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有机弱酸弱碱的解离常数 被引量:9
1
作者 余陈 何正标 +5 位作者 王敏 何鸿雁 陈芳 夏春苗 唐和清 朱丽华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401-404,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测定有机一元弱酸弱碱解离常数的新方法———双波长分光光度法。该方法是在选定的一对工作波长下测定相同浓度不同pH值的有机一元弱酸弱碱水溶液的吸光度,利用所推导的公式作图求得pKa(或pKb)。利用本方法测定了甲基橙... 本文提出了一种测定有机一元弱酸弱碱解离常数的新方法———双波长分光光度法。该方法是在选定的一对工作波长下测定相同浓度不同pH值的有机一元弱酸弱碱水溶液的吸光度,利用所推导的公式作图求得pKa(或pKb)。利用本方法测定了甲基橙、溴甲酚绿、苯酚和苯胺等多种常见的有机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常数,结果十分满意。与传统的单波长分光光度法相比,双波长法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波长 分光光度法 有机弱酸弱碱 解离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EA、DBEA、DHEA共轭酸的解离常数pKa值的测定 被引量:2
2
作者 孟艳秋 赵鸣玉 +1 位作者 张大洋 高恩君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2-53,共2页
通过 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在 25 ℃,离子强度为 0. 10 mol/L,以 KNO3为支持电解质条件下 N,N-二乙基邻乙基苯胺(DEEA)、N,N-二丁基邻乙基苯胺(DBEA)、N,N-二己基邻乙基苯胺(DHEA)共轭... 通过 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在 25 ℃,离子强度为 0. 10 mol/L,以 KNO3为支持电解质条件下 N,N-二乙基邻乙基苯胺(DEEA)、N,N-二丁基邻乙基苯胺(DBEA)、N,N-二己基邻乙基苯胺(DHEA)共轭酸的解离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离常数 共轭酸 PH电位滴定法 DEEA DBEA DH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适配体—靶标复合物解离常数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继红 李淑芳 +3 位作者 尹海燕 洪慧杰 张玲 王红旗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1210-1219,共10页
核酸适配体是通过体外指数富集配基系统进化技术筛选到的一小段单链DNA或RNA寡核苷酸片段,能够与靶标高亲和力、高选择性地结合。为了在实际检测中应用核酸适配体,必须深入了解核酸适配体—靶标的结合过程,如测定复合物的解离常数。本... 核酸适配体是通过体外指数富集配基系统进化技术筛选到的一小段单链DNA或RNA寡核苷酸片段,能够与靶标高亲和力、高选择性地结合。为了在实际检测中应用核酸适配体,必须深入了解核酸适配体—靶标的结合过程,如测定复合物的解离常数。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核酸适配体—靶标复合物解离常数测定的方法。这些方法大致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分离策略的测定方法,如透析法、超滤法、凝胶电泳法、毛细管电泳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另一类是基于均相策略的测定方法,如荧光强度法、荧光各向异性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圆二色谱法以及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法等。本文对每种方法的原理、应用范围和特性进行了概括和比较,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适配体 解离常数 结合常数 指数富集配基系统进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学毛细管电泳法求解蛋白质与单链脱氧核糖核苷酸结合的解离常数及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魏强 杨歌 +1 位作者 管桦 屈锋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2-338,共7页
平衡混合物的非平衡毛细管电泳(NECEEM)可用于测定复合物的解离常数(K_d)。该文以单链脱氧核糖核苷酸结合蛋白(SSB)和单链脱氧核糖核苷酸(ssDNA)相互作用为模型,分析了相互作用强弱的电泳图谱特征,测定了不同条件下复合物的K_d,建立了... 平衡混合物的非平衡毛细管电泳(NECEEM)可用于测定复合物的解离常数(K_d)。该文以单链脱氧核糖核苷酸结合蛋白(SSB)和单链脱氧核糖核苷酸(ssDNA)相互作用为模型,分析了相互作用强弱的电泳图谱特征,测定了不同条件下复合物的K_d,建立了基于积分偏差的误差分析方法。结果表明,SSB与ssDNA相互作用强弱所致的电泳图差异、SSB与ssDNA的浓度比、毛细管分离温度均影响K_d的计算。此外,基于25℃时SSB与5′-GGTTGGTGTGGTTGG-3′(15mer)人凝血酶适配体作用模型的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现有实验条件下,手动积分峰面积时产生的面积偏差对K_d计算结果有影响,但在10%的偏差区间内,所求K_d值的最大相对偏差小于7%,所求K_d值的误差可忽略。