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禅意空间设计——栖舍
1
作者 郭钰莹 《丝网印刷》 2024年第5期78-78,共1页
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各行各业对中国传统文化愈发重视,设计行业受其影响深远。禅意美学作为东方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传统美学追求的“韵外之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强调在有限的形式中表达出无限的意蕴,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 近年来,国家和社会各行各业对中国传统文化愈发重视,设计行业受其影响深远。禅意美学作为东方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传统美学追求的“韵外之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强调在有限的形式中表达出无限的意蕴,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本作品为家居空间设计,以东方美学为主题,自然设计元素为主调,打造一个“返璞归真”的禅意空间。此空间命名为“栖舍”,寓意为在城市隐居的房屋,与禅文化中尊重自然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所契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有尽而意无穷 韵外之致 社会各行各业 东方美学 中国传统美学 美学 中国传统文化 返璞归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的渴求——小议回族当代文学的美学意义
2
作者 贾羽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72-77,共6页
美学意义,是任何文学创作无法忽视的审美内容,它往往营构起作家得以不朽的文学巨制,并为作家带来辉煌的风格。 那些关于回族文学的评论文章,已较多地忽视了对作家作品美学意义这一博大领域的介入,这不仅造成回族文学研究的涉猎范围偏狭... 美学意义,是任何文学创作无法忽视的审美内容,它往往营构起作家得以不朽的文学巨制,并为作家带来辉煌的风格。 那些关于回族文学的评论文章,已较多地忽视了对作家作品美学意义这一博大领域的介入,这不仅造成回族文学研究的涉猎范围偏狭,也使得回族作家们在对待如何追求这一领域的价值方面,失去了外在的强有力的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学 美学 审美内容 美感享受 张承志 言有尽而意无穷 霍达 中短篇小说集 扎西达娃 语言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情为文,以象寓情——古典诗论对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启示
3
作者 王奇新 王国慧 《写作》 2014年第8期79-81,共3页
读高一学生的记叙文,既读不到生动的形象,也读不到真正的感情。如何指导学生写出形象鲜明、真情流淌的记叙文呢? 在诗歌教学中,那传承千年的中国古典诗论,给了我们灵感。 一、“诗缘情”启示我们:记叙文写作应强调真情实感 我国诗... 读高一学生的记叙文,既读不到生动的形象,也读不到真正的感情。如何指导学生写出形象鲜明、真情流淌的记叙文呢? 在诗歌教学中,那传承千年的中国古典诗论,给了我们灵感。 一、“诗缘情”启示我们:记叙文写作应强调真情实感 我国诗歌发展的早期,“诗言志”的主张占据了统治地位,强调诗歌“讽喻教化”的社会功用,重视其工具性。“诗言志”出自《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水,律和声。”被朱自清先生称为中国诗论的“开山纲领”。因为孔子的推崇。这种强调诗歌“讽喻教化”的工具性的诗论,在中国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言志 记叙文写作 诗缘情 歌永言 《尚书·尧典》 古典诗学 高一学生 言有尽而意无穷 作文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书侠
4
作者 王书侠 《中国书画》 2015年第2期129-129,共1页
言有尽而意无穷,无画处皆成妙境,是中国画审美之特质。然实处易、虚处难,画面空白经营得当,会产生空灵之感,意境随之深邃,否则,难免失之单薄。
关键词 王书 言有尽而意无穷 当代国画 山东科技大学 硕士生导师 山东泰安 术学 画院院长 百度百科 艺术品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身韵到神韵——论身韵中“神”的重要性
5
作者 王峥峥 常真 《戏剧之家》 2014年第16期173-173,共1页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古典舞身韵诞生至今,对中国古典舞学科在继承与发展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以及对改进和丰富中国古典舞基训的民族风格与肢体语言的直接影响,并由此产生了一代新型的中国古典舞演员模式和带动了古典舞剧目创作繁荣...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古典舞身韵诞生至今,对中国古典舞学科在继承与发展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以及对改进和丰富中国古典舞基训的民族风格与肢体语言的直接影响,并由此产生了一代新型的中国古典舞演员模式和带动了古典舞剧目创作繁荣取得了有目共睹、不可取代的训练价值。一名优秀的中国古典舞演员除了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技术技巧外,还须同时具备在中国特定的艺术规范和审美特征要求下的重要表现手段——身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舞 艺术规范 民族风格 基训 审美特征 八十年代 艺术创造活动 身法 盖叫天 言有尽而意无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沧浪诗话》的创作主体论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海沙 《中国韵文学刊》 1990年第2期40-48,共9页
