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部硬膜外与连续臂丛阻滞两种麻醉方法在断指(肢)再植手术麻醉和术后镇痛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师军永 侯玲莉 +1 位作者 付刚 孙文博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36-137,143,共3页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颈部硬膜外与连续臂丛阻滞两种麻醉方法在断指(肢)再植手术麻醉和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采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进行断指再植手术的80名患者按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连续臂丛...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分析颈部硬膜外与连续臂丛阻滞两种麻醉方法在断指(肢)再植手术麻醉和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采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进行断指再植手术的80名患者按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连续臂丛阻滞的麻醉方法进行麻醉,比较两组之间不同麻醉方法的优缺点。检测两组麻醉前、手术后的血氧饱和度(SPO2)、患者血压指数(BP)、心律(HR)、心电图指数变化(ECG)的不良反应,并且测定的同时记录下患者的VAS评分、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的完整程度、局部.性麻醉药以及辅助用药量。结果使用连续臂丛阻滞麻醉法的观察组,麻醉感觉阻滞的完善实践与起效时间明显快于使用颈部硬膜外麻醉法的对照组(P<005)。而局部性麻醉用药量两组对比结果并无明显差异。结论为断指(肢)再植手术患者选用臂丛连续阻滞的麻醉法进行麻醉后,麻醉效果起效快、镇痛也相对较为完善,并且便于操作,可起到连续阻滞的作用,对身体机能循环、呼吸系统功能产生的影响较小,且在临床治疗中并未发生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具有应用价值,值得全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硬膜外 连续臂丛阻滞 断指(肢)再植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静脉留置针连续臂丛阻滞及术后镇痛的体会
2
作者 何永消 谢国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6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动静脉留置针连续臂丛阻滞及术后镇痛的临床应用与效果。方法:上肢手术54例,全部采取肌间沟臂丛入路,其穿刺方法、无痛技术均与传统肌间沟阻滞一致,仅所用穿刺针不同。取22G头皮式留置针,入肌间沟获得异感后,退出针梗先给予局... 目的:探讨动静脉留置针连续臂丛阻滞及术后镇痛的临床应用与效果。方法:上肢手术54例,全部采取肌间沟臂丛入路,其穿刺方法、无痛技术均与传统肌间沟阻滞一致,仅所用穿刺针不同。取22G头皮式留置针,入肌间沟获得异感后,退出针梗先给予局麻药20ml(0.8%利多卡因+0.3%罗哌卡因混合液),然后再留管3M胶固定,视阻滞情况和手术时间追加5~10ml/次。术后镇痛48h。结果:全部病例取得良好麻醉效果,术后镇痛效果满意,无异常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结论:肌间沟入路动静脉留置针连续臂丛阻滞及术后镇痛,既能满足临床麻醉的需要,而且还可延长臂丛阻滞时间,提高臂丛阻滞的可控性,且操作简便,取材方便,值得临床、尤其是基层医院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间沟 动静脉留置针 连续臂丛阻滞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臂丛(肌间沟)神经阻滞局麻药用量的个性化分布 被引量:1
3
作者 宁贤友 尹学军 《浙江临床医学》 2011年第7期824-825,共2页
2008年5月至2010年8月,作者采用静脉留置针行肌间沟入路穿刺并留置,实施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并与传统的单次给药比较,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连续神经阻滞麻醉 肌间沟入路 局麻药用量 个性化 静脉留置针 单次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在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曾志民 黄以庭 池滔 《北方药学》 2015年第8期186-187,共2页
目的:评估应用套管针作连续阻滞从麻醉效果与维持时间两方面满足长时间断指再植术和术后镇痛的需要。方法:收集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共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次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进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 目的:评估应用套管针作连续阻滞从麻醉效果与维持时间两方面满足长时间断指再植术和术后镇痛的需要。方法:收集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共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次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进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将两组临床麻醉效果和维持时间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维持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断指再植术患者的治疗麻醉过程中使用静脉套管针作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能够提高麻醉的效果和麻醉持续的时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套管针 连续神经阻滞 断指再植术 麻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肢术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的镇痛效果观察
5
作者 邱志建 卢钊楷 韩全国 《现代医院》 2010年第12期23-24,共2页
