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7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骨汤联合SPS训练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唐晶 吴海帆 +3 位作者 张飞兰 金以翔 姚新苗 周国庆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1期140-140,143,共2页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是因腰椎退变引起,出现腰腿疼痛、腰臀肌肉痉挛、活动受限、间歇性跛行等骨科常见症状。目前针对轻度腰椎滑脱多采用推拿、支具、功能锻炼等保守康复治疗方案,临床疗效一般[1]。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作者应用益骨汤...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是因腰椎退变引起,出现腰腿疼痛、腰臀肌肉痉挛、活动受限、间歇性跛行等骨科常见症状。目前针对轻度腰椎滑脱多采用推拿、支具、功能锻炼等保守康复治疗方案,临床疗效一般[1]。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作者应用益骨汤联合螺旋稳定肌肉链技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40例,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 间歇性跛行 功能锻炼 腰椎滑脱 常见症状 腰椎退变 益骨汤 推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与过伸牵引弹性按压联合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疗效观察
2
作者 黄云中 朱寅 +1 位作者 王黎明 葛建飞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4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过伸牵引弹性按压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后路切开椎弓根螺...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过伸牵引弹性按压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后路切开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试验组实施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过伸牵引弹性按压治疗。两组均进行1年的随访,比较围术期指标、手术前后疼痛程度、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伤椎矢状位后凸Cobb's角、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评分)与Oswestry残疾指数(OD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围术期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7 d、6个月的视觉疼痛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6个月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P<0.05),伤椎矢状位后凸Cobb's角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6个月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过伸牵引弹性按压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疗效显著,可减轻术后疼痛程度,促进胸腰椎骨折复位,从而改善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胸腰椎骨折 经皮椎弓根螺钉 过伸牵引弹性按压 腰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痛宁胶囊与布洛芬缓释胶囊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患者疼痛及腰椎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徐大海 王建强 王鑫锌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3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腰痛宁胶囊与布洛芬缓释胶囊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对患者疼痛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在北京市昌平区流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100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使用腰痛宁胶囊与布洛芬缓释胶囊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对患者疼痛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在北京市昌平区流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100例LDH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50)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观察组(n=50)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联用腰痛宁胶囊。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腰椎功能、腰椎活动度、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日本骨科协会(JOA)腰椎功能评分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后伸活动度、前屈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健康调查简表(SF-36)中生活功能、精神健康、生命活力、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痛宁胶囊联合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LDH效果显著,可缓解患处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及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且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痛宁胶囊 布洛芬缓释胶囊 症状缓解时间 疼痛程度 腰椎功能 腰椎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椎单侧置钉结合骨水泥强化与伤椎双侧置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比较
4
