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行为改变轮的肺康复训练方案在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许慧 袁朝蕾 +2 位作者 唐佳佳 黄艳艳 蒋亚林 《安徽医学》 2025年第1期88-95,共8页
目的 分析基于行为改变轮的肺康复训练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身体活动水平、肺功能、生活质量以及运动自我效能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 分析基于行为改变轮的肺康复训练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身体活动水平、肺功能、生活质量以及运动自我效能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呼吸内科一病区的45例患者纳入试验组,呼吸内科二病区的45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结合家庭肺康复指导,而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基于行为改变轮的肺康复训练方案。两组患者均干预12周,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试验组干预前后国际活动量表评分、6 min步行距离、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COPD自我评估测试问卷评分、运动自我调控效能量表评分和肺康复训练打卡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行为改变轮的肺康复训练方案有效,可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身体活动水平及运动信心,改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肺康复 行为改变 身体活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改变特征的纵向质性研究
2
作者 马铮铮 钮美娥 +2 位作者 王静 李慧君 钱春娅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52-56,共5页
目的探索肾移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改变的特征,为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提供参考。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方法,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采用目的抽样法和理论抽样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在苏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泌尿外科接受... 目的探索肾移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改变的特征,为改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提供参考。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方法,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采用目的抽样法和理论抽样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在苏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泌尿外科接受过肾移植手术的1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患者出院后2周、2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进行6次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采用三级编码的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肾移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改变呈现两个明显特征,即肾移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轨迹(尝试、摸索、重塑、超越)和行为改变类型(遵医坚持型、随心所欲型和遵医-随心徘徊型)。结论肾移植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轨迹是多阶段变化的过程,其自我管理行为改变类型复杂多样。建议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改变的特征,制订多阶段、个性化的干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肾移植 自我管理 行为特征 用药管理 并发症预防 行为改变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动画片辅助对全麻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术后行为改变的影响
3
作者 李媛媛 张俊丽 +2 位作者 杨鸿源 白耀武 尹静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期105-111,共7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动画片干预对防治全麻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术后行为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2月择期行全麻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2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序号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予以...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动画片干预对防治全麻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术后行为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2月择期行全麻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患儿2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就诊序号采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予以右美托咪定干预)、B组(予以动画片干预)、C组(予以右美托咪定联合动画片干预),每组90例。比较3组不同时间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 ET CO_(2))、血氧饱和度(SpO_(2))、呼吸频率(RR)、改良耶鲁围术期焦虑量表(mYPAS)评分以及诱导期合作度量表(ICC)评分、苏醒期躁动评分量表(PAED)评分、躁动发生率、苏醒情况、术后行为改变情况。结果在术前麻醉准备期间(T 2)、入手术室(T3)、术后苏醒即刻(T4),C组HR、MAP低于A组、B组(P<0.05)。3组P_(ET)CO_(2)、SpO_(2)、RR在组间、时间及组间·时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C组mYPAS评分低于A组、B组(P<0.05)。C组ICC、PAED评分及苏醒期躁动率低于A组、B组(P<0.05)。术后1、7 d,C组行为改变发生率低于A组、B组(P<0.05)。3组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麻醉恢复室停留时间及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联合动画片干预可降低行全麻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患儿术前焦虑,提升患儿麻醉诱导合作程度,降低苏醒期躁动及术后行为改变发生率,且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 右美托咪定 动画片 麻醉 全身 儿童 血流动力学 行为改变 焦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全生命周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媛媛 李小燕 +1 位作者 叶春慧 叶寅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3期138-141,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全生命周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皖南康复医院接受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 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全生命周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衰弱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皖南康复医院接受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5例。试验组接受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全生命周期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入组时及干预6个月时衰弱、透析指标、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两组衰弱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尿素降低率、尿素清除指数低于干预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细胞比容高于干预前,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全生命周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衰弱症状,改善透析相关指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 全生命周期 血液透析 衰弱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疲劳患者基于多理论模型的行为改变干预
5
