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3篇文章
< 1 2 10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川渝地区为例
1
作者 李乔楚 陈军华 张鹏 《天然气技术与经济》 2025年第1期50-60,共11页
准确把握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差异化关键领域和异质性减排抓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前提。为了进一步厘清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川渝地区为例,兼顾化石能源燃烧和区域电力调配两大单元构建能源消费碳排放清单,基... 准确把握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差异化关键领域和异质性减排抓手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前提。为了进一步厘清区域能源消费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川渝地区为例,兼顾化石能源燃烧和区域电力调配两大单元构建能源消费碳排放清单,基于Kaya恒等式和LMDI模型实证检验多元影响因素的作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2015—2022年四川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呈下降趋势,而重庆呈上升趋势,这由于可再生能源的资源禀赋差异。从部门构成上看,能源加工转换碳排放集中于火力发电和供热。终端消费中工业为第一大排放源,其次是交通运输业和居民生活,商业和其他服务业也不容忽视,农业和建筑业碳贡献较小。四川通过外输大量水电在保障能源供需安全的同时推动低碳发展,重庆依赖外部电源出力而间接增加碳贡献。②能源消费结构为抑制因素,其对四川碳减排的贡献逐年增加但对重庆影响较小。能源消费强度为减缓碳排放的关键因素,2016—2017年得益于能源“双控”考核其抑制作用出现峰值。对于四川产业结构为抑制因素且影响逐步减小,对于重庆其影响随着第二产业占比变化而先升后降。经济发展为加速碳排放的关键因素,在低碳新格局下影响逐年减小。人口发展效应取决于规模、文明和配置效应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碳排放 时空特征 影响因素 川渝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郑州市能源消费预测研究
2
作者 王子铭 金光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67-71,共5页
选取城镇化率、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产业结构、人口作为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构造基于K折交叉验证参数优化的支持向量回归预测模型,以精确预测出郑州市2023—2033年的能源消费量。结果表明:2030年后,郑州市能源消费速度... 选取城镇化率、地区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产业结构、人口作为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构造基于K折交叉验证参数优化的支持向量回归预测模型,以精确预测出郑州市2023—2033年的能源消费量。结果表明:2030年后,郑州市能源消费速度有所放缓,到2033年的增长率仅为0.16%,能源消费量达到峰值,有利于郑州市“双碳”目标达成。最后根据预测结果,提出推进煤炭的低碳化利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完善能源政策系统的能源消费低碳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K折交叉验证 支持向量回归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和其他国家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关联性指标的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杨青 栾贵勤 盖伦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1-255,共5页
将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绝对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及能源消费强度3种指标应用于美国、日本、印度及中国,根据这些指标对中国和这几个国家经济发展与一次能源消费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绝对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将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绝对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及能源消费强度3种指标应用于美国、日本、印度及中国,根据这些指标对中国和这几个国家经济发展与一次能源消费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绝对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及能源消费强度这3种指标虽然各有不同,但都从某一角度反映了4个国家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关联性的现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中国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供政府决策和企业参考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发展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绝对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能源消费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的空间非均衡性及动态演进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海良 高洁 +1 位作者 金瑞琪 江骋宇 《资源与产业》 2024年第1期113-123,共11页
剖析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趋势、衡量其空间非均衡状态是推进能源革命及绿色发展的关键环节。文章根据2003—2020年我国各省市能源消费的面板数据,利用泰尔指数和空间自相关法,探究全国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的空间非均衡性及动态演进特... 剖析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趋势、衡量其空间非均衡状态是推进能源革命及绿色发展的关键环节。文章根据2003—2020年我国各省市能源消费的面板数据,利用泰尔指数和空间自相关法,探究全国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的空间非均衡性及动态演进特征。结果显示: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指数总体呈稳步上升的趋势,由2003年的5.298上升至2020年的5.862;2)全国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分布的空间非均衡性较弱,呈现先升后降态势,即泰尔指数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发展态势,区域间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的差异对总体差异的影响越来越大;3)全国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化存在明显的空间正相关,空间集聚效应现象,且近年来总体空间格局分布变化较小。江浙沪地区始终呈现高高聚集的特征,而西南和华中地区则处于弱弱聚集。根据分析结果,提出构建区域利益共同体,通过技术交流等多种方式互惠互助、合作共赢,共同促进能源低碳化发展;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破解落后高耗能产业的模式锁定和路径依赖;优化能源产业结构,积极推进能源消费转型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结构 空间非均衡性 动态演进 莫兰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与生态韧性耦合协调研究
5
作者 朱智洺 徐婕 +1 位作者 李红艳 桂梦婷 《资源与产业》 2024年第3期21-35,共15页