作者 楼宇梁 陈国英 +5 位作者 王灿锋 费慧 孙观荣 全仁夫 李伟 洪锋 《中国骨伤》 2025年第2期134-140,共7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单侧置钉结合骨水泥强化与联合伤椎双侧置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78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单侧置钉结合骨水泥强化与联合伤椎双侧置钉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78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单侧置钉结合单侧骨水泥强化组(骨水泥组)和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双侧置钉(螺钉组)。骨水泥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62.1±8.1)岁。螺钉组38例,男18例,女20例,年龄(65.1±9.3)年。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 d、6个月、1年及末次随访时节段后凸畸形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中央高度比值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25~36个月。骨水泥组手术时间(70.1±17.3)min,明显短于螺钉组(78.6±18.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组VAS术后1年(1.5±0.5)分、末次随访(0.5±0.3)分低于螺钉组术后1年(1.8±0.3)分、末次随访(0.8±0.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组节段后凸畸形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中央高度比值术后1年(6.2±1.2)°、(86.6±3.5)%、(91.1±2.5)%,末次随访(6.4±0.7)°、(85.5±3.3)%、(90.5±6.3)%,均优于螺钉组术后1年(6.8±1.4)°、(83.1±2.4)%、(89.9±3.4)%和末次随访(7.1±1.1)°、(82.6±4.1)%、(87.6±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组出现3例骨水泥渗漏,均无临床症状;螺钉组出现2例椎弓根螺钉拔出,末次随访时予拆除螺钉。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单侧置钉结合骨水泥强化与联合伤椎双侧置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均可达到满意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但前者内固定系统更稳定,长期随访时能有效维持伤椎前中柱高度和伤椎后凸畸形矫正的效果,慢性腰背痛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融合术选择策略及发展趋势
5
作者 程志坚 贺西京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8期746-749,共4页
腰椎融合术已经在腰椎退行性病变、畸形、腰椎骨折或脱位等疾病中广泛应用,是消除或缓解症状、维持疗效的重要方法,也是脊柱外科最重要的技术之一。目前,腰椎融合术式种类繁多,根据不同手术入路分为前侧入路、经侧方入路、后侧入路及椎... 腰椎融合术已经在腰椎退行性病变、畸形、腰椎骨折或脱位等疾病中广泛应用,是消除或缓解症状、维持疗效的重要方法,也是脊柱外科最重要的技术之一。目前,腰椎融合术式种类繁多,根据不同手术入路分为前侧入路、经侧方入路、后侧入路及椎间孔入路等;微创手术包括关节镜辅助、脊柱内窥镜等手术方式;根据不同植骨融合位置又分为椎体外植骨融合和椎体间植骨融合[1]。临床上腰椎融合手术方式的选择方面尚无完全定论。本文回顾、分析不同腰椎融合术的优缺点,结合脊柱微创融合技术等发展趋势展开评论,旨在为临床腰椎融合术的合理实施提供参考,期待未来深入探索、优化手术方法、提高融合效率,降低并发症的新策略,为腰椎疾病患者带来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术 前路腰椎融合 后路腰椎融合 经椎间孔腰椎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联合火龙罐疗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6
作者 姜宏芳 周树成 +2 位作者 黄芳 李秀娟 岳全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3期81-83,共3页
目的:分析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联合火龙罐疗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1月玉溪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常规组使用低频... 目的:分析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联合火龙罐疗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11月玉溪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常规组使用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火龙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25)。治疗后,研究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系统评分高于常规组,疼痛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健康调查简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联合火龙罐疗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缓解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罐疗法 寒湿痹阻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根沉降征与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梁爱爱 钟诚 任杰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根沉降征与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2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磁共振成像(MRI)确定神经根是否沉降,分为神经根沉降征阳性组66例及神经根沉降征阴性组46例,两组患者均行... [目的]探讨神经根沉降征与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2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磁共振成像(MRI)确定神经根是否沉降,分为神经根沉降征阳性组66例及神经根沉降征阴性组46例,两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手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阳性组优良率为87.88%,阴性组优良率为86.9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同组前一时间点降低,且阳性组术后疼痛VAS评分及术后48 h的ODI评分低于阴性组同时点(P<0.05)。[结论]相对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神经根沉降征阴性患者,手术治疗后神经根沉降征阳性的患者疼痛程度更轻,腰椎功能更优;神经根沉降征在预测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效果方面有一定的意义,可作为一项指标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神经根沉降征 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术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并发呼吸衰竭的护理
