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辣木籽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38
1
作者 段琼芬 刘飞 +4 位作者 罗金岳 马李一 王有琼 张重权 赵虹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6-79,共4页
研究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辣木籽油的工艺条件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在超临界CO2条件下,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和分离温度等因素对出油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最后用GC—MS法测定... 研究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辣木籽油的工艺条件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在超临界CO2条件下,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和分离温度等因素对出油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最后用GC—MS法测定辣木籽油的化学组成。结果显示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180mm,萃取压力20MPa,CO2流量20kg/h,萃取温度35℃,分离温度40℃,在此条件下出油率为36.3%,提取率为97%。GC—MS测定结果显示辣木籽油主要由脂肪酸组成。总的质量分数为92%,其中含油酸65.63%;此外还含有1%~3%的饱和烃(1.07%)、醛和醚(1.76%)、酯(2.85%),1.95%的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和岩藻甾醇。揭示了用超临界CO2法萃取辣木籽油是可行的;辣木籽油是一种富含油酸、甾醇等功能性成分的植物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籽油 萃取 超临界CO2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木籽油食用安全性毒理学评价 被引量:34
2
作者 段琼芬 马李一 +2 位作者 王有琼 张重权 赵虹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8-52,共5页
以SD大鼠和昆明系小鼠为试验动物进行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和30 d喂养试验,研究辣木籽油的食用安全性。结果表明:急性毒性试验未发现动物有明显中毒症状与死亡;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30 d喂养试验发现当喂食含有6%、12%辣木籽油饲料... 以SD大鼠和昆明系小鼠为试验动物进行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和30 d喂养试验,研究辣木籽油的食用安全性。结果表明:急性毒性试验未发现动物有明显中毒症状与死亡;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30 d喂养试验发现当喂食含有6%、12%辣木籽油饲料的雌、雄大鼠的血糖水平显著降低,喂食含有12%辣木籽油饲料的雄性大鼠的总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其他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因此,辣木籽油是安全无毒的可食用油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籽油 毒理学 食用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溶剂萃取辣木籽油条件优化 被引量:15
3
作者 段琼芬 余建兴 +3 位作者 马李一 张重权 王有琼 赵虹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2-95,共4页
用超声波辅助溶剂萃取辣木籽油,以出油率为评价标准,优化萃取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4个因素的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以及验证试验,优化出了影响辣木籽出油率的主要因素水平和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显示,超声波辅助溶剂萃取辣木籽油的最... 用超声波辅助溶剂萃取辣木籽油,以出油率为评价标准,优化萃取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4个因素的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以及验证试验,优化出了影响辣木籽出油率的主要因素水平和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显示,超声波辅助溶剂萃取辣木籽油的最佳条件为:溶剂石油醚,提取次数2次,提取时间40 min,超声波频率28 kHz,液料比8∶1(V/W),在此条件下,辣木籽的平均出油率为35.85%,提取率96%,表明超声波辅助溶剂萃取法是一种可用于萃取辣木籽油的适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籽油 超声波 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功能食用油——辣木籽油 被引量:21
4
作者 陈德华 张孝祺 张惠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7-18,共2页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上具有保健作用的功能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介绍了一种来源于辣木籽的新型功能食用油——辣木籽油,通过分析辣木籽油的主要成分、食用价值、保健和药用功能,并与一般常用食用油进行比较,提出...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上具有保健作用的功能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介绍了一种来源于辣木籽的新型功能食用油——辣木籽油,通过分析辣木籽油的主要成分、食用价值、保健和药用功能,并与一般常用食用油进行比较,提出其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食用 辣木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提取辣木籽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吴雪辉 龙婷 +2 位作者 容欧 王泽富 江盛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9,共4页
