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西方音乐作品中的中国 蜕变与映射:欣德米特《韦伯主题交响变奏曲》之“图兰朵谐谑曲” |
张杰
|
《音乐爱好者》
|
2024 |
0 |
|
2
|
肖邦《升c小调谐谑曲》作品39号的创作背景及演奏研究 |
张一鸣
|
《乐器》
|
2024 |
0 |
|
3
|
肖邦《降b小调第二谐谑曲》演奏诠释 |
孙璐璐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
2011 |
3
|
|
4
|
音乐审美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奏鸣-交响套曲中的小步舞曲与谐谑曲 |
李小诺
|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
2010 |
3
|
|
5
|
肖邦的《降b小调谐谑曲》 |
张东胜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
2002 |
4
|
|
6
|
悲愤的呐喊 深情的呼唤——肖邦《第一谐谑曲》分析 |
吴晓勇
|
《音乐创作》
|
2007 |
3
|
|
7
|
论萧邦四首谐谑曲的音乐内涵 |
郝思震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8
|
肖邦《降b小调第二谐谑曲》的多曲式结构分析 |
赵盈娜
|
《民族音乐》
|
2009 |
3
|
|
9
|
肖邦降b小调谐谑曲的分析与演奏 |
陈莉娜
|
《北方音乐》
|
2012 |
1
|
|
10
|
贝多芬第18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与肖邦第二谐谑曲之比较研究 |
陈林
|
《黄河之声》
|
2007 |
1
|
|
11
|
浅析肖邦谐谑曲及其演奏 |
陈默
|
《成才之路》
|
2011 |
1
|
|
12
|
“披着黑纱的玩笑”——肖邦《b小调谐谑曲》Op.20研究 |
李琦
|
《音乐时空》
|
2016 |
1
|
|
13
|
试论肖邦《E大调第四谐谑曲》的艺术特征与演奏技巧 |
黄忠昭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4
|
是谐谑还是戏剧般的激情?——萧邦四部谐谑曲分析 |
陈声钢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05 |
0 |
|
15
|
肖邦《^#c小调谐谑曲》音乐学分析 |
焦静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03 |
0 |
|
16
|
肖邦E大调第四谐谑曲研究 |
吴晓勇
|
《音乐创作》
|
2007 |
0 |
|
17
|
浪漫主义特征在肖邦谐谑曲中的体现与演奏诠释 |
孙敬
|
《黄河之声》
|
2013 |
0 |
|
18
|
浅析肖邦《降b小调谐谑曲》的演奏技巧及音乐表现 |
张迪华
|
《黄河之声》
|
2017 |
0 |
|
19
|
肖邦《降b小调谐谑曲》的风格把握与技巧渗透 |
谈大为
李玺
|
《黄河之声》
|
2022 |
0 |
|
20
|
肖邦谐谑曲Op 39音乐分析 |
李田甜
|
《黄河之声》
|
201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