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高压法提取金属富勒烯Ln_m@C_(2n)(Ln=Y,Gd,Tb) 被引量:5
1
作者 孙淑清 刘志强 +1 位作者 邢俊鹏 刘淑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00-302,共3页
A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method was used to efficiently and selectively extract metallofullerenes Ln m @C 2n (Ln=Y, Gd, Tb) in a closed stainless steel autoclave under inert gas protection. 1,2,3 Trichloro... A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method was used to efficiently and selectively extract metallofullerenes Ln m @C 2n (Ln=Y, Gd, Tb) in a closed stainless steel autoclave under inert gas protection. 1,2,3 Trichlorobenzene was found to be more effective and selective for the extraction of Ln@C 82 (Ln=Y, Gd, Tb) from empty fullerenes and other metallofullerene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富勒烯 高温高压提取法 烟炱 甲苯索氏提取法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金属富勒烯的高效提取和电化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孙宝云 李美仙 顾镇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389-1391,共3页
Sm@C 82 (Ⅲ) was effectively extracted by the high temperature DMF extraction and separated in one step HPLC, making the further studies of its properties possible. The successful purification of Sm metallofullerene w... Sm@C 82 (Ⅲ) was effectively extracted by the high temperature DMF extraction and separated in one step HPLC, making the further studies of its properties possible. The successful purification of Sm metallofullerene with such a low yield indicates that the high temperature DMF extraction is much effective. The cyclic and differential pulse voltammgrams of the pure Sm@C 82 (Ⅲ) were first measured, indicating that it has a good electron accepted ability. Up to 6 electrons can be added to them. The analysis of the potentials, the potential differential and the number of electron transferred show that Sm prefers to take +2 charge state in the carbon cage. The study of electronic structure would help us to produce, extract more metallofullerenes and synthesize useful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 金属富勒烯 提取 电化学性质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镧金属富勒烯不同溶剂的高温高压提取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冰冰 刘子阳 +6 位作者 徐文国 杨海滨 高春晓 李冬妹 杨玉琨 刘淑莹 邹广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959-960,共2页
将金属原子或离子置于以C60、C82为代表的富勒烯笼内形成金属富勒烯包合物是目前富勒烯研究的热点课题[1~3].合成的金属富勒烯常伴随生成较难分离的空心富勒烯,传统的索氏提取法效率又较低,使得金属富勒烯的深入研究受到... 将金属原子或离子置于以C60、C82为代表的富勒烯笼内形成金属富勒烯包合物是目前富勒烯研究的热点课题[1~3].合成的金属富勒烯常伴随生成较难分离的空心富勒烯,传统的索氏提取法效率又较低,使得金属富勒烯的深入研究受到限制[1,2].本文采用改进的高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富勒烯 高温 高压 提取 富勒烯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步法提取笼内金属富勒烯 被引量:2
4
