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破坏冲动、毁灭欲望与强迫性重复——论哈尔姆斯荒诞戏剧中的死亡本能
1
作者 高羽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2024年第3期66-75,共10页
哈尔姆斯以俄罗斯荒诞派戏剧先驱的身份为中国观众所熟知。在其戏剧中,破坏、毁灭与死亡现象屡见不鲜,这背后隐藏着他潜意识中的死亡本能。死亡本能的破坏性、攻击驱力、强迫性重复特征在哈尔姆斯戏剧的创作理念、人物塑造、舞台呈现方... 哈尔姆斯以俄罗斯荒诞派戏剧先驱的身份为中国观众所熟知。在其戏剧中,破坏、毁灭与死亡现象屡见不鲜,这背后隐藏着他潜意识中的死亡本能。死亡本能的破坏性、攻击驱力、强迫性重复特征在哈尔姆斯戏剧的创作理念、人物塑造、舞台呈现方面均有鲜明体现。受破坏本能驱使,哈尔姆斯消解戏剧语言的中心地位,打破情节发展的内在逻辑,用“破坏性戏剧”颠覆传统戏剧范式。在攻击本能的操纵下,剧作家向人物灌注毁灭他人的强烈欲望,镜像式呈现了现实世界中人与人的对抗、疏离。通过对创伤语言、创伤记忆的强迫性重复书写,哈尔姆斯将个体生存困境与集体创伤体验展现在观众面前,构建了一幅创伤全景图,创作出形式独特、意蕴深远的荒诞戏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尔姆斯 荒诞戏剧 死亡本能 强迫性重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剧:荒诞戏剧在中国的生存形态 被引量:1
2
作者 成慧芳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2-55,共4页
源自西方国家的荒诞戏剧在中国经过一番嫁接改良后,终于一扫荒诞剧原有的伤感悲情,以喜剧形态生存定位,形成了带有中国特色的荒诞喜剧。中国荒诞喜剧的生存形态主要包括搬演性、解构性、组装型、原创型四种。其形态特征主要表现为闹剧... 源自西方国家的荒诞戏剧在中国经过一番嫁接改良后,终于一扫荒诞剧原有的伤感悲情,以喜剧形态生存定位,形成了带有中国特色的荒诞喜剧。中国荒诞喜剧的生存形态主要包括搬演性、解构性、组装型、原创型四种。其形态特征主要表现为闹剧式的舞台呈现、隐晦深刻的思想表达模式、反讽的美学构成、喜剧的终极效果。荒诞戏剧在中国的变异,既有发送者自身具有的前提因素,又有接受者一方文化改造功能的作用,同时还有现时环境的多方渗透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诞戏剧 喜剧 生存形态 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诞戏剧 妙趣无穷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应湘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11,共2页
记得前些年,上海话剧舞台上曾出现过一台美国荒诞剧作家阿尔比创作的独幕名剧《动物园的故事》、由娄际成、李家耀表演。此剧写两个男人彼得和杰利在公园相遇,先是聊天后起争执,最后杀人,但被杀者杰利最后反而保护和放走了彼得。这... 记得前些年,上海话剧舞台上曾出现过一台美国荒诞剧作家阿尔比创作的独幕名剧《动物园的故事》、由娄际成、李家耀表演。此剧写两个男人彼得和杰利在公园相遇,先是聊天后起争执,最后杀人,但被杀者杰利最后反而保护和放走了彼得。这是一个人与人无法沟通、人与动物无异、人生充满苦恼的故事。虽然观者踊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荒诞戏剧 上海国际艺术节 戏剧评论 表演艺术 导演艺术 观众 美学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荒诞戏剧大师中国版话剧《且爱》登陆泉城
4
作者 解放 《戏剧之家》 2015年第6期81-81,共1页
由山东省话剧院出品,根据法国荒诞主义戏剧大师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改编的中国版话剧《且爱》,于2015年3月20日至22日在山东省话剧院情感剧场上演。
关键词 荒诞戏剧 话剧院 中国版 大师 法国 尤奈斯库 荒诞主义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谈比拉尔塔的荒诞戏剧
5
作者 朱景冬 《上海艺术家》 1998年第5期53-54,共2页
玛鲁哈·比拉尔塔是当前墨西哥剧坛上具有代表性的女作家。在戏剧创作上,她采用了多种多样的表现技巧和手法,针砭当今社会的种种弊端。她的荒诞剧作受到评论界的广泛注意,在拉丁美洲其他国家引起强烈反响。评论家说:“他的荒诞戏剧... 玛鲁哈·比拉尔塔是当前墨西哥剧坛上具有代表性的女作家。在戏剧创作上,她采用了多种多样的表现技巧和手法,针砭当今社会的种种弊端。她的荒诞剧作受到评论界的广泛注意,在拉丁美洲其他国家引起强烈反响。评论家说:“他的荒诞戏剧在拉美诸国是少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诞戏剧 僧恨 西米 荒诞 语言 剧情 邮差 名字 荒诞 剧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等待戈多》解析法国荒诞戏剧的艺术特点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新宇 《艺术科技》 2015年第6期160-160,共1页
