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清照《醉花阴》5种英译文翻译策略体系描写与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刘锦晖 《外语教育研究》 2019年第2期82-90,共9页
本文以李清照词《醉花阴》的5种英译文为研究对象,采用汉语古诗英译策略框架,从译诗语言的易化、形式多样化、词语转换、附翻译四个层次分析了5位译者所使用的翻译策略。分析发现,5位译者在策略使用上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很大差异,不过... 本文以李清照词《醉花阴》的5种英译文为研究对象,采用汉语古诗英译策略框架,从译诗语言的易化、形式多样化、词语转换、附翻译四个层次分析了5位译者所使用的翻译策略。分析发现,5位译者在策略使用上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很大差异,不过四个层次的翻译策略配合使用,最终服务于译者的整体翻译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 醉花阴 翻译策略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构主义翻译思想视域下《醉花阴》英译本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周昱 周淑莉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1年第26期41-43,共3页
解构主义翻译思想对传统的翻译理论造成了冲击,本文通过对《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的三个英译本的分析,探究解构主义翻译思想对中国传统古诗词翻译的推动作用,并分析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局限性。
关键词 解构主义翻译思想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译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清照《醉花阴》《声声慢》赏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蔡义江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4-46,共3页
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关键词 李清照 《声声慢》 醉花阴 赏析 黄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酒”看李清照的生命世界--《如梦令》《醉花阴》《声声慢》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永贵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1年第1期152-154,共3页
【教学目标】1.以“酒”为线,感知其情,通过知人论世、体会声韵之美.把握意象意境等方式,理解李清照三首词的不同情感,感知其人生轨迹与人生境态。(重点)2.学习诗词表情达意的艺术手法,掌握抓情感关键词、抓意象意境、抓事件典故﹑抓修... 【教学目标】1.以“酒”为线,感知其情,通过知人论世、体会声韵之美.把握意象意境等方式,理解李清照三首词的不同情感,感知其人生轨迹与人生境态。(重点)2.学习诗词表情达意的艺术手法,掌握抓情感关键词、抓意象意境、抓事件典故﹑抓修辞手法抓节奏韵律等读懂诗歌的技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声慢》 李清照 《如梦令》 醉花阴 节奏韵律 知人论世 人生轨迹 技巧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醉花阴
5
作者 李清照 文丽娟 《黄河之声》 2011年第13期94-94,共1页
关键词 醉花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6
作者 李清照 刘文波 魏清阳 《北方音乐》 2015年第19期I0008-I0008,共1页
关键词 醉花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清照《醉花阴》赏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冯燕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6期13-15,共3页
李清照是北宋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作家,她的词刻画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表达丰富多样的感情体验,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醉花阴》通过白日独坐,对花浅酌的场景,人花比瘦,刻画词人思念之情。
关键词 李清照 醉花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词《水调歌头·中秋》和《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情感美赏析
8
作者 赖宇琛 黄乐媚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80-83,共4页
结合汉语言中的结构美、音乐美及意象美,《水调歌头·中秋》描绘了苏轼律动变幻的思绪、通达的思亲之情和心怀天下之情;而《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体现了李清照从沉湎思夫之中到超越情困的变化过程。
关键词 情感美 《水调歌头·中秋》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醉花阴
9
作者 李清照 朱思思 《当代音乐》 2016年第5期96-97,共2页
关键词 醉花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宋·李清照《醉花阴》
10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 2018年第8期93-93,共1页
【注释】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关键词 李清照 醉花阴 宋代 黄昏 婉约词派 女词人 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醉花阴
11
作者 李清照 小草 《北方音乐》 2019年第20期I0005-I0005,共1页
关键词 醉花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清照菊花词的情感基调研习
12
作者 盛秀敏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第10期28-29,共2页
宋人爱菊,因此常在词中有很多关于菊的描写。李清照便有4首是以菊花为意象入词。这4首菊花词分别是《醉花阴·重阳》《多丽·咏白菊》《声声慢》《鹧鸪天》。在这4首菊花词中,词人并不是在单纯咏物中呈现菊花的芳姿,而是巧妙以... 宋人爱菊,因此常在词中有很多关于菊的描写。李清照便有4首是以菊花为意象入词。这4首菊花词分别是《醉花阴·重阳》《多丽·咏白菊》《声声慢》《鹧鸪天》。在这4首菊花词中,词人并不是在单纯咏物中呈现菊花的芳姿,而是巧妙以菊化己,展开对菊的心灵对话,以一个人的姿态道出物的深深情愫,花、人在情感的幻化下融为一体。在她的笔下,菊花是柔弱忧思的愁品,原本高洁、孤傲的菊花,已然成为一个纤细、瘦弱、缠绵、憔悴的情感载体,并与多情而凄苦的女词人完全相融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声慢》 李清照 《鹧鸪天》 心灵对话 情感载体 情感基调 醉花阴 女词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译李清照词二首
13
作者 岫蓝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04年第1期68-69,共2页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女诗人,其诗、词、令、慢均工,擅长白描,善用口语.早年诗词风格清俊旷逸,晚年则变得苍凉沉郁,多寓故国黍离之悲,给后来的爱国诗人以深刻的影响.这里我们选译两首李清照诗词,以促使中国古代诗词传播国外,为世人所共赏.