能源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等复杂关系,促进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与生态韧性的协调发展对于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以及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为了深入开展对能源消... 能源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等复杂关系,促进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与生态韧性的协调发展对于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以及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为了深入开展对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度研究,本文以我国30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与生态韧性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以及GM-ARIMA模型,来测度分析和揭示2004—2021年我国30个省份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度及其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并且还对2022—2026年我国各省份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度做出了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从整体上看,2004—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均值与生态韧性均值都分别小于0.6和0.7,耦合协调度类型主要有勉强协调、濒临失调、轻度失调、中度失调4种。2)从时序上看,2004—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度分别呈现出了波动上升、波动下降、持续下降、平稳不变4种不同的变化趋势。3)从空间上看,2004—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度均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且各省份的局部空间集聚模式都显现得相对平均。4)从预测结果上看,2022—2026年我国30个省份在情景2和情景3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度值要明显高于情景1,说明降低碳排放强度不但可以有效防治对生态的破坏,而且还能够推动经济社会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 生态韧性 耦合协调度模型 时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计资本对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低碳转型的影响
6
作者 王萍 邱雪萍 祝天乐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96-1007,共12页
为实现农村生活能源低碳转型和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利用陕豫2018年和2021年专项田野调查数据,深入剖析生计资本对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低碳转型的影响。首先构建生计资本指标体系,运用Ologit模型分析生计资本对家庭能源消费低碳转型的影响... 为实现农村生活能源低碳转型和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利用陕豫2018年和2021年专项田野调查数据,深入剖析生计资本对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低碳转型的影响。首先构建生计资本指标体系,运用Ologit模型分析生计资本对家庭能源消费低碳转型的影响,并进行稳健性检验;然后引入生计策略和低碳认知变量,深入探究其在生计资本对家庭能源消费低碳转型影响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显著促进家庭能源消费低碳转型,自然资本对家庭能源消费低碳转型有显著负向影响;生计策略在人力资本、自然资本和金融资本对家庭能源消费低碳转型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家庭能源消费低碳转型的影响受到农户低碳认知的调节作用。因此,需兼顾农户家庭生计和能源消费低碳转型共同发展,树立农户绿色低碳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加强发展低碳能源技术,切实保障农村能源全面低碳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计资本 家庭能源消费 低碳转型 中介作用 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分数据视角下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定变权组合预测
7
作者 索瑞霞 王琪 韩秋彤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29,共9页
能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有效预测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能源消费结构属于一类具有特殊空间结构的复杂数据类型,其主要特征是各组成部分比例为非负且总和恒定为1。因此... 能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有效预测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能源消费结构属于一类具有特殊空间结构的复杂数据类型,其主要特征是各组成部分比例为非负且总和恒定为1。因此将成分数据理论引入到能源消费结构的研究中,旨在充分满足能源消费结构的特殊内部特征,并充分挖掘出其相对信息。分别构建了球坐标变换下各成分的BP神经网络、ARIMA模型和三次指数平滑等单一预测模型;基于成分数据中的Aitchison距离平方和最小化,分别构建了定权和变权的组合预测模型;以平均Aitchison距离值MSD最小的变权组合模型预测了2024-203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预测结果表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短期内将朝着多元化格局发展,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将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但煤炭等化石资源仍将占据着能源消费的主体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数据 Aitchison距离 球坐标变换 能源消费结构 定变权组合预测 多元化格局 清洁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承载力对河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及其驱动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陶勤 王世航 +4 位作者 徐胜祥 杨震 赵明松 王奇 邓良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39-447,共9页
基于河南省近20年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数据和陆地生态系统碳承载力数据,对近年来研究区碳排放量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采用LMDI因素分解模型和Tapio脱钩模型对碳排放驱动因素以及与经济耦合情况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河南省碳... 基于河南省近20年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数据和陆地生态系统碳承载力数据,对近年来研究区碳排放量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采用LMDI因素分解模型和Tapio脱钩模型对碳排放驱动因素以及与经济耦合情况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河南省碳排放量呈现“先急后缓”的增长状态,在2012年后增加量开始减少并逐渐趋于稳定。(2)整体上,经济产出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对碳排放起促进作用;与之相反,能源消费强度效应和能源消费结构效应抑制了碳排放,经济产出效应的影响在减少,能源消费强度效应的影响在增加。(3)由Tapio脱钩模型分析得出,河南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以弱脱钩为主,脱钩指数逐年减小,逐步向强脱钩状态迈进。总体上,2000—2020年河南省碳排放情况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合理规划土地利用、提高新能源的消费比重、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对该地区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碳排放 LMDI因素分解模型 Tapio脱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时空格局演变及脱钩关系分析
9
作者 吴滨 彭勃 《中国能源》 2024年第10期71-80,共10页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推进,广东省作为我国南方经济重要省份,面临能源需求与环境保护的双重挑战。本文利用标准差椭圆与平均中心工具,分析了广东省能源消费的空间演化过程与重心分布时间变化,并结合Tapio脱钩模型探讨了能源消费量变化...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推进,广东省作为我国南方经济重要省份,面临能源需求与环境保护的双重挑战。本文利用标准差椭圆与平均中心工具,分析了广东省能源消费的空间演化过程与重心分布时间变化,并结合Tapio脱钩模型探讨了能源消费量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结论如下:(1)2006至2022年间,广东省能源消费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地域性特征,中心区域位于东莞市中西部,且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趋势。(2)深圳、珠海、广州、佛山和东莞在保持高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实现了较低的人均能源消费,而其余城市则呈现“低经济发展水平-低能源消费”的关系。(3)Tapio脱钩模型分析表明,弱脱钩城市数量增加,且出现了强脱钩城市,表明广东省在能源效率提升方面取得一定进展,但仍有部分城市面临能源消费量随经济增长而增加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Tapio脱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能源消费浅析我国能源发展战略 被引量:7
