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德育筑基 实践强技 开拓创新——西部民族地区创新型工艺美术人才培养策略探讨
1
作者 陈宁洁 孙瑞红 +1 位作者 吕金阳 刘庆涛 《天工》 2025年第8期29-31,共3页
西部民族地区工艺美术人才培养存在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结合其文化背景与教育资源现状,分析不同学历层次创新型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案例,提炼成功经验与特色,并揭示培养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及原因。提出“... 西部民族地区工艺美术人才培养存在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结合其文化背景与教育资源现状,分析不同学历层次创新型工艺美术人才培养案例,提炼成功经验与特色,并揭示培养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及原因。提出“德育筑基、实践强技、开拓创新”的培养理念,具体培养路径包括构建课程体系、优化实践教学、搭建创新平台及加强政策保障,为西部民族地区工艺美术人才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工艺美术人才 人才培养 西部民族地区 文化产业 德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体育旅游开发的后发展效应及其创新思路 被引量:14
2
作者 周道平 郭振华 张小林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26,30,共4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西部民族地区体育旅游开发的后发展效应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进行西部民族地区体育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克服后发展效应的不良影响,用创新思维的方法整合后发展的各种优势,以达到促进西部民族地区...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西部民族地区体育旅游开发的后发展效应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进行西部民族地区体育旅游开发过程中必须克服后发展效应的不良影响,用创新思维的方法整合后发展的各种优势,以达到促进西部民族地区体育旅游跨越式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体育旅游开发 中国 后发展效应 后发劣势 后发优势 创新思路 跨越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廖小东 左光宇 丰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1期6798-6800,共3页
立足于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在界定公共产品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现状及其层次: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呈"金字塔"型结构,最基础的一层是生产类农村公共产品,其次是生活类农... 立足于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在界定公共产品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现状及其层次: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呈"金字塔"型结构,最基础的一层是生产类农村公共产品,其次是生活类农村公共产品,最后是民主管理类农村公共产品。并提出实现其农村公共产品有效需求的对策:坚持以"顾客(农民)需求"为导向,创新民族地区农村群众对公共品的需求表达机制,实现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农村公共产品 需求 层次性 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产业发展与贫困治理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潘斌 李瑞华 钟敏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5年第3期19-23,共5页
本文以我国历时30多年的扶贫开发历程为背景,以产业发展为视角,希望找到产业调整与贫困治理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通过构建我国扶贫开发的三维结构,并基于贫困特征和内蒙古产业发展中的贫困表现进行联合讨论,由此发现,随着产业的发展,西... 本文以我国历时30多年的扶贫开发历程为背景,以产业发展为视角,希望找到产业调整与贫困治理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通过构建我国扶贫开发的三维结构,并基于贫困特征和内蒙古产业发展中的贫困表现进行联合讨论,由此发现,随着产业的发展,西部民族地区出现了增长性贫困,即产业发展与贫困治理出现了严重的不匹配现象,且产业发展在贫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即贫困通过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间接影响到经济增长。最后,本文给出了西部民族地区兼顾脱贫的以产业结构调整治理贫困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 西部民族地区 产业发展 贫困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首大学图书馆服务西部民族地区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茂豪 李鸿雁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8-110,共3页
明确了西部地区高校图书馆在西部大开发中的角色 ,推介了吉首大学图书馆服务西部民族地区的实践和探索 。
关键词 图书馆服务 吉首大学 高校图书馆 角色 实践与思考 理论思考 策略 西部民族地区 西部地区 西部大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西部民族地区完善财政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建议 被引量:10
6
作者 钟大能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2-26,96,共6页
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中央政府主导的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补偿机制,但现行补偿机制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补偿不充足性、非长期高效性的特点,本文探讨如何为生态环境建设建立一种长效、稳定的兼容政府纵向和省区际间、流域间政... 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中央政府主导的对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补偿机制,但现行补偿机制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补偿不充足性、非长期高效性的特点,本文探讨如何为生态环境建设建立一种长效、稳定的兼容政府纵向和省区际间、流域间政府横向的财政补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生态环境建设 财政补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姚旻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63-66,共4页
本文认为,西部民族地区具有生态脆弱和贫困集中的特点,二者之间的耦合性呈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恶性循环,加之民族地区特殊的生态地位使其发展中面临两难选择。文章分析认为,造成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系统非良性循环的根本原因在... 本文认为,西部民族地区具有生态脆弱和贫困集中的特点,二者之间的耦合性呈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恶性循环,加之民族地区特殊的生态地位使其发展中面临两难选择。文章分析认为,造成民族地区生态—经济系统非良性循环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文明理念下的传统发展方式是一种以建立在资源消耗基础上的发展,它必然以生态环境的破坏作为代价。文章指出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民族地区应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发展生态经济,通过产业生态化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生态脆弱 生态文明 产业生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财政补偿机制评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兴全 钟大能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24-27,共4页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但由于西部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决定了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必须要建立相应的财政补偿机制,而这一机制是否完善、运行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西部地区乃至于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成败。