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革业重金属铬处理技术现状及相关标准和技术政策 被引量:2
1
作者 庞晓燕 赵晓东 +3 位作者 毕东亮 丁志文 张慧洁 吴义兴 《皮革与化工》 CAS 2013年第4期26-28,34,共4页
本文概述了当前铬鞣工序的清洁生产技术及含铬固废的清洁处理技术现状,综述了目前针对制革业重金属铬的相关标准及技术政策。
关键词 制革 重金属铬 清洁生产 标准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土壤重金属铬污染预测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彭盼盼 伍靖伟 +3 位作者 刘聪 彭翔 李银 刘瑜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6-200,共5页
由于某化工厂铬渣的堆放,导致天津市北辰区土壤和地下水系统中铬含量超标。该研究通过野外勘测获取研究区域的土壤特性、水动力参数;通过室内试验,获取了污染物铬的吸附分配系数;根据土地利用状况将研究区域划分为污染源区、生活区和农... 由于某化工厂铬渣的堆放,导致天津市北辰区土壤和地下水系统中铬含量超标。该研究通过野外勘测获取研究区域的土壤特性、水动力参数;通过室内试验,获取了污染物铬的吸附分配系数;根据土地利用状况将研究区域划分为污染源区、生活区和农田区3个子区域;运用Hydrus-1D对3个子区域分别建立污染物铬在浅层土壤(0~200cm)中运移规律的数值模拟模型;对未来30a污染物铬的运移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铬在土壤垂直剖面上分布无明显规律;根据GB15618-200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在预测期3~5a之后,研究区域浅层土壤剖面中污染物铬含量均低于土壤无机物污染的二级标准,可认为处于无污染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土壤 重金属铬 HYDRUS-1D 数值模拟 预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吉卵囊藻对重金属铬的耐受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董龙香 程俊茗 +1 位作者 胡鲲 杨先乐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2-78,共7页
为了研究波吉卵囊藻对重金属铬的耐受性,向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i)培养液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重铬酸钾,铬(Ⅵ)浓度依次为:0、2.5、5.0、7.5、10.0、12.5、15.0 mg/L。每天定时测定波吉卵囊藻藻细胞密度、叶绿素a含量以及藻蛋白含... 为了研究波吉卵囊藻对重金属铬的耐受性,向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i)培养液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重铬酸钾,铬(Ⅵ)浓度依次为:0、2.5、5.0、7.5、10.0、12.5、15.0 mg/L。每天定时测定波吉卵囊藻藻细胞密度、叶绿素a含量以及藻蛋白含量。结果表明波吉卵囊藻在铬浓度≤5.0 mg/L时,随着培养时间的增长,藻细胞密度、叶绿素a含量和蛋白含量均增加,且高于空白对照组指标;波吉卵囊藻在铬离子浓度5.0~7.5 mg/L时,随着培养时间的增长,藻细胞密度增多,叶绿素a含量增加;铬离子浓度≤7.5 mg/L时,蛋白含量随着铬离子浓度的增加;也相应增加;波吉卵囊藻在铬离子浓度>10.0 mg/L时,随着培养时间的增长,藻细胞密度不变,叶绿素a含量与蛋白含量增加显著小于空白组。实验得出低浓度铬(Ⅵ)(≤5.0 mg/L)能够促进波吉卵囊藻生长,提高藻胆蛋白和叶绿素a含量,当铬(Ⅵ)浓度超过7.5 mg/L时,藻胆蛋白含量降低,波吉卵囊藻生长受到抑制,并且随着铬离子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大;总体而言,铬离子对波吉卵囊藻生长表现为双重作用,波吉卵囊藻对铬有一定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吉卵囊藻(Oocystis borgei) 重金属铬 耐受性 生长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重金属铬污染试验观测与预测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彭盼盼 黄凯 伍靖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5-102,共8页
由于某化工厂铬渣的露天堆放,导致天津市北辰区土壤和地下水系统中铬含量超标。通过实地勘测与调研,获取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对研究区污染现状进行动态监测;对研究区域的边界条件进行概化,运用标准可视化软件系统——Visual MODFLOW... 由于某化工厂铬渣的露天堆放,导致天津市北辰区土壤和地下水系统中铬含量超标。通过实地勘测与调研,获取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对研究区污染现状进行动态监测;对研究区域的边界条件进行概化,运用标准可视化软件系统——Visual MODFLOW建立数值模拟模型,并对未来30年污染物铬在研究区地下水中的运移趋势进行分析预测。趋势预测结果表明:受地下水流场分布和地质条件的影响,污染晕由污染源处向四周扩散,并且高浓度范围在不断地扩大。污染源处Cr(Ⅵ)含量严重超标,所以需对污染源采取电动力学修复或者化学还原的方法,减少Cr(Ⅵ)的含量,阻断或者减缓污染晕的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重金属铬 VISUAL MODFLOW 数值模拟 预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重金属铬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5
