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五星红旗远洋船队规模是1920艘和2458万吨
1
《世界海运》 2007年第4期45-45,共1页
2007年6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交通部副部长徐祖远表示:我国五星红旗远洋船队规模是1920艘和2458万吨。
关键词 远洋船队 五星红旗 国务院新闻办 交通部副部长 新闻发布会 徐祖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洋油气运输技术途径
2
《石油矿场机械》 2005年第3期50-50,共1页
据悉,中石油海外油田的原油产量在几年后将大幅度增加,其中的大部分要经远洋船队运输,加之还有大量的进口原油要经远洋船队运输,因此,要摆脱严重依赖国外船队运输的被动局面,发挥中国远洋运输船的制造实力,组织起大型的远洋运输... 据悉,中石油海外油田的原油产量在几年后将大幅度增加,其中的大部分要经远洋船队运输,加之还有大量的进口原油要经远洋船队运输,因此,要摆脱严重依赖国外船队运输的被动局面,发挥中国远洋运输船的制造实力,组织起大型的远洋运输船队,确保国内的能源需求。既要满足消费的需求,又要满足逐年增多的国家储备的需求,远洋运输船队的责任重大。此外,还得远洋运输进口的成品油和液化的天然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途径 油气运输 远洋船队 运输船队 远洋运输船 原油产量 进口原油 能源需求 大幅度 中石油 天然气 成品油 消费 储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名列世界前茅的我国远洋运输业
3
作者 普天 《交通世界》 1994年第3期6-9,共4页
我国解放前无一艘远洋船只,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远洋船队了,直到1961年,我国才购买了第一艘远洋商船,时间过去了三十多年,我国远洋运输到底发展得怎么样了呢? 我国远洋运输是60年代起步,70年代高速发展,80年代稳步增长,进入90年代则进入... 我国解放前无一艘远洋船只,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远洋船队了,直到1961年,我国才购买了第一艘远洋商船,时间过去了三十多年,我国远洋运输到底发展得怎么样了呢? 我国远洋运输是60年代起步,70年代高速发展,80年代稳步增长,进入90年代则进入了巩固提高阶段。到80年代中期,我国远洋船队已跻身世界前十名之列,按总吨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洋船队 总吨 开放登记 外贸运输 杂货船 集装箱船队 航区 西北欧 法帕 杜阿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滞脱黑”迎中国船队蝶变——访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原巡视员黄何
4
作者 吴楠(文) 杨子希(文) 李程(文) 《中国海事》 2018年第11期12-13,共2页
如今,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船东国,并且正以较快的速度缩小着与希腊的差距。回首上世纪90年代,我国远洋船队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惊涛骇浪般的三年“降滞脱黑”关键时期。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原巡视员黄何说:“那时候我... 如今,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船东国,并且正以较快的速度缩小着与希腊的差距。回首上世纪90年代,我国远洋船队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惊涛骇浪般的三年“降滞脱黑”关键时期。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原巡视员黄何说:“那时候我国经济条件有限,船舶的质量和情况普遍不佳,船员的培训体系也不完备,造成中国籍船舶在国外港口被滞留率超出世界各主要港口国的平均滞留率。欧美和亚太地区国家纷纷将中国籍船舶列入重点检查名单——俗称‘黑名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籍船舶 远洋船队 海事局 运输部 巡视 交通 国外港口 亚太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航海历史的顶峰时期(1368—1433年)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光圻 《世界海运》 2011年第9期53-55,共3页
明初郑和下西洋,是标志着中国古代航海事业臻入顶峰阶段的重大事件。在永乐与宣德年间(1405—1433年),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先后7次奉皇帝钦命,统率一支堪称15世纪世界上最庞大的远洋船队,纵横于西太平洋与北印度洋的广阔水域,遍访... 明初郑和下西洋,是标志着中国古代航海事业臻入顶峰阶段的重大事件。在永乐与宣德年间(1405—1433年),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先后7次奉皇帝钦命,统率一支堪称15世纪世界上最庞大的远洋船队,纵横于西太平洋与北印度洋的广阔水域,遍访了亚非几十个国家与地区。这一空前的远洋盛举,非但是中国航海史上一座光辉灿烂的不朽丰碑,而且对中外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极其深远和复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海事业 中国 历史 郑和下西洋 远洋船队 北印度洋 西太平洋 航海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沿海印象
6
作者 杨永泽 吕途瑶 《当代音乐》 2017年第21期116-118,共3页
关键词 中国沿海 远洋船队 海涯 天涯 角角 月月 意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世界眼光、战略思维谋划中国航海教育
7
作者 高玉德 《世界海运》 2009年第6期28-30,共3页
辉煌与悲怆交织——中国航海教育与中华民族共兴衰 中华民族航海历史悠久。早在9世纪中叶,我国的远洋船队就出现在蔚蓝的海洋上。而明成祖破海禁,派郑和七下西洋,将中国造船业和航海业推到了世界顶峰。中华民族曾以先进的航海技术... 辉煌与悲怆交织——中国航海教育与中华民族共兴衰 中华民族航海历史悠久。早在9世纪中叶,我国的远洋船队就出现在蔚蓝的海洋上。而明成祖破海禁,派郑和七下西洋,将中国造船业和航海业推到了世界顶峰。中华民族曾以先进的航海技术领先于世界,古代船舶的推进工具“橹”与“舵”以及“水密舱壁”都由中国人最早发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海教育 中国人 世界 中华民族 远洋船队 航海技术 水密舱壁 下西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平”号的西非之旅
8
作者 崔燕 《中国船检》 2010年第2期60-63,共4页