《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将人类在悲惨处境中,对虚幻希望的执着追求,对荒芜、未知的未来所呈现的极致的状态——等待,本文通过以经典戏剧《等待戈多》分析法国荒诞戏剧的是艺术特点与表现手法,以及一部经典之作是如何将&qu... 《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将人类在悲惨处境中,对虚幻希望的执着追求,对荒芜、未知的未来所呈现的极致的状态——等待,本文通过以经典戏剧《等待戈多》分析法国荒诞戏剧的是艺术特点与表现手法,以及一部经典之作是如何将"等待"这样一个人类的精神、物理状态完美巧妙地转化为一种戏剧情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荒诞戏剧 艺术手法 等待戈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诞戏剧中的舞台空间与结构
7
作者 丁先尧 《戏剧之家》 2019年第32期26-26,共1页
舞台为演员表演提供空间,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演员的身上,使表演获得更佳的观赏效果。不同表演形式的舞台空间与结构具有不同的风格表现,本文主要分析荒诞派戏剧中舞台空间结构特点。
关键词 荒诞戏剧 布景 舞台空间结构 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诞派戏剧《美好的日子》主题构建与前景化特征分析
8
作者 邱肖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0期49-51,共3页
本文以文体学中“前景化”概念为理论基础,分析塞缪尔·贝克特在荒诞派戏剧《美好的日子》中为实现艺术目的而做的有目的的偏离,探讨其多层面的前景化如何推动这部戏剧关于世界荒诞、人生虚无、向死而生、自我救赎等主题的构建。
关键词 塞缪尔·贝克特 荒诞戏剧 《美好的日子》 前景化 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形得似的荒诞诠释:论日奈戏剧中的东方写意性——以戏剧《女仆》为例
9
作者 李迪慧 《戏剧之家》 2024年第32期24-26,共3页
在东西方戏剧融合发展的语境下,笔者聚焦于让·日奈的荒诞派作品《女仆》中“离形得似”的东方写意性,以其戏剧形式的虚拟写法、内容的诗情意韵入手,分析戏剧表现方法的虚拟性、表达内涵的哲理性和情感体验,探索以“写意”为东西方... 在东西方戏剧融合发展的语境下,笔者聚焦于让·日奈的荒诞派作品《女仆》中“离形得似”的东方写意性,以其戏剧形式的虚拟写法、内容的诗情意韵入手,分析戏剧表现方法的虚拟性、表达内涵的哲理性和情感体验,探索以“写意”为东西方戏剧交流枢纽的新途径,以期给戏剧跨文化交流领域提供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诞戏剧 东方戏曲 写意 日奈 《女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诞与荒诞派戏剧的美学精神(上)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良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3期100-108,共9页
荒诞与荒诞派戏剧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前者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范畴,在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西方审美文化中有着普遍的人文意义;后者作为一种影响深远的文艺流派,成了现代西方文艺的先锋代表,在整体的现代乃至后现代西方文艺发展进程中... 荒诞与荒诞派戏剧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前者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范畴,在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西方审美文化中有着普遍的人文意义;后者作为一种影响深远的文艺流派,成了现代西方文艺的先锋代表,在整体的现代乃至后现代西方文艺发展进程中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回响。就美学意义来看,荒诞派戏剧是荒诞这一审美范畴的集中表达和完满传导,它们有着共同的特质和广延。从本质论、本体论、范畴论、现象论等多个方面观照它们的审美根源、发展格局和演变轨迹,有助于揭示它们在20世纪以来所呈现的普遍人文精神和审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诞 荒诞戏剧 审美范畴 存在 本体 虚无 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石成金的荒诞派戏剧语言 被引量:1
11
作者 鞠维光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88-90,共3页
