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素养对农村居民膳食多样性的影响:以江苏省为例
1
作者 任建超 王庆叶 黄春燕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5年第2期5-10,36,共7页
目的:提升农村居民的数字素养,有助于其全面共享数字时代所带来的红利,提高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和收入水平,从而推动膳食多样提高以及增进民生福祉。方法:以2021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的1 742份微观数据为基础,构建涵盖数字技术可及性与适... 目的:提升农村居民的数字素养,有助于其全面共享数字时代所带来的红利,提高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和收入水平,从而推动膳食多样提高以及增进民生福祉。方法:以2021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的1 742份微观数据为基础,构建涵盖数字技术可及性与适应性的数字素养指标体系,分别从丰富度、均匀度以及离散度三个维度,对数字素养之于农村居民膳食多样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展开实证分析。结果:数字素养能够显著提高农村居民膳食多样性,具体表现为降低谷薯类消费,同时增加水果、肉类、水产品以及奶制品的消费。数字素养主要是通过促进农村居民兼业和增加家庭社会资本实现膳食多样性的提高。并且,数字素养对于低收入家庭、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膳食多样性的提高具有更为显著的作用。结论:提升数字素养是改善农村居民膳食多样性的有效途径,对保障营养健康和食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 膳食多样性 农村居民 食物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2023年膳食多样性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
作者 郑爽 耿兰 +1 位作者 朱媛 赵梅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5年第2期11-19,共9页
目的:系统总结膳食多样性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及演进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检索2004—2023年膳食多样性领域的相关文献,使用CiteSpace 6.3. R1软件对发文量、国家、机构、期刊、关键词等进行文... 目的:系统总结膳食多样性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及演进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检索2004—2023年膳食多样性领域的相关文献,使用CiteSpace 6.3. R1软件对发文量、国家、机构、期刊、关键词等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共纳入相关文献923篇,2004—2023年膳食多样性研究领域发文量整体呈稳步上升趋势(R^(2)=0.9512)。发文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发文最多的机构是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Belachew,Tefera、Jones,Andrew D均为发文最多的作者;发文最多的期刊为《Nutrients》。高频关键词包括膳食多样性、健康、营养状态、食品安全、质量;关键词聚类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研究工具、影响因素、干预措施四个方面;突现强度最大的关键词是营养不良(Strength=5.09)。结论:近年来,膳食多样性研究越来越深入,但具体机制探究却未明了,未来应扩大研究范围,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多类型的研究,促进膳食多样性多学科共同发展的良好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多样性 CITESPACE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膳食多样性:一个系统性测度 被引量:1
3
作者 全世文 李苗苗 朱文博 《世界农业》 CSSCI 2024年第1期52-65,共14页