一艘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人自己建造的5000吨级小货轮.建造周期比日本同期一艘同型船还少53天。她以独特的方式加入了新中国远洋船队。1962年11月17日.她又拓延当年郑和船队冒险开辟的古老航线.装载着中国援助几内亚国家建设的机械设... 一艘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人自己建造的5000吨级小货轮.建造周期比日本同期一艘同型船还少53天。她以独特的方式加入了新中国远洋船队。1962年11月17日.她又拓延当年郑和船队冒险开辟的古老航线.装载着中国援助几内亚国家建设的机械设备和技术专家踏上了遥远的西非之旅。这是建国以来.飘扬着五星红旗的中国货轮首次出现在西非港口。一路上.历经重重磨难,终于抵达几内亚科纳克里港。她就是我国最早的远洋货轮之一“和平”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平”号 西非 远洋船队 远洋货轮 中国人 技术专家 机械设备 五星红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进郑和故里 弘扬丝路精神 共谱珠江航运新篇章
9
作者 王建华 《珠江水运》 2018年第14期10-11,共2页
613年前,我国明代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的远洋船队,开启了七下西洋的伟大航程,建立了和平、友好、互惠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搭建了与世界各国、各民族贸易交往、文化交流的桥梁。今天,我们齐聚美丽的春城、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的故乡,弘扬"... 613年前,我国明代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的远洋船队,开启了七下西洋的伟大航程,建立了和平、友好、互惠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搭建了与世界各国、各民族贸易交往、文化交流的桥梁。今天,我们齐聚美丽的春城、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的故乡,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传承郑和"敬业献身、忠心为国,敢为人先、奋勇拼搏"的伟大航海精神,共同庆祝2018年珠江片区"中国航海日"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航运 郑和 精神 海上丝绸之路 丝路 航海家 远洋船队 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海:国际化经营的实践与思考
10
作者 李绍德 《中国水运》 2012年第9期8-11,共4页
2012年——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组建15周年。15年来,中海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总资产增长6.6倍,船队运力规模增长3.4倍,营业收入增长10.8倍,利税总额630亿。截至到2012年2月份,总资产1645亿元;船队运力规模居于世界前十位,... 2012年——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组建15周年。15年来,中海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总资产增长6.6倍,船队运力规模增长3.4倍,营业收入增长10.8倍,利税总额630亿。截至到2012年2月份,总资产1645亿元;船队运力规模居于世界前十位,达到2808万载重吨。这15年,是中海坚持科学发展、做强做优的15年,是坚持创新、转型发展的15年,同时也是坚持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加快国际化经营步伐的1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化经营 远洋船队 企业重组 船舶运输 沿海 航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铸就造船强国梦——中国船舶工业60年的辉煌成就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久炎 《广东造船》 2009年第5期14-15,共2页
中国是世界上具有最古老造船历史和造船传统的国家之一,据专家测定,中国的造船史至少为7500年。中国在木制船历史上是走在世界最前列的。明朝时郑和七下西洋的庞大船队是当时世界水平最高的远洋船队,充分展示出我国当时的先进造船水平,... 中国是世界上具有最古老造船历史和造船传统的国家之一,据专家测定,中国的造船史至少为7500年。中国在木制船历史上是走在世界最前列的。明朝时郑和七下西洋的庞大船队是当时世界水平最高的远洋船队,充分展示出我国当时的先进造船水平,更显现中国古代造船业的辉煌。清晚期成立上海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福建船政,并由中国人自行制造出第一艘轮船"黄鹄号",标志着中国近代以钢质机动船舶为主的船舶工业的诞生。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西方的造船技术开始超越东方,中国船舶制造业逐渐落后于世界,近代中国也有"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惨痛教训。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造船业几近荒废,1949年全国船厂从业人员不到2万人,造船总吨位不足1万吨。中国船舶工业在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重视下,历经60年的艰苦奋斗,走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集成创新的腾飞自强之路。改革开放之前,我国船舶工业主要侧重发展军品,建造出了核潛艇、常规潛艇、大型水面舰艇等各类舰船,民用船舶出口一直发展缓慢,从1952年到1978年27年间总共才出口船舶16万载重吨。1977年12月,邓小平提出"船舶工业要积极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中国的船舶要出口,要打进国际市场"的战略决策,中国造船业从此走上振兴之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船舶工业成为我国最早走向国际市场,最早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船舶工业把香港市场作为突破口,架起了通往世界的桥梁,迅速跻身国际市场,把一艘艘"中国造"巨轮推向世界。今天,几代造船人的夙愿终于实现。目前,我国出口船舶占造船产量比重已经从改革开放之初的2%上升到70%以上,年出口船吨位由1981年的6万吨上升到2008年的2107万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工业 中国人 造船史 创新 远洋船队 机器制造 近代中国 古代造船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到非洲种田去!