在宋代众多的诗话著作中,严羽的《沧浪诗话》是一部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且历代聚讼纷纭的著作。严羽以其理论的胆略和洞察力,第一次对艺术创作主体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严羽考察了诗歌创作的整个过程,对艺术主体掌握世界的独特认识方式,创... 在宋代众多的诗话著作中,严羽的《沧浪诗话》是一部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且历代聚讼纷纭的著作。严羽以其理论的胆略和洞察力,第一次对艺术创作主体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严羽考察了诗歌创作的整个过程,对艺术主体掌握世界的独特认识方式,创作的独特心态、表意的独特方式,分别提出了“妙悟”说、“兴趣”说、“不落言筌”说,三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创作主体动态研究的理论体系,这是贯穿严羽整个理论的主线。由这三个阶段的理论核心生发开来相应的理论概念,他以“真识”作为“妙悟”的心理能力,以“气象”作为“兴趣”在诗中表现的风貌,“言有尽而意无穷”是“不落言筌”带来的审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沧浪诗话》 严羽 妙悟 言有尽而意无穷 审美效应 主体论 审美特质 以禅喻诗 儒家诗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欣赏文学作品 被引量:1
7
作者 江林 《高师函授》 1984年第2期17-20,共4页
文学欣赏是文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想谈谈文学欣赏中的几个基础理论问题,供同志们在文学欣赏的实践活动中参考。一、文学欣赏的意义什么是文学欣赏?文学欣赏是人们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思维活动。这种活动使读者通过作品的文学... 文学欣赏是文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想谈谈文学欣赏中的几个基础理论问题,供同志们在文学欣赏的实践活动中参考。一、文学欣赏的意义什么是文学欣赏?文学欣赏是人们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思维活动。这种活动使读者通过作品的文学语言,具体地认识形象及其反映的社会本质,领会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进人由作品创造的艺术境界,从而在精神上得到美的享受。文学欣赏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欣赏 文学作品 什么是文学 欣赏习惯 林黛玉 七言绝句 言有尽而意无穷 社会本质 生活本质 印度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虚实论”在戏曲舞台表演艺术中的体现 被引量:1
8
作者 庄富蓉 《人文天下》 2020年第24期15-16,共2页
“虚实论”即追求“虚”与“实”的有机统一,它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形成与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一理论源于道家学说的“无有论”和《易传》中的“阴阳论”。[1]老子认为“道”具有“有... “虚实论”即追求“虚”与“实”的有机统一,它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形成与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一理论源于道家学说的“无有论”和《易传》中的“阴阳论”。[1]老子认为“道”具有“有”和“无”两种属性,是有规定性和无规定性,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是“实”与“虚”的统一。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有”与“无”、“实”与“虚”的统一,有了这种统一,天地万物才能富有生命力,才能生生不息,他的这一思想对中国古典美学中“虚实论”的诞生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虚实论”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它是对“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中国古典艺术美学特点的高度概括。而在戏曲舞台表演艺术中这一美学特点的表现更为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有尽而意无穷 虚实论 中国古典美学 中国古典艺术 天地万物 道家学说 中国传统文化 美学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想象中发展言语思维——以《卖炭翁》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敏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第13期64-67,共4页
黑格尔说:"诗所特有的因素是创造的想象。"不仅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想象,诗歌阅读和鉴赏也同样需要想象。因为诗人在理性化想象中,提炼典型意象,形诸凝练含蓄、跳跃的言语形式,使诗歌留下了很多艺术空白,产生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 黑格尔说:"诗所特有的因素是创造的想象。"不仅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想象,诗歌阅读和鉴赏也同样需要想象。因为诗人在理性化想象中,提炼典型意象,形诸凝练含蓄、跳跃的言语形式,使诗歌留下了很多艺术空白,产生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有尽而意无穷 言语形式 《卖炭翁》 诗歌阅读 言语思维 艺术空白 典型 理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典诗歌的含蓄美