8
作者 陈璐蔓 邹舟 +3 位作者 张园梦 梁娇 万洁婷 周维俊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5年第3期68-71,共4页
分析并总结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并发呼吸衰竭的原因和护理要点。患者出现误吸致呼吸衰竭的原因有年龄、肥胖、进食体位不当、进食过快、饭后立即入睡等。护理要点包括:及时与医生沟通,做好患者的体位管理;指导患者呼吸肌和肺功能... 分析并总结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并发呼吸衰竭的原因和护理要点。患者出现误吸致呼吸衰竭的原因有年龄、肥胖、进食体位不当、进食过快、饭后立即入睡等。护理要点包括:及时与医生沟通,做好患者的体位管理;指导患者呼吸肌和肺功能训练,增强自我保护能力;选择合适的食物和正确的进食方式;关注患者的口腔卫生,做好口腔清洁。通过总结经验和教训,实施改进护理措施后,患者未发生二次误吸和肺部感染,最终顺利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误吸 吸入性肺炎 呼吸衰竭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9
作者 阮智 陈磊 马辉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4期156-158,共3页
目的:分析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BL教学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12月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医学生30名作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1—6月实习的医学生30名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法,... 目的:分析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BL教学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12月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医学生30名作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1—6月实习的医学生30名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法,研究组实施PBL教学法。对比两组临床实践能力、操作技能水平、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临床判断、组织能力、医患沟通、人文关怀及整体表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适应证掌握、医患沟通、操作前准备、操作规范和熟练度、操作后处理及实时寻求帮助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研究组操作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创新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PBL教学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实习生临床实践能力、操作技能及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对比研究
10
作者 王磊 周战辉 +1 位作者 田佳宁 李晶 《中国内镜杂志》 2025年第1期16-25,共10页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UBE-TLIF)、微创通道下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该院101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腰...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下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UBE-TLIF)、微创通道下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和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2月该院101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腰椎退行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不同方法,将患者分为UBE-TLIF组(37例)、MIS-TLIF组(33例)和PLIF组(31例)。比较3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障碍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测量患者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以及腰椎前凸角。术后12个月运用Bridwell标准评价患者椎间融合情况。结果UBE-TLIF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MIS-TLIF组和PLIF组,且MIS-TLIF组明显长于P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BE-TLIF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MIS-TLIF组和PLIF组,且MIS-TLIF组明显少于PLIF组,UBE-TLIF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MIS-TLIF组和PLIF组,且MIS-TLIF组明显短于P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1、3和12个月的腰、腿痛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UBE-TLIF组术后1和3个月的腰、腿痛VAS评分明显低于MIS-TLIF组和PLIF组,且MIS-TLIF组明显低于P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1、3和12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明显低于术前,UBE-TLIF组术后1个月的ODI明显低于MIS-TLIF组和P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1、3和12个月的椎间隙高度和腰椎前凸角明显大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UBE-TLIF组、MIS-TLIF组和PLIF组术后12个月椎间融合率分别为94.59%、93.94%和93.55%,3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BE-TLIF组和MIS-TLIF组椎间融合时间明显短于P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BE-TLIF、MIS-TLIF和P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病变,均能取得较高的融合率,但UBE-TLIF和MIS-TLIF手术创伤更小,且UBE-TLIF的手术创伤较MIS-TLIF更小,术后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腰椎退行性病变 内镜手术 腰椎椎间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融合术治疗前后的MRI表现及临床观察