该文证实了基于NECEEM求解动力学相关参数的方法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毛细管电泳 单链脱氧核糖核苷酸结合蛋白 解离常数 积分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K_3的解离常数测定及其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毅挺 李艳霞 +2 位作者 黄露 庄婷娟 林棋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1-65,共5页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谱法测定了维生素K_3(VK_3)的解离常数,并研究了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测得VK_3的解离常数为6.85,并证明VK_3与BSA通过疏水作用和静电作用相互结合形成复合物,结合过程中静态猝灭和非辐射...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荧光光谱法测定了维生素K_3(VK_3)的解离常数,并研究了其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测得VK_3的解离常数为6.85,并证明VK_3与BSA通过疏水作用和静电作用相互结合形成复合物,结合过程中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是导致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的原因,结合距离为2.60nm。通过同步荧光光谱和荧光探针技术证明BSA与VK_3作用后的分子二级结构发生了变化,VK_3与BSA在亚结构域IIA(SiteⅠ)发生了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3 解离常数 牛血清白蛋白 结合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导法测定298.15K时硫酸氧钒离子对解离常数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书弟 翟玉春 严川伟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311-1314,共4页
为优化钒电池电解液配比和设置合理的充放电制度,需弄清自由钒离子活度和离子对的解离常数及其热力学性质.研究了电导法测定在298.15 K时水溶液中VOSO4.3.53H2O(s)的电导率,利用Origin数据拟合求出极限摩尔电导;采用改进的Ostwald稀释... 为优化钒电池电解液配比和设置合理的充放电制度,需弄清自由钒离子活度和离子对的解离常数及其热力学性质.研究了电导法测定在298.15 K时水溶液中VOSO4.3.53H2O(s)的电导率,利用Origin数据拟合求出极限摩尔电导;采用改进的Ostwald稀释定律和改进的Davies方程求解活度系数,进而求得溶液的真实离子强度;采用Fuoss方法求解硫酸氧钒离子对的解离常数.经过数据处理得到298.15 K时硫酸氧钒极限摩尔电导率Λ0为203.2520325 S.dm2.mol-1,硫酸氧钒离子对的解离常数Kd为0.001 961 62,为电池性能有关的热力学性质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硫酸氧钒 电导法 解离常数 水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酮解离常数与活性氧清除效果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初乐 张迪 +2 位作者 吴薇 籍保平 王梦倩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69-73,共5页
在体外条件下,对9种常见黄酮(槲皮素、杨梅素、高良姜素、大豆苷元、染料木素、柚皮素、橙皮素、芹菜素、木犀草素)清除活性氧基团(过氧化氢(H2O2)、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的效果和黄酮的解离常数进行研究... 在体外条件下,对9种常见黄酮(槲皮素、杨梅素、高良姜素、大豆苷元、染料木素、柚皮素、橙皮素、芹菜素、木犀草素)清除活性氧基团(过氧化氢(H2O2)、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的效果和黄酮的解离常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酮醇类化合物清除这3种活性氧基团的能力最强,黄烷酮和异黄酮类清除能力不明显。黄酮的一级解离常数与其清除活力存在相关性,与其清除O-2.和ONOO-.具有显著相关性。黄酮的一级解离常数值越低,其清除活性氧基团的能力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 过氧化氢 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过氧亚硝基阴离子 解离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法测定β-CD与萘酚负离子包结物的解离常数和β-CD与分子型萘酚包结物的酸式离解常数 被引量:4
8
作者 巫淼鑫 郑用熙 《分析科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11-15,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β-CD包结物与酸碱离解平衡关系,用荧光法间接测定β-CD包结物解离常数的新方法。并测定了β-CD分别与1-萘酚和2-萘酚负离子包结物的解离常数pKb为2.58和3.27,β-CD与分子型体1-萘酚... 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β-CD包结物与酸碱离解平衡关系,用荧光法间接测定β-CD包结物解离常数的新方法。并测定了β-CD分别与1-萘酚和2-萘酚负离子包结物的解离常数pKb为2.58和3.27,β-CD与分子型体1-萘酚和2-萘酚包结物的酸式离解常数pKc分别为10.42和0.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 环糊精 萘酚 解离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法测定核黄蛋白核黄素的解离常数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俊 张冬梅 陶力 《大学化学》 CAS 2000年第3期39-41,共3页
