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鲵肝肽蜜制丸制备及解酒作用研究
1
作者 苏文 陈德经 +2 位作者 郑小莉 杨荣广 曾允灏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85-92,共8页
为了充分利用大鲵加工副产物,以大鲵肝肽粉、葛根粉、西洋参粉为原料,制备大鲵肝肽蜜制丸,并检测其解酒作用。通过测定乙醇脱氢酶(ADH)激活率和对DPPH·、·OH和·O2-清除率,研究大鲵肝肽蜜制丸及原料体外活性,通过志愿者... 为了充分利用大鲵加工副产物,以大鲵肝肽粉、葛根粉、西洋参粉为原料,制备大鲵肝肽蜜制丸,并检测其解酒作用。通过测定乙醇脱氢酶(ADH)激活率和对DPPH·、·OH和·O2-清除率,研究大鲵肝肽蜜制丸及原料体外活性,通过志愿者饮酒实验测定大鲵肝肽蜜制丸促进体内乙醇代谢的作用。结果表明:蜜制丸配方为50%大鲵肝肽、48%葛根粉、1%西洋参粉、1%薄荷,所制大鲵肝肽蜜制丸对ADH的激活率高达109.24%;对DPPH·、·OH和·O2-清除率均达85.50%以上;在饮酒前服用大鲵肝肽蜜制丸,体内乙醇的分解率提高50%,大鲵肝肽解酒蜜制丸具快速解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肝肽 蜜制丸 制备 解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葛根饮料的研制及其解酒作用研究
2
作者 马钰涵 田林心 +3 位作者 田兴 王露瑶 向豪 李嘉欣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7期104-108,共5页
以药食两用植物橄榄和葛根为原料,研制一款功能饮料,并研究其解酒作用。以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原料的最佳提取工艺;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对饮料的配方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其理化性质和抗氧化能力,并通... 以药食两用植物橄榄和葛根为原料,研制一款功能饮料,并研究其解酒作用。以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原料的最佳提取工艺;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对饮料的配方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其理化性质和抗氧化能力,并通过小鼠醉酒模型研究饮料的解酒作用。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橄榄葛根料液比1∶10、温度90℃、浸提时间150 min;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橄榄葛根提取液中添加8%白砂糖、0.8%白醋,制得饮料含可溶性固形物2.5%、pH值为4.16、糖度为3°Bx、黄酮含量为0.068mg·mL^(-1),风味独特,酸甜适中;该饮料有一定抗氧化能力和解酒作用,能够满足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食同源 橄榄 葛根 饮料 解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蛋白酶解物的解酒作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马艳秋 郑喜群 +1 位作者 刘晓兰 孙琪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1-195,共5页
采用碱性蛋白酶Alcalase和复合蛋白酶Protamex分步对膨化的玉米蛋白粉进行酶解改性,应用动物实验的方法研究玉米蛋白酶解物的解酒作用。结果表明:玉米蛋白酶解物中分子质量小于1 000 u的组分占87.76%,含有较高比例的谷氨酸、亮氨酸和丙... 采用碱性蛋白酶Alcalase和复合蛋白酶Protamex分步对膨化的玉米蛋白粉进行酶解改性,应用动物实验的方法研究玉米蛋白酶解物的解酒作用。结果表明:玉米蛋白酶解物中分子质量小于1 000 u的组分占87.76%,含有较高比例的谷氨酸、亮氨酸和丙氨酸;与酒精模型组相比,双酶酶解得到的玉米蛋白酶解物可使小鼠血液中乙醇含量降低59.43%;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玉米蛋白酶解物可以提高小鼠胃中乙醇脱氢酶和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肝脏中丙二醛含量,增加谷胱甘肽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蛋白酶解物 解酒作用 双酶分步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螺旋藻复合片氨基酸组成与营养分析及解酒作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生辉 罗光宏 +2 位作者 祖廷勋 王丹霞 陈天仁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32-336,共5页
