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0篇文章
< 1 2 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督培元”针灸疗法治疗失眠探析
1
作者 刘静雪 孙善斌 +1 位作者 梁月光 张文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48-52,共5页
该文认为失眠病机为“营卫失和,阴阳失调”,提出治疗失眠以“和营卫,调阴阳”为核心的治疗思路,采用“通督培元”法,重视调理督脉之气机和培补脾肾之元气,治病求本,针灸并用,注重手法,讲究得气。
关键词 通督培元 失眠 针灸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肝降压汤联合温针灸疗法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杨仁芬 陈耀辉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7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平肝降压汤联合温针灸疗法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绵阳市游仙区忠兴中心卫生院收治的97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48例与观察组(平肝降压汤联合... 目的:探讨分析平肝降压汤联合温针灸疗法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绵阳市游仙区忠兴中心卫生院收治的97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48例与观察组(平肝降压汤联合温针灸疗法)49例,对照分析两组血压、中医证候积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压水平、中医证候积分、vWF、ET-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肝降压汤联合温针灸疗法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既可促进患者血压、症状改善,也能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平肝降压汤 针灸疗法 中医证候积分 血管内皮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肝理肺汤口服联合针灸疗法治疗听力平坦下降型突发性耳聋肝火上炎证的临床观察
3
作者 田立俊 董文荣 +3 位作者 马丽霞 张滋 周顺 赵昱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35期84-87,共4页
目的观察清肝理肺汤口服联合针灸疗法治疗听力平坦下降型突发性耳聋肝火上炎证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听力平坦下降型突发性耳聋肝火上炎证患者111例,随机分为针灸组、清肝理肺汤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37例。三组均给予... 目的观察清肝理肺汤口服联合针灸疗法治疗听力平坦下降型突发性耳聋肝火上炎证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听力平坦下降型突发性耳聋肝火上炎证患者111例,随机分为针灸组、清肝理肺汤组及联合治疗组,每组37例。三组均给予甲泼尼龙、巴曲酶等常规治疗,针灸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清肝理肺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清肝理肺汤口服,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清肝理肺汤口服联合针灸治疗,疗程均为2周。评价三组临床疗效,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的纯音听阈值、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PV)、红细胞变形指数(EDI)、血细胞比容(HCT)]以及内耳基底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内听动脉直径,记录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针灸组痊愈4例、显效12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1.08%;清肝理肺汤组分别为3、11、14、9例及75.68%;联合治疗组分别为8、16、10、3例及91.89%;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均高于针灸组、清肝理肺汤组(P均<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三组治疗后纯音听阈值、中医证候积分、血清CRP、血清IL-6、血清TNF-α及PV、HCT均降低,EDI及内听动脉直径均升高,以联合治疗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三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小脑前下动脉直径均升高(P均<0.05),三组治疗后基底动脉、小脑前下动脉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均>0.05。结论清肝理肺汤口服联合针灸疗法治疗听力平坦下降型突发性耳聋肝火上炎证安全、有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反应、改善内耳微循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耳聋 平坦下降型 清肝理肺汤 针灸疗法 微循环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疗法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叶香吟 何冬梅 +3 位作者 周园芳 孙宁 熊坚 孙睿睿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期107-110,共4页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是常见的术后不良事件。在PCS的临床治疗中,针灸疗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通过检索相关文献,根据不同的针灸疗法进行分类总结,分析不同针灸疗法在PCS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临床应用针灸疗法治疗该病或进...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是常见的术后不良事件。在PCS的临床治疗中,针灸疗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文通过检索相关文献,根据不同的针灸疗法进行分类总结,分析不同针灸疗法在PCS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临床应用针灸疗法治疗该病或进行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 胁痛 痞满 针灸疗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升降理论的针灸疗法在产后失眠患者中的应用
5
作者 杨振 郝春红 毛常峰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11-115,共5页
目的探究基于升降理论的针灸疗法在产后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1例产后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基于升降理论的针灸疗法配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睡眠监测情... 目的探究基于升降理论的针灸疗法在产后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31例产后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基于升降理论的针灸疗法配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睡眠监测情况、过度觉醒情况及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睡眠总时长高于对照组,睡眠潜伏期、觉醒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浅睡眠时间低于对照组,慢波睡眠时间、REM睡眠时间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后、14 d后,观察组的HAS均低于对照组,PSQ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升降理论的针灸疗法能有效改善产后失眠患者的睡眠监测结果、过度觉醒情况及睡眠质量,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失眠 升降理论 针灸疗法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建中汤加减联合朱琏针灸疗法治疗胃溃疡的效果分析
6
作者 黄伟第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32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究胃溃疡(GU)患者使用小建中汤加减联合朱琏针灸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2020年8月—2022年3月收治的GU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n=41,小建中汤加减治疗)和联合组(n=41,小建中汤加减联合朱琏针灸疗法治... 目的:探究胃溃疡(GU)患者使用小建中汤加减联合朱琏针灸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表法将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2020年8月—2022年3月收治的GU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n=41,小建中汤加减治疗)和联合组(n=41,小建中汤加减联合朱琏针灸疗法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胃脘胀满、嗳气、反酸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建中汤加减联合朱琏针灸疗法治疗GU疗效显著,有助于降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减轻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小建中汤加减 朱琏针灸疗法 中医证候积分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手法配合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姚乃捷 黄飞麒 赵晓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4期35-36,共2页