关键词 核黄素 定量测定 核黄蛋白 荧光法 解离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溴邻苯三酚红解离常数的测定 被引量:1
10
作者 沈含熙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0年第2期38-46,25,共10页
本文采用分光光度等吸收点法测定了溴邻笨三酚红的全部五个解离常数。其结果如下: k_(α_1)=0.99(pk_(α_1)=0.01);k_(α_2)=8.13×10^(-5)(pk_(α_2)=4.09);k_(α_3)=1.40×10^(-6)(pk_(α_3)=5.58);k_(α_4)=3.44×1o^(-9... 本文采用分光光度等吸收点法测定了溴邻笨三酚红的全部五个解离常数。其结果如下: k_(α_1)=0.99(pk_(α_1)=0.01);k_(α_2)=8.13×10^(-5)(pk_(α_2)=4.09);k_(α_3)=1.40×10^(-6)(pk_(α_3)=5.58);k_(α_4)=3.44×1o^(-9)(pk_(α_4)=8.46)及k_(α_5)=2.75×10^(-12)(pk_(α_5)=11.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光光度 溴邻苯三酚红 解离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软骨素A的解离常数及其金属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
11
作者 邰子厚 吴铁军 袁玉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5年第12期1056-1058,共3页
硫酸软骨素A(ChSA)是葡萄糖醛酸和半乳糖胺通过β-1,3糖苷键所形成的二糖为基本单位的大分子酸性粘多糖。它广泛存在于人及脊椎动物血管及其它脏器结缔组织之中,有关它的生理功能及其在医药等领域中的用途,文献亦有报导。
关键词 酸性粘多糖 半乳糖胺 葡萄糖醛酸 结缔组织 解离常数 生理功能 糖苷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蝙蝠葛碱缓释片溶解度和解离常数测定
12
作者 徐兵勇 富志军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50-53,共4页
目的:测定蝙蝠葛酚性碱缓释片的溶解度与解离常数,以指导缓释片的处方设计。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解度和解离常数。结果:蝙蝠葛酚性碱在水中的溶解度为5.28mg/ml,用柠檬酸增溶后的溶解度为71.12 mg/ml,在不同pH值缓冲液中溶解... 目的:测定蝙蝠葛酚性碱缓释片的溶解度与解离常数,以指导缓释片的处方设计。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解度和解离常数。结果:蝙蝠葛酚性碱在水中的溶解度为5.28mg/ml,用柠檬酸增溶后的溶解度为71.12 mg/ml,在不同pH值缓冲液中溶解度随着pH值的升高呈现先减少后增大的趋势;蝙蝠葛酚性碱的酸性解离常数pKa=8.20±0.03,碱性解离常数pKb=10.59±0.06。结论:蝙蝠葛酚性碱的水溶性较差,柠檬酸对它具有较好的增溶效果,可通过控制环境的pH值来控制其吸收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葛酚性碱 溶解度 解离常数 处方前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羟基-3-硝基吡啶等电点和解离常数的测定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建梅 朱方 顾浩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19,16,共4页
用pH计测定的酸碱滴定法,测定了4-羟基-3-硝基吡啶的等电点(I)和Ka1、Ka2两个解离常数。对上述测定的物理-化学常数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结果报告如下:被测量pI、pKa1和pKa2的值分别等于4.92、2.20和7.46;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相应地分别等... 用pH计测定的酸碱滴定法,测定了4-羟基-3-硝基吡啶的等电点(I)和Ka1、Ka2两个解离常数。对上述测定的物理-化学常数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结果报告如下:被测量pI、pKa1和pKa2的值分别等于4.92、2.20和7.46;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相应地分别等于0.020、0.047和0.019;扩展不确定度相应地分别等于0.04、0.10和0.04;有效自由度相应地分别等于54、22和32;包含因子(置信概率为0.95)相应地分别等于2.01、2.07和2.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羟基-3硝基吡啶 等电点 解离常数 不确定度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二环己基-N-二十二碳酸酰脲解离常数测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全军 邝晓聪 +2 位作者 王闻楚 莫德欢 秦箐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1年第4期31-33,共3页