作者 张赛赛 高彩云 +5 位作者 王永清 马小花 张娜丽 石钰峰 裴欢欣 董新寨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理论模型的行为改变干预对卒中后疲劳患者的影响。方法将神经内科74例住院卒中后疲劳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多理论模型的行为改变方案3个月。于干... 目的探讨基于多理论模型的行为改变干预对卒中后疲劳患者的影响。方法将神经内科74例住院卒中后疲劳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多理论模型的行为改变方案3个月。于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评估两组疲劳严重程度、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各36例患者完成研究及随访。两组疲劳严重程度、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交互效应显著(均P<0.05),干预1个月、干预3个月试验组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多理论模型的卒中后疲劳行为改变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疲劳严重程度,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卒中后疲劳 多理论模型 行为改变 行为维持 自我管理 自我效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乳腺癌患者患肢功能康复干预方案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杨惠莉 赵建伟 +3 位作者 蒋静媛 武佩佩 唐磊 卢艳玲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 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ITHBC)理论的康复干预方案,对改善乳腺癌患者患肢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择2022年1-3月在我院乳腺肿瘤护理专科门诊因乳腺癌导致上肢功能障碍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 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ITHBC)理论的康复干预方案,对改善乳腺癌患者患肢功能的康复效果。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择2022年1-3月在我院乳腺肿瘤护理专科门诊因乳腺癌导致上肢功能障碍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ITHBC理论的护理干预。于干预前后比较2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自我管理效能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4周后,2组患者肩关节前屈、后伸和外展的活动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自我管理效能和生活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ITHBC的康复干预方案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的上肢功能,提升其生活品质以及自我管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 上肢功能 自我管理效能 生活质量 肿瘤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改变轮理论的急诊护士目标温度管理培训方案的构建
7
作者 潘娜 杨海朋 +3 位作者 李欣颖 孙松蔚 江茜 陆连芳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7期164-166,共3页
目的:构建基于行为改变轮理论(BCW)的急诊护士目标温度管理(TTM)培训方案。方法:成立课题研究小组,通过文献回顾、现状调查、半结构化访谈拟定基于BCW的急诊护士TTM培训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统计分析专家函询结果,确... 目的:构建基于行为改变轮理论(BCW)的急诊护士目标温度管理(TTM)培训方案。方法:成立课题研究小组,通过文献回顾、现状调查、半结构化访谈拟定基于BCW的急诊护士TTM培训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统计分析专家函询结果,确定管理培训方案。结果:2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是93.33%、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71、0.895;专家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44、0.176(P<0.001)。最终构建急诊护士TTM培训方案,包括6项干预功能、10项行为改变技术、58项培训内容。结论:基于BCW的急诊护士TTM培训方案具有必要性和可靠性,可为急诊护士TTM培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士 行为改变轮理论 目标温度管理 心搏骤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自我管理方案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李琴 马雪儿 +2 位作者 杨雪霞 何晓萱 蔡雯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13期1435-1440,共6页
目的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ntegrated theory of health behavior change,ITHBC)构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并评价其在NAFL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ITHBC为理论框架... 目的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ntegrated theory of health behavior change,ITHBC)构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并评价其在NAFL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ITHBC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分析法初步拟定干预方案初稿。采用专家函询法修改及完善自我管理方案。采用立意抽样法纳入2023年4-5月在乌鲁木齐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符合NAFLD诊断标准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社区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基于ITHBC的自我管理干预;随访4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临床特征变化。结果(1)3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85%、85%,专家权威系数为0.833,协调系数分别为0.191、0.254、0.272,均P<0.01。最终干预方案包括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11项,三级指标17项。(2)随访4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总分、疾病防治管理、日常生活管理、心理认知管理及不良生活方式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临床指标(腰围、BMI、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ITHBC构建的NAFLD患者自我管理干预方案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改善患者病情,提升NAFLD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 自我管理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盆底肌康复护理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刘蕾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0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盆底肌康复护理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盆底肌康复护理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2年12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盆底肌康复护理,观察组给予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盆底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生命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盆底功能障碍简表(PFDI-2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PFDI-20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盆底功能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个月后,两组PFDI-7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盆底肌康复护理在宫颈癌术后尿潴留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尿潴留 盆底肌康复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 盆底功能 生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理论模型在健康行为改变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6
10
作者 孔德华 陆皓 +3 位作者 汉瑞娟 李娟 朱鑫华 董鹤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13期28-31,共4页