10
作者 叶太平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1期48-51,共4页
中国古典诗歌,向以含蓄为尚;或者说,含蓄,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审美形态、突出艺术品格。不肯定这一点,便失去了对漫漫几千年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审美特征的最根本最主要的总体把握。我们继承中国古典诗歌之精华,不能不顾及含蓄... 中国古典诗歌,向以含蓄为尚;或者说,含蓄,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审美形态、突出艺术品格。不肯定这一点,便失去了对漫漫几千年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审美特征的最根本最主要的总体把握。我们继承中国古典诗歌之精华,不能不顾及含蓄美;我们研究含蓄美,不能不顾及它表现于中国古典诗歌的特定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歌 审美特征 审美形态 严羽 登金陵凤凰台 盛唐诗人 言有尽而意无穷 夜雨 李商隐 论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美学史稿(五)
11
作者 李致钦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22-28,共7页
第三节《诗经》的赋、比、兴《诗》在汉代被尊为经,并总结出风、雅、颂、赋、比、兴“六义”。前三义是根据其音乐性和社会功能分为三种体制;后三义是根据其造形方法总结出的美学原则。《诗经》三百零五篇。
关键词 六义 诗艺 音乐性 赋比兴 审美关系 青铜文化 言有尽而意无穷 三义 历史时代 美学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奇妙的殿堂——《少数民族镜头下的滇藏高原》
12
作者 穆易 《民族艺术研究》 1988年第4期62-63,共2页
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奇妙的殿堂。这里蔚蓝得透明的苍穹是殿堂的屋顶,白玉般耀眼的皑皑雪山是它的屏风;这里有辉煌瑰丽的朝阳和晚霞,也有使行人发怵的泥泞道路和险阻。我在这殿堂里看到了古老的宗教仪式,也看到了商场上充满活泼生机的叫卖... 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奇妙的殿堂。这里蔚蓝得透明的苍穹是殿堂的屋顶,白玉般耀眼的皑皑雪山是它的屏风;这里有辉煌瑰丽的朝阳和晚霞,也有使行人发怵的泥泞道路和险阻。我在这殿堂里看到了古老的宗教仪式,也看到了商场上充满活泼生机的叫卖;我看到了巍峨壮丽的宫殿和神庙,也看到了在雪山草原上牧羊人的帐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仪式 摄影作品 言有尽而意无穷 往前走 就这样 苍茫大地 黎明前 象征 说不尽 西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韵与气的融合——《聊斋志异》的风度与力度
13
作者 陈文新 《蒲松龄研究》 1992年第3期66-75,共10页
中国的白话小说和文言小说,源于两个不同的系统。白话小说源于民间的“说话”,一经问世便镀上了商品的烙印,为了推销自己,曲折的情节和通俗化的叙述方式便成为题中应有之意。而文言小说则是从子、史中脱颖而出,进而成熟于“文学的自觉... 中国的白话小说和文言小说,源于两个不同的系统。白话小说源于民间的“说话”,一经问世便镀上了商品的烙印,为了推销自己,曲折的情节和通俗化的叙述方式便成为题中应有之意。而文言小说则是从子、史中脱颖而出,进而成熟于“文学的自觉时代”。其作者不把它视为商品,而自觉地以之抒写性灵,展示情趣,因此,抒情性便成为文言小说的鲜明特征。伴随着这一特征,文言小说往往追求一种醇厚典雅的风度,或曰书卷气;忌俗,亦排斥鲁莽和过分的狂悍。越是优秀的文言小说,在风度上越是讲究。《聊斋志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文言小说 白话小说 叙述方式 狐鬼 罗刹海市 从子 言有尽而意无穷 应有之 于去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朦胧美与距离感
14
作者 赵捷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年第1期12-15,25,共5页
在各种形式的艺术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朦胧的现象,也正是借助着这种朦胧的因素,读者或观众方感到它的美来。朦胧在诗歌创作中是十分重要的,古代诗人、诗评家有过许多这方面的论述。白居易说:“诗有七义例,一曰说见不得言见,二曰说闻不... 在各种形式的艺术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朦胧的现象,也正是借助着这种朦胧的因素,读者或观众方感到它的美来。朦胧在诗歌创作中是十分重要的,古代诗人、诗评家有过许多这方面的论述。白居易说:“诗有七义例,一曰说见不得言见,二曰说闻不得言闻,三曰说远不得言远,四曰说静不得言静,五曰说苦不得言苦,六曰说乐不得言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朦胧美 诗评家 古代诗人 诗歌创作 义例 距离感 玉生烟 一曰 言有尽而意无穷 短篇小说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含蓄”
15
作者 王玺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51-57,共7页