作者 郝春雁 刘子阳 +2 位作者 徐文国 郭兴华 刘淑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1837-1839,共3页
两步法提取笼内金属富勒烯郝春雁,刘子阳,徐文国,郭兴华,刘淑莹(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吉林大学化学系,长春,130022)关键词金属富勒烯,索氏提取,DEI-MS,LDI-MS目前笼内包含金属的富勒烯化合物以... 两步法提取笼内金属富勒烯郝春雁,刘子阳,徐文国,郭兴华,刘淑莹(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吉林大学化学系,长春,130022)关键词金属富勒烯,索氏提取,DEI-MS,LDI-MS目前笼内包含金属的富勒烯化合物以其新颖独特的结构和性质而格外引人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富勒烯 索氏提取 DEI-MS LDI-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富勒烯包合物M@C_(50)结构和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东来 顾惠敏 +1 位作者 沈洪涛 翟玉春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83-686,共4页
在密度泛函B3LYP理论下,用LANL2DZ基组对具有D5h,D3对称性的两种C50富勒烯异构体及以它们为基形成的第二主族金属富勒烯包合物M@C50[M=Be,Mg,Ca,Sr,Ba]进行了几何构型优化和振动频率分析.得到了相应的优化几何参数、总能量、前线轨道能... 在密度泛函B3LYP理论下,用LANL2DZ基组对具有D5h,D3对称性的两种C50富勒烯异构体及以它们为基形成的第二主族金属富勒烯包合物M@C50[M=Be,Mg,Ca,Sr,Ba]进行了几何构型优化和振动频率分析.得到了相应的优化几何参数、总能量、前线轨道能级差,同时还计算了分子中原子电荷和结合能.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内包金属原子类型M(除Be外)相同时,D5hM@C50包合物比相对应的D3M@C50包合物稳定;对于具有相同对称性而内包金属原子类型M不同的D5hM@C50,其稳定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从热力学或动力学角度分析,形成D5h对称性的Sr@C50,Ba@C50包合物都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金属富勒烯 异构体 结合能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富勒烯包合物衍生物的合成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俞海军 彭汝芳 +6 位作者 金波 王金刚 朱根华 杨文宁 王凯 袁帮群 楚士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3-67,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对合成金属富勒烯包合物衍生物的研究进展。Diels-Alder、1,3-偶极、硅烷化、羟基化、Bingel-Hirsch等是合成金属富勒烯包合物衍生物的主要方法,而碳笼内包合的簇的种类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化学反应过程和金属富勒烯包合物衍... 综述了近年来对合成金属富勒烯包合物衍生物的研究进展。Diels-Alder、1,3-偶极、硅烷化、羟基化、Bingel-Hirsch等是合成金属富勒烯包合物衍生物的主要方法,而碳笼内包合的簇的种类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化学反应过程和金属富勒烯包合物衍生物的性能,这些金属富勒烯包合物衍生物所具有的新性能,在医药、材料和电子器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展望了今后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富勒烯包合物 合成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包金属富勒烯衍生物La@C_(82)-(C_4N_2H_8)_mH_n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7
作者 戴富才 常菲 +1 位作者 任同祥 孙宝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76-1981,共6页
在常温、Ar气保护下研究了金属富勒烯与哌嗪(Piperazine)的反应,并用硅胶柱分离了3种金属富勒烯衍生物.用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手段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La@C82-C4N2H8,La@C82-C4N2H8-H8和... 在常温、Ar气保护下研究了金属富勒烯与哌嗪(Piperazine)的反应,并用硅胶柱分离了3种金属富勒烯衍生物.用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手段分析确定其结构分别为La@C82-C4N2H8,La@C82-C4N2H8-H8和La@C82-(C4N2H8)2-H6.对比C60与哌嗪的反应结果发现,与空富勒烯相比,金属富勒烯反应活性更高,产物加成数目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富勒烯 衍生物 激光解析飞行时间质谱 紫外-可见-近红外光谱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金属富勒烯衍生物的合成和表征 被引量:4
