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抑郁症患者额上回和辅助运动皮层度中心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邢静静 王化宁 周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147-1153,共7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脑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5例抑郁症患者(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作为MDD组,同时选取3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rTMS治疗以左...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对抑郁症患者脑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35例抑郁症患者(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作为MDD组,同时选取32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rTMS治疗以左背外侧前额叶为靶点,采集治疗前、后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17)和静息态磁共振功能影像数据,比较HAMD-17总分与度中心性(degree centrality,DC)指标变化。结果(1)治疗后MDD患者HAMD-17总分显著低于治疗前(8.27±4.21 vs 20.93±5.16,P<0.001)。(2)影像学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比较,治疗前抑郁症患者左侧额上回(t=-6.235,P<0.001)和右侧额上回(t=-6.988,P<0.001)DC值显著减少,左侧辅助运动皮层(t=6.173,P<0.001)和右侧辅助运动皮层(t=7.588,P<0.001)DC值显著增加。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抑郁症患者左侧额上回(t=5.798,P<0.001)和右侧额上回(t=6.405,P<0.001)DC值显著增加,左侧辅助运动皮层(t=-5.367,P<0.001)和右侧辅助运动皮层(t=-6.462,P<0.001)DC值显著减少。结论连续15 d rTMS治疗快速有效缓解抑郁症状,左侧额上回脑功能增强可能是抑郁症状缓解潜在的神经影像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重复经颅磁刺激 度中心性 额上回 辅助运动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棘突间动态辅助运动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临床疗效研究
2
作者 高振甫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7期150-151,共2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腰椎棘突间动态辅助运动系统在应用于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治疗疗效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自2008年9月—2011年6月所收治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共计26例为研究对象。以上患者自收治入院后采取腰椎棘突间动态辅助运动系... 目的研究并分析腰椎棘突间动态辅助运动系统在应用于腰椎退变性疾病中的治疗疗效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自2008年9月—2011年6月所收治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共计26例为研究对象。以上患者自收治入院后采取腰椎棘突间动态辅助运动系统方式进行手术治疗。术后采取随访方式针对患者手术治疗情况进行检查分析。主要涉及到ODI(Oswestry功能障碍)以及VAS(视觉模拟)这两个方面的评价指标。结果首先,同接受腰椎棘突间动态辅助运动系统治疗手术前的ODI分值以及VAS分值相比,患者术后3~12个月的随访分值提升显著,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次,同接受腰椎棘突间动态辅助运动系统治疗手术前的患者腰椎活动度相比,患者术后3~12个月的随访分值提升显著,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棘突间动态辅助运动系统作为腰椎退变性治疗领域的一种全新手术治疗方式,能够取得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术中出血量小、手术持续时间短等优势显著,应予以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棘突间动态辅助运动系统 腰椎退变 功能障碍 活动 疗效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器材辅助训练对大学生运动员心理疲劳预防的研究
3
作者 刘雪渊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5年第6期133-135,共3页
在大学运动环境中,运动员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常见且影响运动性能的问题。本文综合分析了运动器材辅助训练对大学生运动员心理疲劳预防方面的作用与效果,从生理学、免疫系统功能、营养干预等多个层面进行探讨。特别强调了运动强度、恢... 在大学运动环境中,运动员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常见且影响运动性能的问题。本文综合分析了运动器材辅助训练对大学生运动员心理疲劳预防方面的作用与效果,从生理学、免疫系统功能、营养干预等多个层面进行探讨。特别强调了运动强度、恢复技术及训练周期规划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针对大学生运动员的预防与训练方法优化策略,旨在帮助运动员有效管理慢性疲劳,改善他们的训练效果,提升竞技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疲劳综合征 大学生运动 生物学机制 运动器材辅助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化双重预防体系的运动康复辅助器材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娇 杨成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4年第1期139-141,共3页