作者 向娇 董秋瑶 宋超 《世界有色金属》 2020年第22期138-139,共2页
土壤重金属铬来源极广,是一种重要的重金属污染源,随经济的发展土壤铬污染越来越严重。铬在土壤中主要以Cr(Ⅵ)和Cr(Ⅲ)两种形态存在,Cr(Ⅲ)的稳定性较强,毒性较弱,土壤中易与胶体发生结合产生沉淀,Cr(Ⅵ)稳定性差毒性强且溶于水或土壤... 土壤重金属铬来源极广,是一种重要的重金属污染源,随经济的发展土壤铬污染越来越严重。铬在土壤中主要以Cr(Ⅵ)和Cr(Ⅲ)两种形态存在,Cr(Ⅲ)的稳定性较强,毒性较弱,土壤中易与胶体发生结合产生沉淀,Cr(Ⅵ)稳定性差毒性强且溶于水或土壤中,对人体危害较大。土壤中的不同形态的铬在pH、Eh、有机质、微生物、Fe(Ⅱ)及硫化物等条件的影响下,Cr(Ⅵ)和Cr(Ⅲ)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Cr(Ⅵ)还原为Cr(Ⅲ)时可降低土壤中Cr(Ⅵ)的毒性,减小对生物体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铬 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环境中重金属铬污染现状及智能监测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瑛 《石化技术》 CAS 2021年第11期152-153,共2页
为了实现对土壤环境的有效治理,本文在分析土壤环境中重金属铬污染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智能监测方法展开研究。通过对土壤当中污染物成分来源的分析可知,重金属铬的来源主要包括制革生产区域、印染工艺加工区域和镀铬生产车间等。为此,采... 为了实现对土壤环境的有效治理,本文在分析土壤环境中重金属铬污染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智能监测方法展开研究。通过对土壤当中污染物成分来源的分析可知,重金属铬的来源主要包括制革生产区域、印染工艺加工区域和镀铬生产车间等。为此,采用布设采样区重金属铬监测点的方式,对采样区中重金属铬的分布情况进行智能监控,然后引进生态指数分析样本数据,通过计算采样点污染指数的方式对监测结果进行智能量化。实验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确定被监测区域范围内各个污染等级中心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环境 重金属铬 污染现状 污染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参酶解液中重金属铬的脱除
7
作者 吕雪莲 白新峰 +5 位作者 刘德亭 陈伟峰 贾爱荣 刘雪 刘昌衡 史亚萍 《齐鲁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61-67,共7页
海参酶解液主要成分为海参多肽,海参多肽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活性,在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重金属污染是海参多肽应用过程中潜在的危害,对海参酶解液中的重金属脱除变得尤为重要。研究选用树脂法、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法、络... 海参酶解液主要成分为海参多肽,海参多肽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活性,在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重金属污染是海参多肽应用过程中潜在的危害,对海参酶解液中的重金属脱除变得尤为重要。研究选用树脂法、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法、络合法中的7种脱除材料对海参酶解液中的重金属铬进行脱除,结果表明,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壳聚糖和植酸分别是3种脱除方法中的最佳脱除材料。经过正交试验与验证试验显示,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在实验条件为酶解液pH 6、脱除温度15℃、脱除剂添加量1 g、脱除时间2 h下,铬脱除率为(87±1.86)%,多肽保留率为(90±2.69)%,很好的脱除海参酶解液中的重金属铬,并能保留大部分多肽。该实验为高蛋白含量海洋动物酶解液中脱除重金属铬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参酶解液 重金属铬 海参多肽 阳离子交换树脂 植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细菌和藻类吸附铜、铬重金属离子初步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魏长浩 白汶洪 +2 位作者 甄春燕 杨璐 刘文群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9-132,共4页
重金属污水的排放会破坏生态环境,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和其他动物。该研究在含高浓度铜和铬离子的液体培养基中分别接入三种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和两种光... 重金属污水的排放会破坏生态环境,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和其他动物。该研究在含高浓度铜和铬离子的液体培养基中分别接入三种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sp.)和两种光合藻类: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通过测定培养前后离子的浓度变化,来了解这些微生物对铜离子、铬离子的吸附能力。结果表明,所用细菌对铜离子和铬离子都有较强的吸附能力,铜离子吸附率最高能达到97.8%,铬离子最高能达到99.31%;而所用藻类对铜离子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最高能达到99.99%,对铬离子的吸附率也很可观,处于95%左右。利用微生物处理重金属污水有着较好的效果,且该方法去除较彻底、费用低,因此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重金属 细菌 光合藻类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重金属Cr元素含量的光谱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夺 宫铖 +1 位作者 李倩 宁日波 《沈阳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82-85,共4页