8
作者 孙宝云 顾镇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747-1749,共3页
Three water-soluble metallofullerene derivativ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IR and XPS analysis indicate that they have average compositions of Gd@C 82(OH) 22, Gd@C 82(OH) 6 (NHCH 2CH 2SO 3H) 8 and Gd@C 82(OH) 5(NHCH 2COO... Three water-soluble metallofullerene derivatives have been synthesized. IR and XPS analysis indicate that they have average compositions of Gd@C 82(OH) 22, Gd@C 82(OH) 6 (NHCH 2CH 2SO 3H) 8 and Gd@C 82(OH) 5(NHCH 2COOH) 9, respectively. They are particularly interesting in medical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衍生物 金属富勒烯 合成 表征 红外光谱 光电子能谱 核磁成像造影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内金属富勒烯研究进展
9
作者 柳翱 张德文 解耸林 《吉林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2期32-35,共4页
对金属富勒烯的制备、提纯、结构。
关键词 金属富勒烯 制备 提纯 结构 应用前景 笼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富勒烯的质谱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锬 邢俊鹏 +3 位作者 季怡萍 刘志强 刘淑莹 封继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39-442,共4页
利用电弧放电法合成笼内金属富勒烯 Gd@C82 ,Gd2 @C80 ,Gd@C80 .实验结果表明 ,两步高温高压法( 1 ,2 ,4 -三甲基苯 ,吡啶 )可有效地提取金属富勒烯 Gd@C82 .本文分别利用 ESI-MS,REC-MS,MALDI-TOF-MS质谱技术研究了 Gd@C82 ,Gd2 @C80 ,... 利用电弧放电法合成笼内金属富勒烯 Gd@C82 ,Gd2 @C80 ,Gd@C80 .实验结果表明 ,两步高温高压法( 1 ,2 ,4 -三甲基苯 ,吡啶 )可有效地提取金属富勒烯 Gd@C82 .本文分别利用 ESI-MS,REC-MS,MALDI-TOF-MS质谱技术研究了 Gd@C82 ,Gd2 @C80 ,Gd@C80 和富勒烯 Cn( n=60 ,70 ,82 ,84… )的气相负离子特性 .结果表明 ,包入 Gd3 + 后非极性的 C82 转变为极性的 Gd@C82 分子 ;金属离子 Gd3 + 处于 C3 -82 笼中非中心的位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步高温高压法 金属富勒烯 气相负离子行为 质谱技术 ESI-MS MALDI-TOF-MS RE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嵌金属富勒烯Sc_2S@C_(86)的结构和性质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学森 雷丹 甘利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29-934,共6页
金属硫化物富勒烯是一类结构新奇的化合物,阐释其结构和性质是当前的重要研究任务。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系统研究了质谱实验已经检测到的内嵌金属富勒烯Sc_2S@C_(86)的结构和性质。结果显示,能量最低的异构体是Sc_2S@C_(86):... 金属硫化物富勒烯是一类结构新奇的化合物,阐释其结构和性质是当前的重要研究任务。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系统研究了质谱实验已经检测到的内嵌金属富勒烯Sc_2S@C_(86)的结构和性质。结果显示,能量最低的异构体是Sc_2S@C_(86):63751(独立五元环规则(IPR)-9),该碳笼与已报道的Sc2C2@C86的碳笼一样;其次是non-IPR Sc_2S@C_(86):63376。自然键轨道(NBO)和分子中原子理论(AIM)分析显示,内嵌团簇与碳笼间存在电荷转移相互作用和共价作用。温度效应计算显示,高温时Sc_2S@C_(86)是多个异构体共存的。为了对将来实验结构测定提供参考,本文提供了能量最低的两个异构体的红外光谱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富勒烯 结构 性质 电荷转移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内金属富勒烯的Gd@C_(82)合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德文 柳翱 郐羽 《吉林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2期47-48,共2页
研究了用电弧法制备金属富勒烯Gd @C82 的方法 ,并发现了用N 甲基吡咯烷酮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提取Gd @C82 效率高 ,选择性好。