关键词 李清照 醉花阴 《永遇乐》 英语翻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李清照的以酒入词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连琦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92-97,共6页
文人好酒,自古皆然;以酒入文,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是颇为普遍的现象。汉末的孔融、曹植,晋初的“竹林七贤”,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以及被誉为唐代诗坛双璧的李白和杜甫,他们无不既以其作品扬名海内,辉耀千古,又以其喜酒善饮而闻达于当时。然... 文人好酒,自古皆然;以酒入文,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是颇为普遍的现象。汉末的孔融、曹植,晋初的“竹林七贤”,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以及被誉为唐代诗坛双璧的李白和杜甫,他们无不既以其作品扬名海内,辉耀千古,又以其喜酒善饮而闻达于当时。然而,作为一个女词人来说,李清照竟然如此喜酒,并以酒大量地入词,这在女流中实在是罕有的,也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她的词作已大量散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人陶渊明 唐代诗坛 女词人 古代文学作品 七贤 双璧 《菩萨蛮》 醉花阴 论词 柔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词教学有讲究
15
作者 郭克勤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1期158-159,共2页
教学督评时又听了几节语文课,高一语文教学讲了古典诗词,我在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时,发现了一些我们在具体教学当中容易忽略且有趣的问题。学习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有学生依据学案要求问道,“‘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雪’算... 教学督评时又听了几节语文课,高一语文教学讲了古典诗词,我在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时,发现了一些我们在具体教学当中容易忽略且有趣的问题。学习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有学生依据学案要求问道,“‘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雪’算不算景物?”,“‘小乔初嫁了’不就是‘小乔刚刚出嫁了吗?”“‘故国神游’不好理解呀”;学习李清照《醉花阴》,学生提问“‘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怎么不是‘雾薄云浓愁永昼’”,“‘佳节又重阳’不会是两个节日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词教学 学习过程 学生提问 醉花阴 古典诗词 语文教学 语文课 李清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婉约之宗”的豪放之风——从李清照《渔家傲》说开去 被引量:1
16
作者 宋端凯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第11期77-79,共3页
人教版旧教材选编李清照词作三首,分别是《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和《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统编新教材保留《如梦令》,去掉另外两首,在八年级上册增加了《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这样安排,编者... 人教版旧教材选编李清照词作三首,分别是《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和《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统编新教材保留《如梦令》,去掉另外两首,在八年级上册增加了《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这样安排,编者自有一定指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梦令》 《渔家傲》 李清照 醉花阴 教材选编 婉约之宗 《武陵春》 豪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词中的模糊语言