10
作者 聂昆 崔彬 +1 位作者 李佧琦 胡梦龄 《资源与产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34,共5页
作为社会生活和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能源的发展犹如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在其发展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增长要求时又会成为阻碍经济高速增长的因素之一。我国经济正处在高速增长阶段,对能源的需求也是快速增长,为了保障经济社会... 作为社会生活和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能源的发展犹如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在其发展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增长要求时又会成为阻碍经济高速增长的因素之一。我国经济正处在高速增长阶段,对能源的需求也是快速增长,为了保障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我国制定了自己的能源发展战略。本文从能源消费角度,在分析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强度与能源消费结构的基础上,对我国能源发展战略进行剖析,对其提出原因和实施重点提出一些观点,以供有关方面交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能源消费强度 能源消费结构 能源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状况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韦福雷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8-51,共4页
能源是经济增长的物质基础。黑龙江省既是能源生产大省,也是能源消费大省,能源在经济增长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十一五"发展规划,黑龙江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降低20%。因此,研究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相关性 能源消费强度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政策能促进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吗? 被引量:2
12
作者 董鑫 邵林 《金融经济》 2024年第1期66-76,共11页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绿色金融发展,2017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本文选取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宏观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合成控制法分析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政策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绿色金融...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绿色金融发展,2017年国务院批准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本文选取2013—2020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宏观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合成控制法分析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政策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政策能够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机制分析发现,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政策通过促进地区融资规模的扩张对能源消费结构产生正向影响。本文为更好地发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政策的作用以及促进地区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能源消费结构 融资规模 合成控制法 绿色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能源消费革命谱写发展新篇章
13
作者 符冠云 田聿申 《中国能源》 2024年第3期5-10,共6页
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是工业部门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的必由之路。2014年以来,我国工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在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本文从政策机制、结构调整、技术创新、节能增效、能源替代等角度入手,系统回顾了2014年... 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是工业部门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的必由之路。2014年以来,我国工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在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本文从政策机制、结构调整、技术创新、节能增效、能源替代等角度入手,系统回顾了2014年以来工业部门能源消费革命的进展,对未来更高水平开展相关工作作出展望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 能源消费革命 进展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分析与情景预测
14
作者 狄卫民 黄道银 《中国能源》 2024年第1期129-141,共13页
通过LMDI法对2002~2021年间河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运用Tapio脱钩模型判断河南国民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之间的脱钩关系,并分情景预测了河南省2021~2035年间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结果显示:河南省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通过LMDI法对2002~2021年间河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运用Tapio脱钩模型判断河南国民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之间的脱钩关系,并分情景预测了河南省2021~2035年间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结果显示:河南省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经济规模效应,而对碳排放有显著抑制作用的是能源强度效应。2003~2021年,河南省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关系总体呈从弱脱钩向强脱钩的转变,2020年为增长负脱钩。低碳情景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可以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是河南省较为理想的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 碳排放 LMDI法 Tapio脱钩 情景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居民家庭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研究 被引量:99
15
作者 张馨 牛叔文 +1 位作者 赵春升 胡莉莉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5-75,共11页