以辣木籽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微波辅助提取辣木籽油的工艺条件,并将最佳条件下的辣木籽油得率及其品质与超声波辅助法、溶剂浸出法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辣木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密度... 以辣木籽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微波辅助提取辣木籽油的工艺条件,并将最佳条件下的辣木籽油得率及其品质与超声波辅助法、溶剂浸出法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辣木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密度5 W/g、微波辐射时间6 min、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辣木籽油得率为36.45%;与超声波辅助法和溶剂浸出法相比,微波辅助法得率最高,所得辣木籽油的碘值最大,植物甾醇、多酚、黄酮含量最多,过氧化值最低,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辣木籽油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籽油 微波辅助提取 得率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辣木籽油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及其脂肪酸组成 被引量:9
6
作者 李美萍 李彩林 +1 位作者 张生万 张金才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18,共5页
以正己烷为提取溶剂,选取超声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为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超声辅助正己烷提取辣木籽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所得辣木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辣木籽油的最... 以正己烷为提取溶剂,选取超声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为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超声辅助正己烷提取辣木籽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所得辣木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辣木籽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9、提取时间39 min、提取温度35℃、超声功率120 W,在此条件下辣木籽出油率为36. 10%,提取效率达96. 52%;辣木籽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共鉴定出21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11种(含量80. 10%),饱和脂肪酸10种(含量19. 89%),且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含量最高,为65. 94%,饱和脂肪酸棕榈酸含量次之,为7. 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籽油 脂肪酸 响应面法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提取辣木籽油的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晓晓 彭丹 +1 位作者 岳金霞 谢会君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50,共5页
以辣木籽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辣木籽油,研究液料比、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对辣木籽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分析方法得出优化的微波辅助提取辣木籽油的工艺条件:以石油醚(30~60℃)为提取溶剂、液料比9∶1(m L/g)、微波时间7 min... 以辣木籽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辣木籽油,研究液料比、微波时间、微波功率对辣木籽油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响应面分析方法得出优化的微波辅助提取辣木籽油的工艺条件:以石油醚(30~60℃)为提取溶剂、液料比9∶1(m L/g)、微波时间7 min、微波功率455 W,在此条件下辣木籽油的提取率为96.78%。通过GC法对提取的辣木籽油进行脂肪酸组成分析,与传统方法相比,脂肪酸组成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提取 辣木籽油 响应面法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预处理对辣木籽油提取率的影响及其机理初步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孙燕 覃小丽 +1 位作者 钟金锋 刘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9-184,190,共7页
为了改善传统水酶法辣木籽油提取效率低的问题,本研究以辣木籽粉为原料,采用不同预处理(微波、高压、超声)辅助水酶法提取辣木籽油,结合扫描电镜观察预处理前后辣木籽粉细胞表观结构的变化并初步探讨不同预处理提取辣木籽油的机理。结... 为了改善传统水酶法辣木籽油提取效率低的问题,本研究以辣木籽粉为原料,采用不同预处理(微波、高压、超声)辅助水酶法提取辣木籽油,结合扫描电镜观察预处理前后辣木籽粉细胞表观结构的变化并初步探讨不同预处理提取辣木籽油的机理。结果表明,与传统水酶法相比,微波、高压、超声预处理使油脂提取率分别提高了5.64%、9.03%、9.90%。扫描电镜结果显示,3种预处理均不同程度破坏辣木籽的表观结构,其中,超声和高压对其微观结构破坏程度最大,表现在超声使辣木籽颗粒变得更加细小,有明显孔洞;高压使辣木籽粉呈不均匀的片状结构。高压和超声能够有效地破坏辣木籽细胞壁从而提高其油脂提取效率,为油脂提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籽油 微波 高压 超声 水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木籽油的提取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邵婷 覃小丽 +1 位作者 钟金锋 向凤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86-293,共8页