荒诞派戏剧最初是以反戏剧的姿态登上戏剧舞台的,这种姿态最突出地表现在戏剧语言上。为了追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荒诞派通过几乎与传统戏剧语言决裂的决心和艺术技巧,荒诞派剧作家采用了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拆解语言指涉功能,割断语言交... 荒诞派戏剧最初是以反戏剧的姿态登上戏剧舞台的,这种姿态最突出地表现在戏剧语言上。为了追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荒诞派通过几乎与传统戏剧语言决裂的决心和艺术技巧,荒诞派剧作家采用了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拆解语言指涉功能,割断语言交际,语言形式和内容并列等同,为戏剧语言史增添了匪夷所思的一笔,同时也为戏剧语言打开了新的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诞戏剧 戏剧语言 指涉功能 交际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诞派戏剧的背叛和回归——马丁·艾思林眼中的荒诞派戏剧 被引量:2
12
作者 盛雪梅 《电影评介》 2010年第11期106-109,共4页
作为"荒诞派戏剧"理论的阐释者和命名者,马丁·艾思林在《荒诞派戏剧》中指出,荒诞派戏剧的"背叛"在于对语言和逻辑的废黜,其"回归"是诗意形象的返魅。荒诞派戏剧家试图废黜逻辑语言,借助诗意形象来... 作为"荒诞派戏剧"理论的阐释者和命名者,马丁·艾思林在《荒诞派戏剧》中指出,荒诞派戏剧的"背叛"在于对语言和逻辑的废黜,其"回归"是诗意形象的返魅。荒诞派戏剧家试图废黜逻辑语言,借助诗意形象来表达自己对这个分崩离析的世界的感觉,使观众了解人在宇宙中危险和神秘的地位,从而能够带着尊严面对真实的人的生存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丁·艾思林 荒诞戏剧 语言 逻辑 诗意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诞派戏剧与宗教的情结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亦军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40-44,共5页
本文探讨了荒诞派戏剧与宗教的情结 ,指出这种“情结”是西方基督教文化中理性与信仰的情结发展到现代的一种变异现象 ,即理性变为非理性 ,信仰陷入危机 ;而这种变异又深刻地影响了荒诞派戏剧的悲剧主题、文学观念和审美意识等诸多方面 。
关键词 荒诞戏剧 宗教 理性 信仰 基督教 文学观念 审美意识 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荒诞型探索戏剧 被引量:1
14
作者 宁殿弼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3年第5期27-35,共9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剧坛掀起一股不小的“荒诞热” ,诞生于此期的新时期荒诞型探索戏剧是西方荒诞派戏剧思潮冲激与中国现实国情交汇的产物。它在人物、情节、时空、风格、手法上同荒诞派戏剧有相近相似之处 ,但两者之间又存在很大差...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剧坛掀起一股不小的“荒诞热” ,诞生于此期的新时期荒诞型探索戏剧是西方荒诞派戏剧思潮冲激与中国现实国情交汇的产物。它在人物、情节、时空、风格、手法上同荒诞派戏剧有相近相似之处 ,但两者之间又存在很大差异。荒诞型探索戏剧主题是高度理性、轻度荒诞、严肃明确、易于把握的 ;人物虽也有夸张、变形、正反同体、阴阳转换、类型化、符号化、漫画化特征 ,但还重视性格刻划 ;情节荒唐奇诡 ,不可理喻 ,但并不“反情节”、“反戏剧” ;风格怪诞 ,悲喜混合的荒诞型探索剧可归之于以荒诞手法创作的现实主义之作。荒诞是手段 ,最深刻地揭示社会人生的本质和真理才是目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诞型探索戏剧 荒诞戏剧 荒诞 怪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诞派戏剧语言传统功能的失落和审美功能的创新 被引量:2
15
作者 鞠维光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32-34,共3页
荒诞派戏剧家用全新的语言颠覆了传统的戏剧语言,在无逻辑性、破碎性甚至是荒诞生的语言形式下,配合了荒诞派戏剧的主题表达,反映了人类的一种主观世界的精神审美的追求。
关键词 荒诞戏剧 戏剧语言 审美追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语言的失语——略论荒诞派戏剧的语言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丽梅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46-47,共2页
荒诞派戏剧的语言以荒诞的形式表现了荒诞的主题,从而创造出一种与传统戏剧语言截然不同的非理性的、夸张的、荒诞不经的语言表达方法,其对语言的彻底解构则是通过传统戏剧语言运用的失语来体现的。
