
作者 宋纪蓉 胡荣祖 +3 位作者 李福平 毛治华 周宗华 洪洲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6年第4期150-156,共7页
通过3-硝基-1,2,4-三唑-5-酮(NTO)的锂盐水溶液与Eu_2O_3的稀硝酸溶液反应,制备了NTO的铕配合物,用X射线分析法测定了它的单晶结构。所得晶体学参数如下:a=18.720(2)A,b=6.548(3)... 通过3-硝基-1,2,4-三唑-5-酮(NTO)的锂盐水溶液与Eu_2O_3的稀硝酸溶液反应,制备了NTO的铕配合物,用X射线分析法测定了它的单晶结构。所得晶体学参数如下:a=18.720(2)A,b=6.548(3)A,c=19.323(3)A,β=95.33(1)°,V=2358.3(5)A ̄3,Z=4,D_c=2.026g/cm ̄3,μ=27.678cm(-1),F(000)=1432,晶体属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_(24)/n,最终偏离因子R为0.02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TO 硝基三唑酮 铕配合物 制备 结构 含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双(4″,4″,4″-三氟代-1″,3″-二氧代丁基)联苯铕配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能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生桂 王慧慧 +2 位作者 何沛 石建新 龚孟濂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363-2366,共4页
合成了2个新的配合物Eu2(btb)3(H2O)4(1)和Eu2(btb)3(phen)2(2)[H2btb=4,4′-双(4″,4″,4″,-三氟代-1″,3″-二氧代丁基)联苯,phen=1,10-邻菲罗啉].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快原子轰击质谱表征了2个配合物的结构.在近紫外... 合成了2个新的配合物Eu2(btb)3(H2O)4(1)和Eu2(btb)3(phen)2(2)[H2btb=4,4′-双(4″,4″,4″,-三氟代-1″,3″-二氧代丁基)联苯,phen=1,10-邻菲罗啉].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快原子轰击质谱表征了2个配合物的结构.在近紫外光激发下,配合物1和2都发射出强的铕离子特征红光.对614nm红光进行监控,其激发光谱在395nm处具有最大的激发强度,与InGaN芯片发射的近紫外光激发相匹配.将配合物1和2与395nm发射的InGaN芯片进行组合制备了红色发光二极管.在配合物和硅树脂的质量比为1∶25的情况下,2个红色发光二极管的色坐标分别为x1=0.5210,y1=0.2285(配合物1);x2=0.5835和y2=0.2857(配合物2),位于标准的国际色坐标红色区域;器件的发光效率分别为0.65和0.76lm/W.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是制作白光二极管可供选用的红色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铕配合物 化学合成 荧光粉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铕配合物掺杂聚乙烯、聚丙烯和聚苯乙烯光致发光复合材料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美娟 安琪 +2 位作者 胡珍 曾惠卷 凌启淡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64-1170,共7页
合成了正己酸铕、正辛酸铕、月桂酸铕和硬脂酸铕4种不同碳链链长的脂肪酸铕配合物,通过哈克转矩流变仪将铕配合物(质量分数1%)机械掺杂于3种不同透明度的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苯乙烯(PS)通用树脂中,制备了系列铕配合物掺杂聚合物... 合成了正己酸铕、正辛酸铕、月桂酸铕和硬脂酸铕4种不同碳链链长的脂肪酸铕配合物,通过哈克转矩流变仪将铕配合物(质量分数1%)机械掺杂于3种不同透明度的聚乙烯(PE)、聚丙烯(PP)和聚苯乙烯(PS)通用树脂中,制备了系列铕配合物掺杂聚合物光致发光复合材料,考察了配体、配合物、聚合物基体对复合材料的外观、透明性及其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脂肪酸铕配合物及其掺杂的复合材料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均在593、617 nm处发射强的Eu3+离子5D0→7F1、5D0→7F2跃迁的特征荧光;脂肪酸配体的碳链长短对铕配合物及复合材料的发光影响较小;PE、PP复合材料发光颜色与红光铕配合物相同,PS复合材料因基体PS和Eu3+离子的发光共同作用而呈现了玫瑰红的荧光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 铕配合物 通用树脂 掺杂 复合材料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超分子复合发光材料四足配体铕配合物-蒙脱土的插层组装及发光性质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维 唐瑜 +1 位作者 刘伟生 谭民裕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243-2247,共5页