跨理论模型(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of change,TTM)又叫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and stages of change),其作为综合性和一体化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近年来在健康行为领域的应用极为成功,该模型已用于... 跨理论模型(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of change,TTM)又叫行为分阶段转变理论模型(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and stages of change),其作为综合性和一体化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近年来在健康行为领域的应用极为成功,该模型已用于众多健康行为改变研究,目前在国际上应用亦十分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理论模型 健康行为 行为改变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改善出院后居家老年卧床患者的康复效果 被引量:21
11
作者 徐永能 卢少萍 +8 位作者 林建华 黄巧 李绣球 任晓晓 何金莲 赵雪琴 吴博 肖风霞 李远红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5年第7期786-789,共4页
目的 :评价应用健康行为改变理论对出院后居家老年卧床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老年卧床患者按出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由外展小组评估患者并制订家庭康复护理计划,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宣教及出院后的电话随访,实... 目的 :评价应用健康行为改变理论对出院后居家老年卧床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老年卧床患者按出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由外展小组评估患者并制订家庭康复护理计划,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宣教及出院后的电话随访,实验组按照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方法,实施出院后延续护理管理,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生存质量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出院后12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出院后6个月、12个月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环境领域、社会领域得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健康行为改变理论的方法对老年卧床患者实施出院家庭康复管理,能提高老年卧床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卧床患者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 家庭康复计划 日常生活能力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健康教育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8
12
作者 谢贵华 成忠莎 +6 位作者 万艳平 柏晓玲 陆雅洁 滕娟 田茂琴 李业涛 易一乐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THBC)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MHVR)后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0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外科行MHVR后的患者170例,以入院时间先后顺序... 目的探讨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ITHBC)为基础的健康教育在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MHVR)后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0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外科行MHVR后的患者170例,以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别纳入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8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以ITHBC为基础,从知识信念模式、自我管理模式、社会促进模式三个方面分别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出院前指导、出院后微信沟通、电话回访、及时了解患者动态。结果观察组复查依从率为97.7%,对照组为58.8%,P为0.00;服药依从性得分观察组为(7.48±0.96)分,对照组为(6.34±1.56),P为0.01;治疗范围内的时间百分比得分观察组为(0.62±0.14)分,对照组为(0.50±0.18)分,P为0.00;抗凝治疗满意度得分观察组(53.27±9.99)分,对照组为(49.48±9.82)分,P为0.01。结论以ITHBC为基础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抗凝复查依从性、服药依从性、抗凝治疗效果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行为改变理论 健康教育 延续性护理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改变联合传统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8
13
作者 龙世燕 李铭 +1 位作者 涂双燕 杨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4期173-176,181,共5页
目的探讨行为改变联合传统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传统健康教育模式)5... 目的探讨行为改变联合传统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传统健康教育模式)50例和观察组(行为改变措施)50例。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控制知识评分、自我效能行为能力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血糖控制知识评分、自我效能行为能力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干预后血糖控制知识评分、自我效能行为能力评分、ADL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NIHSS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血糖控制知识评分、自我效能行为能力评分、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行为改变联合传统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中应用,可以提高患者血糖控制知识、自我效能,改善血糖水平,降低神经功能损伤,提高生活能力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改变 传统健康教育模式 2型糖尿病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机性访谈:一种以咨客为中心的行为改变咨询技术 被引量:49
14
作者 骆宏 许百华 《应用心理学》 CSSCI 2005年第1期85-89,共5页
动机性访谈是目前在西方国家比较流行的一种以咨客为中心的行为改变咨询技术,但在我国关于这一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都还比较少。本文概述了动机性访谈技术的理论基础、应用原则(表达神入;发展差异;接受阻抗;维持自我效能)和基本技能,并介... 动机性访谈是目前在西方国家比较流行的一种以咨客为中心的行为改变咨询技术,但在我国关于这一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都还比较少。本文概述了动机性访谈技术的理论基础、应用原则(表达神入;发展差异;接受阻抗;维持自我效能)和基本技能,并介绍了这一咨询技术的应用现状与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机性访谈 行为改变 咨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改变策略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郭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12期60-62,共3页