关键词 荒诞戏剧 传统戏剧 语言 荒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契诃夫多幕剧对荒诞派戏剧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于利平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90-94,共5页
契诃夫多幕剧创作完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然而其主题意蕴、戏剧结构和艺术风格都对半个多世纪后西方兴起的荒诞派戏剧产生了重要影响。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有利于我们加深理解契诃夫多幕剧作品和荒诞派戏剧的艺术内涵。
关键词 契诃夫多幕剧 荒诞戏剧 主题意蕴 戏剧结构 艺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诞派戏剧的评价与借鉴问题 被引量:3
18
作者 郭继德 《上海艺术家》 1996年第2期19-24,共6页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戏剧界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毋庸置疑,对外国戏剧的引入和借鉴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如何看待当代西方戏剧的主流、如何客观地评价西方五彩缤纷的现代派戏剧、如何摆正对外...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戏剧界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毋庸置疑,对外国戏剧的引入和借鉴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如何看待当代西方戏剧的主流、如何客观地评价西方五彩缤纷的现代派戏剧、如何摆正对外国戏剧借鉴与戏剧民族化道路的关系等问题上,戏剧评论界还是有不少分歧的。例如,如何评价荒诞派戏剧就是一个长期有争论的问题。特别是自1986年魏明伦的荒涎川剧《潘金莲》在《戏剧与电影》杂志第二期上发表并得到上演之后,不仅荒诞剧作纷至沓来,而且成了戏剧评论界的热门话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中国“荒诞剧热”似乎已经降温的今天,再回头研究一下西方荒诞戏剧的起源、思想理论基础、艺术特点和社会意义,以及它跟中国荒诞剧的不同等,也许是不无裨益的。笔者试图就这些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诞戏剧 荒诞 荒诞戏剧 《等待戈多》 爱德华·阿尔比 剧作家 贝克特 现实主义戏剧 《潘金莲》 戏剧评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等待戈多》看荒诞派戏剧的语言特色 被引量:1
19
作者 丁大琴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59-62,共4页
荒诞派戏剧的语言以荒诞的形式表现了荒诞的主题,其迥异于传统戏剧的语言表达方式体现了人类在一个荒谬的宇宙中的尴尬处境。《等待戈多》一直被认为是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从作品的对白来探讨荒诞派戏剧的语言特色。
关键词 荒诞戏剧 语言特色 《等待戈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荒诞与荒诞派戏剧的美学精神(下)
20
作者 徐良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81-87,共7页
荒诞与荒诞派戏剧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前者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范畴,在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西方审美文化中有着普遍的人文意义;后者作为一种影响深远的文艺流派,成了现代西方文艺的先锋代表,在整体的现代乃至后现代西方文艺发展进程中... 荒诞与荒诞派戏剧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前者作为一种独特的审美范畴,在20世纪下半叶以来的西方审美文化中有着普遍的人文意义;后者作为一种影响深远的文艺流派,成了现代西方文艺的先锋代表,在整体的现代乃至后现代西方文艺发展进程中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回响。就美学意义来看,荒诞派戏剧是荒诞这一审美范畴的集中表达和完满传导,它们有着共同的特质和广延。本文从本质论、本体论、范畴论、现象论等多个方面分析揭示了它们的审美根源、发展格局和演变轨迹,揭示了它们在20世纪以来所呈现的普遍人文精神和审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诞 荒诞戏剧 审美范畴 存在 本体 虚无 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