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缝匠肌、阔筋膜张肌蒂髂骨瓣血液供应比较 被引量:11
1
作者 吴贵亮 林昂如 邵岩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0期10-12,共3页
对 10例成人新鲜尸体标本的缝匠肌蒂髂骨瓣、阔筋膜张肌蒂髂骨瓣完整解剖分离 5 cm,然后经右侧股动脉灌注墨汁福尔马林混合液 ,再在手术显微镜下仔细解剖 ,观察缝匠肌肌蒂髂骨瓣、阔筋膜张肌蒂髂骨瓣在髂骨附着处 1cm内墨染动脉的数目 ... 对 10例成人新鲜尸体标本的缝匠肌蒂髂骨瓣、阔筋膜张肌蒂髂骨瓣完整解剖分离 5 cm,然后经右侧股动脉灌注墨汁福尔马林混合液 ,再在手术显微镜下仔细解剖 ,观察缝匠肌肌蒂髂骨瓣、阔筋膜张肌蒂髂骨瓣在髂骨附着处 1cm内墨染动脉的数目 ,并测量其外径 ,计算平均动脉外径及动脉横截面积总和 ,最后对各肌肉蒂在髂骨附着处 1cm内动脉横截面积总和进行比较。结果 :缝匠肌蒂髂骨瓣、阔筋膜张肌蒂髂骨瓣以及缝匠肌、阔筋膜张肌双肌蒂髂骨瓣在髂骨附着处 1cm内动脉横截面积总和的中位数 (Md)和四分位数间距 (OR)分别为 :0 .0 85 1(0 .0 2 84 ) mm2、0 .0 831(0 .0 4 2 7) mm2、0 .16 73(0 .0 94 7) mm2。经统计学处理 ,缝匠肌蒂髂骨瓣、阔筋膜张肌蒂髂骨瓣分别与缝匠肌、阔筋膜张肌双肌蒂髂骨瓣在髂骨附着处 1cm内动脉横截面积总和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0 0 1) ,而缝匠肌蒂髂骨瓣与阔筋膜张肌蒂髂骨瓣在髂骨附着处 1cm内动脉横截面积总和无显著性差异 (P=0 .15 6 )。因而认为缝匠肌、阔筋膜张肌双肌蒂髂骨瓣比缝匠肌或阔筋膜张肌单肌蒂髂骨瓣有更多的血液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骨瓣 缝匠肌 阔筋膜张肌 血液供应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血液供应特点分析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昌华 张红 +1 位作者 刘柏 周彪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84-85,共2页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血液供应(血供)特点及其与胃癌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对64例胃癌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前行常规CT强化检查,分别取25(T1)、45(T2)、70(T3)s时相的肿瘤图像,观察强化至峰值时间;术后将肿瘤标本连同部分正常胃组织(30 m in内)...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血液供应(血供)特点及其与胃癌病理分期的关系。方法对64例胃癌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前行常规CT强化检查,分别取25(T1)、45(T2)、70(T3)s时相的肿瘤图像,观察强化至峰值时间;术后将肿瘤标本连同部分正常胃组织(30 m in内)从其供血动脉注入造影剂,直至诸大血管内血液被造影剂取代,CT扫描,观察肿瘤血管网,并与术前强化CT图像对照;取肿瘤标本行病理检查,观察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分析这三种方法获得的胃癌血供特点与胃癌病理分期的关系。结果病理分期越高,CT强化到达峰值时间越提前,Ⅲ期<Ⅱ期<Ⅰ期,低分化<中分化<高分化(P均<0.01),其肿瘤供血血管数量越多,Ⅲ期>Ⅱ期>Ⅰ期,低分化>中分化>高分化(P均<0.01),MVD也越高,Ⅲ期>Ⅱ期>Ⅰ期,低分化>中分化>高分化(P均<0.01)。结论胃癌组织呈多血管供血,分期越高、分化程度越低,血管数量越多;强化CT动态显像能反映胃癌MVD及血供情况,有利于其临床分期及恶性程度的正确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多层螺旋CT检查 血液供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肺癌血液供应类型分析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栾智勇 史跃 +2 位作者 李玺 董生良 高从敬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中晚期支气管肺癌组织血液供应(血供)类型及其指导介入治疗的意义。