目的评价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自控镇痛在上肢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于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手术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自控镇痛组(PCRA)和静脉自控镇痛组(PCIA),每组20例,PCRA组:0.25%罗哌卡因+0.3%曲马多+0.004... 目的评价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自控镇痛在上肢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于臂丛神经阻滞下行上肢手术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自控镇痛组(PCRA)和静脉自控镇痛组(PCIA),每组20例,PCRA组:0.25%罗哌卡因+0.3%曲马多+0.004%昂丹司琼100 ml,PCIA组:1%曲马多+0.004%昂丹司琼100 ml。两组给药模式:负荷量(5 ml)+持续量(2 ml/h)+PCA量(1毫升/次),锁定时间20 min。分别在术后4、8、12、24 h记录镇痛效果(VAS)、镇静效果(Ramsay)、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及按压次数。结果 24 h内,PCRA组VAS、Ramsay评分、按压次数低于PCIA组(p<0.05),PCRA组恶心呕吐、尿潴留的发生率也低于PCIA组。结论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自控镇痛(PCRA)用于上肢术后镇痛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神经阻滞自控镇痛 静脉自控镇痛 肢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不同入路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术在颈肩、上肢及手部手术镇痛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6
6
作者 殷国江 黎笔熙 +1 位作者 李坤 夏中元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7期112-114,F0003,共4页
连续臂丛神经阻滞(CBPB)是颈肩、上肢及手部手术有效的麻醉与镇痛方法,随着超声可视化技术的发展,更多新的CBPB入路和方法得以应用。目前主要的超声引导CBPB入路包括肌间沟、锁骨上、肋锁间隙、锁骨下和腋路等,不同入路CBPB的阻滞效果... 连续臂丛神经阻滞(CBPB)是颈肩、上肢及手部手术有效的麻醉与镇痛方法,随着超声可视化技术的发展,更多新的CBPB入路和方法得以应用。目前主要的超声引导CBPB入路包括肌间沟、锁骨上、肋锁间隙、锁骨下和腋路等,不同入路CBPB的阻滞效果及临床应用范围有所不同。超声引导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较适用于肩部及肱骨中上段手术的麻醉与镇痛,其中以后路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更为稳定。超声引导连续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因同侧膈肌麻痹发生率更低,在肩部手术中应用逐渐增多,但对肘关节及远端手术镇痛效果弱于连续锁骨下臂丛神经阻滞。连续肋锁间隙臂丛神经阻滞可为肘关节及远端提供良好的麻醉与镇痛,稳定性及效果优于锁骨上、锁骨下和腋路。超声引导连续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因其解剖特点和局限性,临床应用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 连续神经阻滞 神经阻滞途径 肌间沟入路 锁骨上入路 肋锁间隙入路 锁骨下入路 腋路入路 手术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连续腋路臂丛阻滞用于前臂手术
7
作者 姚明 方芬 +3 位作者 肖旺频 杜炎芳 周红梅 雷龙 《浙江临床医学》 2001年第9期697-697,共1页
关键词 手术 连续腋路阻滞 麻醉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实施静脉套管针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卞德峰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5期106-107,共2页
目的 :探讨对进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实施静脉套管针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对2012年2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盐城市大丰同仁医院进行断指再植术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84例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4... 目的 :探讨对进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实施静脉套管针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对2012年2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盐城市大丰同仁医院进行断指再植术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84例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42例患者。对甲组患者进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乙组患者进行静脉套管针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波动幅度和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结果:与甲组患者相比,乙组患者术中SBP、DBP和HR的波动幅度均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甲组患者相比,乙组患者术后4 h、12 h、24 h和36 h的VAS评分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进行断指再植术的患者实施静脉套管针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保持其术中SBP、DBP和HR的稳定,减轻其术后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术 静脉套管针连续神经阻滞麻醉 连续神经阻滞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