11
作者 董咪咪 荀瑞峰 +2 位作者 周莉 潘迪君 任福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融合术治疗前后的MRI表现及量化肌力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MRI检查和腰椎融合术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融合术治疗前后的MRI表现及量化肌力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MRI检查和腰椎融合术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量化肌力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腰背肌力学效应[腰背肌屈曲平均肌电值(AEMG)、伸直AEMG、屈伸松弛比(FRR)]、腰腹肌肌耐力评估结果及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学会(JOA)量表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屈曲AEMG、FRR有所降低,伸直AEMG有所升高,且观察组屈曲AEMG、FRR更低,伸直AEMG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腰腹肌肌耐力均较干预前有改善,且观察组干预后腰腹肌肌耐力整体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JOA评分有所升高,ODI评分有所降低,且观察组JOA评分更高,ODI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可显示腰椎间盘及周围软组织情况,量化肌力训练能改善患者腰背肌力学效应,提高腰腹肌肌耐力与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磁共振成像 量化肌力训练 腰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孔镜手术联合银质针温热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和局部压痛的影响
12
作者 武云鹤 祁鹏 +3 位作者 刘贝贝 苏雪萍 张茜茜 梁增辉 《中国内镜杂志》 2025年第2期9-15,共7页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手术联合银质针温热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椎功能和局部压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LDH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椎间孔镜手术联...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手术联合银质针温热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腰椎功能和局部压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LDH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椎间孔镜手术联合常规腰背肌训练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椎间孔镜手术联合银质针温热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腰椎功能、局部压痛、实验室指标和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和5-羟色胺(5-HT)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手术联合银质针温热疗法能够有效地改善LDH患者的腰椎功能,减轻局部压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手术 银质针温热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 腰椎功能 局部压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的腰椎术后综合征预防管理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13
作者 王婷婷 李呈慧 +2 位作者 吴春帅 顾海燕 高红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1-15,23,共6页
目的改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术后腰椎功能,减轻疼痛,促进患者健康结局。方法按照入院时间将行腰椎后路手术的106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的腰椎术后综... 目的改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术后腰椎功能,减轻疼痛,促进患者健康结局。方法按照入院时间将行腰椎后路手术的106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的腰椎术后综合征预防管理方案。干预前后不同时间评价两组腰椎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及躯干偏移角度、骨盆扭转角度、椎体左右旋转最大角度之和。结果干预后1周、1个月、3个月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腰椎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8周观察组躯干偏移角度、骨盆扭转角度及椎体左右旋转最大角度之和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实施基于Cox健康行为互动模式的腰椎术后综合征预防管理方案,有利于缓解腰椎后路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腰椎稳定性及腰椎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腰椎后路手术 腰椎术后综合征 健康行为 疼痛 腰椎功能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骨针法改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疼痛及功能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韩昶晓 冯敏山 +6 位作者 高景华 尹逊路 刘广伟 温海宝 李静 彭博辰 朱立国 《中国骨伤》 2025年第2期152-156,共5页