采集沈阳理工大学校园内地表下30cm处的土壤样本,经烘干、碾碎和筛选得到土壤粉末样品;采用标准加入法,在土壤样品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Cr元素并充分混合均匀;样品装入石墨棒的小孔中,采用直流电弧和交直流电弧分别激发样品,1M平面... 采集沈阳理工大学校园内地表下30cm处的土壤样本,经烘干、碾碎和筛选得到土壤粉末样品;采用标准加入法,在土壤样品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Cr元素并充分混合均匀;样品装入石墨棒的小孔中,采用直流电弧和交直流电弧分别激发样品,1M平面光栅光谱仪记录发射光谱,光谱底片经扫描转化成数字图像,通过专业软件测得301.4nm处Cr谱线的光密度;利用内标法建立校准曲线。实验表明:校准曲线下部明显向上弯曲,说明土壤中原有的Cr元素对曲线线性构成明显干扰,为此提出了一种依据校准曲线在理论上或经验上所具有的函数关系进行校正干扰的方法;并从中测定了Cr元素质量分数,在直流电弧和交流电弧激发的Cr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041%和0.0042%。根据国家土壤标准判断:所测土壤样品中Cr质量分数小于土壤自然背景值,达到国家一级土壤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铬 光谱分析 标准加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制革行业重金属排放区域核算方法
10
作者 翟原 蔡瑜瑄 +3 位作者 苏华轲 林志凌 官平 何晓茶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3,7,共4页
针对现有制革重金属铬产排污量核算方法的现状,以及广东制革行业生产工艺的实际特点,通过调查制革企业重金属污染特征,经测算和统计,提出了符合相关工艺特点的制革重金属铬的产排污系数,为区域制革行业重金属产排污提供核算方法。
关键词 制革行业 重金属铬 排放核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因素及其监测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淑萍 李淑芬 +2 位作者 李洪春 张祖宏 李素华 《天津农林科技》 1991年第4期17-20,共4页
蔬菜中重金属(铜、锌、铅、镉、铬等)有毒物质的存在,主要来源于土壤污染,污水灌溉,废气流动。作者根据农业环境污染因素。对本市八种蔬菜、五种类型水,共计五十六个样品进行了监测,并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和无火焰原子吸收法分别试验、... 蔬菜中重金属(铜、锌、铅、镉、铬等)有毒物质的存在,主要来源于土壤污染,污水灌溉,废气流动。作者根据农业环境污染因素。对本市八种蔬菜、五种类型水,共计五十六个样品进行了监测,并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和无火焰原子吸收法分别试验、对比验证的方式,摸索出了一套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蔬菜中铅、镉的监测技术。本法准确、稳定,回收率在90%以上,变异系数为10%左右,充分满足了分析方法的要求。这样一来,解决了不具备无火焰设备,也能监测含量较低的铅、镉有毒元素问题。通过化验得知:市郊区蔬菜中重金属成份的含量大于县城郊蔬菜中重金属成份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环境 蔬菜 监测 重金属(铜、锌、铅、镉、)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阶煤热解过程中铬的迁移释放特性研究
12
作者 周玲妹 熊坤 +5 位作者 郑浩 赵英杰 初茉 储立 覃晴 屈贝贝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54-161,共8页
我国低阶煤储量丰富,重金属在低阶煤热解过程中会迁移到热解产物和环境,既影响产物品质又污染环境。为研究低阶煤热解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特性,以新疆淖毛湖煤(NMH)和内蒙古高硫煤(GL)为实验样品,以重金属铬为研究对象,利用逐级化学提取... 我国低阶煤储量丰富,重金属在低阶煤热解过程中会迁移到热解产物和环境,既影响产物品质又污染环境。为研究低阶煤热解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特性,以新疆淖毛湖煤(NMH)和内蒙古高硫煤(GL)为实验样品,以重金属铬为研究对象,利用逐级化学提取研究了铬的赋存形态,对原煤进行热解,研究了热解终温和升温速率对铬(Cr)迁移行为的影响,利用逐级化学提取制备了单组份,并对它进行热解,研究了单组份Cr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NMH和GL中Cr的赋存形态主要包括硅铝酸盐结合态FC_(2)(34.8%和26.4%)、有机结合态FC_(4)(32.9%和35.7%)、碳酸盐结合态FC_(1)(29.8%和34.3%)、二硫化物结合态FC3(2.5%和3.6%)。热解过程中,Cr的释放率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而增大;NMH中Cr在800℃的释放率为8.53%,远低于GL的25.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阶煤 热解 重金属铬 赋存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PAN@Mg(OH)_2多层次电纺纤维膜的制备及除铬性能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凡 汪滨 +2 位作者 王娇娜 李秀艳 李从举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17-2124,共8页