12
作者 焉潮 《中国农垦》 2012年第12期32-33,共2页
1431年1月,中国明朝皇帝的远洋船队在郑和的率领下第七次远航,最南端到达非洲莫桑比克的贝拉港,船队带去了来自中国的文明,陈列在贝拉博物馆的中国青花瓷无言地述说着这尘封的往事。
关键词 非洲 种田 远洋船队 莫桑比克 中国 青花瓷 博物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轮上的红色记忆——新中国第一家航运企业华夏公司往事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于暄 《中国水运》 2019年第11期13-15,共3页
1购入“东方”轮1948年9月20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致电时任华东局财经办事处主任曾山:“到华东局后,即电告大连,将一万二千两黄金……速转已去香港的钱之光,以备急需。”这封语焉不详的电报没有说明“急需”所用,却暗示着一个新... 1购入“东方”轮1948年9月20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任弼时致电时任华东局财经办事处主任曾山:“到华东局后,即电告大连,将一万二千两黄金……速转已去香港的钱之光,以备急需。”这封语焉不详的电报没有说明“急需”所用,却暗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钱之光此行的目的地是我党创立于香港的华润公司。在此之前,华润已通过租借苏联货船,借道朝鲜打通了香港与东北解放区的航线,但随着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已不能满足支前和解放区恢复生产的需要。经报中央批准,华润成立一家名为“华夏企业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开始了自营远洋船队的尝试,“买船”正是上文提到的“急需”事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解放区 中共中央书记处 远洋船队 红色记忆 华东局 华润公司 任弼时 子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海运高等教育的认识和设想
14
作者 朱杰 《现代教育管理》 1983年第2期52-56,共5页
在全国各条战线大力进行改革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形势下,辽宁省高教学会召开人才开发和教育改革专题讨论会,我感到非常适时和必要。现在,我就海运高等教育的改革问题,谈一些认识和设想。
关键词 教育改革 人才开发 高等学校改革 助学金制度 海运事业 专题讨论会 远洋船队 科研方向 政治思想教育 招生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联东部地区的渔业(下)
15
作者 张淑芝 《世界农业》 1983年第10期33-34,共2页
二、远东区的渔业状况 苏联的远东区以盛产海产品而驰名于世界,它是苏联重要的渔业区。1979年苏渔获量为900多万吨,而远东区的鱼产量就占全国总产量的1/3左右。 渔业是远东区的传统经济部门,也是该区专业化生产的主要内容之一。渔业占... 二、远东区的渔业状况 苏联的远东区以盛产海产品而驰名于世界,它是苏联重要的渔业区。1979年苏渔获量为900多万吨,而远东区的鱼产量就占全国总产量的1/3左右。 渔业是远东区的传统经济部门,也是该区专业化生产的主要内容之一。渔业占远东区工业产值的20%左右。远东区拥有18万渔民,工人中有20%的人从事渔业加工和与其有关的工作。苏联40%的水产品罐头产自远东。这些罐头不仅是苏联人民佳美的食肴,而且还远销国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部地区 渔业资源开发 苏联 海洋科研船 传统经济部门 堪察加 渔业发展 十月革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远洋船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城润滑油布局润滑油高地
16
《合成润滑材料》 CAS 2012年第1期24-24,共1页
长城润滑油在新加坡为中远鞍钢号提供现场服务,添加长城气缸油5070s和系统油3008,替代原先使用的国外船用油。继太行号、峨眉号、凯胜号和长江之荣号等十多艘超大型油轮之后,为中远鞍钢号供油。这意味着长城润滑油再下一城,进一步... 长城润滑油在新加坡为中远鞍钢号提供现场服务,添加长城气缸油5070s和系统油3008,替代原先使用的国外船用油。继太行号、峨眉号、凯胜号和长江之荣号等十多艘超大型油轮之后,为中远鞍钢号供油。这意味着长城润滑油再下一城,进一步扩大船用油市场版图,也印证了长城船用油在海外市场的服务水平与实力。据了解,为了满足国内外远洋航运大型船只海外润滑需求,长城润滑油不断完善海外服务网点的建设,在香港、新加坡和富加拉等国际港口搭建了为国内外远洋船队提供润滑油补给和技术服务的网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城润滑油 海外市场 高地 现场服务 服务网点 远洋船队 超大型油轮 船用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一步改善船舶机舱自动化的管理工作
17