对辣木籽油未来的理论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更好地为辣木籽油的研究与产业开发提供理论支持。从辣木籽油的脂肪酸组成与理化性质、提取方法(压榨法、溶剂浸提法、水酶法、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和应用研究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近年来,... 对辣木籽油未来的理论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更好地为辣木籽油的研究与产业开发提供理论支持。从辣木籽油的脂肪酸组成与理化性质、提取方法(压榨法、溶剂浸提法、水酶法、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和应用研究3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近年来,国内外对辣木籽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提取方法及其对辣木籽油提取率和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辣木籽油在食品、化工领域的应用,但是研究深度与广度有待加强。辣木籽油因其具有与橄榄油近似的脂肪酸组成而在食品和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籽油 提取方法 脂肪酸组成 理化性质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木籽油的提取及其中神经酸的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贤娟 黄志远 +3 位作者 许波 普岳红 黄艾祥 王雪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6-30,44,共6页
为促进辣木籽油中神经酸的开发利用,以辣木籽为原料,采用低温压榨法、超临界CO_(2)萃取法、索氏抽提法提取辣木籽油,筛选合适的提油方法,再以辣木籽油为原料制备混合脂肪酸,通过低温结晶法纯化辣木籽油中的神经酸,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 为促进辣木籽油中神经酸的开发利用,以辣木籽为原料,采用低温压榨法、超临界CO_(2)萃取法、索氏抽提法提取辣木籽油,筛选合适的提油方法,再以辣木籽油为原料制备混合脂肪酸,通过低温结晶法纯化辣木籽油中的神经酸,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优化神经酸的纯化工艺。结果表明:低温压榨法提取的辣木籽原油中神经酸含量较高,达到0.88%;低温结晶法纯化辣木籽油中神经酸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料液比(混合脂肪酸与结晶溶剂质量体积比)1∶4.2、结晶温度-21℃、结晶时间2.3 h,该条件下所得产品中神经酸含量为(5.36±0.01)%,相比辣木籽原油中神经酸含量提升了5.1倍。通过低温压榨法提取辣木籽油,再采用低温结晶法纯化神经酸,能够获得神经酸含量较高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籽油 神经酸 低温结晶法 响应面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提取工艺的辣木籽油对小鼠免疫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威良 吴白芬 黄艾祥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2-96,共5页
探讨两种提取工艺(压榨和超声辅助溶剂萃取)所得辣木籽油对小鼠免疫活性的影响。采用醋酸泼尼松灌胃处理小鼠建立免疫抑制动物模型,将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5%羧甲基纤维素钠,20 mL/kg)、模型组(醋酸泼尼松,10 mg/kg)、两种提取工... 探讨两种提取工艺(压榨和超声辅助溶剂萃取)所得辣木籽油对小鼠免疫活性的影响。采用醋酸泼尼松灌胃处理小鼠建立免疫抑制动物模型,将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组(5%羧甲基纤维素钠,20 mL/kg)、模型组(醋酸泼尼松,10 mg/kg)、两种提取工艺辣木籽油(1、2 g/kg)剂量组、两种提取工艺辣木籽油(1、2 g/kg)+醋酸泼尼松剂量组。小鼠经连续灌胃给药2周,测定小鼠体重、廓清指数、吞噬指数、免疫器官(胸腺和脾脏)指数,研究两种提取工艺辣木籽油对小鼠免疫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两种提取工艺辣木籽油高剂量组均能显著增加正常小鼠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和廓清指数(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两种提取工艺辣木籽油高剂量组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器官(胸腺和脾脏)指数、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和廓清指数均有显著增强作用(P<0.01),但对其体重无显著影响。证明两种提取工艺的辣木籽油具有等效的免疫增强作用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榨 溶剂萃取 辣木籽油 免疫功能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对辣木籽油稳定性的影响
12
作者 罗国柳 孙燕 +2 位作者 钟金锋 刘雄 覃小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07-213,共7页
辣木籽油在加工中易因高温而氧化和降解,导致其品质降低,因此探索辣木籽油的热稳定性对拓展该新资源油脂的用途具有重要意义。以棕榈油作为参照,研究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对水酶法提取的辣木籽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 辣木籽油在加工中易因高温而氧化和降解,导致其品质降低,因此探索辣木籽油的热稳定性对拓展该新资源油脂的用途具有重要意义。以棕榈油作为参照,研究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对水酶法提取的辣木籽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和加热时间的延长,辣木籽油和棕榈油的总氧化值、酸价均呈现上升趋势,生育酚含量呈现下降趋势。200℃时,辣木籽油和棕榈油总氧化值较未加热时分别升高了2.1 meq/kg和12.0 meq/kg;辣木籽油和棕榈油的酸价分别为各自对应初始酸价的1.1倍和1.3倍;辣木籽油α-生育酚保留率为棕榈油的1.2倍。120 min时,辣木籽油和棕榈油的酸价分别增加了23.8%和52.6%;辣木籽油α-生育酚保留率比棕榈油高12.4%。热重分析结果显示,辣木籽油氧化分解起始温度比棕榈油高15.9℃,且质量损失比棕榈油低3.1%。因此,辣木籽油的热稳定性能优于棕榈油,具有作为煎炸专用油的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籽油 棕榈 水酶法 热处理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水酶法提取辣木籽油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秀芬 黄珍玲 +4 位作者 吴玲玲 何文 李恒锐 莫周美 谢君锋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08-114,共7页