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葛根螺旋藻复合片氨基酸组成进行了测定;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模糊识别法以鸡蛋蛋白质为标准蛋白,以WHO/FAO氨基酸参考模式为分析评价标准,对葛根螺旋藻复合片蛋白营养价值进行了全面分析评价;以小白鼠... 利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葛根螺旋藻复合片氨基酸组成进行了测定;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模糊识别法以鸡蛋蛋白质为标准蛋白,以WHO/FAO氨基酸参考模式为分析评价标准,对葛根螺旋藻复合片蛋白营养价值进行了全面分析评价;以小白鼠作为实验对象,以小白鼠醉酒后的行为学观察(醉酒和醒酒时间)为指标,对葛根螺旋藻复合片解酒功效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葛根螺旋藻复合片中含有18种氨基酸,总含量为32.46%,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EAA)占总氨基酸量的37.22%,色氨酸为第一限制氨基酸,含硫氨基酸为第二限制氨基酸,氨基酸比值系数分为75.18~82.41;葛根螺旋藻复合片对乙醇急性中毒有显著的预防作用(p〈0.01),具有较为显著的解酒醒酒作用(p〈0.05),预防醉酒效果优于解酒醒酒效果(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螺旋藻复合片 氨基酸组成 营养评价 解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解酒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岳飞 郭辉华 +3 位作者 丁悦敏 倪捷儿 徐侠仲 杨贤强 《茶叶》 2003年第3期145-147,共3页
本研究以乙醇致醉的酒醉小鼠为研究对象 ,观察了小鼠酒醉时的兴奋性、共济失调能力以及其乙醇半数致死量 (L D50 ) ;并以食用茶多酚后 30 min再以酒精灌胃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茶多酚能够有效抑制小鼠的兴奋性 ,降低其共济失... 本研究以乙醇致醉的酒醉小鼠为研究对象 ,观察了小鼠酒醉时的兴奋性、共济失调能力以及其乙醇半数致死量 (L D50 ) ;并以食用茶多酚后 30 min再以酒精灌胃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 :茶多酚能够有效抑制小鼠的兴奋性 ,降低其共济失调能力 ,提高其乙醇半数致死量。这表明茶多酚对实验性小鼠有显著的解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解酒作用 实验 共济失调能力 乙醇 致死量 酒醉兴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豆多肽化橘红复合解酒饮料的解酒作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葛驰宇 张君丽 周敏 《酿酒科技》 2018年第8期53-58,共6页
考察绿豆多肽化橘红复合解酒饮料(绿橘解酒饮)的解酒效果,并对其解酒机制进行初探。采用乙醇致小鼠醉酒模型,以RU21为阳性对照,通过小鼠睡眠潜伏时间、睡眠时间等指标考察不同剂量绿橘解酒饮对醉酒小鼠的预防和解酒效果,用气相色谱-质... 考察绿豆多肽化橘红复合解酒饮料(绿橘解酒饮)的解酒效果,并对其解酒机制进行初探。采用乙醇致小鼠醉酒模型,以RU21为阳性对照,通过小鼠睡眠潜伏时间、睡眠时间等指标考察不同剂量绿橘解酒饮对醉酒小鼠的预防和解酒效果,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液中乙醇浓度;取肝脏组织匀浆检测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并对肝组织进行切片分析。结果表明,中、高剂量的绿橘解酒饮能显著延长醉酒小鼠的睡眠潜伏时间,显著缩短睡眠时间,降低血液中乙醇含量,能有效提升乙醇诱导的肝脏中ADH和GSH活力,抑制MDA含量的升高。肝脏切片结果显示,中、高绿橘解酒饮组无炎症。综上所述,中、高剂量的绿橘解酒饮具有明显的解酒作用,对醉酒小鼠的肝脏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多肽 化橘红 复合解酒饮料 解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酯化沙棘叶多糖的制备及其解酒作用 被引量:9
7
作者 汤威威 张宇 +5 位作者 王宇亮 王丽红 王瑞瑶 王伟铧 张凯 赵宏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47-51,共5页
探究硫酸酯化沙棘叶多糖(sulfated seabuckthorn leaf polysaccharide,SSLP)的解酒作用。采用氯磺酸-吡啶法修饰沙棘叶多糖(seabuckthorn leaf polysaccharide,SLP),氯化钡-明胶浊度法及红外光谱法检测其取代情况。瓦勒-霍赫法检测SSLP... 探究硫酸酯化沙棘叶多糖(sulfated seabuckthorn leaf polysaccharide,SSLP)的解酒作用。采用氯磺酸-吡啶法修饰沙棘叶多糖(seabuckthorn leaf polysaccharide,SLP),氯化钡-明胶浊度法及红外光谱法检测其取代情况。瓦勒-霍赫法检测SSLP及SLP对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 ,ADH)的影响作用。使用酒精建立小鼠醉酒模型,记录小鼠醉酒潜伏时间、持续醉酒时间,测定血清中ADH活性。结果表明,SSLP在1 244.07、808.16 cm-1处有S=O 、C-O-S吸收峰,表明酯化成功,硫酸基取代度为1.63;与模型组比较,SLP和SSLP组小鼠醉酒潜伏期显著延长,持续醉酒时间显著缩短,ADH活性显著增强,且SSLP优于SLP。说明SSLP与SLP均具有较好的解酒作用且SSLP的解酒活性更优,因此可通过衍生化的方式增强SLP的解酒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叶 多糖 硫酸酯化 解酒作用 乙醇脱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前后粉葛提取物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解酒护肝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娜郡 陈超 +3 位作者 李云飞 宋露露 王晶晶 秦楠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5期18-24,共7页