为促进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体系的有效衔接,通过信息化双重预防体系在运动康复辅助器材方面的应用,研究开发一套运动康复辅助器材。以提升企业风险管控能力、推动安全生产为目标,以信息化双重预防体系为抓手,分析企业风险管控现状,... 为促进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体系的有效衔接,通过信息化双重预防体系在运动康复辅助器材方面的应用,研究开发一套运动康复辅助器材。以提升企业风险管控能力、推动安全生产为目标,以信息化双重预防体系为抓手,分析企业风险管控现状,并通过对运动康复辅助器材的设计与研发,实现对重大风险的有效管控与隐患的及时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风险管控 隐患治理 运动康复辅助器材 双重预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长类运动辅助区的丘脑联系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健 张巧俊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 观察运动辅助区的丘脑起源。方法 采用束路示踪技术 ,将 2种逆行示踪剂分别注射到猴子运动辅助区的嘴侧部 (Pre SMA)和尾侧部 (SMA proper)。结果 丘脑腹前核的小细胞部 (VApc)、X区 (X)和背内侧核的外侧部 (MDl)发出纤维投射到... 目的 观察运动辅助区的丘脑起源。方法 采用束路示踪技术 ,将 2种逆行示踪剂分别注射到猴子运动辅助区的嘴侧部 (Pre SMA)和尾侧部 (SMA proper)。结果 丘脑腹前核的小细胞部 (VApc)、X区 (X)和背内侧核的外侧部 (MDl)发出纤维投射到Pre SMA。丘脑腹外侧核的嘴侧部 (VLo)、腹后外侧核的嘴侧部 (VPLo)、腹外侧核的尾侧部 (VLc)和背内侧核的腹侧部(MDv)则主要投射到SMA proper。 结论 运动辅助区是小脑和基底神经节环路的共同靶点 ,它们通过不同的丘脑核团影响Pre SMA和S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辅助 丘脑 灵长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运动辅助决策系统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查毅 冯宏伟 《电子设计工程》 2021年第15期111-114,119,共5页
针对现有运动训练辅助决策系统智能性差、综合精度低的问题,文中基于神经网络技术设计了一套实时运动辅助决策系统。为解决常用训练数据冗余多、鲁棒性较弱的问题,通过使用OpenPose建立了人体数据实时检测与记录模块,用于实现基于视觉... 针对现有运动训练辅助决策系统智能性差、综合精度低的问题,文中基于神经网络技术设计了一套实时运动辅助决策系统。为解决常用训练数据冗余多、鲁棒性较弱的问题,通过使用OpenPose建立了人体数据实时检测与记录模块,用于实现基于视觉相机的运动姿势采集。为了对人体运动状态数据进行准确分析,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建立通用的优化模型,并对网络模型各个部分进行重新设计,实现了人体运动姿势分析识别系统。通过对实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表明,文中所提的改进系统具有训练收敛快、动作姿势识别精度高的特点,能够提供更加精准的运动辅助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运动辅助决策 视觉处理 状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EMS传感器的运动辅助训练系统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文楠 王明磊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4期50-54,共5页
针对传统运动辅助训练系统存在的运动辅助训练方法匮乏、教练的指导效率低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MEMS传感器的运动辅助训练系统。利用MEMS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通过运动辅助训练系统逻辑框架设计和运动辅助训练传感器设计完成系统的硬件... 针对传统运动辅助训练系统存在的运动辅助训练方法匮乏、教练的指导效率低的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MEMS传感器的运动辅助训练系统。利用MEMS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通过运动辅助训练系统逻辑框架设计和运动辅助训练传感器设计完成系统的硬件设计。同时,通过提取运动轨迹特征并结合卡尔曼滤波方法,对运动员手臂运动姿态角进行计算,对运动员姿态估计算法进行设计,最终完成系统的软件设计,从而实现运动辅助训练系统的设计。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基于MEMS传感器的运动辅助训练系统不仅可以增加运动辅助训练方法的数量,还可以提高教练的指导效率,从而大大提高运动辅助训练系统的性能。文中设计系统对运动捕捉技术的推广和其在辅助训练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辅助训练 MEMS传感器 运动轨迹 姿态角计算 姿态估计算法 特征提取 系统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具辅助口部运动训练联合语言认知训练治疗孤独症语言交流障碍患儿效果及对语言、图片表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王花敏 张素娟 陈红敏 《中国医学工程》 2019年第1期85-87,共3页