以含有—NH_2和C=N的偕胺肟化聚丙烯腈(AOPAN)纳米纤维膜为载体,通过水热法在AOPAN纳米纤维膜表面原位生长片状Mg(OH)_2纳米粒子,得到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无机电纺复合纳米纤维膜[AOPAN@Mg(OH)_2],并研究了AOPAN@Mg(OH)_2的除铬性能.... 以含有—NH_2和C=N的偕胺肟化聚丙烯腈(AOPAN)纳米纤维膜为载体,通过水热法在AOPAN纳米纤维膜表面原位生长片状Mg(OH)_2纳米粒子,得到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无机电纺复合纳米纤维膜[AOPAN@Mg(OH)_2],并研究了AOPAN@Mg(OH)_2的除铬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水热温度为40℃,水热时间为7 h时,AOPAN纳米纤维膜表面形成了明显的多层次结构的Mg(OH)_2纳米晶体.当溶液p H=2时,AOPAN@Mg(OH)_2复合纳米纤维膜对Cr(Ⅵ)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且满足二级动力学方程,5 h后最大吸附量达到123.5 mg/g.AOPAN@Mg(OH)_2复合纳米纤维膜中含有—NH_2基团和Mg(OH)_2纳米粒子,在酸性条件下可以质子化为带正电的—NH_3^+和Mg(OH)_2H^+,通过静电吸附更易与HCrO_4^-结合.此类复合纳米纤维膜材料在水体中易取出,并且在稀NaOH溶液中可以解吸附,循环使用4次去除率仍可以保持在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复合纳米纤维膜 多层结构 重金属铬离子 聚丙烯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平原水库底质对铬的吸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子琛 李海明 +2 位作者 赵雪 马斌 李群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2-86,共5页
以天津滨海地区北大港水库底质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土柱试验,研究库底不同位置底质对铬的吸附动态变化特征,同时探讨了底质对铬的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水库不同位置的底质对铬的吸附能力不同,入库口处底质对水库中铬的吸附作用很容... 以天津滨海地区北大港水库底质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土柱试验,研究库底不同位置底质对铬的吸附动态变化特征,同时探讨了底质对铬的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水库不同位置的底质对铬的吸附能力不同,入库口处底质对水库中铬的吸附作用很容易达到饱和,达到饱和后,底质中残留的铬会释放到水体中;而水库出水口与库中心位置对铬吸附能力很强,很难达到饱和,从而有效地降低水体中铬的含量。底质对铬的累积吸附量与孔隙体积数的变化曲线符合直线型方程;底质对重金属铬的吸附作用与底质固体颗粒粒径大小、阳离子交换量和含盐量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水库 重金属铬 底质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铬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5
作者 韩明君 孙伟 +3 位作者 岳彤 余恒 李赛 张晨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819-2832,共14页
表面镀铬技术可极大提高基体材料的防护性、装饰性和功能性,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重金属含铬电镀废水。含铬电镀废水的酸性强,化学需氧量高,致癌、致畸、致突变等生物毒性问题突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本文从物化、化学、生物以... 表面镀铬技术可极大提高基体材料的防护性、装饰性和功能性,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重金属含铬电镀废水。含铬电镀废水的酸性强,化学需氧量高,致癌、致畸、致突变等生物毒性问题突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本文从物化、化学、生物以及组合技术4个方向,总结了现有含铬电镀废水的主要处理技术,对相关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进行了阐述,结合实例讨论了相关处理技术的应用效果,并对今后防治技术的发展方向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对电镀行业的清洁生产、电镀涉重废水的污染防治和资源化处理提供借鉴与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铬 电镀废水 物化处理 化学处理 生物处理 组合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六价铬离子在低温环境中的迁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聪慧 申向东 邹欲晓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38-2145,共8页