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生态环境 财政 补偿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体育旅游与传统体育有机衔接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廖勇 陈光玖 《体育科技》 2006年第1期25-27,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对西部体育旅游产业进行了考察研究。分析认为,西部民族地区具有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优势,民族传统体育既是丰富的体育资源,也是文化旅游资源,民族传统体育和体育旅游有机结合,对于促进传统体育的...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对西部体育旅游产业进行了考察研究。分析认为,西部民族地区具有发展体育旅游产业的优势,民族传统体育既是丰富的体育资源,也是文化旅游资源,民族传统体育和体育旅游有机结合,对于促进传统体育的规范化、现代化以及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体育旅游 传统体育 有机衔接 旅游产业 文化旅游资源 文献资料法 西部体育 体育资源 考察研究 现代化 规范化 方法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建构应坚持“五个结合” 被引量:1
10
作者 韦诗业 韦冬雪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30,共5页
国家认同属于爱国主义的核心问题,是现代国家的合法性根基,更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维护团结稳定的思想价值纽带。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西部边陲,加强西部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建构,关乎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关乎中华民族... 国家认同属于爱国主义的核心问题,是现代国家的合法性根基,更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维护团结稳定的思想价值纽带。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西部边陲,加强西部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建构,关乎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关乎中华民族大团结。当前,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国家认同建构应坚持"五个结合",即支持西部民族地区发展与倡行"两个共同"主题相结合、完善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与强化国家公民认同相结合、尊重各民族文化与增进中华民族文化共性相结合、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与拓宽少数民族群众政治参与渠道相结合,以及依法开展反分裂斗争与长期普遍进行民族团结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国家认同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探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华玲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63-66,共4页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特征决定了其在构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时,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县、乡、村三级行政建制为依托,形成农村职业教育合理的空间结构;根据县域产业结构现状及调整趋势,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农村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根...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特征决定了其在构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时,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县、乡、村三级行政建制为依托,形成农村职业教育合理的空间结构;根据县域产业结构现状及调整趋势,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农村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根据县域经济发展对人才规格质量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农村职业教育层次结构;根据县域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与完善农村职业教育管理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农村职业教育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西部民族地区医药研究生教育的困境及几点尝试 被引量:5
12
作者 岳昌武 吕玉红 +1 位作者 保玉心 凌锌 《西北医学教育》 2014年第3期475-476,511,共3页
探讨西部民族地区药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为培养具有较高质量的医药高级专门人才提供借鉴。从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导师和研究生自身角度出发,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在发挥师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因地、因时制宜,因人而异创造尽可能好的培养条... 探讨西部民族地区药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为培养具有较高质量的医药高级专门人才提供借鉴。从学校研究生管理部门、导师和研究生自身角度出发,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在发挥师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因地、因时制宜,因人而异创造尽可能好的培养条件,总结西部欠发达民族地区药学硕士生培养历程,阐述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利用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等有利时机,尽快夯实研究生培养平台,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特色资源,以开发特色资源的科研项目为依托,培养较高水平的实用性高级专门人才。尽管西部民族地区研究生培养还存在很多主客观的不利因素,但只要模式得当,也能培养出具有较高水平的高级专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研究生教育 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农产品物流模式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严雪晴 《物流技术》 2011年第11期30-32,共3页
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一般物流模式的优缺点,对西部民族地区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提出西部民族地区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的两类模式,即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循环物流系统运行模式和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农产品企业绿色物流运行... 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一般物流模式的优缺点,对西部民族地区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进行可行性分析,并提出西部民族地区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的两类模式,即基于供应链的农产品循环物流系统运行模式和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农产品企业绿色物流运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农产品 物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创新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经济增长 被引量:3
14
作者 杜明义 《北方经济》 2008年第16期51-52,共2页