目的:测定N,N′-二环己基-N-二十二碳酸酰脲解离常数。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A-pH曲线法测定N,N′-二环己基-N-二十二碳酸酰脲解离常数。结果: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N,N′-二环己基-N-二十二碳酸酰脲的pKa为7.16±0.24,A-pH曲线法... 目的:测定N,N′-二环己基-N-二十二碳酸酰脲解离常数。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及A-pH曲线法测定N,N′-二环己基-N-二十二碳酸酰脲解离常数。结果: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得N,N′-二环己基-N-二十二碳酸酰脲的pKa为7.16±0.24,A-pH曲线法求得pKa为6.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二环己基-N-二十二碳酸酰脲 解离常数 紫外分光光度法 A—pH曲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毛细管电泳和离子迁移率经验公式测定洛伐他汀的绝对淌度和解离常数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芳 郭泽华 +2 位作者 曹成喜 樊柳荫 张薇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62-1367,共6页
作为一种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潜在药物洛伐他汀,其绝对淌度m_(0)和解离常数pK_(a)值的测定有助于其性质与应用的研究。在前期相关研究基础上,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和离子淌度经验公式测定洛伐他汀m_(0)和pK... 作为一种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潜在药物洛伐他汀,其绝对淌度m_(0)和解离常数pK_(a)值的测定有助于其性质与应用的研究。在前期相关研究基础上,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毛细管区带电泳(CZE)和离子淌度经验公式测定洛伐他汀m_(0)和pK_(a)的新方法。首先,根据经验公式由实际淌度(m_(act))、有效淌度(m_(eff))和m_(0)之间的关系推导出m_(0)的计算公式。对于一元酸HA,根据之前m_(0)的计算公式,以氢离子的浓度为自变量,m_(eff)的倒数为因变量可得到一条直线。根据这条直线的斜率计算得到pK_(a)。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应用该方法测定了巴比妥酸、苯甲酸、苄胺、苯酚、间甲酚等有机酸碱的m_(0)和pK_(a)值。同时,对于pH值低于6的缓冲体系,采用反向毛细管电泳技术,测定其pK_(a),并将测得的实验结果与理论参考值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m_(0)的标准偏差小于6.0%,pK_(a)的标准偏差小于6.2%,且由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可以看出测定pK_(a)时的线性回归直线拟合度较好,说明该文建立的新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最后基于这种CZE与经验公式结合的新方法,采用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电渗流标记物测定了洛伐他汀的m_(0)和pK_(a),得到的值分别为-1.70×10^(-8) m^(2)/(V·s)和9.00。该方法适用于酸性和碱性分析物m_(0)和pK_(a)等理化参数的测定,在药物分析尤其是新药理化特性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经验方程 淌度 解离常数 洛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硝基R盐的解离常数 被引量:1
16
作者 何春祥 崔锡元 《化学世界》 CAS CSCD 1989年第5期221-222,共2页
亚硝基R盐在弱酸性条件下能与多个金属离子发生显色反应,而在强酸性条件下,很多金属离子的络合物发生分解,钴仍能与其络合,故它是一选择性较高的显色剂,六十多年来一直被广泛用于钢铁及合金中钴的测定。络合反应与络合剂本身的解离作用... 亚硝基R盐在弱酸性条件下能与多个金属离子发生显色反应,而在强酸性条件下,很多金属离子的络合物发生分解,钴仍能与其络合,故它是一选择性较高的显色剂,六十多年来一直被广泛用于钢铁及合金中钴的测定。络合反应与络合剂本身的解离作用往往有一定关系,因此测定络合剂的解离常数,对于络合反应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亚硝基R盐的电离方程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基R盐 解离常数 分光光度法
全文增补中
淫羊藿苷解离常数及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被引量:4
17
作者 丁雨寅 丁选胜 +3 位作者 吴正红 陶俊烨 宋征宇 王勤 《江西中医药》 2019年第6期64-67,共4页
目的:测定淫羊藿苷的解离常数及在不同p H磷酸盐缓冲液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淫羊藿苷新药制剂研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淫羊藿苷的解离常数,采用摇瓶法测定淫羊藿苷在正辛醇-磷酸缓冲盐溶液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 目的:测定淫羊藿苷的解离常数及在不同p H磷酸盐缓冲液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为淫羊藿苷新药制剂研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淫羊藿苷的解离常数,采用摇瓶法测定淫羊藿苷在正辛醇-磷酸缓冲盐溶液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结果:25℃时淫羊藿苷在饱和水溶液中p Ka为6.58,说明淫羊藿苷为弱酸性化合物。25℃时淫羊藿苷的P_(app)随缓冲液pH值的升高而增大,当pH为6.8时,P_(app)达到最大值64.85后逐渐趋于平稳。37℃时淫羊藿苷的P_(app)随缓冲液pH值的升高而缓慢增大,且37℃时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稍低于25℃。结论:淫羊藿苷为弱酸性化合物,表观油水分配系数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解离常数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氟尼柳平衡溶解度、表观油水分配系数及解离常数的测定