为研究发酵前后粉葛提取物的解酒护肝作用,该试验建立56%vol白酒灌胃大鼠致酒精性肝损伤模型(13 mL/kg),设置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0.945 g/kg)、发酵前提取物组(1.6 g/kg)、发酵后提取物组(1.6 g/kg),按组别灌胃给药,考察发酵前后粉... 为研究发酵前后粉葛提取物的解酒护肝作用,该试验建立56%vol白酒灌胃大鼠致酒精性肝损伤模型(13 mL/kg),设置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0.945 g/kg)、发酵前提取物组(1.6 g/kg)、发酵后提取物组(1.6 g/kg),按组别灌胃给药,考察发酵前后粉葛提取物对大鼠酒精耐受、睡眠和醒酒时间的影响,对大鼠血清中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水平,以及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的影响,并通过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其肝脏状态变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发酵前后粉葛提取物组均有解酒护肝作用,且与发酵前粉葛提取物组相比,发酵后粉葛提取物组延长大鼠酒精耐受时间,缩短睡眠、醒酒时间(P<0.05);降低大鼠血清AST、ALT和TG水平(P<0.001),增强肝组织中ADH、SOD、GSH-Px活性(P<0.01),降低MDA水平(P<0.01)的效果更明显;HE染色结果显示,发酵后粉葛提取物组比发酵前粉葛提取物组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低。粉葛提取物均具有防醉酒和解酒护肝作用,发酵后粉葛提取物效果优于发酵前粉葛提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葛 发酵 酒精性肝损伤 大鼠 解酒护肝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葛复合固体饮料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解酒护肝作用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冬梅 李宝玉 +2 位作者 郝志明 李春莲 文炎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7919-7926,共8页
目的研究藤葛复合固体饮料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解酒作用和护肝功能。方法各实验组灌胃相应受试物后建立急性小鼠醉酒模型,记录小鼠防醉实验行为学变化,检测血清乙醇含量、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 目的研究藤葛复合固体饮料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解酒作用和护肝功能。方法各实验组灌胃相应受试物后建立急性小鼠醉酒模型,记录小鼠防醉实验行为学变化,检测血清乙醇含量、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测定体质量、肝脏指数、肝脏乙醇代谢酶活力、抗氧化指标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和抑炎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镜检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藤葛复合解酒固体饮料低、高剂量组均可显著延长小鼠酒精耐受时间(P<0.05,P<0.01),缩短睡眠时间(P<0.01)和醒酒时间(P<0.05,P<0.01);低、高剂量组均能极显著降低小鼠血液中乙醇浓度、ALT、AST和TG水平(P<0.01);高剂量组显著提高小鼠体质量(P<0.05)和减轻肝脏指数(P<0.01);高剂量组能极显著提高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ADH)、乙醛脱氢酶(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A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P<0.01)和降低肝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P<0.01);低、高剂量组均能明显改善肝组织病理情况,抑制肝脏中TNF-α和IL-6水平(P<0.01)。结论藤葛复合固体饮料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具有较好的解酒护肝作用,可能与其提高小鼠乙醇代谢酶活力加速乙醇代谢分解、机体抗氧化能力增强、炎症信号的传导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茶二氢杨梅素 葛花异黄酮 急性酒精中毒 解酒作用 护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梨多酚对急性酒精中毒大鼠的解酒和护肝作用 被引量:36
10
作者 周宏炫 黄颖 +2 位作者 谭书明 涂永丽 罗继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63-169,共7页