方法对76例肺癌患者行支气管动脉造影(BAG)检查,根据供血动脉在瘤体内的分布情况以及形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根据肿瘤组织内支气管动脉树X线解剖学形态特点分... 目的探讨中晚期支气管肺癌组织血液供应(血供)类型及其指导介入治疗的意义。方法对76例肺癌患者行支气管动脉造影(BAG)检查,根据供血动脉在瘤体内的分布情况以及形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根据肿瘤组织内支气管动脉树X线解剖学形态特点分为四种类型:支气管动脉瘘型(13例、17.1%);多血供型(24例、31.6%);中血供型(28例、36.8%);少血供型(11例、14.5%)。结论支气管肺癌血供类型不同。根据不同血供类型采用不同的介入治疗术式可以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血液供应 介入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唇部血液供应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仲维剑 王宏青 +1 位作者 张奎启 史晓方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2002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 :探讨正常人和双侧完全唇裂者鼻及上唇部的血液供应。方法 :正常头部标本 11例 ,双侧完全唇裂标本 2例。氧化铅动脉造影后 ,对鼻唇部进行X线摄片及显微解剖观察。结果 :鼻的血供主要来源于鼻外侧动脉 ,还有筛前动脉的分支、眼动脉... 目的 :探讨正常人和双侧完全唇裂者鼻及上唇部的血液供应。方法 :正常头部标本 11例 ,双侧完全唇裂标本 2例。氧化铅动脉造影后 ,对鼻唇部进行X线摄片及显微解剖观察。结果 :鼻的血供主要来源于鼻外侧动脉 ,还有筛前动脉的分支、眼动脉的鼻背支参与。正常上唇的血供主要来源于上唇动脉及其分支 ,还可见鼻翼下缘动脉、鼻中隔后动脉和筛前动脉的分支。双侧完全唇裂者的鼻翼下缘动脉和上唇动脉鼻中隔支缺失。两侧上唇动脉不能在中线处相连续。结论 :鼻及上唇的血液供应分别来源于不同动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唇部 血液供应 应用解剖学 研究 唇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外侧膝状体的血液供应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奕蓉 赵国志 刘学钧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62-464,F0003,共4页
目的:为外侧膝状体(LGB)缺血所致的视野缺损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手术显微镜下观察成人和胎儿脑的LGB动脉的来源和微血管构筑,部分脑标本用组织切片方法观察营养LGB动脉的粥样硬化病理改变。结果:LGB营养动脉第一级来自颈内动脉和大脑... 目的:为外侧膝状体(LGB)缺血所致的视野缺损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手术显微镜下观察成人和胎儿脑的LGB动脉的来源和微血管构筑,部分脑标本用组织切片方法观察营养LGB动脉的粥样硬化病理改变。结果:LGB营养动脉第一级来自颈内动脉和大脑后动脉,二级为脉络丛前动脉、脉络丛后外动脉和丘脑膝状体动脉,三级构成LGB的小动脉。50岁以上的标本,LGB 的一、二级动脉有硬化改变的占88%,二级小动脉被阻塞占10%。结论:二级动脉在LGB内有各自的供血区,脉络丛前动脉是供应IGB前部和外侧部的唯一动脉,大脑后动脉营养LGB的其余部分。不同动脉的阻塞可导致不同种类的视野改变,是视野缺损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膝状体 血液供应 视野缺损 显微镜 动脉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腱袖血液供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余文富 李群锋 凌树才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46-249,共4页