为了探究复合土体中六价铬离子在寒区低温环境中的迁移规律,设置了4个不同土体配合比,掺入不同质量分数的水泥(C),脱硫石膏(S),对标准养护28 d后的复合土体进行上表面、下表面和环境3个方向的降温处理,而后进行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 为了探究复合土体中六价铬离子在寒区低温环境中的迁移规律,设置了4个不同土体配合比,掺入不同质量分数的水泥(C),脱硫石膏(S),对标准养护28 d后的复合土体进行上表面、下表面和环境3个方向的降温处理,而后进行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和低温核磁共振仪(LT-NMR)实验。结果表明,进行三温降温后的土体温度曲线呈现出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下降的趋势,土体温度通过热传递由表及里传递负温;不同配合比下的土体均呈现两侧边缘处离子浓度高于中心处,随温度降低铬离子浓度增加;T 2弛豫时间的特征峰面积和第一峰值明显减小,所对应的第一峰孔隙区间0.001~0.117μm在-5.4℃至-14.4℃时基本不变,第二峰与第三峰面积减小,结冰量增加;温度对铬离子迁移具有重要影响且结冰量与铬离子浓度相关系数高达0.91;大孔隙的结冰速率远高于中孔及小孔隙,冰透镜体的增加导致了Cr^6+的迁移并在低温区聚集。研究表明,低温环境对复合土体中重金属离子迁移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铬离子 低温环境 ICP-MS 低温核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超富集植物李氏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付永臻 游少鸿 +1 位作者 杨笑宇 杨佳节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2期12-15,18,共5页
近年来,水体与土壤的重金属铬污染日益严重。为了更合理利用湿生铬超富集植物李氏禾进行植物修复,解决相关实际环境问题,综述李氏禾对铬的超富集耐性机制、外源物质对李氏禾吸收和转运铬的影响、李氏禾对多种重金属共富集的特性、李氏禾... 近年来,水体与土壤的重金属铬污染日益严重。为了更合理利用湿生铬超富集植物李氏禾进行植物修复,解决相关实际环境问题,综述李氏禾对铬的超富集耐性机制、外源物质对李氏禾吸收和转运铬的影响、李氏禾对多种重金属共富集的特性、李氏禾-微生物联合修复重金属铬污染、铬污染修复李氏禾收获物的处置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为其后续发展提出展望,为研究李氏禾修复重金属铬污染与其推广应用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氏禾 重金属铬污染 超富集植物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价铬对普通小球藻的急性毒性效应
18
作者 余佳妮 李立杰 +5 位作者 葛恒 马永华 廖木兰 尤德雨 谭凤霞 柴毅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0-87,共8页
为探究重金属铬在水环境中的致毒机理和生态风险,本实验开展不同浓度Cr^(6+)(0、0.1、0.75、1.5、2.25和3 mg/L)对受试生物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的急性毒性实验,分析藻密度、叶绿素a(Chl-a)含量、多糖含量、蛋白(TP)含量、活... 为探究重金属铬在水环境中的致毒机理和生态风险,本实验开展不同浓度Cr^(6+)(0、0.1、0.75、1.5、2.25和3 mg/L)对受试生物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的急性毒性实验,分析藻密度、叶绿素a(Chl-a)含量、多糖含量、蛋白(TP)含量、活性氧自由基(ROS)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细胞膜通透性、总抗氧化(T-AOC)能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谷胱甘肽(GSH)含量、植物螯合肽(PCs)含量和吸附效率等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96 h内Cr^(6+)各浓度组均会抑制藻细胞的生长,其中3 mg/L处理组抑制率最高,为57.32%,96 h-IC_(50)为2.067 mg/L。叶绿素a(Chl-a)含量和藻细胞生物量的变化呈现一致性,3 mg/L处理组最低,仅为对照组的26.60%。藻细胞胞内多糖和TP含量随着胁迫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胁迫浓度的增加诱导了ROS含量的升高,3 mg/L浓度组ROS水平为对照组的6倍,MDA含量呈现相同趋势。此时藻细胞受到氧化损伤,细胞膜通透性显著增强,抗氧化体系受到激活,T-AOC、T-SOD、PCs和GSH酶活性在3 mg/L浓度组时分别为对照组的2.89倍、3.4倍、6.37倍和2.35倍。低浓度0.1 mg/L时重金属吸附率最高,高达76.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铬 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 急性毒性效应 光合色素 抗氧化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净六铬对铬污染土壤中小白菜的影响
19