目的:研究刺梨多酚(Rosa roxburghii Tratt.polyphenols,RRTP)对急性酒精中毒大鼠的解酒和护肝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海王金樽,100 mg/(kg mb·d))以及RRTP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 mb... 目的:研究刺梨多酚(Rosa roxburghii Tratt.polyphenols,RRTP)对急性酒精中毒大鼠的解酒和护肝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海王金樽,100 mg/(kg mb·d))以及RRTP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 mb·d)),连续灌胃30 d后,除正常组给予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均灌胃15 mL/kg mb白酒(乙醇体积分数56%)建立急性酒精中毒模型。分别于酒后30、60、90、120 min剪尾取血,测定血液乙醇质量浓度;酒后12 h取血与肝脏,测定大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测定肝脏中乙醇代谢酶活力和抗氧化指标水平,并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肝组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 related factor 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mRNA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RRTP各剂量组均能降低大鼠血液乙醇、ALT、AST、TG水平和肝脏丙二醛含量,提高乙醇脱氢酶、乙醛脱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力和谷胱甘肽含量,上调Nrf2、HO-1 mRNA表达量,并改善肝组织病理情况。结论:RRTP对急性酒精中毒大鼠具有较好的解酒和护肝作用,可能与其加快乙醇代谢和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多酚 急性酒精中毒 解酒作用 护肝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毛建茶水提物解酒保肝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会芳 郎霞 +1 位作者 程生辉 王智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72-377,共6页
目的:研究山西毛建茶水提物的解酒保肝作用,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醉酒模型组、盐酸纳洛酮组(0.002 g/kg)、毛建茶高剂量组(3 g/kg)、毛建茶中剂量组(1.5 g/kg)和毛建茶低剂量组(0.75 g/kg)。毛建茶... 目的:研究山西毛建茶水提物的解酒保肝作用,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醉酒模型组、盐酸纳洛酮组(0.002 g/kg)、毛建茶高剂量组(3 g/kg)、毛建茶中剂量组(1.5 g/kg)和毛建茶低剂量组(0.75 g/kg)。毛建茶各组单次灌胃后2 h给予50%酒精(20 mL/kg),盐酸纳洛酮组先给予50%酒精30 min后腹腔注射给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记录各组醉酒小鼠的醉酒时间和醒酒时间。将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组、东宝肝泰组(0.36 g/kg)、毛建茶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组外各组上午灌服50%酒精;下午东宝肝泰组和毛建茶各剂量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给药6周。实验结束后,留存血清检测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水平,肝脏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酶(SOD)、谷胱甘肽(GSH)水平,对大鼠肝脏H&E染色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与醉酒模型组相比,毛建茶各剂量组醒酒时间极显著缩短(P<0.01)。与空白组相比,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组大鼠ALT、AST、TC、TG水平显著升高(P<0.05),MDA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SOD、GSH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与慢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组相比,毛建茶高剂量组AST、TC、MDA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SOD、GSH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毛建茶中剂量组ALT水平显著降低(P<0.05)、AST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SOD、GSH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毛建茶低剂量组AST、TG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SOD、GSH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H&E染色结果显示毛建茶水提物各剂量组可不同程度改善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论:毛建茶水提物具有一定的解酒保肝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建茶 酒精性肝病 解酒作用 保肝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减葛花解酲汤对小鼠急性乙醇中毒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程婕 储全根 +3 位作者 储俊 刘小双 轩云 蔡正银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77-80,共4页