目的:评估刺骨针法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疼痛与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并与常规夹脊针法进行对比。方法: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采用针刺治疗的腰椎管狭窄患者80例,根据针刺方法不同分为骨针组与夹脊针组。骨针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年... 目的:评估刺骨针法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疼痛与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并与常规夹脊针法进行对比。方法: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采用针刺治疗的腰椎管狭窄患者80例,根据针刺方法不同分为骨针组与夹脊针组。骨针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60.60±6.98)岁。夹脊针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61.48±9.55)岁。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12周的Roland Morris残疾问卷(Roland Morris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RMDQ)、行走距离、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生活质量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估功能障碍、疼痛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80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3~5(3.62±0.59)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与各评分在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RMDQ评分在治疗后2、4、12周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在治疗后各时间点,骨针组较夹脊针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两组的腰部与腿部VAS在治疗后2、4、12周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在治疗后各时间点,骨针组腰部VAS均较夹脊针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两组腿部VAS在治疗后2、12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4周骨针组较夹脊针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两组的SF-36评分在治疗后2、4、12周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在治疗后各时间点,骨针组较夹脊针组的SF-36评分均升高更为显著(P<0.05)。在治疗后2周,两组的行走距离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12周骨针组较夹脊针组的行走距离提升更为显著(P<0.05)。结论:刺骨针法能一定程度改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功能障碍、疼痛与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常规夹脊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骨针法 夹脊针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疼痛 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骨折术后腹胀机理及中医护理技术研究进展
15
作者 闫小红 张晓岚 +2 位作者 李美妮 吴伟霞 马洁 《西部中医药》 2025年第2期113-116,共4页
对腰椎骨折术后腹胀机理及中医护理现状作一综述,西医认为胃肠道功能紊乱及手术麻醉与药物因素是腰椎骨折手术后并发腹胀的主要原因;中医认为腰椎骨折术后患者机体阴寒凝滞,气机阻滞,导致经络不通;气血津亏,脏腑阴阳失衡,导致功能失调;... 对腰椎骨折术后腹胀机理及中医护理现状作一综述,西医认为胃肠道功能紊乱及手术麻醉与药物因素是腰椎骨折手术后并发腹胀的主要原因;中医认为腰椎骨折术后患者机体阴寒凝滞,气机阻滞,导致经络不通;气血津亏,脏腑阴阳失衡,导致功能失调;督脉不通,阳气受损,寒邪凝滞脏腑,导致胃肠道消化功能紊乱,出现腹胀症状。腰椎骨折术后腹胀中医护理主要以中医内治、穴位按摩与贴敷、中药热敷、揿针治疗为主,这些疗法具有操作简便、副作用少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术后 腹胀 机理 中医护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有限元技术在腰椎中的研究现状及热点
16
作者 夏琼 田雨 +2 位作者 王凯正 吕智桢 吕立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5年第2期51-55,I0015-I0018,共9页
目的运用CiteSpace软件对近20年有限元分析法在腰椎中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阐述此领域的发展历程与当前的研究热点。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及万方(Wanfang)数据库中检索2002年—2023年关于有限元技术在腰椎中应用的期刊... 目的运用CiteSpace软件对近20年有限元分析法在腰椎中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阐述此领域的发展历程与当前的研究热点。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及万方(Wanfang)数据库中检索2002年—2023年关于有限元技术在腰椎中应用的期刊文献,运用CiteSpace 6.2.R4软件分别从发文量、作者、机构及关键词四个维度进行可视化分析并讨论。结果共纳入681篇文献,发文量分析显示,年度发文量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21年达发文量峰值58篇。作者合作分析显示,本领域作者以张美超、张晓刚、靳安民等为核心作者团队。研究机构合作分析显示,发文机构以中医药院校及其附属医院为主,各机构间合作情况尚待加强。关键词共现图谱显示,共有336个关键词节点,以“生物力学”居首位;“腰椎”“有限元”“应力”为当前有限元分析法在腰椎领域的研究热点;聚类分为12类,突出了当前研究热点,包括腰椎有限元模型的构建、腰椎疾病的生物力学分析等方面。结论通过知识图谱直观展示了近20年有限元技术在腰椎中领域的研究进展和热点,亟待加强作者及机构间的紧密合作,深入挖掘有限元分析法在腰椎中应用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有限元 生物力学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研究热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大承气汤改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主观症状的分子机制研究
17
作者 甘叶娜 韩晟 +11 位作者 苑艺 薛丽娟 黄昊雯 李欢欣 张心慈 奎思怡 孟博斐 李奇霏 阿那古·吐地 刘志凤 秦灵灵 李多多 《中国药物警戒》 2025年第2期162-168,I0004-I0007,共11页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大承气汤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的分子机制。方法检索建库至2024年7月10日,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大承气汤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的分子机制。方法检索建库至2024年7月10日,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获取大承气汤相关的化学成分及基因信息。对于TCMSP中未涵盖的中药或缺乏靶点基因信息的化合物,使用PubChem数据库获取相关化合物的分子式,并通过SwissADME数据库进行筛选。符合条件的化学物质通过Swiss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进行靶标预测,并使用UniProt数据库规范基因名称。