目的分析行为改变策略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1年10月在重庆新桥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行为改变教育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行为改变教育策略,... 目的分析行为改变策略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1年10月在重庆新桥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行为改变教育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行为改变教育策略,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8周简式FMA积分、改良Barthel指数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上、下肢的简式FMA积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周上、下肢的简式FMA积分[(19.53±6.22)、(16.03±6.81)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43.23±9.70)均高于同组治疗前[(17.80±5.12)、(14.10±7.10)分,(32.40±7.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2、4、8周上肢[(19.53±6.22)、(26.73±5.87)、(38.71±7.50)分]、下肢[(16.03±6.81)、(18.93±7.07)、(23.90±6.41)分]的简式FMA积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43.23±9.70)、(56.14±13.43)、(77.34±13.77)]均高于同时段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改变教育策略能够使脑梗死患者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改变 教育策略 脑梗死 影响 生活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改变教育策略对应激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薛红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9期121-123,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行为改变教育策略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影响。方法采取问卷回顾性调查法调查行为改变教育策略对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2008年3月~2012年5月100例应激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影响,另选择我院同期收治人院的采用常规护理的应激... 目的分析、比较行为改变教育策略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影响。方法采取问卷回顾性调查法调查行为改变教育策略对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2008年3月~2012年5月100例应激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影响,另选择我院同期收治人院的采用常规护理的应激性消化不良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干预前、后简明健康状况问卷(SF-36)、生存质量评定量表(QLQ—C30);观察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200例患者中a型行为者124例,占62.0%,非a型者(b型与混合型)76例,占38.0%。其中观察组总有效100例(100.0%),对照组总有效75例(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94,P〈0.05);观察组QLQ—C30、SF-36总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因素对IBS的发病有着重要影响,改变教育策略能显著改善IBS患者的生存质量。对该病的康复有确切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改变 教育策略 应激性消化不良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干预方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自我效能、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珊 李琅 王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2期6133-613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干预方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自我效能、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唐河县人民医院诊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按照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41例)和研究组(39例),对照组接...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干预方案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自我效能、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唐河县人民医院诊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按照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41例)和研究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干预方案。采用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评估自我效能、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GSES、Harris评分比较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干预1、2、3个月研究组GSES、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功能锻炼依从率高于对照组(94.84%比78.05%,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13%比24.39%,P<0.05)。结论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干预方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提高其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行为改变理论 自我效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在行为改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丽虹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33-39,共7页
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和Ryan提出的动机过程理论。它不是把动机看作一个单一的概念,也不是把动机简单地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而是把动机看作一个连续体,从外部动机到内部动机需要经历三个内化程度不同的中间水... 动机的自我决定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Deci和Ryan提出的动机过程理论。它不是把动机看作一个单一的概念,也不是把动机简单地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而是把动机看作一个连续体,从外部动机到内部动机需要经历三个内化程度不同的中间水平。近来的研究者发现,动机水平不同对行为改变效果的影响不同。在此理论的基础上,Ryan提出一个行为改变和保持的模型。同时,研究者还发现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心理治疗与动机性访谈技术有很多相似之处,且他们可以相互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机 自我决定理论 行为改变 动机性访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在特殊教育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行为改变技术》课程为例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晓庆 《现代特殊教育》 2015年第18期71-73,共3页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已经在普通教育中有了应用,本文以案例教学法在特殊教育专业《行为改变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为例,从案例教学应用的可行性、应用的步骤、应用的效果等方面,阐述了案例教学法在特殊教育专业教学中应用的...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已经在普通教育中有了应用,本文以案例教学法在特殊教育专业《行为改变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为例,从案例教学应用的可行性、应用的步骤、应用的效果等方面,阐述了案例教学法在特殊教育专业教学中应用的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特殊教育 行为改变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对农村糖尿病病人行为改变及自我效能的研究
20
作者 黄庆娟 叶学和 +3 位作者 劳丹华 符俊祖 任志玲 罗碧云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02Z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农村糖尿病(DM)病人行为改变及自我效能的影响,寻求提高农村DM病人健康行为及自我效能的策略。方法:60例农村2型糖尿病病人在内分泌科接受糖尿病治疗,未参加过糖尿病俱乐部活动,按照随机序列表法将研究对泉...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农村糖尿病(DM)病人行为改变及自我效能的影响,寻求提高农村DM病人健康行为及自我效能的策略。方法:60例农村2型糖尿病病人在内分泌科接受糖尿病治疗,未参加过糖尿病俱乐部活动,按照随机序列表法将研究对泉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倒.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糖尿病教育指导,即小组授课、发放相关学习资料、电话咨询。干预组患者除给予常规糖尿病教育指导外,为每位患者进行个案健康教育及院外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结果:1年后两组病人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有所下降.干预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在两组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健康行为及自我效能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强化农村DM病人健康教育,可提高农村DM病人的健康行为及自我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糖尿病 健康教育 行为改变 自我效能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