肌腱袖撕裂是常见的老年性疾病^[1-2],也是引起肩痛和冻结肩的主要原因6[3-4]。据报道,尸体解剖中肌腱袖撕裂的检出率为8%-24%,其中最常见的是冈上肌腱撕裂E^[5]。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肌腱袖撕裂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寻求合理... 肌腱袖撕裂是常见的老年性疾病^[1-2],也是引起肩痛和冻结肩的主要原因6[3-4]。据报道,尸体解剖中肌腱袖撕裂的检出率为8%-24%,其中最常见的是冈上肌腱撕裂E^[5]。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肌腱袖撕裂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寻求合理的治疗方法,但至今仍有许多问题没有完全清楚或有争议。随着新的医疗设备应用于临床,国外已将超声技术、CT扫描、核磁共振等先进技术用于检测冈上肌腱撕裂,提高了肌腱袖撕裂的诊断率。因此,进一步阐明肌腱袖撕裂的病因和病理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是十分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冈上肌腱撕裂 血液供应 临床治疗 老年性疾病 尸体解剖 发病机制 治疗方法 医疗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距骨血液供应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元洲 杨茂伟 冯博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1期88-89,共2页
探讨距骨血管的分布,为治疗距骨骨折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由中国医科大学局部解剖学实验室提供已知无临床血管疾病的成人足踝部新鲜尸体标本18例,有色乳胶血管灌注后行踝关节分层次解剖,测量供应距骨主要动脉起点的口径,观察距骨血液供应的... 探讨距骨血管的分布,为治疗距骨骨折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由中国医科大学局部解剖学实验室提供已知无临床血管疾病的成人足踝部新鲜尸体标本18例,有色乳胶血管灌注后行踝关节分层次解剖,测量供应距骨主要动脉起点的口径,观察距骨血液供应的血管来源、走行、分布结果:距骨的血液供应来自胫前动脉发出的足背动脉,后者发出内、外踝前动脉、跗外侧动脉,胫后动脉发出的后结节支、跗骨管动脉和三角动脉供应距骨,腓动脉发出的穿支和跟支,同时还发现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和腓动脉所发出的分支之间形成丰富的血管吻合,各分支之间的血管吻合形成了一个环状的动脉血管网。结论对于距骨骨折手术治疗选取踝关节前内侧入路是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骨 血液供应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和幼儿跖趾骨血液供应的观察
8
作者 陈志刚 郭琪 +3 位作者 马钦华 鱼波浪 王争鸣 钱致中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210-214,T002,共6页
采用微血管造影等方法,观察30例胎、幼儿跖趾骨的血供。结果表明:胎儿期跖趾骨骨干和两端软骨逐渐增大,出现滋养动脉和软骨管,幼儿期两端软骨逐渐变小,软骨管也逐渐消失。提示软骨管的出现与软骨块的大小有关,软骨管是胎儿软骨内的临时... 采用微血管造影等方法,观察30例胎、幼儿跖趾骨的血供。结果表明:胎儿期跖趾骨骨干和两端软骨逐渐增大,出现滋养动脉和软骨管,幼儿期两端软骨逐渐变小,软骨管也逐渐消失。提示软骨管的出现与软骨块的大小有关,软骨管是胎儿软骨内的临时血管系统。跖趾骨血供特点:①跖趾骨血供的不均称性分布,即骺端软骨血供丰富,这与两端生长能力不同相适应;②远趾只骺端有软骨管分布,这与只骺端有生长能力相适应,说明跖趾骨血供与其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趾骨 胎儿 婴儿 血液供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同种异体甲状旁腺脑室内移植后血液供应和形态学的变化
9