膳食多样性是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概念内涵上梳理了膳食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联系和区别,并提出了一个新的测度体系用来归纳和分类膳食多样性指数。根据此体系,本文将膳食多样性指数划分为四类:膳食中性多样性指数、膳食功... 膳食多样性是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概念内涵上梳理了膳食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联系和区别,并提出了一个新的测度体系用来归纳和分类膳食多样性指数。根据此体系,本文将膳食多样性指数划分为四类:膳食中性多样性指数、膳食功能多样性指数、基于膳食指南的中性多样性指数、基于膳食指南的功能多样性指数。其中,现有研究对第三类指数的构建并不完善,第四类指数目前尚属研究空白。本文详细介绍了四类指数之间的关系及其内涵差异,并重点构建了第四类指数用来弥补现有测度体系的不足。此后,本文测算了2001-2021年中国居民的膳食多样性,并发现膳食多样性指数与居民收入、城镇化率之间的关系与班尼特定律和大量经验研究的结论一致。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膳食多样性指数具有良好的信息属性,后续研究应更加重视食物之间的营养功能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多样性 膳食质量 功能多样性 食物消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36月龄婴幼儿膳食多样性与自报患病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朱淑静 毛帅 +6 位作者 李玭 赵艾 钟无限 司徒文佑 何婷超 江华 张玉梅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年第1期85-88,63,共5页
目的:探究中国10城市6~36月龄婴幼儿膳食多样性与自报患病情况的相关性。方法:基于2019—2020年在中国10城市开展的横断面调查的数据,通过问卷收集婴幼儿的相关人口学特征、自报患病情况及膳食多样性情况,使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 目的:探究中国10城市6~36月龄婴幼儿膳食多样性与自报患病情况的相关性。方法:基于2019—2020年在中国10城市开展的横断面调查的数据,通过问卷收集婴幼儿的相关人口学特征、自报患病情况及膳食多样性情况,使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婴幼儿膳食多样性与自报患病发生率及患病次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我国城市婴幼儿最低膳食多样性满足率为74.6%,婴幼儿年龄越大、家庭人均月收入越高、父亲教育程度越高其最低膳食多样性满足率更高(P<0.05)。满足最低膳食多样性的婴幼儿其呼吸系统疾病(IRR=0.76,95%CI:0.58~0.98,P=0.035)以及腹泻(IRR=0.65,95%CI:0.48~0.88,P=0.006)发生的次数更低。暂未发现婴幼儿膳食多样性与各自报疾病的发生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结论:中国城市6~36月龄婴幼儿膳食多样性与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腹泻存在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膳食多样性 自报患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北典型大骨节病区居民膳食硒营养调查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尹丹 李欣雨 +4 位作者 刘苡轩 蒙元永 黄冬琳 邱炜红 王朝辉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91-999,共9页
为了解陕西省渭北黄土高原大骨节病区停止硒盐防治措施6年后居民硒营养水平,明确病区居民膳食硒摄入量是否达到人体需要量,比较现阶段大骨节病区与非病区人群膳食硒摄入量差异,为陕西省渭北大骨节病区居民保障其硒营养摄入状况和预防控... 为了解陕西省渭北黄土高原大骨节病区停止硒盐防治措施6年后居民硒营养水平,明确病区居民膳食硒摄入量是否达到人体需要量,比较现阶段大骨节病区与非病区人群膳食硒摄入量差异,为陕西省渭北大骨节病区居民保障其硒营养摄入状况和预防控制大骨节病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渭北选择2个大骨节病典型县区(永寿县、麟游县),以位于陕西关中地区的非病区杨凌区作为对照,共9个自然村,270户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食物频率调查问卷收集成年居民的基本信息及过去1年食物摄入情况,食物硒含量采用文献检索数据,计算问卷区域居民每日硒摄入量。结果表明:非病区杨凌居民每日硒摄入量明显高于病区永寿县、麟游县,其值分别为61.8、25.0、35.0μg。日摄入硒较低的病区居民人均收入较杨凌低,膳食结构仍然以粮谷类食物为主,每日小麦(面粉)的摄入量较大,分别占所有食物的46%和37%,杨凌区为24%;但因3个县区土壤均低硒,小麦籽粒中硒含量极低,其对杨凌、永寿、麟游居民硒摄入量贡献值仅为7%、13%和12%。渭北大骨节病区居民膳食结构仍以粮谷类食物为主,非病区杨凌区居民膳食多样性优于病区,主食小麦的摄入量显著低于病区居民,动物性食物中鱼虾类、蛋类、乳类的摄入量是病区居民的1.62~5.4倍。杨凌区、永寿县、麟游县居民膳食硒摄入量虽高于人体最低膳食硒需要量,但病区居民膳食硒摄入量远未达到人体膳食硒适宜需要量,此差异与病区土壤和农产品低硒、膳食结构、居民经济收入关系密切。亟需强硒营养宣传、利用经济有效的农艺措施提高小麦硒含量、增加经济收入、完善膳食结构以提高该区域居民硒摄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硒摄入量 膳食多样性 大骨节病 土壤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