目的探析中医手法配合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1例。参照组给予针灸治疗,实验组则应用中医手法配合针灸治疗。对... 目的探析中医手法配合针灸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1例。参照组给予针灸治疗,实验组则应用中医手法配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77%高于参照组的77.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1、3、6 d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参照组,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中医手法配合针灸疗法的临床效果较显著,减轻其疼痛程度,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了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临床推广价值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手法 针灸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疗法对压力性尿失禁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程楚 储浩然 许蕾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6期1165-1167,共3页
中医认为,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与肺、脾、胃、心、肝、肾、三焦的功能密切相关,其病位在膀胱,多由于肾气亏虚、下元不固或气血亏虚、膀胱失约或湿热下注、积于膀胱导致。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的作用,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方法主要包... 中医认为,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与肺、脾、胃、心、肝、肾、三焦的功能密切相关,其病位在膀胱,多由于肾气亏虚、下元不固或气血亏虚、膀胱失约或湿热下注、积于膀胱导致。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的作用,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方法主要包括毫针、电针、穴位注射以及针灸并用、针灸结合盆底肌训练等,主要通过其调节排尿中枢的作用发挥疗效。今后针灸治疗本病的研究方向应为增加辨证分型,统一疗效标准,并采用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合理设计的临床实验以增强针灸治疗本病的说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压力性尿失禁 疏通经络 调和阴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苁蓉精联合针灸疗法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步行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娟 张超 +3 位作者 胡敏 符卓 毕蒙蒙 周甜甜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1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苁蓉精颗粒联合针灸对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步行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PD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针灸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苁蓉精颗粒联合针灸对早期帕金森病(PD)患者步行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PD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针灸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苁蓉精中药复方颗粒。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2、3、6个月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结果。结果治疗后1、2、3、6个月2组PDQ-39评分、TUGT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苁蓉精中药治疗结合针灸疗法有助于提高早期PD患者生活质量和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针灸疗法 肉苁蓉 生活质量 中医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疗法治疗胆道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32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武 仇雷霞 曹家月 《西部中医药》 2012年第9期82-83,共2页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治疗胆道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针灸联合组和对照组,3组均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治疗,其中针刺组、针灸联合组分别给予针刺治疗,针灸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结果:症状积分...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治疗胆道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针灸联合组和对照组,3组均给予围手术期常规治疗,其中针刺组、针灸联合组分别给予针刺治疗,针灸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结果:症状积分3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针灸联合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灸联合组与针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针刺组、针灸联合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针灸联合组高于针刺组(P<0.05)。结论:针灸疗法治疗胆道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功能紊乱/针灸疗法 足三里 内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疗法在中风病人早期康复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陶加平 皮敏 +1 位作者 吴立雄 孙外主 《江西中医药》 2001年第5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针灸疗法 中风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疗法联合清热利湿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殷红 李金磊 杨景帆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期103-104,共2页
目的:探讨用针灸疗法联合清热利湿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将近期昆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REG组和OBG组。为两组患者均使用清热利湿汤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REG组患者使用针灸疗法进行... 目的:探讨用针灸疗法联合清热利湿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将近期昆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平均分为REG组和OBG组。为两组患者均使用清热利湿汤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REG组患者使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治疗前后的VAS评分。结果:与OBG组患者相比,REG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低(P <0.05)。治疗后,与OBG组患者相比,REG组患者的VAS评分较低(P <0.05)。结论:用针灸疗法联合清热利湿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针灸疗法 清热利湿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熏药配合针灸疗法对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永江 盘雪娇 +1 位作者 李一鹤 刘蕾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22期135-138,共4页
目的分析中药熏药配合针灸疗法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26例中风恢复期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3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功能训练,参照组采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配合中药熏药进行治... 目的分析中药熏药配合针灸疗法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126例中风恢复期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3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功能训练,参照组采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配合中药熏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颈内动脉阻力指数(RI)、颈内动脉搏动指数(PI)]。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12.47±3.58)分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5.16±4.3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ADL评分(83.67±5.44)分显著高于参照组的(68.37±8.1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RI、PI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RI(0.50±0.02)、PI(0.83±0.04)均显著低于参照组的(0.60±0.03)、(1.06±0.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药配合针灸疗法可促进中风恢复期患者脑组织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还显著改善其脑神经功能,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熏药 针灸疗法 功能训练 中风恢复期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疗法抗运动疲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马桂芝 方剑乔 《江西中医药》 2007年第9期69-71,共3页