作者 王利英 程雄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期51-51,55,共2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重金属Cr污染土壤上施用净六铬修复剂对小白菜生长发育、产量以及总Cr和Cr^(6+)积累特性的影响,并研究了试验土壤中总Cr和Cr^(6+)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施用不同浓度的净六铬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和小白菜中总Cr和Cr...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重金属Cr污染土壤上施用净六铬修复剂对小白菜生长发育、产量以及总Cr和Cr^(6+)积累特性的影响,并研究了试验土壤中总Cr和Cr^(6+)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施用不同浓度的净六铬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土壤和小白菜中总Cr和Cr^(6+)含量,从而抑制Cr和Cr^(6+)向小白菜地上部的转移,减少Cr在小白菜植株地上部的积累,改善小白菜的生长和发育,增产效果达到显著水平。总体来看,净六铬浓度达到2 g/kg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铬 修复剂 小白菜 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sorption capacity of major urban afforestation species in north-eastern China to heavy metal pollutants in the atmosphere 被引量:10
20
作者 穆立蔷 孙海燕 祝宁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3-76,J003-J004,共6页
Totally 24 arbor tree species and 6 shrub species were measured on their absorption capacities to heavy metal Pb, Cd, Cr, and Hg by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the leaves of trees along different streets in Harbin city i... Totally 24 arbor tree species and 6 shrub species were measured on their absorption capacities to heavy metal Pb, Cd, Cr, and Hg by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the leaves of trees along different streets in Harbin city in Sept. to Oct. of 2003.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the measured species had certain absorbency to the pollutants (Pb, Cd, Cr and Hg), but there exis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bsorption capacity for different species to different pollutants. The measured tree species we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by their absorption quantum of heavy metal pollutants. Among the species measured,Betula platyphylla, Ulmus pumila var.pendula, andPrunus persicaf.rubro-plena had high capacity in absorbing Pb;Populus xiahei, P. nigra var.Italica, P. alba x P. berolinensis andSalix matsudana had had high capacity in absorbing Cd;Phellodendron amurense, Syringa oblata, Salix matsudana, Pinus tabulaeformis var.mukdensis, Picea koraiensis, Prunus persica f.rubro-plena, P. triloba andAcer negundo, etc. had high capacity in absorption of Cr;Prunus triloba, Quercus mongolica, Salix matsudana, Sambucus williamsii, Pyrus ussuuriensis andSpiraea fritschiana were good at absorption of Hg. This study might offer scientific foundation for selection of urban afforestation species in different polluted conditions caused by heavy metals. Keywords Greening tree species - Heavy metal - Pollutants - Plumbum - Cadmium - Chromium - Mercury - Absorptivity CLC number S731.2 - X501 Document code A Foundation item: This study is 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the Special Programme for Agriculture under Ministry of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 2002BA516A15-01).Biography: MU Li-qiang (1966-), female, Associate professor in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 P. R. China.Responsible editor: Zhu Ho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eening tree species Heavy metal POLLUTANTS Plumbum CADMIUM CHROMIUM MERCURY ABSORPTIV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