18
作者 温莉珍 肖婷 +1 位作者 何琳 刘蔚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61-65,共5页
考察二氟尼柳在25℃、不同pH值条件下的平衡溶解度(S)、表观油水分配系数P_(app)及解离常数(pKa),为二氟尼柳新剂型的研究提供依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二氟尼柳在水及pH值为4~9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采用摇瓶法测定二氟... 考察二氟尼柳在25℃、不同pH值条件下的平衡溶解度(S)、表观油水分配系数P_(app)及解离常数(pKa),为二氟尼柳新剂型的研究提供依据。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二氟尼柳在水及pH值为4~9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平衡溶解度;采用摇瓶法测定二氟尼柳在正辛醇-水/pH值为4~9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二氟尼柳的解离常数。结果显示,25℃时,二氟尼柳在水中的S值为0.03447 mg/mL,lg P_(app)为1.34;在pH值为4.0、5.0、6.0、7.0、8.0、9.0的磷酸盐缓冲液中,S值分别为0.05504 mg/mL、0.22530 mg/mL、0.55560 mg/mL、1.52000 mg/mL、2.55800 mg/mL、2.67100 mg/mL;相应条件下的lg P_(app)为1.31、1.36、0.93、0.40、0.01、-0.03;解离常数pKa值为5.53。二氟尼柳的平衡溶解度和表观油水分配系数与溶液的pH值相关,随着溶液pH值的升高,溶解度增大,油水分配系数减小,属于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Ⅱ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氟尼柳 平衡溶解度 表观油水分配系数 解离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光光度法测定铬黑T解离常数实验设计
19
作者 孙瑞卿 许紫婷 +1 位作者 陈珠灵 林佳丽 《大学化学》 CAS 2022年第12期183-190,共8页
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基础上,引入光谱分析和数据处理,设计了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铬黑T解离常数的实验。根据系列pH下铬黑T溶液的吸光度,利用ORIGIN进行数学拟合,推导出相应的数学模型,计算铬黑T水溶液的解离常数pKa1、pKa2、pKa3... 在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基础上,引入光谱分析和数据处理,设计了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铬黑T解离常数的实验。根据系列pH下铬黑T溶液的吸光度,利用ORIGIN进行数学拟合,推导出相应的数学模型,计算铬黑T水溶液的解离常数pKa1、pKa2、pKa3。实验方案简单高效,结果准确度高,可以拓展本科化学实验内容,深入理解酸碱解离过程,加强对仪器分析的认识和应用,培养学生实验设计、数据处理、拟合建模、推导判断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离常数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铬黑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位滴定法测定胶原的表观解离平衡常数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力 周继博 张文华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41-1144,共4页
论文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不同离子强度下胶原蛋白的表观解离平衡常数,根据Katchalsk-Spitnik方程作图和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胶原的表观解离常数随之减小,其值分别为:7.94(0 mol·L-1Na Cl)、7.90(0.1 mol·L-1Na ... 论文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不同离子强度下胶原蛋白的表观解离平衡常数,根据Katchalsk-Spitnik方程作图和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胶原的表观解离常数随之减小,其值分别为:7.94(0 mol·L-1Na Cl)、7.90(0.1 mol·L-1Na Cl)、7.90(0.2 mol·L-1Na Cl)和7.88(0.4 mol·L-1Na Cl),离子强度对胶原的表观解离常数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电位滴定 解离常数 离子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