目的探讨器具辅助口部运动训练联合语言认知训练干预孤独症语言交流障碍患儿效果及对语言、图片表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孤独症语言交流障碍患儿96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器具辅助口部运动训练联合语言认知训练干预孤独症语言交流障碍患儿效果及对语言、图片表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孤独症语言交流障碍患儿96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语言认知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器具辅助口部运动,比较干预后两组的干预效果、语言发育迟缓检查法(S-S)评分及患儿的语言、图片表达功能。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S-S评分、语言和图片表达功能评分相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S评分、总有效率及语言图片表达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器具辅助口部运动训练联合语言认知训练干预孤独症语言交流障碍效果好,能有效提高患儿语言、图片表达功能,改善语言交流障碍,有一定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具辅助口部运动训练 语言认知训练 孤独症 语言交流障碍 语言表达功能 图片表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辅助的视觉导航处理方法
9
作者 赵依 郁丰 +1 位作者 许娜 汪永生 《兵工自动化》 2017年第10期34-37,共4页
为加速失效卫星在轨操作实验平台中的图像处理,提出一种基于运动辅助的视觉导航处理方法。首先,根据在轨操作实验平台的工作原理,建立了视觉导航系统与失效卫星模拟装置之间的相对运动模型;然后,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器估计两者之间的相... 为加速失效卫星在轨操作实验平台中的图像处理,提出一种基于运动辅助的视觉导航处理方法。首先,根据在轨操作实验平台的工作原理,建立了视觉导航系统与失效卫星模拟装置之间的相对运动模型;然后,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器估计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与目标运动角速度;最后,根据运动模型与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关系,预测失效卫星模拟装置特征在视觉系统中的像素坐标,在特征临近区域进行局部图像处理,可提高视觉图像处理速度。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文中方法较改进前的图像处理速度提高了3倍,从而验证了运动辅助的视觉导航处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卫星 运动辅助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手倒立行走及辅助器械的价值与作用探索
10
作者 刘耀武 陈琛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4年第5期170-172,共3页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以及结合作者训练经验对手倒立行走以及辅助器械的作用与价值做相应的探讨,概述了手倒立行走的作用以及手倒立行走辅助器械的价值,并提出辅助器械的构想,望为提高训练效果,促进人们身体健康等方...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以及结合作者训练经验对手倒立行走以及辅助器械的作用与价值做相应的探讨,概述了手倒立行走的作用以及手倒立行走辅助器械的价值,并提出辅助器械的构想,望为提高训练效果,促进人们身体健康等方面尽微薄之力,为我国研究手倒立行走奠定相应的基础,其他学者可延续本文设计做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倒立 手倒立行走 运动辅助器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技术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15
11
作者 钟亚平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2-55,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深入分析近年来信息技术在我国运动训练领域中的应用情况,重点分析了训练数据采集与管理、运动技术分析与仿真、运动训练辅助系统等3个主要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展望其研究变化趋势。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运动训练 运动训练辅助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传感技术在老年人护理服设计中的应用
12
作者 李蕊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5年第4期159-161,共3页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在日常生活中面临诸多健康风险。传统的老年人护理方式主要依赖于人工和简单的医疗设备,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精准化护理需求。基于此,文章阐述...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在日常生活中面临诸多健康风险。传统的老年人护理方式主要依赖于人工和简单的医疗设备,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个性化、精准化护理需求。基于此,文章阐述智能传感技术在老年人护理服中的应用,提出智能传感技术在老年人护理服设计中的技术挑战与应对策略,并对智能传感技术在老年人护理服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展望,以期为智能护理服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传感技术 老年人护理服 运动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对药物治疗白癜风患者血浆及组织液内皮素-1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福泉 王松涛 刘忠海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5-140,共6页