17
作者 孙连仲 《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69-72,92,共5页
宋词,也和其他文学形式一样,以其缜密的艺术构思、千姿百态的艺术风格,而成功为一种时代文学。殊不知,任何一种成功的作品,无不含有大量的模糊语言。宋词尤其不能例外,在词人的作品中,有的巧妙地利用了各类词“质”的不确定性,以扩大或... 宋词,也和其他文学形式一样,以其缜密的艺术构思、千姿百态的艺术风格,而成功为一种时代文学。殊不知,任何一种成功的作品,无不含有大量的模糊语言。宋词尤其不能例外,在词人的作品中,有的巧妙地利用了各类词“质”的不确定性,以扩大或缩小概念的内涵或外延,使其代有模糊情态;有的充分利用了原有模糊词或词组,使其更为有效地表现模糊事物,以扩大读者再创造的空间;有的充分揭示了概念“质”的相对性,在转换生成中利用其间的差异,为塑造典型服务。宋词中使用模糊语言是异常成功而多样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代文学 艺术构思 艺术风格 王沂孙 转换生成 周邦彦 祝英台近 类词 醉花阴 扬州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人与酒——灯下偶笔
18
作者 孙连仲 《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39-46,共8页
古往今来,多少诗人不曾为五斗米折腰、不曾为权贵们摧眉,但却被这如水晶般洁白、如水般清莹的奇物陶醉;更有多少在沙场上出生入死、视死如归的英雄,不曾被敌人武力慑服、但却成了它的‘侍臣’;还有多少自命不凡、呼风唤雨、叱咤风云的人... 古往今来,多少诗人不曾为五斗米折腰、不曾为权贵们摧眉,但却被这如水晶般洁白、如水般清莹的奇物陶醉;更有多少在沙场上出生入死、视死如归的英雄,不曾被敌人武力慑服、但却成了它的‘侍臣’;还有多少自命不凡、呼风唤雨、叱咤风云的人物,被它捉弄得神魂颠倒,君不是君,臣不是臣,到头来成了阶下囚、刀下鬼.也还有多少文人志士,不也正凭藉着它,抒发心意,挥洒出扬善伐恶的艺术珍品。这个奇物便是酒.如果从一滴水中可以看出浩瀚的江、海、湖、泊;那么,我们未尝不能从诗人饮酒诗里洞察诗人的眼、诗人的心和千姿百态的万千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志士 为五斗米折腰 侍臣 人比黄 醉花阴 一饮三百杯 送别诗 陆德夫 登慈恩寺塔 卷帘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人散曲作者互见考
19
作者 谢伯阳 《中国韵文学刊》 1992年第1期95-107,共13页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与唐诗、宋词一样,元曲(以散曲为主)亦以它的特有魅力光耀过一代文坛。然而,散曲来自民间,质朴俚俗,一向为正统文人所轻视。辛亥革命以后,在曲学前辈们的倡导下,风气才有所改变。1931年任讷的《散曲丛刊》十二种(内收...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与唐诗、宋词一样,元曲(以散曲为主)亦以它的特有魅力光耀过一代文坛。然而,散曲来自民间,质朴俚俗,一向为正统文人所轻视。辛亥革命以后,在曲学前辈们的倡导下,风气才有所改变。1931年任讷的《散曲丛刊》十二种(内收明代散曲家五人的作品)由中华书局刊行;尔后商务印书馆则出版任、卢合辑的《散曲集丛》七种(其中明人散曲三种)。而大量刊印明代散曲作品的是卢冀野自费雕板刊行的《饮虹簃所刻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雍熙乐府 盛世新声 诚斋乐府 词林摘艳 词林逸响 北宫词纪 陈大声 陈秋碧 醉花阴 群音类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爱
20
作者 滋芜 《美术教育研究》 2021年第21期1-1,共1页
重阳佳节,我把填的一首词、写的一首诗、画的两幅画拎出来,写篇文章,献给我的母亲。这篇文章10月14日写好,丢在一边,想抽空打磨一下。谁知道尚未发表,11月1日早上7点36分,母亲就离开了我。我的心、像割肉似的痛。时至重阳,填《醉花阴》... 重阳佳节,我把填的一首词、写的一首诗、画的两幅画拎出来,写篇文章,献给我的母亲。这篇文章10月14日写好,丢在一边,想抽空打磨一下。谁知道尚未发表,11月1日早上7点36分,母亲就离开了我。我的心、像割肉似的痛。时至重阳,填《醉花阴》词,画《远逝的音色》,以应景。题款:远逝的音色,己亥秋,九九重阳日,拟远逝的音色。老童生滋芜制记于淝水之畔。钤五印:长望春上烂漫花;帘动似君归;灯下看情书;月印拾穗人;人老易糊涂。其一《醉花阴》江涵遥寄秋声去,杳杳复几许?寒夜处高居,孤雁才来,好花逢人举。秋风枯瘦人已偻,暾出愁云驻。看灵山氤氲,今序重阳,心庞学人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花阴 我的母亲 九九重阳 寒夜 孤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