关键词 金属富勒烯 Gd@C82 电弧 提纯 笼形结构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嵌金属富勒烯Gd@C_(82)在Cu(111)和Pt(111)表面吸附结构的STM研究
13
作者 陈建 秦志辉 +1 位作者 卢双赞 曹更玉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31-336,共6页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研究分析了内嵌金属富勒烯分子Gd@C82在Cu(111)和Pt(111)上的低温(200~250 K)生长方式和吸附结构。不同强弱的分子-衬底间相互作用导致Gd@C82在Cu(111)和Pt(111)上的生长方式有很大区别。经过热处理后,Gd@C82... 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研究分析了内嵌金属富勒烯分子Gd@C82在Cu(111)和Pt(111)上的低温(200~250 K)生长方式和吸附结构。不同强弱的分子-衬底间相互作用导致Gd@C82在Cu(111)和Pt(111)上的生长方式有很大区别。经过热处理后,Gd@C82分子诱导Cu(111)衬底发生重构,而在Pt(111)上未发现此现象。两种金属衬底不同的晶格常数和电子性质导致退火后的分子自组装结构也不一样:Gd@C82在Cu(111)上形成等价的两种吸附结构,即(√19×√19)R23.4°和(√19×√19)R36.6°;分子在Pt(111)上形成一种与〈110〉方向一致的密堆积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富勒烯 扫描隧道显微镜 吸附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嵌金属富勒烯Ce_(2)@C_(100)与碳纳米环之间的相互作用
14
作者 李旺昌 刘洋 +2 位作者 杨文静 张竹霞 崔鹏 《微纳电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43-1952,共10页
铈基金属富勒烯中内嵌的Ce^(3+)([Xe]4f^(1))上存在一个不成对的f电子,导致其具有顺磁性。将铈基金属富勒烯内嵌于大环分子内形成的复合结构,通过限域的方式实现了金属富勒烯的定向排布,因此研究复合物结构中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可为金属... 铈基金属富勒烯中内嵌的Ce^(3+)([Xe]4f^(1))上存在一个不成对的f电子,导致其具有顺磁性。将铈基金属富勒烯内嵌于大环分子内形成的复合结构,通过限域的方式实现了金属富勒烯的定向排布,因此研究复合物结构中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可为金属富勒烯基器件的构建提供理论指导。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使用全氟环对苯撑(PF[12]CPP,主体分子)和铈基金属富勒烯(Ce_(2)@D_(5)(450)-C_(100),客体分子)构建了主客体复合物结构,并对其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Ce_(2)@D_(5)(450)-C_(100)分子倾向于半躺在主体分子的空腔中,且自旋多重度为3时体系有着更好的稳定性。弱相互作用分析显示主客体之间通过π-π相互作用结合,且弱相互作用区域与主客体之间的界面距离有关。这些结果为基于金属富勒烯的主客体体系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嵌金属富勒烯 碳纳米环 密度泛函理论 主客体体系 顺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富勒烯的价π轨道成键 杜瓦结构和无π轨道自由基结构(英文)
15
作者 丘应楠 肖继梅 +2 位作者 肖兴才 黄文秀 黎念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1147-1152,共6页
对富勒烯的价π轨道成键和无π轨道自由基进行了理论研究,得到内接和外接一种和多种金属富勒烯的各种可能对称性和结构.除了C60(Ih)、C34(C3v)和C28(Td)外,我们还研究了C33(C3)、C56(Td)和C68(Td).这样的价键观点将为... 对富勒烯的价π轨道成键和无π轨道自由基进行了理论研究,得到内接和外接一种和多种金属富勒烯的各种可能对称性和结构.除了C60(Ih)、C34(C3v)和C28(Td)外,我们还研究了C33(C3)、C56(Td)和C68(Td).这样的价键观点将为分子轨道计算以及分子构件配置的相反观点提供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勒烯 金属富勒烯 杜瓦结构 价键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化学所:成功合成新奇的“俄罗斯套娃”型金属富勒烯
16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4-114,共1页
近日,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院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合成了一个新型的类似俄罗斯套娃内嵌富勒烯Sc4Q@C80,引起了国际科学界广泛关注。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 近日,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院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合成了一个新型的类似俄罗斯套娃内嵌富勒烯Sc4Q@C80,引起了国际科学界广泛关注。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院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致力于新型内嵌金属富勒烯的合成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富勒烯 中科院化学所 俄罗斯 合成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分子纳米结构 重点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交通大学特聘研究员蔡文婷 聚焦金属富勒烯研究 开创学科发展新路径