以辣木籽为原料,通过超声辅助水酶法提取辣木籽油。以辣木籽油提取率为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考察pH值、果胶酶添加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功率对辣木籽油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确定提取辣木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结... 以辣木籽为原料,通过超声辅助水酶法提取辣木籽油。以辣木籽油提取率为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考察pH值、果胶酶添加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功率对辣木籽油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确定提取辣木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果胶酶添加量0.50%、pH3.5、提取温度54℃、提取时间12 h、超声功率84 W,此时辣木籽油提取率为30.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籽油 超声辅助提取 水酶法 响应面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超微粉碎结合水酶法提取辣木籽油及其氧化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标诗 胡小军 +4 位作者 张卫国 江敏 彭元怀 张世奇 杨胜远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24,共6页
以辣木籽为原料,经湿法超微粉碎预处理后再经过低温烘干制成辣木籽粉,通过水酶法提取辣木籽油。利用单因素实验研究料液比、pH、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对辣木籽油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确定水酶法提取辣木籽油的... 以辣木籽为原料,经湿法超微粉碎预处理后再经过低温烘干制成辣木籽粉,通过水酶法提取辣木籽油。利用单因素实验研究料液比、pH、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对辣木籽油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确定水酶法提取辣木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以辣木籽油过氧化值为评价指标,考察光照、温度和抗氧化剂对辣木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辣木籽油最佳提取条件为:以中性蛋白酶和复合蛋白酶按1∶1组成的复合酶为酶解用酶,料液比1∶6,pH 5. 0,复合酶添加量6%,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8 h。在最佳提取条件下,辣木籽油提取率为85. 23%±0. 72%。光照及高温均能使辣木籽油的过氧化值升高,其中光照比温度对辣木籽油过氧化值的影响更大。因此,贮藏辣木籽油时,应尽量放置低温、避光处。另外,添加抗氧化剂BHT也能有效提高辣木籽油的氧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超微粉碎 水酶法 辣木籽油 提取 氧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酶法提取辣木籽油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邓韦丝 王敏 吕秋冰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7-72,共6页
以辣木籽为原料,采用水酶法提取辣木籽油,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以辣木籽油提油率为指标,确定复合酶的组合及比例(蛋白酶∶纤维素酶=2∶1),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辣木籽油的最佳工... 以辣木籽为原料,采用水酶法提取辣木籽油,并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以辣木籽油提油率为指标,确定复合酶的组合及比例(蛋白酶∶纤维素酶=2∶1),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水酶法提取辣木籽油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4 (g/mL)、pH 4、酶添加量3%、酶解温度55℃,在此条件下,辣木籽油的提取率为61.35%。水酶法提取的辣木籽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5 mg/mL辣木籽油对羟自由基(·OH)和DPPH·清除率分别为80.30%和62.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籽油 复合酶 提取 体外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胶对不同方法提取辣木籽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标诗 廖丽珊 +5 位作者 张世奇 刘淑敏 胡小军 韩志萍 江敏 杨胜远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2-117,共6页
以辣木籽为原料,分别采用索氏抽提法、乙醇水法和水酶法提取辣木籽油,研究脱胶工艺对3种提取方法得到的辣木籽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胶对3种方法提取辣木籽油的色泽和透明度影响较大,而对其气味影响不大;脱胶能够降低毛油中的酸价... 以辣木籽为原料,分别采用索氏抽提法、乙醇水法和水酶法提取辣木籽油,研究脱胶工艺对3种提取方法得到的辣木籽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脱胶对3种方法提取辣木籽油的色泽和透明度影响较大,而对其气味影响不大;脱胶能够降低毛油中的酸价、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毛油的碘值、氧化诱导时间;3种方法提取的辣木籽油脱胶前后酸价、碘值、氧化诱导时间、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有显著性差异;3种提取方法得到的辣木籽毛油中脂肪酸成分无显著性差异,均有15种脂肪酸组成且含量最高的脂肪酸均为油酸,脱胶前后3种提取方法得到的辣木籽油中脂肪酸含量也无显著性差异。故脱胶能够适当提高油脂的氧化稳定性,提高油脂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胶 索氏抽提法 乙醇水法 水酶法 辣木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木籽油对人小脑颗粒细胞氯离子通道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威良 徐晴芳 +1 位作者 高秀 蔡建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4期177-183,共7页