一当你看完一部好的电影以后,银幕中的人物事件仍活动在你眼前;当你读完一首诗或一篇小说以后,虽然已经好几天,脑子里仍然被这些情节所萦绕。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文学作品都具有其感人肺腑的魅力,构成这魅力的因素很多,但谁也不能否认... 一当你看完一部好的电影以后,银幕中的人物事件仍活动在你眼前;当你读完一首诗或一篇小说以后,虽然已经好几天,脑子里仍然被这些情节所萦绕。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文学作品都具有其感人肺腑的魅力,构成这魅力的因素很多,但谁也不能否认的一条是“含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有尽而意无穷 江南逢李龟年 沈祥龙 论词随笔 文学作品 人物事件 司空图诗品解说 含而不露 羚羊挂角 滋味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译覃思录(八)
16
作者 陈岩 《东北亚外语研究》 1994年第8期52-56,共5页
文学作为一门艺术,其本质特征是审美。无论任何形式的文学作品,都包含着作者的感情(岂止文学,就连人们平常说的话也是如此。语言一经使用,就带上了使用者的感情)。有人干脆把文学称之为“情书”(这个“情”是七情六欲之情)。虽然无论多... 文学作为一门艺术,其本质特征是审美。无论任何形式的文学作品,都包含着作者的感情(岂止文学,就连人们平常说的话也是如此。语言一经使用,就带上了使用者的感情)。有人干脆把文学称之为“情书”(这个“情”是七情六欲之情)。虽然无论多么微妙的感情和感受都要靠语言即通过概念来表达,而语言——概念、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翁 悠闲自得 言有尽而意无穷 论家 正象 之辩 二山 中都 有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调·天净沙 秋思
17
作者 马致远 朱源 《语言教育》 1994年第3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天净沙 秋思 中国古典诗歌 名词词组 小桥流水人家 枯藤老树 马致远 曲词 言有尽而意无穷 brok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准练笔点 巧架读写桥
18
作者 江剑鸿 《教师》 2016年第6期89-90,共2页
留白是一门艺术,在图画创作中讲究"意到笔不到",以创造出无画或妙境的艺术境界。留白运用到教学中能激活课堂教学,激活学生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要钻研教材,找准练笔点,架起读写的桥梁,让学生"读"和"写"获得丰收。... 留白是一门艺术,在图画创作中讲究"意到笔不到",以创造出无画或妙境的艺术境界。留白运用到教学中能激活课堂教学,激活学生思维,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要钻研教材,找准练笔点,架起读写的桥梁,让学生"读"和"写"获得丰收。一、动情点扩写,拨动心灵之弦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有不少是抒情的课文,情节生动,语言感人。一旦文本的情与学生的情交融在一起,便会产生巨大的"情感磁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材 到笔不到 课堂教学 阮恒 言有尽而意无穷 天门山 写话 读写结合 联动 伙伴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古诗“语用”价值的策略——以高年级教学为例
19
作者 宣路月 《写作》 2015年第6期89-91,共3页
古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 古诗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炼,魅力无穷。常吟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诗学素养。应当说古诗就像一杯陈年醇香的佳酿,滋养着炎黄子孙的血脉;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着民族的魂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古诗教学,并力求探索出教学古诗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言志 诗传 以言 语言文字 夜书所见 诗人王维 诗人情感 中国古典诗词 言有尽而意无穷 隐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水空明竹柏影——从苏轼词中晓理趣
20
作者 李涛 《作文(高中版)》 2020年第4期50-52,共3页
什么是"理趣"?通俗的理解即:"说理,但不乏味,且说得巧妙,说得有意思",并能够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一般,就算是把"理趣"做到家了。首先是一个"理"字。日常生活... 什么是"理趣"?通俗的理解即:"说理,但不乏味,且说得巧妙,说得有意思",并能够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一般,就算是把"理趣"做到家了。首先是一个"理"字。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谓的理,一般指一种社会伦理或道德规范。它虽然也是理,但在诗词歌赋中却很少涉及。究其原因,诗词作为审美的一种载体,它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强烈的审美意味,而一般的伦理道德恰恰最缺乏这一点。因此,很多时候,我们都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排斥理在审美之中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有尽而意无穷 诗词歌赋 理趣 审美 苏轼词 三日不绝 社会伦理 伦理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