通过查阅近年来有关针灸抗运动疲劳的文献报道,阐明针灸疗法抗运动性疲劳的机制、方法和疗效,并对今后针灸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提出展望。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针灸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疗法治疗化疗后呃逆20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万里新 王旸 《中国民间疗法》 2007年第2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针灸疗法 化疗后 呃逆 治疗 疗效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与针灸疗法对小儿面神经炎的疗效及其对血清TGF-β1、IL-6、IL-10水平改善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双武 章作朋 王彦军 《抗感染药学》 2018年第9期1601-1603,共3页
目的:评价鼠神经生长因子与针灸疗法对小儿面神经炎的疗效及其对血清TGF-β1、IL-6、IL-10水平改善的影响。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来院诊治的面神经炎患儿82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单一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41例;单一... 目的:评价鼠神经生长因子与针灸疗法对小儿面神经炎的疗效及其对血清TGF-β1、IL-6、IL-10水平改善的影响。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来院诊治的面神经炎患儿82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单一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41例;单一用药组患儿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联合用药组患儿在单一用药组基础上加用针灸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面神经炎症状评分值和血清炎症各因子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面神经炎症状评分值以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疗程后两组患儿的面神经炎症状评分值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用药组患儿用药后的症状评分值高于单一用药组(P<0.05);治疗2疗程后两组患儿的TGF-β1和IL-10水平测得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IL-6水平测得值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用药组患儿的TGF-β1和IL-10水平测得值均高于单一用药组(P<0.05),IL-6水平测得值低于单一用药组(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与针灸疗法联用治疗小儿面神经炎症状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患者血清炎症各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神经生长因子 针灸疗法 小儿面神经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中药汤剂联合针灸疗法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世森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9期35-36,共2页
目的 :探讨用中药汤剂联合针灸疗法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9例患者。... 目的 :探讨用中药汤剂联合针灸疗法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9例患者。我院给对照组患者使用西药进行治疗,给观察组患者联合使用中药汤剂和针灸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ESR(红细胞沉降率)、CRP(C反应蛋白)的水平、RF(类风湿因子)的水平以及存在肿胀关节的数量、存在压痛关节的数量和晨僵持续的时间。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ESR、CRP的水平和RF的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存在肿胀关节的数量和存在压痛关节的数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其晨僵持续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中药汤剂联合针灸疗法治疗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药汤剂 针灸疗法 联合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针灸疗法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华海燕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3期34-34,共1页
目的 :探讨用针灸疗法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5例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有30例患者,观察组有35例患者。... 目的 :探讨用针灸疗法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1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5例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有30例患者,观察组有35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诱导排尿疗法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针灸疗法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膀胱残留尿量的情况。结果 :治疗结束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29%。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膀胱的残留尿量平均为187.06±7.51mL,对照组患者膀胱的残留尿量平均为628.61±11.05mL,观察组患者膀胱的残留尿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针灸疗法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显著,此疗法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排尿不畅的症状。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肛肠术后尿潴留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疗法与疏通经络述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娜 董力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1年第1期82-82,共1页
简述针灸疗法与疏通经络,认为疏通经络就是调理经气,经络畅通则血行气通,祛邪外出,针刺可起到祛风除湿,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而止痛的作用。
关键词 针灸疗法 疏通经络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灸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对患者面神经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波 周凤丹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11期181-182,共2页
目的:探讨用温针灸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对患者面神经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为其使用西... 目的:探讨用温针灸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对患者面神经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期间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为其使用西药联合康复训练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用温针灸疗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面部残疾躯体功能指数(FDIP)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社会生活功能量表(FDIS)的评分、House-Brackmann(H-B)面神经功能分级的评分及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温针灸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促进患者面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其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周围性面瘫 面神经功能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