作者 陈鸿璆 《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1990年第3期37-41,共5页
面对船舶机舱自动化日益发展的现状,各远洋运输公司和船队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作者认为:为了尽快适应自动化船舶发展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实现观念的转变,认真抓好管理体制的建设工作,而且要把船员培训工作紧抓不放,以使船员素质和技能可以... 面对船舶机舱自动化日益发展的现状,各远洋运输公司和船队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作者认为:为了尽快适应自动化船舶发展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实现观念的转变,认真抓好管理体制的建设工作,而且要把船员培训工作紧抓不放,以使船员素质和技能可以满足机舱自动化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重视和采用有力的经济手段,即实施必要的奖励制度,以期推进机舱自动化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舱 船舶管理 船舶检修 自动化船舶 远洋船队 轮机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科技展示经济实力的瑞士
18
作者 林森 《大众标准化》 2006年第4期51-53,共3页
不久前,笔者到久负盛名的欧洲国家瑞士考察,亲身体验到瑞士科技经济发展的神奇。瑞士是个人口仅700万的小国,却拥有无穷的魅力,时刻都在用科技的力量向世人展示自身的经济实力。瑞士没有海洋,它的远洋船队却居世界前列;它不产可可豆,却... 不久前,笔者到久负盛名的欧洲国家瑞士考察,亲身体验到瑞士科技经济发展的神奇。瑞士是个人口仅700万的小国,却拥有无穷的魅力,时刻都在用科技的力量向世人展示自身的经济实力。瑞士没有海洋,它的远洋船队却居世界前列;它不产可可豆,却生产出世界上最好吃的巧克力;它的国土面积4.1万平方公里,也就比我国的台湾省大一些,而且一年只有4个月可以放牧和耕种,其余时间都是冬季,但却拥有世界上质量最高的乳制品。在许多工业产品、金融与现代服务业、旅游业等方面都列世界第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实力 瑞士 科技 展示 世界前列 欧洲国家 经济发展 远洋船队 国土面积 工业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郑和精神 推进珠江航运发展
19
作者 黄健 《珠江水运》 2006年第7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航运发展 珠江 郑和 精神 现代化建设 远洋船队 东亚地区 文化交流 小康社会 经济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市场持续5年的兴旺
20
《世界海运》 2009年第4期14-16,共3页
15世纪初期的中国明朝,拥有着世界上最为先进的造船技术和最大的远洋船队。那支庞大的船队由260多艘大型木制帆船组成,在一位名叫郑和的中国官员的带领下,先后7次从中国东部沿海出发,向南再向西航行,在沿途经过的亚洲和非洲等30多个国... 15世纪初期的中国明朝,拥有着世界上最为先进的造船技术和最大的远洋船队。那支庞大的船队由260多艘大型木制帆船组成,在一位名叫郑和的中国官员的带领下,先后7次从中国东部沿海出发,向南再向西航行,在沿途经过的亚洲和非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中国文化与友谊,展示了中国人高超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本领。这段闻名遐迩的航海史——郑和下西洋,距今已有整整600余年了。早在郑和下西洋之前,中国的造船技术就堪称发达,但是到了近代,随着西方掀起工业革命浪潮,船舶制造开始以蒸汽机、柴油机为动力,相形之下,中国的造船技术停滞不前,已经远远落后于世。在100多年前,中国主要是学习西方的造船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了近代造船业。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造船业大步走向国际市场,2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994年,我国船舶工业从国际造船"马拉松"赛的第二方阵中脱颖而出,首次居世界造船第三位,目标直逼第一方阵中的日本、韩国。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对发展船舶工业高度重视,多次指出造船工业在中国大有作为,中国完全有可能、有能力在世界造船业中扮演重要角色,完全有可能建成世界第一造船大国。中国造船人已将"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时间锁定在201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市场 郑和下西洋 中国文化 远洋船队 造船技术 东部沿海 航海史 中国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