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腔镜下全肺切除术与传统开胸术治疗结核性全肺毁损的效果对比
1
作者 徐文举 陈思诺 +2 位作者 王旭 王文波 袁五营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0期3707-3711,共5页
目的 比较胸腔镜下全肺切除术与传统开胸术治疗结核性全肺毁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68例结核性全肺毁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胸腔镜下全肺切除术,28例)与B组(常规开胸... 目的 比较胸腔镜下全肺切除术与传统开胸术治疗结核性全肺毁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河南省胸科医院收治的68例结核性全肺毁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组(胸腔镜下全肺切除术,28例)与B组(常规开胸手术,40例)。比较两组临床指标、疼痛程度、肺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P<0.05)。术后1、3、5、7 d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下降,但各时点A组VAS评分均低于B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肺总量、最大通气量以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均下降,但A组高于B组(P<0.05)。A组心房颤动的发生率低于B组(P<0.05);两组切口感染、胸腔感染、淋巴管瘘以及支气管胸膜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下全肺切除术有助于缩短手术、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疼痛程度,减少心房颤动的发生,且其对肺功能损伤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全毁损 胸腔镜 肺切除术 开胸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前馈控制的加速外科康复理念在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麻醉复苏期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红梅 经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7期198-200,F0003,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前馈控制的加速外科康复理念在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麻醉复苏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拟行胸腔镜下肺切除术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 目的 探讨基于前馈控制的加速外科康复理念在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麻醉复苏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安徽省马鞍山市人民医院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拟行胸腔镜下肺切除术10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各53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基于前馈控制的加速外科康复理念干预。比较两组进入麻醉复苏室(T_(1))、进入麻醉复苏室10 min(T_(2))、出麻醉复苏室(T_(3))时镇静、躁动程度[镇静-躁动评分量表(SAS)]、术后并发症、不良事件发生率、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舒芬太尼使用量。结果 整体分析发现,两组SAS评分组间、时点比较及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常规组T_(1)、T_(2)、T_(3)比较,试验组T_(1)、T_(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T_(2)时SA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麻醉复苏室停留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舒芬太尼使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前馈控制的加速外科康复理念护理在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麻醉复苏期具有良好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控制 加速外科康复理念 胸腔镜下肺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切除术后持续咳嗽应用新型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康复模式的效果
3
作者 高网华 何瑛 +1 位作者 张榴 徐锦宜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12期41-47,共7页
目的探讨应用新型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康复模式对肺癌术后患者持续性咳嗽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无锡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80例肺切除术后持续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将2022年1月—2022年6... 目的探讨应用新型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康复模式对肺癌术后患者持续性咳嗽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无锡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80例肺切除术后持续咳嗽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将2022年1月—2022年6月选取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出院指导及健康宣教;将2022年7月—2022年12月选取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新型三元联动延续护理模式的健康教育。分别于出院时,出院后1、3、6个月评估两组患者的咳嗽严重程度,并调查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中文版莱斯特咳嗽问卷(Mandarin Chinese version of the Leicester Cough Questionnaire,LCQ-MC)得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日间与夜间咳嗽症状积分、居家伤口处疼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癌术后患者应用新型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康复模式可明显缓解持续咳嗽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切除术 后持续咳嗽 新型三元联动 延续性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维自动右心室定量分析技术在评价肺切除术后右心功能的应用
4
作者 刘红娇 李卫虹 杨冬妹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113-1118,共6页