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将四足配体铕配合物[EuL(NO3)]2+[L=1,1,1′,1′-四(吡啶-2-羧酸酯基)联三甲基丙烷]插层组装到蒙脱土(MT)层板间,制备出一种新型的超分子复合发光材料[EuL(NO3)]2+-MT.用元素分析、XRD、FTIR、UV-Vis和热分析对材料进... 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将四足配体铕配合物[EuL(NO3)]2+[L=1,1,1′,1′-四(吡啶-2-羧酸酯基)联三甲基丙烷]插层组装到蒙脱土(MT)层板间,制备出一种新型的超分子复合发光材料[EuL(NO3)]2+-MT.用元素分析、XRD、FTIR、UV-Vis和热分析对材料进行了表征,并对其荧光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保持了蒙脱土良好的层柱结构特征,其层间距d(001)值与插层配离子的直径吻合得较好,配离子以单层形式分布于蒙脱土层板间.在紫外光激发下,复合材料发出较强的Eu3+特征荧光,其相对荧光强度、荧光单色性和荧光寿命大大优于相应配合物的乙醇溶液.复合材料中配合物的发光性能、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较纯配合物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铕配合物 蒙脱土 插层组装 超分子作用 复合发光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膦酰基离子液体铕配合物的合成、结构与荧光性质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飞隆 石睿恺 +4 位作者 朱涛峰 李准 王邃 臧漫路 梁洪泽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34-1440,共7页
合成了两种膦酰基离子液体,1-丁基-3-(3-二苯基膦酰基)丙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IMC3P(O)Ph2]PF6)(IL-1)和(3-二苯基膦酰基)-丙基三乙胺六氟磷酸盐([TEAC3P(O)Ph2]PF6)(IL-2),通过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确认了它们的结构,并合成了两种离子液... 合成了两种膦酰基离子液体,1-丁基-3-(3-二苯基膦酰基)丙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IMC3P(O)Ph2]PF6)(IL-1)和(3-二苯基膦酰基)-丙基三乙胺六氟磷酸盐([TEAC3P(O)Ph2]PF6)(IL-2),通过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确认了它们的结构,并合成了两种离子液体的稀土铕配合物Eu(IL-1)3(NO3)3和Eu(IL-2)3(NO3)3,对其进行了热稳定性和光谱性质的表征。热重分析表明,离子液体的热稳定性均高于其稀土配合物,相比之下,离子液体IL-1和Eu(IL-1)3(NO3)3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从红外光谱中可以看出,形成配合物后,两种离子液体中的PO吸收峰均向低波数方向移动,同时两种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强度均大于各自游离的离子液体,说明Eu3+和离子液体中的磷酰基发生了配位。稀土铕配合物Eu(IL-1)3(NO3)3和Eu(IL-2)3(NO3)3的荧光光谱均表现出Eu3+的特征红光,峰形尖锐,单色性好,可作为潜在的红色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铕配合物 光致发光 膦酰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胀法制备含铕配合物的聚苯乙烯荧光微球 被引量:2
13
作者 彭超 陈磊 万谦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6-28,共3页
用溶胀剂溶胀单分散的聚苯乙烯微球,使稀土配合物铕-二苯甲酰甲烷-邻菲罗啉[Eu(DBM)3phen]渗透进入微球中,制备出含铕配合物的聚苯乙烯荧光微球。系统的研究了制备过程中溶胀剂的选择和用量、Eu(DBM)3phen的用量及溶胀时间对微球形貌和... 用溶胀剂溶胀单分散的聚苯乙烯微球,使稀土配合物铕-二苯甲酰甲烷-邻菲罗啉[Eu(DBM)3phen]渗透进入微球中,制备出含铕配合物的聚苯乙烯荧光微球。系统的研究了制备过程中溶胀剂的选择和用量、Eu(DBM)3phen的用量及溶胀时间对微球形貌和荧光强度的影响。用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微球的形貌、粒径和荧光强度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条件优化,可以制备出单分散的高亮度荧光微球,微球中铕配合物的最大含量为5.5%,并且荧光微球在pH=1~14范围内均有良好的稳定性,在生物医学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胀法 铕配合物 聚苯乙烯 荧光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可聚合铕配合物单体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质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尊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6-28,共3页