【目的】探究辣木籽油对人小脑颗粒细胞γ-氨基丁酸受体(GABAA)细胞膜氯离子通道的影响。【方法】首先利用冷榨法制得辣木籽油,通过连续培养人小脑颗粒细胞(human cerebellar granule cells,HCGC),采用CCK8法检测辣木籽油对细胞活力的影... 【目的】探究辣木籽油对人小脑颗粒细胞γ-氨基丁酸受体(GABAA)细胞膜氯离子通道的影响。【方法】首先利用冷榨法制得辣木籽油,通过连续培养人小脑颗粒细胞(human cerebellar granule cells,HCGC),采用CCK8法检测辣木籽油对细胞活力的影响,14 d后表达功能性GABAA受体,经不同剂量(2、4、8μg/mL)辣木籽油、油酸、β-谷甾醇、豆甾醇处理,空白组给予生理盐水,阳性药给予戊巴比妥钠(10 mmol/L),最后采用N,N二甲基二吖啶硝酸盐(MQAE)荧光探针检测小脑颗粒细胞内的氯离子浓度。【结果】辣木籽油等样品在10μg/mL浓度以下对细胞活力没有任何影响;与空白组相比,辣木籽油(4、8μg/mL)、油酸(4、8μg/mL)、豆甾醇(4、8μg/mL)及β-谷甾醇(8μg/mL)对HCGC细胞以剂量依赖方式激活氯离子通道,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阳性药戊巴比妥钠(10 mmol/L)亦可激活HCGC细胞的氯离子通道,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证明辣木籽油体外抑制神经元兴奋与GABA神经系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籽油 冷榨法 人小脑颗粒细胞 Γ-氨基丁酸受体 氯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木籽种仁氨基酸组成、矿质元素及油脂脂肪酸成分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付晓娜 苏霁玲 +4 位作者 张凯 侯英 刘祥义 徐娟 朱国磊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2-75,共4页
采用国标方法对辣木籽种仁的氨基酸组成、矿质元素及油脂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辣木籽种仁粗脂肪含量为25.5%,粗蛋白质含量为37.11%;辣木籽种仁中17种氨基酸的总含量为33.48%,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含量的29.63%;辣木籽... 采用国标方法对辣木籽种仁的氨基酸组成、矿质元素及油脂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辣木籽种仁粗脂肪含量为25.5%,粗蛋白质含量为37.11%;辣木籽种仁中17种氨基酸的总含量为33.48%,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含量的29.63%;辣木籽种仁中含有丰富的常量元素,属于高钾低钠食品;微量元素中Zn元素含量较高,为41.970μg/g;重金属元素含量符合国家限量标准;辣木籽油主要含有油酸(70.85%)、棕榈酸(5.43%)、山嵛酸(8.38%)等10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9.86%。辣木籽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具有很好的市场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籽油 氨基酸 矿质元素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辣木籽原油和精炼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标诗 杜京蔚 +5 位作者 刘淑敏 张世奇 胡小军 彭元怀 江敏 张卫国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28,31,共6页
为探索辣木籽油的高效提取方法,以辣木籽为原料,分别采用索氏抽提法、乙醇水法和水酶法提取辣木籽原油,通过脱胶、脱酸工艺制备辣木籽精炼油,测定辣木籽原油和精炼油的理化指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分析不同提取方法... 为探索辣木籽油的高效提取方法,以辣木籽为原料,分别采用索氏抽提法、乙醇水法和水酶法提取辣木籽原油,通过脱胶、脱酸工艺制备辣木籽精炼油,测定辣木籽原油和精炼油的理化指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分析不同提取方法对辣木籽原油和精炼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水法对辣木籽油的气味有一定影响,3种提取方法对辣木籽原油和精炼油的色泽和透明度影响不大;3种提取方法中,水酶法辣木籽原油的酸值,其原油和精炼油的碘值、水分及挥发物含量均最大,氧化诱导时间最长,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低;3种提取方法对辣木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3种提取方法中水酶法提取的辣木籽油的品质总体上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籽油 索氏抽提法 乙醇水法 水酶法 脱胶和脱酸 精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木果荚提取物油脂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一鹤 施蕊 +3 位作者 夏菁 张静美 熊莉娟 黄友玉 《园艺与种苗》 CAS 2019年第1期8-10,21,共4页
[目的]分析了解辣木油中脂肪酸的组分和含量,更好地了解其用途和价值。[方法]以新鲜辣木果荚提取的辣木油脂为研究对象,对辣木油中脂肪酸和挥发性成分应用GC-MS技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辣木油中检测出含有13种脂肪酸成分和16种挥... [目的]分析了解辣木油中脂肪酸的组分和含量,更好地了解其用途和价值。[方法]以新鲜辣木果荚提取的辣木油脂为研究对象,对辣木油中脂肪酸和挥发性成分应用GC-MS技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辣木油中检测出含有13种脂肪酸成分和16种挥发性成分,并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到82.76%,还包括亚油酸、亚麻酸和DHA 3种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脂肪酸,这些都是单独使用辣木籽提油所没有的成分,但是其挥发性成分中检查出含有28.38%的硫化物,即十字花科植物主要的刺激性成分,如要对此油加以利用,需要将此成分除去。[结论]为辣木果荚和辣木籽混合提取的辣木油今后的深入研究和产业化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荚 辣木籽油 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