目的利用四维自动右心室定量分析技术(4D Auto RV)评价肺切除术后患者的早期右心室容积和功能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胸腔镜下肺结节肺切除术的患者51例,其中单纯肺段或肺楔形切除25例... 目的利用四维自动右心室定量分析技术(4D Auto RV)评价肺切除术后患者的早期右心室容积和功能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胸腔镜下肺结节肺切除术的患者51例,其中单纯肺段或肺楔形切除25例,肺叶切除26例。在进行肺切除的术前和术后1月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利用4D Auto RV技术评估肺切除术后右心室容积和功能的变化,右心室容积参数包括右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右室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等。右心室功能参数包括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三尖瓣环纵向位移(TAPSE)、面积变化分数(FAC)及右心室整体纵向应变(RV-GPLS)、游离壁侧纵向应变(RV-FWPLS)。结果胸腔镜下肺切除术后早期右心室容积增加,具体表现为手术前后的EDV、ESV发生变化(P<0.05),每搏输出量在手术前后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心室功能参数FAC、RV-GPLS、RV-FWPLS在手术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对手术引起的右心室功能改变较敏感,而RVEF和TAPSE在手术前后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肺段/楔形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两种手术切除范围对患者术后右心容积和功能参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切除术后早期阶段,尽管患者可能未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但通过4D Auto RV技术发现术后右心室扩张,早期出现右心室轻度功能障碍,表现为FAC、RV-GPLS和RV-FWPLS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新技 肺切除术 右心室功能 斑点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肺切除术后持续咳嗽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46
5
作者 慕腾 姜冠潮 +4 位作者 李晓 隋锡朝 惠本刚 王云 王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77-580,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切除术后持续咳嗽(cough after pulmonary resection,CAP)发生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6年3月我科650例肺癌胸腔镜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持续咳嗽分为CAP组和非CAP组,单因素分析包括性...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切除术后持续咳嗽(cough after pulmonary resection,CAP)发生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6年3月我科650例肺癌胸腔镜肺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持续咳嗽分为CAP组和非CAP组,单因素分析包括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纵隔淋巴结转移、手术侧(左侧或右侧)、手术肺叶(上叶或非上叶)、手术方式、淋巴结切除方式、气管树周围淋巴结切除、离断下肺韧带、出院时合并气胸、出院时合并胸水,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发生CAP 175例,占26.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手术侧、切除肺叶、气管树周围淋巴结切除、出院时合并气胸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616,95%CI:0.424~0.895,P=0.011)、吸烟史(OR=0.656,95%CI:0.432~0.997,P=0.048)、手术侧(OR=1.814,95%CI:1.241~2.652,P=0.002)、切除肺叶(OR=1.789,95%CI:1.214~2.636,P=0.003)、气管树周围淋巴结切除(OR=2.730,95%CI:1.126~6.622,P=0.026)是CAP发生的预后因素。结论持续咳嗽是胸腔镜肺切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年龄<63岁、无吸烟史、右侧手术、上叶手术、有气管树周围淋巴结切除的患者更易发生C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肺切除术后持续咳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患者全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分析及围术期处理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学昌 王伟 +4 位作者 尚立群 刘军强 文峰 宋伟安 李军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6期83-85,共3页
目的进一步提高高龄肺癌患者全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行全肺切除术的高龄肺癌患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分析危险因素,总结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结果 34例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5.88%(19/34)。术前合并心... 目的进一步提高高龄肺癌患者全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行全肺切除术的高龄肺癌患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分析危险因素,总结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结果 34例患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5.88%(19/34)。术前合并心血管病、心电图异常、肺功能异常及术后血清钾偏低是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结论手术指征的正确选择、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治疗及护理可降低高龄肺癌患者全肺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老年人 肺切除术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锚定技术辅助胸腔镜肺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被引量:6
7
作者 严小鹏 李益行 +13 位作者 刘培楠 张涵芷 陈南征 张佳 杨心刚 黄晓龙 王治东 游江涛 李双燕 史爱华 马锋 付军科 吕毅 张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2-266,共5页