合成了新的可聚合的β-二酮(MADBM)及其铕配合物Eu(MADBM)3phen,并用元素分析(EA)、IR、1HNMR,XPS和UV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Eu(MADBM3phen在波长340nm激发下,发出以铕的特征发射谱线615nm左右为主的强荧光,对应跃迁为5D0→7F2;MADB... 合成了新的可聚合的β-二酮(MADBM)及其铕配合物Eu(MADBM)3phen,并用元素分析(EA)、IR、1HNMR,XPS和UV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Eu(MADBM3phen在波长340nm激发下,发出以铕的特征发射谱线615nm左右为主的强荧光,对应跃迁为5D0→7F2;MADBM对铕离子具有强烈的敏化作用,是铕离子的良好配体并具有可聚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聚合的-β二酮(MADBM) 铕配合物 合成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甩胶喷雾热分解方法制备羧酸铕配合物光致发光薄膜的研究
15
作者 武光明 王怡 +3 位作者 靳力 韩彬 邢光建 江伟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46-49,共4页
配置羧酸铕配合物溶于二甲基亚砜中形成溶液,经TG确定甩胶喷雾热分解成膜温度为120℃,制备薄膜设备为自制,通过实验摸索各实验参数,成功制备了羧酸铕配合物光致发光薄膜。用320nm的紫外光照射,测量633nm激发红光强度发现速随膜厚增加激... 配置羧酸铕配合物溶于二甲基亚砜中形成溶液,经TG确定甩胶喷雾热分解成膜温度为120℃,制备薄膜设备为自制,通过实验摸索各实验参数,成功制备了羧酸铕配合物光致发光薄膜。用320nm的紫外光照射,测量633nm激发红光强度发现速随膜厚增加激发光强接近粉体。SEM显示形成的薄膜并不理想,但不影响发光。650℃对样品退火,没有红色激发光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甩胶喷雾热分解 羧酸铕配合物 光致发光 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铕配合物双光子吸收诱导荧光的研究
16
作者 史萌 李华 +3 位作者 苏富芳 韩培高 马丽丽 吴福全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2-177,共6页
在合成的一类三元离子缔合型铕配合物Eu(tta)_4·DEASP中,阳离子基团DEASP做为Eu^(3+)的双光子敏化剂,将Eu^(3+)的双光子激发波长拓展至生物光学窗口的长波波段1.06μm。在此基础上合成出一系列DEASP的衍生物,研究阳离子基团的推拉... 在合成的一类三元离子缔合型铕配合物Eu(tta)_4·DEASP中,阳离子基团DEASP做为Eu^(3+)的双光子敏化剂,将Eu^(3+)的双光子激发波长拓展至生物光学窗口的长波波段1.06μm。在此基础上合成出一系列DEASP的衍生物,研究阳离子基团的推拉电子能力对于配合物双光子敏化效率的作用机制。通过改变阳离子基团的端基结构可以有效提高双光子敏化效率,有望获得1.06μm高效双光子吸收诱导荧光的铕荧光探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铕配合物 离子缔合 双光子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双(4″,4″,4″-三氟代-1″,3″-二氧代丁基)间位联苯基苯双核铕配合物的合成与发光
17
作者 刘生桂 唐斯萍 +1 位作者 潘荣楷 郭锦媛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6-130,共5页
合成了一个新的双核铕配合物Eu2(bdb)3·4H2O[H2bdb=4,4′-双(4″,4″,4″-三氟代-1″,3″-二氧代丁基)-间位联苯基苯]。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证实其配位方式是三个配体同时和两个铕离子绞合配位。该配合物发出铕离子特征红光,... 合成了一个新的双核铕配合物Eu2(bdb)3·4H2O[H2bdb=4,4′-双(4″,4″,4″-三氟代-1″,3″-二氧代丁基)-间位联苯基苯]。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谱证实其配位方式是三个配体同时和两个铕离子绞合配位。该配合物发出铕离子特征红光,发射峰值位于614nm,其激发光谱的激发峰值位于370nm。配合物的发光寿命为336μs,寿命曲线很好地和单指数衰减拟合曲线相吻合,进一步证实配合物只有一个对称中心铕离子存在。配合物热稳定性达到230℃,满足制备LED器件的要求。将该配合物与370nm发射的InGaN芯片组合成功地制备了红色发光二极管,当配合物和硅树脂的质量比为1:30时,红色发光二极管的色坐标为x=0.6353,y=0.3340,发光效率为1.36lm/W。结果表明:该配合物是制备半导体高显色指数白光LED潜在的红色有机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铕配合物 化学合成 发光粉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苄基-1,3-二苯基-1,3-丙二酮的合成及其铕配合物光致发光