作者 王昭金 万选才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甲状旁腺脑室内移植后血管的再生和组织学变化。方法:Wistar大鼠作为供体,SD大鼠作为受体,在立体定位下将同种异体甲状旁腺移植到SD大鼠侧脑室,利用组织学技术对甲状旁腺移植后血液供应和形态学变化进... 目的:观察同种异体甲状旁腺脑室内移植后血管的再生和组织学变化。方法:Wistar大鼠作为供体,SD大鼠作为受体,在立体定位下将同种异体甲状旁腺移植到SD大鼠侧脑室,利用组织学技术对甲状旁腺移植后血液供应和形态学变化进行研究。结果:移植后5d脑内血管开始到达移植物边缘,以后在甲状旁腺实质内逐渐有血管出现,随着移植时间的延长,移植物内的血管密度逐渐增加,到移植后4周接近正常;血管的配布与脑组织明显不同。HE染色发现甲状旁腺脑室内移植8周组织结构正常。结论:甲状旁腺脑室内移植后4周恢复正常的血液供应,侧脑室是同种异体甲状旁腺理想的移植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 同种异体移植 组织移植 血液供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髁状突的血液供应
10
作者 何三纲 皮昕 邓国秀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7年第4期208-210,共3页
作者对4-10个月胎龄的胎儿髁状突分别用显微解剖、微血管造影及组织学切片进行观察。结果显示:髁状突的血供主要来自关节囊颈部血管网,髓动脉和软骨膜内层血管网、营养支来源于面横动脉、嚼肌动脉、颞深后动脉、翼外骨动脉、颞浅... 作者对4-10个月胎龄的胎儿髁状突分别用显微解剖、微血管造影及组织学切片进行观察。结果显示:髁状突的血供主要来自关节囊颈部血管网,髓动脉和软骨膜内层血管网、营养支来源于面横动脉、嚼肌动脉、颞深后动脉、翼外骨动脉、颞浅动脉的关节后分支和鼓室前动脉的分支。髁状突血供呈立体交通系统,有明显的胎龄变化,在4个月(顶臂长度为107cm)时髁状突关节软骨中央有一条血管通道,并提出了血管通道形成之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状突 血液供应 血管通道 胎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颞下颌关节盘的血液供应
11
作者 何三纲 皮昕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6年第3期146-148,共3页
作者采用微血管造影、组织学切片和显微解剖学观察手段,分别研究了4~10个月胎龄的胎儿颞下颌关节盘血液供应。观察结果是:关节盘的血供主要来源于关节囊血管网和穿过关节囊进入关节盘的血管分支。双板区血管最丰富,主要来自于颞浅动脉... 作者采用微血管造影、组织学切片和显微解剖学观察手段,分别研究了4~10个月胎龄的胎儿颞下颌关节盘血液供应。观察结果是:关节盘的血供主要来源于关节囊血管网和穿过关节囊进入关节盘的血管分支。双板区血管最丰富,主要来自于颞浅动脉的关节后支,鼓室前动脉分支和关节囊血管网。前带由颞深后动脉、翼外肌动脉的分支以及关节囊血管网供应。前后带血管无直接交通。关节盘中间带无血管分布。关节盘血管与滑膜毛细血管相交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盘 血液供应 胎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供应链绩效演进与评价研究:基于ABM+SD耦合建模与仿真
12
作者 周愉峰 张熙培 李志 《供应链管理》 2023年第3期18-35,共18页
提高血液供应链绩效水平,完善血液保障体系,对于缓解我国的区域性/季节性血荒具有重要价值。为此,从复杂自适应角度出发,以血小板为研究对象,考虑宏观环境调控会影响献血者人数进而影响供应链绩效,提出以血液中心Agent为核心,基于库龄... 提高血液供应链绩效水平,完善血液保障体系,对于缓解我国的区域性/季节性血荒具有重要价值。为此,从复杂自适应角度出发,以血小板为研究对象,考虑宏观环境调控会影响献血者人数进而影响供应链绩效,提出以血液中心Agent为核心,基于库龄信息的ABM+SD耦合的四级血液供应链绩效演进与评价模型,并对其进行现实性检验与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①血液中心Agent与医院Agent均存在自适应调整过程。②提高血液紧缺事件影响力,提升初始献血者人数,均能降低血液中心Agent的短缺率,但也会同时提高过期率。初始献血者人数的增多对于降低短缺率、提高过期率的作用并不明显。而当事件影响力提升至一定程度后,短缺率下降速率逐步放缓,过期率的提高速率逐步加快。③采用血型替代策略可有效降低医院Agent的短缺率与过期率。④提高最大库存水平、缩短血小板保质期均能降低医院Agent的短缺率,并提高过期率。但就整个仿真周期而言,缩短保质期对降低短缺率的作用并不显著。文章研究成果有助于重要节点在血液紧缺背景下更高效地进行供应链决策与控制,提升绩效水平;对破解血液紧缺困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紧缺 血液供应 复杂自适应系统 耦合模型 库龄 绩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肋间动脉和肋(骨)的血液供应
13
作者 吴永沐 《解剖学通报》 1983年第4期289-292,共4页