目的观察加减葛花解酲汤对小鼠急性乙醇中毒的干预作用。方法将4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加减葛花解酲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白酒灌胃复制小鼠急性乙醇中毒模型。给药后处死小鼠,取全血测定乙醇含量,取肝脏... 目的观察加减葛花解酲汤对小鼠急性乙醇中毒的干预作用。方法将4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加减葛花解酲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采用白酒灌胃复制小鼠急性乙醇中毒模型。给药后处死小鼠,取全血测定乙醇含量,取肝脏组织匀浆后分别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随着加减葛花解酲汤浓度的升高,急性乙醇中毒小鼠的醉酒耐受时间逐渐延长,醒酒时间逐渐缩短。与模型组比较,加减葛花解酲汤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全血乙醇浓度明显降低(P<0.05),加减葛花解酲汤中、高剂量组小鼠肝组织中SOD水平显著升高(P< 0.05 ),高剂量组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加减葛花解酲汤能明显降低血液乙醇浓度和肝组织中MDA水平,升高SOD水平,具备较好的解酒功效,其解酒的机制可能与保护肝细胞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花解酲汤 急性酒精中毒 解酒作用 肝功能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酒灵解酒与毒性实验研究
13
作者 许爱荣 孙尚英 吴英俊 《中国林副特产》 2005年第5期77-78,共2页
首报牡丹江医学院抗衰老研究所研制的“解酒灵”解酒和毒性实验研究。采用50%酒精急性中毒方法观察动物(小白鼠、家兔、狗)的酒醉兴奋期,共失调期;用“解酒灵”不同浓度的A、B、C可解酒醉作用,其作用大小A>B>C。“解酒灵小白鼠的... 首报牡丹江医学院抗衰老研究所研制的“解酒灵”解酒和毒性实验研究。采用50%酒精急性中毒方法观察动物(小白鼠、家兔、狗)的酒醉兴奋期,共失调期;用“解酒灵”不同浓度的A、B、C可解酒醉作用,其作用大小A>B>C。“解酒灵小白鼠的最小致死量为2ml/只,解酒灵B为0.3ml/只。小白鼠解酒灵A,LD50寇氏法为LD50=123.8ml/kg;B为LD50=25.02ml/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酒 解酒作用LD50 冠氏法 毒性实验 解酒 LD50 最小致死量 小白鼠 急性中毒 研究所 抗衰老 医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荸荠提取物对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小红 葛建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3-17,共5页
探讨荸荠提取物对乙醇脱氢酶(ADH)活性的影响及其对小鼠急性酒精中毒的改善作用。以乙醇脱氢酶为作用靶点,采用瓦勒-霍赫法(Valle&Hoch)检测不同荸荠提取物对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影响。将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5组,检测小鼠酒后不同时... 探讨荸荠提取物对乙醇脱氢酶(ADH)活性的影响及其对小鼠急性酒精中毒的改善作用。以乙醇脱氢酶为作用靶点,采用瓦勒-霍赫法(Valle&Hoch)检测不同荸荠提取物对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影响。将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成5组,检测小鼠酒后不同时间点血液和肝脏中乙醇脱氢酶活性变化。同时利用气相色谱(GC-FID)测定不同时间点小鼠血清中乙醇浓度。结果表明,荸荠水提物对乙醇脱氢酶活性有显著激活作用,当浓度为0.5 g/m L时,对乙醇脱氢酶的激活率为45.2%。而荸荠醇提物对乙醇脱氢酶有显著抑制作用。通过口灌给予不同浓度荸荠水提取物后,小鼠血清中ADH活性在灌胃后0.5 h^1.5 h内达到高峰,小鼠酒后肝脏中ADH活性在0.5 h^2.5 h内达到峰值,与模型组趋势一致。模型组和荸荠水提物灌胃组小鼠血液中乙醇浓度均在乙醇灌胃后0.5 h达到峰值,但模型组小鼠血液中乙醇峰浓度较荸荠提取物灌胃组高。在0.5 h^12 h内,模型组和水提取物组小鼠血液中乙醇浓度均呈下降趋势。乙醇在模型组和水提物灌胃组小鼠体内消除半衰期分别为7.41、5.63、3.02、2.56 h,表明水提物灌胃能明显增强小鼠体内乙醇的消除能力。结论:荸荠水提取物对ADH具有显著激活作用,同时显著增强小鼠血液和肝脏中ADH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荸荠提取物 乙醇脱氢酶 乙醇浓度 解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