为探讨不同强度的运动结合药物治疗对白癜风患者皮损区面积,以及血浆和组织液内皮素-1(ET-1)含量的影响,选取白癜风患者45 例随机分成3 组:安静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中等强度运动组(中等强度运动+药物治疗)、大强度运动组(... 为探讨不同强度的运动结合药物治疗对白癜风患者皮损区面积,以及血浆和组织液内皮素-1(ET-1)含量的影响,选取白癜风患者45 例随机分成3 组:安静对照组(单纯药物治疗)、中等强度运动组(中等强度运动+药物治疗)、大强度运动组(大强度运动+药物治疗),每组15 例.中等强度运动组采取跑步运动,运动强度维持在心率120~140 次/min,每次1 h;大强度运动组采取跳绳运动,心率为160~170 次/min,1 d 累计1 h.每周运动5 d,共进行16 周的运动.16 周运动干预前后,采取患者血液及组织液,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ET-1 质量浓度.通过对血浆微量元素的检测判断铜离子的变化;通过肢端血管微循环检测血管侧枝及管径的变化.结果发现:1)运动使血浆、组织液ET-1 质量浓度明显增加,其中以大强度运动组增加最为显著;2)16 周运动前后,安静对照组与两个运动强度组的血铜离子均增加,安静对照组增加显著,而运动组只是出现微量增加;3)长期有规律的运动增加了患者血管侧枝及管径,促进了血液循环;4)实验后3 组患者皮损区缩小与实验前有显著差异,实验后3 组之间皮损区缩小面积差异没有显著性,但运动组比安静对照组缩小面积大.结果说明,运动可作为白癜风患者的辅助治疗手段,其中以大强度运动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医学 白癜风 内皮素-1 运动辅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园运动信息化平台APP运行现状及改进方向——以上海财经大学“运动世界校园”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辛夷 熊春林 +2 位作者 许诺 魏子惠 刘陈弘毅 《传媒论坛》 2021年第5期173-174,共2页
智慧校园建设已成为大势所趋。本项目立足于高校师生体育运动实际,选取上海财经大学使用且有一定代表性的平台"运动世界校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形式,总结归纳出现有运动平台的现状与弊端,同时提出增强平... 智慧校园建设已成为大势所趋。本项目立足于高校师生体育运动实际,选取上海财经大学使用且有一定代表性的平台"运动世界校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形式,总结归纳出现有运动平台的现状与弊端,同时提出增强平台体验感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校园 运动辅助应用软件APP 信息化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知觉的注意调节:一项ERP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有国 张志杰 +3 位作者 黄希庭 郭秀艳 袁宏 张甜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02-1011,共10页
采用双任务实验范式探讨时间知觉注意调节的动态过程。通过指导语使被试按照比例将注意分配到声音刺激的时间属性与音调属性上,形成对时间因素不同注意程度的五种注意条件,同时记录反应时、错误率和事件相关电位数据。对峰值分析发现,P... 采用双任务实验范式探讨时间知觉注意调节的动态过程。通过指导语使被试按照比例将注意分配到声音刺激的时间属性与音调属性上,形成对时间因素不同注意程度的五种注意条件,同时记录反应时、错误率和事件相关电位数据。对峰值分析发现,P2注意条件主效应不显著,但多重比较时T(只注意时间)与P(只注意音调)条件差异显著;对CNV平均波幅分析,发现注意条件主效应显著,随着分配在时间属性上的注意的减少,其波幅逐渐降低;对T与P条件的差异波地形图分析发现,波幅最大的区域位于额叶、中央区和顶叶;该差异波的偶极子定位于辅助运动区(额上回、额中回)和顶下小叶。以上结果表明,P2阶段存在时间信息加工;CNV反映时间知觉的注意调节,时间知觉中存在控制加工应该以CNV的出现为指标;辅助运动区可能为时间知觉的核心成分,具有跨通道效应;顶下小叶也与对时间的注意有关,但并不是特异性的。本研究不支持Lewis提出的"自动"与"认知控制"计时系统理论中"秒"为两系统分界点以及辅助运动区只属于"自动计时系统"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知觉 注意 关联性负变 辅助运动 顶下小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下肢能量收集与行走助力外骨骼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欣 刘更 +2 位作者 汤运启 韩冰 刘晓丽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5-102,共8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人体机能衰退,导致四肢灵活性下降,严重者失去行走能力。研究表明,借助下肢外骨骼可以辅助人体行走。设计了一种下肢外骨骼,通过收集下肢健侧的能量,在患侧下肢行走时释放。利用单侧下肢对患肢进行运动补偿,辅助行走...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人体机能衰退,导致四肢灵活性下降,严重者失去行走能力。研究表明,借助下肢外骨骼可以辅助人体行走。设计了一种下肢外骨骼,通过收集下肢健侧的能量,在患侧下肢行走时释放。利用单侧下肢对患肢进行运动补偿,辅助行走,实现人体能量的收集、管理和迁移。通过人体穿戴实验评价外骨骼对于肌肉的影响,结果表明股直肌的均方根值降幅可达10%,腓肠肌外侧肌肉的肌电积分值降幅达12%。外骨骼对下肢肌肉的影响较为明显,借助外骨骼可以为下肢运动提供辅助拉力,同时降低肌肉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骨骼 人体能量 能量收集器 辅助运动 能量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帕金森病触觉刺激异常激活脑区意义初探 被引量:3
17
作者 曹恒毅 赵艺蕾 +3 位作者 郑旭宁 徐晓俊 孔德兴 张敏鸣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6-142,共7页