中国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本文将居民家庭的能源消费分为直接和间接两部分,通过生活方式分析法测算了中国居民家庭的间接能源消费以及相应的碳排放量,研究了城乡居民家庭两部分能源消费的结构... 中国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增加是不可避免的。本文将居民家庭的能源消费分为直接和间接两部分,通过生活方式分析法测算了中国居民家庭的间接能源消费以及相应的碳排放量,研究了城乡居民家庭两部分能源消费的结构和变化趋势以及相对应的碳排放。结果表明:从2000年到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的直接能耗和间接能耗都呈上升趋势,农村居民家庭的直接能耗逐年增加而间接能耗下降。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一个农村居民转变为城市居民,将会增加能源消费量1085.26千克标煤。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的直接和间接能源消费结构反映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异,从能源消费的变动趋势可以看出人们的消费行为逐渐由生存型消费转为发展型消费。家庭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总量也在逐年增长,2007年城镇居民家庭的直接能耗和间接能耗产生的碳排放量分别达到8535.04万吨和56678.76万吨,农村分别为6883.41万吨和8117.94万吨。在这种形式下,应当引导居民逐步向低碳的生活模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家庭 直接能源消费 间接能源消费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能源消费的电炉生产企业可持续发展策略
16
作者 杨雪皎 《工业加热》 CAS 2024年第6期67-71,共5页
电炉生产企业作为能源消费较高的行业,面临着日益增长的能源成本、环境污染压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因此,提出考虑能源消费的电炉生产企业可持续发展策略。剖析能源消费对电炉生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了近5年我国电炉生产企业的... 电炉生产企业作为能源消费较高的行业,面临着日益增长的能源成本、环境污染压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因此,提出考虑能源消费的电炉生产企业可持续发展策略。剖析能源消费对电炉生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了近5年我国电炉生产企业的总体规模,总结了电炉生产企业中能源消费的关键要素配置作用,针对电炉生产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能源管理与节能、智能化与自动化技术应用以及清洁能源的应用三个方面入手,深入研究电炉生产企业在能源消费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有助于减少能源供求不平衡、缓解环境压力和保护生态系统。对于指导和推动企业实现更加高效、环保和可持续的能源消费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炉生产企业 能源消费 可持续发展 发展策略 关键要素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物流发展、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7
17
作者 曹翠珍 赵国浩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4-52,共9页
基于经济增长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推导论证出区域物流发展、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三者关系的理论模型,并采用中国1999—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得出结论: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正面影响,区域物流发展对经济... 基于经济增长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推导论证出区域物流发展、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三者关系的理论模型,并采用中国1999—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得出结论: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正面影响,区域物流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阶段性及明显的地区差异;中国能源消费与人均GDP及上期能源消费同方向变动,本期能源消费对上期能源消费的弹性大于对人均GDP的弹性;中国能源消费强度与物流业发展水平呈相反方向变动,区域物流的发展可以降低生产和流通成本,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从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费强度,以保障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物流 经济增长 能源消费 能源消费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能源消费时空效应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姜巍 张雷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5-70,共6页
尽管中国能源生产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能源结构作用系数仍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能源消费总量还会持续增长。能源消费的时间效应分析表明,与发达国家相同,由于大规模技术、产... 尽管中国能源生产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能源结构作用系数仍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能源消费总量还会持续增长。能源消费的时间效应分析表明,与发达国家相同,由于大规模技术、产品和管理引进所产生的巨大节能效果及能源消费结构演进的加快,中国能源消费强度呈现明显的倒“U”字型。在空间效应方面,尽管中国始终在致力于提高本能源的自给水平,但是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却对有限的资源基础提出了越来越大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一次能源消费 世界平均水平 持续增长 资源基础 能源生产 能源消费结构 时空效应 给水 时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期中国大气污染状况、防治政策及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被引量:25
19
作者 吕连宏 罗宏 张型芳 《中国能源》 2015年第8期9-15,共7页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迫切需要调整能源消费方式。"十三五"期间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思路将比以往有所转变,环境质量控制目标可能成为大气污染控制指标,考核方式转变为以重点区域、多种污... 中国大气污染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日益突出,迫切需要调整能源消费方式。"十三五"期间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思路将比以往有所转变,环境质量控制目标可能成为大气污染控制指标,考核方式转变为以重点区域、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烟尘、PM_(2.5)以及VOCs等污染物可能被纳入到总量减排约束性指标中,煤炭消费控制目标也可能成为大气污染防治的约束性指标。《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动指南,将对国家能源消费结构与布局产生深远的影响,其配套政策及相关能源发展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推动中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污染防治政策 能源消费结构 能源消费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能源消费强度、结构及技术创新与碳排放——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志学 徐程程 张民刚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3-57,共5页
文章通过面板数据模型构建了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的模型,并收集2005年至2010年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具体分析了能源消费强度、能源消费结构和技术创新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我国近年来碳排放总量增高是由于... 文章通过面板数据模型构建了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影响因素的模型,并收集2005年至2010年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具体分析了能源消费强度、能源消费结构和技术创新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我国近年来碳排放总量增高是由于我国能源的高速消费引起的,而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和技术创新的投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由经济增长带来的碳排放。由此得出,降低能源消费强度、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以及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是降低碳排放量的必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强度 能源消费结构 技术创新 面板数据模型 碳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