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增长,创新的核心制度要有效率还需要创设配套制度来保障。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促进经济增长目标是首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要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制度结构。其中,发展特色经济模式是核心制度。... 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制度创新促进经济增长,创新的核心制度要有效率还需要创设配套制度来保障。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促进经济增长目标是首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要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制度结构。其中,发展特色经济模式是核心制度。要很好地发展特色经济,需要创新一些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在内的配套制度。从而,循序渐进地推进新农村经济增长,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新农村 制度创新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师资培训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叶峻 《继续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9-101,共3页
建设一支实施新课程需要的、高素质的、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基础教育改革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成功的根本保障。为提高西部民族地区中学实施新课程的师资水平,需要主管部门、学校及受训教师的共同努力,从培训制度、师资配备、经费投入和... 建设一支实施新课程需要的、高素质的、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基础教育改革在我国西部民族地区成功的根本保障。为提高西部民族地区中学实施新课程的师资水平,需要主管部门、学校及受训教师的共同努力,从培训制度、师资配备、经费投入和培训内容、模式与方式等方面改进与提升培训策略,力求科学、高效地开展工作,加快西部民族地区新课程师资培训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西部民族地区 问题 师资培训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体系 加速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段美之 《北方经济》 2007年第3期52-54,共3页
社会救助是现代国家最基本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对于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问题至关重要,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各种原因,经济比较落后。贫困人口相对较多。所以社会救助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完... 社会救助是现代国家最基本的一项社会保障制度,它对于解决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问题至关重要,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各种原因,经济比较落后。贫困人口相对较多。所以社会救助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对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大家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救助体系 西部民族地区 社会保障制度 基本生活问题 贫困人口 社会经济 现代国家 和谐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学志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29-31,74,共4页
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及过度强调办学的职业性,西部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还存在被边缘化和简单化的现象。在正视西部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阐释了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具体分析... 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及过度强调办学的职业性,西部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还存在被边缘化和简单化的现象。在正视西部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阐释了西部地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具体分析了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及成因,提出了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对策及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高职院校 公共艺术教育 发展与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优势转化障碍分析及战略构思 被引量:1
18
作者 巫洪才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6-119,共4页
西部民族地区所具有的巨大旅游资源优势,特别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并未普遍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特色经济支柱产业。这种"资源富经济穷"巨大反差正是由于转化中存在一系列障碍。据此,在对转化中的障碍做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 西部民族地区所具有的巨大旅游资源优势,特别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并未普遍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特色经济支柱产业。这种"资源富经济穷"巨大反差正是由于转化中存在一系列障碍。据此,在对转化中的障碍做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构思与对策,以期加快这种转化的进程,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旅游资源 经济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历程与启示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丽梅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14年第6期32-35,共4页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探索培育期、初步发展期、规模扩张期和质量提升期,历经了发展层次由"双高速度"提升为"支柱产业",发展机制由"开发为主"转变为"管理为主",发展模... 西部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探索培育期、初步发展期、规模扩张期和质量提升期,历经了发展层次由"双高速度"提升为"支柱产业",发展机制由"开发为主"转变为"管理为主",发展模式由"政府包办"演变为"服务导向"等转变趋势,并得到了其今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之根、动力之源、当务之急"等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业发展 发展趋势 西部民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电脑农业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小君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5年第8期82-84,共3页
从电脑农业在西部民族地区的实践来看,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将极大地推进西部民族地区电脑农业的深入发展。本文从论证电脑农业与农业科技教育的互动关系出发,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科技教育现状,最后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教育、促进西部民... 从电脑农业在西部民族地区的实践来看,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将极大地推进西部民族地区电脑农业的深入发展。本文从论证电脑农业与农业科技教育的互动关系出发,分析了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科技教育现状,最后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教育、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电脑农业推广和发展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教育 电脑农业 西部民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