目的:探求原发性帕金森病(PD)触觉功能脑区异常激活程度是否与病情严重度直接相关;对PD触觉脑功能改变与尾状核功能缺陷间的联系提供可能的影像学依据;对前额叶的激活在PD脑功能机制中所起的作用做出可能的解释。方法:21名早期PD患者,... 目的:探求原发性帕金森病(PD)触觉功能脑区异常激活程度是否与病情严重度直接相关;对PD触觉脑功能改变与尾状核功能缺陷间的联系提供可能的影像学依据;对前额叶的激活在PD脑功能机制中所起的作用做出可能的解释。方法:21名早期PD患者,平均年龄(60.43±9.65)岁;22名年龄相匹配的正常志愿者,平均年龄(59.23±11.12)岁。所有患者进行统一PD量表(UPDRS)评分,以评价病情严重程度。首先通过触觉任务的fMR I研究,确定PD患者相较于正常人激活增强和减弱的脑区。接着将上述脑区作为感兴趣区(ROI),提取出每个PD患者执行触觉任务时各ROI平均BOLD信号强度,并计算信号变化百分比。将各ROI的信号变化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作相关分析,同时作ROI之间相关分析。结果:PD患者右侧初级感觉及运动区,右侧辅助运动区,双侧楔前叶,双侧枕叶视觉皮层,左侧颞中回及双侧尾状核的激活较对照组降低;右侧前额叶及右侧尾状核激活较对照组增高。右侧辅助运动区的信号变化与UPDRS评分呈负相关。双侧尾状核与异常激活脑区的信号变化呈现正相关。右侧前额叶与激活降低脑区的信号变化呈现正相关。结论:早期帕金森患者接受触觉刺激时,辅助运动区的信号改变可以提示病情严重程度。尾状核在PD触觉神经功能改变中应该起着重要作用。前额叶激活增加的原因可能并不是代偿作用,而更可能是PD患者神经功能损害的一种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触觉 磁共振成像 FMRI 辅助运动 尾状核/病理学 前额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提高奥运会运动员的表现
18
《质量与标准化》 2021年第9期38-38,共1页
事件:东京奥运会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运动内容:3D打印被广泛运用在运动世界中。例如,东京奥运会自行车队使用3D扫描仪和打印机来定制自行车零件,残奥会运动员以3D打印来制造更轻、更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假肢和轮椅,职业高尔夫球手也使用定制... 事件:东京奥运会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运动内容:3D打印被广泛运用在运动世界中。例如,东京奥运会自行车队使用3D扫描仪和打印机来定制自行车零件,残奥会运动员以3D打印来制造更轻、更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假肢和轮椅,职业高尔夫球手也使用定制的3D打印球杆来提高成绩,医疗人员只需扫描受伤足球运动员的面部即可定制3D打印口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东京奥运会 自行车队 空气动力学 高尔夫球手 辅助运动 足球运动 残奥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叶区域的经颅直流电刺激对抑制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周晶 宣宾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76-1991,共16页
抑制控制是执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研究表明抑制控制与额叶区域的活动有关。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tDCS)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脑刺激技术,可以调节脑区的激活程度。研究表明tDCS刺激额叶的部分区... 抑制控制是执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研究表明抑制控制与额叶区域的活动有关。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 tDCS)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脑刺激技术,可以调节脑区的激活程度。研究表明tDCS刺激额叶的部分区域可以有效干预参与者的抑制控制水平,而这一干预作用会受到刺激位置、刺激类型以及实验任务等条件变化的影响。目前tDCS已应用于不同人群的抑制控制研究,并能与其他研究技术较好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控制 反应抑制 TDCS 额下回 背外侧前额叶 辅助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MS治疗顽固性抽动秽语综合征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许蔚倩 齐钢桥 +2 位作者 齐文耀 曹敏敏 凌鹏 《浙江临床医学》 2019年第8期1078-1080,共3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连续θ爆发式刺激(cTBS)抑制辅助运动区(SMA)治疗顽固性抽动秽语综合征(T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招募由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门诊确诊且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TS患者20例.所有患者双侧SMA区均给予磁场强度为80...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连续θ爆发式刺激(cTBS)抑制辅助运动区(SMA)治疗顽固性抽动秽语综合征(T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招募由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门诊确诊且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TS患者20例.所有患者双侧SMA区均给予磁场强度为80%静息运动阈值、刺激模式为cTBS、1200脉冲/(侧·次)、1次/d、5次/周、共计4周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并于治疗前、治疗2周末及治疗4周末分别采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DRS-21)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入选TS患者经rTMS治疗4周后,总体YGTSS评分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但TS伴强迫症(OCD)患者YGTSS和YBOCS评分均得到显著降低(P<0.05).所有患者均可耐受治疗过程,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rTMS cTBS抑制双侧辅助运动区对于顽固性TS治疗总体安全、无明显治疗效果,但对于其中顽固性TS伴强迫症亚组有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抽动秽语综合征 θ爆发式刺激 辅助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