18
作者 肖尊宏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34,共3页
合成了新的配体2-苄基-1,3-二苯基-1,3-丙二酮和新的铕配合物Eu(RDBM)3phen,并用元素分析(EA)I、R和UV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Eu(RDBM)3phen在波长328nm激发下,发出以铕的特征发射谱线615nm左右为主的强荧光,对应跃迁为5D0→7F2;2-苄... 合成了新的配体2-苄基-1,3-二苯基-1,3-丙二酮和新的铕配合物Eu(RDBM)3phen,并用元素分析(EA)I、R和UV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配合物Eu(RDBM)3phen在波长328nm激发下,发出以铕的特征发射谱线615nm左右为主的强荧光,对应跃迁为5D0→7F2;2-苄基-1,3-二苯基-1,3-丙二酮对铕离子具有敏化作用,是铕配合物的良好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苄基-1 3-二苯基-1 3-丙二酮 铕配合物 合成 光致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波敏化发光铕配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4
19
作者 邵光胜 薛富民 +2 位作者 韩荣成 汤敏贤 王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2031-2036,共6页
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保护剂,利用沉淀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35nm的Eu(tta)3dpbt(dpbt=2-(N,N-二乙基苯胺-4-基)-4,6-二(3,5-二甲基吡唑-1-基)-1,3,5-三嗪,tta=噻吩甲酰三氟丙酮负离子)荧光纳米粒子.BSA保护Eu(tta)3dpbt纳米粒子在水中分... 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保护剂,利用沉淀法制备了平均粒径为35nm的Eu(tta)3dpbt(dpbt=2-(N,N-二乙基苯胺-4-基)-4,6-二(3,5-二甲基吡唑-1-基)-1,3,5-三嗪,tta=噻吩甲酰三氟丙酮负离子)荧光纳米粒子.BSA保护Eu(tta)3dpbt纳米粒子在水中分散稳定性高,光稳定性好,长波敏化发光性能优良.其在可见光区激发峰位于415nm,激发峰尾部延展至470nm,发光量子产率为0.20(λex=415nm,25℃).在近红外双光子激发下可发出纯正的红光,Eu(tta)3dpbt纳米粒子最大双光子激发作用截面为2.4×105GM(λex=830nm,1GM=10-50cm4·s·photo-1·particle-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纳米粒子 铕配合物 长波敏化发光 双光子激发 荧光生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SiO_2纳米复合物对羧酸铕配合物的荧光增强 被引量:2
20
作者 侯福华 张海霞 +4 位作者 褚庆凯 范建茹 王爱玲 褚海斌 赵永亮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81-1186,共6页
分别以苯氧乙酸和对苯二甲酸为阴离子配体,以邻菲罗啉为中性配体,稀土铕离子为中心体,合成了两种三元稀土铕配合物Eu(Phen)L3(L=苯氧乙酸)和Eu2(Phen)2L3'(L'=对苯二甲酸)。利用还原法制备纳米银溶胶,采用改进的Stber法在银... 分别以苯氧乙酸和对苯二甲酸为阴离子配体,以邻菲罗啉为中性配体,稀土铕离子为中心体,合成了两种三元稀土铕配合物Eu(Phen)L3(L=苯氧乙酸)和Eu2(Phen)2L3'(L'=对苯二甲酸)。利用还原法制备纳米银溶胶,采用改进的Stber法在银纳米颗粒外面包裹二氧化硅,通过控制正硅酸四乙酯(TEOS)的滴加时间和滴加量以控制二氧化硅壳层的生长厚度,得到Ag@SiO2核壳结构颗粒。通过该核壳结构颗粒与DMF溶解的稀土铕配合物的相互作用,得到核壳型Ag@SiO2荧光纳米复合物。结果表明,所得纳米银粒径为50 nm左右,包覆的SiO2壳层厚度约为12 nm。SiO2包覆的纳米银对两种铕配合物的荧光发射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SiO2纳米复合 铕配合物 荧光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