17
作者 徐佳 《中国高新科技》 2022年第1期35-37,共3页
碳纳米材料是指分散相尺度至少有一维小于100nm的结构型碳材料,主要包含富勒烯、纳米碳管、石墨烯和纳米介孔碳等。碳纳米材料凭借其多样化的分子结构、独特的性能及在新能源、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 碳纳米材料是指分散相尺度至少有一维小于100nm的结构型碳材料,主要包含富勒烯、纳米碳管、石墨烯和纳米介孔碳等。碳纳米材料凭借其多样化的分子结构、独特的性能及在新能源、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材料之一。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学院特聘研究员蔡文婷一直从事新型碳纳米材料的基础研究与应用探索,主要涉及金属掺杂碳分子及其组装体的分子设计、构效关系、掺杂改性以及在单分子磁性和电化学能量回收等方面的研究,着重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和量化计算对亚纳米尺度下金属掺杂碳分子及寡原子间相互作用机制进行精确表征和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材料 纳米碳管 金属掺杂 碳分子 单晶X射线衍射 金属富勒烯 能量回收 量化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嵌放射性金属同位素富勒烯的制备及生物学研究
18
作者 谭碧生 龙新平 +3 位作者 彭汝芳 李鸿波 金波 楚士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6-90,共5页
综述了内嵌放射性金属同位素富勒烯的制备及医用研究现状。内嵌金属富勒烯的制备目前主要采用电弧放电法,但产率还较低;而放射性内嵌金属富勒烯的合成,主要是利用镧系区域的钬、钐和镥等具有合适的中子捕获截面及适当的半衰期的元素首... 综述了内嵌放射性金属同位素富勒烯的制备及医用研究现状。内嵌金属富勒烯的制备目前主要采用电弧放电法,但产率还较低;而放射性内嵌金属富勒烯的合成,主要是利用镧系区域的钬、钐和镥等具有合适的中子捕获截面及适当的半衰期的元素首先由电弧法制备,然后在中子的辐照下形成。因中子辐照会破坏碳笼,故放射性内嵌金属富勒烯的产率更低。动物实验是利用BALB/c小鼠和Fischer大鼠进行活体代谢实验,结果表明,放射性钬内嵌金属富勒烯主要分布于骨骼和肝脏,毒性低而靶向性高。放射性内嵌金属富勒烯有望成为新型放射性药物或示踪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内嵌金属富勒烯 放射性药物 放射性示踪剂 中子辐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微粒催化制备洋葱状富勒烯的研究
19
作者 王海英 王晓敏 +3 位作者 赵兴国 章海霞 刘旭光 许并社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8-589,共2页
关键词 金属微粒 洋葱状富勒烯 催化作用 催化剂 富勒烯包合物 金属富勒烯 温度因素 内包金属 直流电弧放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金属外掺杂富勒烯C_(20)M(M=Li,Ti,Fe)的储氢性能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成杰 唐春梅 +1 位作者 张轶杰 高凤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131-2137,共7页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广义梯度近似(GGA)对经碱金属原子Li、过渡金属原子Ti和Fe修饰的富勒烯C20M(M=Li,Ti,Fe)的储氢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20Li(C20Ti和C20Fe)能够吸附H2的最大数目为6,6和4,与18电子规则相吻合;C20M(M=... 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中的广义梯度近似(GGA)对经碱金属原子Li、过渡金属原子Ti和Fe修饰的富勒烯C20M(M=Li,Ti,Fe)的储氢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C20Li(C20Ti和C20Fe)能够吸附H2的最大数目为6,6和4,与18电子规则相吻合;C20M(M=Li,Ti,Fe)对H2的平均吸附能在0.25-0.80 eV范围内,介于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之间(0.1-0.8 eV),因此可以实现常温下对氢的可逆吸附.C20Li主要通过正负电荷形成的偶极矩作用进行储氢,而C20Ti和C20Fe主要通过Dewar-Kubas作用进行储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勒烯C20 金属掺杂富勒烯 C20Li C20Ti C20Fe 储氢性能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