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动画片干预对防治全麻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术后行为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2月择期行全麻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2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序号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予以...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动画片干预对防治全麻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术后行为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2月择期行全麻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2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序号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予以右美托咪定干预)、B组(予以动画片干预)、C组(予以右美托咪定联合动画片干预),每组90例。比较3组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 ET CO_(2))、血氧饱和度(SpO_(2))、呼吸频率(RR)、改良耶鲁围术期焦虑量表(mYPAS)评分以及诱导期合作度量表(ICC)评分、苏醒期躁动评分量表(PAED)评分、躁动发生率、苏醒情况、术后行为改变情况。结果在术前麻醉准备期间(T 2)、入手术室(T3)、术后苏醒即刻(T4),C组HR、MAP低于A组、B组(P<0.05)。3组P_(ET)CO_(2)、SpO_(2)、RR在组间、时间及组间·时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C组mYPAS评分低于A组、B组(P<0.05)。C组ICC、PAED评分及苏醒期躁动率低于A组、B组(P<0.05)。术后1、7 d,C组行为改变发生率低于A组、B组(P<0.05)。3组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动画片干预可降低行全麻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术前焦虑,提升患儿麻醉诱导合作程度,降低苏醒期躁动及术后行为改变发生率,且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安全性高。展开更多
目的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ntegrated theory of health behavior change,ITHBC)构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并评价其在NAFL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ITHBC为理论框架...目的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ntegrated theory of health behavior change,ITHBC)构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并评价其在NAFL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ITHBC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分析法初步拟定干预方案初稿。采用专家函询法修改及完善自我管理方案。采用立意抽样法纳入2023年4-5月在乌鲁木齐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符合NAFLD诊断标准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社区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基于ITHBC的自我管理干预;随访4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临床特征变化。结果(1)3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85%、85%,专家权威系数为0.833,协调系数分别为0.191、0.254、0.272,均P<0.01。最终干预方案包括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1项,三级指标17项。(2)随访4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总分、疾病防治管理、日常生活管理、心理认知管理及不良生活方式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临床指标(腰围、BMI、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ITHBC构建的NAFLD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改善患者病情,提升NAFLD的预后。展开更多
跨理论模型(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of change,TTM)又叫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and stages of change),其作为综合性和一体化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近年来在健康行为领域的应用极为成功,该模型已用于...跨理论模型(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of change,TTM)又叫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and stages of change),其作为综合性和一体化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近年来在健康行为领域的应用极为成功,该模型已用于众多健康行为改变研究,目前在国际上应用亦十分广泛.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动画片干预对防治全麻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术后行为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2月择期行全麻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2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序号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予以右美托咪定干预)、B组(予以动画片干预)、C组(予以右美托咪定联合动画片干预),每组90例。比较3组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 ET CO_(2))、血氧饱和度(SpO_(2))、呼吸频率(RR)、改良耶鲁围术期焦虑量表(mYPAS)评分以及诱导期合作度量表(ICC)评分、苏醒期躁动评分量表(PAED)评分、躁动发生率、苏醒情况、术后行为改变情况。结果在术前麻醉准备期间(T 2)、入手术室(T3)、术后苏醒即刻(T4),C组HR、MAP低于A组、B组(P<0.05)。3组P_(ET)CO_(2)、SpO_(2)、RR在组间、时间及组间·时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C组mYPAS评分低于A组、B组(P<0.05)。C组ICC、PAED评分及苏醒期躁动率低于A组、B组(P<0.05)。术后1、7 d,C组行为改变发生率低于A组、B组(P<0.05)。3组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动画片干预可降低行全麻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术前焦虑,提升患儿麻醉诱导合作程度,降低苏醒期躁动及术后行为改变发生率,且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安全性高。
文摘目的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ntegrated theory of health behavior change,ITHBC)构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并评价其在NAFL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ITHBC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分析法初步拟定干预方案初稿。采用专家函询法修改及完善自我管理方案。采用立意抽样法纳入2023年4-5月在乌鲁木齐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符合NAFLD诊断标准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社区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基于ITHBC的自我管理干预;随访4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临床特征变化。结果(1)3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85%、85%,专家权威系数为0.833,协调系数分别为0.191、0.254、0.272,均P<0.01。最终干预方案包括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1项,三级指标17项。(2)随访4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总分、疾病防治管理、日常生活管理、心理认知管理及不良生活方式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临床指标(腰围、BMI、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ITHBC构建的NAFLD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改善患者病情,提升NAFLD的预后。
文摘跨理论模型(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of change,TTM)又叫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and stages of change),其作为综合性和一体化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近年来在健康行为领域的应用极为成功,该模型已用于众多健康行为改变研究,目前在国际上应用亦十分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