检索建库至2024年7月10日GenCards、OMIM及DrugBank数据库获取DLSS相关疾病基因信息,并将其与药物靶点进行映射。将共有基因导入STRING数据库(Search Tool for the Retrieval of Interacting Genes/Proteins,STRING)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并导入Metascape数据库进行通路富集分析。使用Cytoscape 3.10.2软件绘制“药物-化学成分-靶标”网络图,并使用Net workAnalyzer工具对主要活性成分及靶点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结果筛选获得了芦丁(Rutin)、5,7,4'-三甲基芹菜素(5,7,4'-Trimethylapigenin)、桉叶油素(Eucalyptol)等10个主要活性成分,以及环氧合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热休克蛋白β(Heat Shock Proteinβ,HSPCB)等10个主要靶点。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大承气汤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神经退行性病变途径、细胞活动等多个生物过程改善DLSS患者的主观症状。结论大承气汤不仅能够改善DLSS患者的便秘及便秘相关性症状加重,还可通过其相关化学成分、靶点及信号通路,对DLSS的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及神经细胞组织修复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承气汤 芦丁 5 7 4'-三甲基芹菜素 桉叶油素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性损伤预防管理在胸腰椎后路手术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夏丽 于淼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1期8-11,共4页
胸腰椎后路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和脊柱损伤的手术方法,手术后的压力性损伤是一种相对常见的并发症。压力性损伤可能会导致患者术后长期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引发感染和坏死。因此,预防和管理压力性损... 胸腰椎后路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和脊柱损伤的手术方法,手术后的压力性损伤是一种相对常见的并发症。压力性损伤可能会导致患者术后长期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可能引发感染和坏死。因此,预防和管理压力性损伤对于术后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质量至关重要。文章将对胸腰椎后路手术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管理应用的进展进行总结,包括相关的研究进展、临床实践和未来发展趋势。将重点关注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机制、预防策略和管理方法,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损伤 腰椎后路手术 预防管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通督正脊手法矫正腰椎侧凸的生物力学分析
19
作者 李志贵 郭媛 +3 位作者 靳丹丹 覃茁宇 郝骎 杨润 《中国民间疗法》 2025年第3期85-88,共4页
目的:建立腰椎侧凸患者腰椎-骨盆有限元模型,模拟通督正脊手法并分析其生物力学特征。方法:采集1例12岁男性腰椎侧凸患者T12~L5螺旋CT图像,应用Mimics19.0、3-matic11.0、SolidWorks2020、HyperMesh 14.0、Abaqus6.02等软件建立腰椎-骨... 目的:建立腰椎侧凸患者腰椎-骨盆有限元模型,模拟通督正脊手法并分析其生物力学特征。方法:采集1例12岁男性腰椎侧凸患者T12~L5螺旋CT图像,应用Mimics19.0、3-matic11.0、SolidWorks2020、HyperMesh 14.0、Abaqus6.02等软件建立腰椎-骨盆有限元模型,基于通督正脊手法和三点力矫正原理,将中医手法与传统脊柱侧凸矫正方法结合起来,分析3种不同工况下腰椎侧弯矫正后的生物力学特征,探讨通督正脊手法对腰椎侧凸矫正的功效。结果:成功建立腰椎-骨盆有限元模型,分析矫正后腰椎-骨盆模型的生物力学特征变化、腰椎间盘应力分布、L3/L4椎间盘左右高度差、小关节应力分布、韧带应力分布情况。结论:通督正脊手法可以明显矫正腰椎侧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督正脊手法 腰椎侧凸 生物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效果分析
20
作者 刘立博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8期74-76,共3页
目的分析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近期疗效。方法48例LDH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经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观察组经OLIF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疼痛程度、功能... 目的分析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近期疗效。方法48例LDH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经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观察组经OLIF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疼痛程度、功能障碍情况及影像学参数。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为(150.23±17.45)min,对照组为(145.23±13.25)min。两组手术用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74.15±52.34)ml少于对照组的(356.56±53.24)ml,住院用时(8.10±1.89)d短于对照组的(12.25±3.61)d(P<0.05)。治疗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分别为(2.29±0.35)、(15.53±2.12)分,观察组VAS、ODI评分分别为(2.13±0.33)、(14.51±2.44)分;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VAS、ODI评分更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对照组椎间隙前、后缘高度分别为(11.52±2.13)、(7.22±1.35)mm,观察组椎间隙前、后缘高度分别为(12.05±2.31)、(7.95±1.53)mm;相较对照组,观察组椎间隙前、后缘高度更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OLIF治疗LDH效果显著,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临床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 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程度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