肋(骨)的血液供应与临床的带血管游离肋移植术有关。为提供临床参考和累积国人资料。本文研究了100侧成人肋(骨)的血供。肋(骨)的血供来源有发自胸主动脉的肋间动脉(肋间后动脉);发自胸廓内动脉的肋间支(肋前动脉);发自肋颈干的最上肋... 肋(骨)的血液供应与临床的带血管游离肋移植术有关。为提供临床参考和累积国人资料。本文研究了100侧成人肋(骨)的血供。肋(骨)的血供来源有发自胸主动脉的肋间动脉(肋间后动脉);发自胸廓内动脉的肋间支(肋前动脉);发自肋颈干的最上肋间动脉发出的第1、2肋间动脉和发自腋动脉的胸最上动脉等。肋(骨)的血供主要来自肋间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动脉 外径 肋间隙 滋养动脉 植骨块 血液供应 血供来源 主动脉胸部 胸主动脉 骨膜 肋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旁富血液供应实性肿块的MRI诊断 被引量:2
14
作者 蔡汉寿 向子云 +2 位作者 周洁 詹勇 李恒国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年第6期599-602,共4页
目的探讨鞍旁富血液供应实性肿块的MRI影像特点,提高对其诊断水平。方法选择经手术病理组织证实鞍旁富血液供应实性肿块患者27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5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1.0岁。术前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27例... 目的探讨鞍旁富血液供应实性肿块的MRI影像特点,提高对其诊断水平。方法选择经手术病理组织证实鞍旁富血液供应实性肿块患者27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5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1.0岁。术前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分析其MRI表现。结果 27例中,海绵状血管瘤6例,呈鞍内向鞍旁生长的哑铃状或葫芦形肿块,T1加权成像(T1WI)呈低信号,T2加权成像(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病变强化显著,强化均匀或不均匀,可见延迟强化。脑膜瘤13例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后可见明显强化,可见脑膜尾征。侵袭性垂体瘤8例累及鞍旁,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被包绕,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均匀强化。结论根据鞍旁富血液供应的血管瘤、脑膜瘤及侵袭性垂体瘤MRI信号特点、边缘和与邻近组织的解剖关系,结合有关临床表现,可做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旁 血液供应肿块 MRI 海绵状血管瘤 脑膜瘤 侵袭性垂体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膜肌的血液供应与肌内微血管构筑
15
作者 王志刚 裴文波 +1 位作者 宋志敏 柏树令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18-121,共4页
应用显微外科解剖学方法,观察了半膜肌的血管来源及分布特点,动脉的入肌点主要集中于半膜肌肌腹的上2/5~3/5区,入肌动脉主要来自第一穿动脉和第二穿动脉;在入肌点处动脉外径1.2mm以上.应用肌组织切片光镜观察和肌血管铸型扫描电镜观察... 应用显微外科解剖学方法,观察了半膜肌的血管来源及分布特点,动脉的入肌点主要集中于半膜肌肌腹的上2/5~3/5区,入肌动脉主要来自第一穿动脉和第二穿动脉;在入肌点处动脉外径1.2mm以上.应用肌组织切片光镜观察和肌血管铸型扫描电镜观察的方法详细揭示了半膜肌的微血管的立体构筑特点,为半膜肌移植术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膜肌 血液供应 微血管构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网膜的形态及血液供应 被引量:1
16
作者 范冷艳 吴晋宝 《解剖学通报》 1983年第4期300-304,共5页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进展,大网膜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1-4]。本文采取教学用成人尸体140具(男75女65),约2/3尸体的动脉曾注入着色乳胶,在打开腹腔,未作任何其他解剖前,观察了大网膜的形态位置及血管分布,测量了大网膜的长度、宽度、胃网...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进展,大网膜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1-4]。本文采取教学用成人尸体140具(男75女65),约2/3尸体的动脉曾注入着色乳胶,在打开腹腔,未作任何其他解剖前,观察了大网膜的形态位置及血管分布,测量了大网膜的长度、宽度、胃网膜血管和大网膜血管的外径。另外对二例新生儿作了动脉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网膜 中动脉 长度 网膜血管 动脉弓 血液供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军血液供应链柔性塑造策略
17
作者 黄旻 蒋丽华 《供应链管理》 2021年第8期80-88,共9页
美军非常重视平时与战时的血液保障,为提高血液供应链运作效率,加强血液供给保障能力,美军提出了一系列改善血液供应链柔性的方法策略,包括增加血液供应、快速投送以及延长血液制晶保质期等,这些技术与方法被不断应用于实践中,取得了较... 美军非常重视平时与战时的血液保障,为提高血液供应链运作效率,加强血液供给保障能力,美军提出了一系列改善血液供应链柔性的方法策略,包括增加血液供应、快速投送以及延长血液制晶保质期等,这些技术与方法被不断应用于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美军血液供应链柔性技术与策略,对提高我军卫勤保障能力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军 血液供应 战时物流 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智能体仿真的突发事件血液保障研究
18
作者 毛国伟 《现代信息科技》 2024年第8期167-170,176,共5页
为提高突发事件下血液保障水平,寻求合理的应对策略,通过分析血液供应链的历史运营情况,构建一个考虑采集、库存、生产以及用血等情况的数学模型,基于此构建多智能体仿真模型,并将突发事件系统动力学模型融入多智能体模型中,将系统动力... 为提高突发事件下血液保障水平,寻求合理的应对策略,通过分析血液供应链的历史运营情况,构建一个考虑采集、库存、生产以及用血等情况的数学模型,基于此构建多智能体仿真模型,并将突发事件系统动力学模型融入多智能体模型中,将系统动力学参数作为影响系统运作的环境变量。结果表明,构建的仿真模型能较好地模拟现实情况,突发事件影响力对血液保障水平具有显著影响,需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一周降低影响水平,同时设置订单优先级,以提高血液保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血液供应 血液保障 多智能体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掌骨与大多角骨的动脉供应及其临床意义
19
作者 闻胜华 陈好德 +1 位作者 郑放 姚作宾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6期252-255,共4页
本文用灌注、透明等方法,观察了166例第一掌骨与大多角骨的动脉供应.第一掌骨的滋养动脉均来自拇主要动脉,从该骨中1/3段的掌侧入骨.骺与干骺动脉分别来自位于该骨近、远侧端的近、远侧动脉环.大多角骨的动脉来自桡动脉及其掌浅支,从该... 本文用灌注、透明等方法,观察了166例第一掌骨与大多角骨的动脉供应.第一掌骨的滋养动脉均来自拇主要动脉,从该骨中1/3段的掌侧入骨.骺与干骺动脉分别来自位于该骨近、远侧端的近、远侧动脉环.大多角骨的动脉来自桡动脉及其掌浅支,从该骨的背侧、桡侧和掌侧入骨.本文试就某些临床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骨 血液供应 腕骨
全文增补中
头状骨的动脉供应
20
作者 闻胜华 陈好德 +1 位作者 郑放 姚作宾 《浙江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5期205-206,共2页
本文用注射和透明法,观察166侧不同年龄尸体标本头状骨的动脉供应.头状骨的血供主要来自腕背弓和掌深弓,分别从该骨的背、掌侧入骨.头状骨头部的血供仅来自骨内的逆行供血系统.该供血特点与头状骨骨折后不连结与缺血性坏死的发生有关.
关键词 头状骨 腕骨 血液供应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