目的探讨使用自主研发的磁锚定装置代替普通腔镜抓钳,辅助胸腔镜肺切除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接受磁锚定技术辅助胸腔镜肺切除手术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手... 目的探讨使用自主研发的磁锚定装置代替普通腔镜抓钳,辅助胸腔镜肺切除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接受磁锚定技术辅助胸腔镜肺切除手术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11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51.6±13.9)岁(22~69岁)。3例为单孔胸腔镜手术,8例为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所有患者均能在磁锚定辅助下取得良好的术野暴露。其中,因肺门淋巴结肿大、黏连,1例中转开胸手术,1例转为3孔法手术。手术时间(107.8±63.1)min(27~182 min),术中出血量50(10~50)mL(5~1 000 mL),术中无输血,术后住院时间(5.0±1.8)d(3~9 d),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磁锚定技术能够有效缓解胸腔镜手术的"筷子效应",采用磁锚定技术辅助胸腔镜肺切除手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外科 磁锚定技 胸腔镜手 肺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冲洗及引流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周密 王志农 +3 位作者 乌立晖 李建秋 秦雄 彭昊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57-58,共2页
目的观察胸腔冲洗及引流治疗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疗效。方法 6例肺切除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的患者,根据瘘口直径大小,2例先行胸腔闭式引流,然后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将一直径2 mm导管通过鼻腔经支气管残端瘘口置入胸腔,经导管向胸腔... 目的观察胸腔冲洗及引流治疗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疗效。方法 6例肺切除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的患者,根据瘘口直径大小,2例先行胸腔闭式引流,然后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将一直径2 mm导管通过鼻腔经支气管残端瘘口置入胸腔,经导管向胸腔滴注生理盐水;1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经瘘口注入造影剂,CT下定位残腔并置管引流;3例于锁骨中线第2肋间置管作为冲洗管,于同一腔内低位置管引流。结果治愈4例,死亡2例。结论胸腔冲洗及充分引流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胸膜瘘 胸腔冲洗 胸腔引流 肺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全肺切除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晓军 秦思达 +2 位作者 张佳 张靖 崔晓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6-129,157,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全肺切除术后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用犬作为研究对象,使用3D技术打印出双侧肺模型,外科手术建立左、右全肺切除术的动物模型后,分为对照组及3D打印肺假体植入组;术后观察1年,分别比较左、右肺全切后对照组及假体植...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全肺切除术后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用犬作为研究对象,使用3D技术打印出双侧肺模型,外科手术建立左、右全肺切除术的动物模型后,分为对照组及3D打印肺假体植入组;术后观察1年,分别比较左、右肺全切后对照组及假体植入组早期并发症及远期并发症的发病情况,并对相应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验证假体的组织相容性,并观察有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果在3D打印肺假体移植术后,经过1年的随访,3D打印肺假体植入组实验用犬晚期并发症的发病率较低。CT图像显示,进行对侧肺扩大切除的对照组犬发生了动态纵隔移位。相反地,在3D打印的肺移植个体中,纵隔的位置没有明显的改变。病理结果显示,3D打印的肺并没有引起任何的副作用,显示了受体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耐受性。结论 3D打印的肺假体可以安全、有效地移植给受体,有效地治疗因气管缺损或肺缺损导致的疾病,且无显著排斥反应及其他严重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假体 移植 肺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解剖肺叶及全肺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傅成国 姜杰 +2 位作者 高惠川 康健乐 吴朝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41-242,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解剖肺叶及全肺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全麻下应用胸腔镜辅助6~8cm的小切口,用胸腔镜器械及常规开胸器械在电视监视下及辅助小切口直视下进行解剖肺叶或全肺切除。治疗肺癌33例,肺良性病变9例。行肺叶切除39例,...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解剖肺叶及全肺切除的可行性。方法全麻下应用胸腔镜辅助6~8cm的小切口,用胸腔镜器械及常规开胸器械在电视监视下及辅助小切口直视下进行解剖肺叶或全肺切除。治疗肺癌33例,肺良性病变9例。行肺叶切除39例,全肺切除3例。结果手术时间1.5~4.5h,平均2.5h。术中出血量100~500ml,平均200ml。1例因肿瘤与奇静脉弓紧密粘连而延长切口至12cm,1例左上肺癌因术中癌肿与肺动脉粘连较紧,分离时致肺动脉干血管损伤出血而中转传统开胸手术。1例72岁肺癌患者肺叶切除术后第8天并发双肺感染致呼吸衰竭死亡,其余41例无手术并发症。41例随访6~47个月,平均18个月,其中32例肺癌随访8~47个月,3例分别于术后8、11、17个月出现肝脏、双肺转移死亡。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解剖肺叶及全肺切除术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切除 肺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胸腔镜下肺动脉成形术在全肺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许林 李简 +3 位作者 张诗杰 黄伟明 吴江虹 宴擎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3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胸腔镜下肺动脉成形术在全肺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2012年4~10月,我科对15例侵犯肺门的肺癌行改良胸腔镜下肺动脉成形联合全肺切除术,与传统方法不同之处在于游离肺静脉、肺动脉及支气管后,在阻断肺动脉时,采用0... 目的探讨改良胸腔镜下肺动脉成形术在全肺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2012年4~10月,我科对15例侵犯肺门的肺癌行改良胸腔镜下肺动脉成形联合全肺切除术,与传统方法不同之处在于游离肺静脉、肺动脉及支气管后,在阻断肺动脉时,采用0号不可吸收丝线环绕肺动脉主干2周后收紧,暂不打结,将线的两端用蚊式钳固定于操作孔周围的无菌中单,然后将哈巴狗钳置于0号线远端约5mm处,远端血管使用0号线阻断。结果10例左全肺切除联合纵隔淋巴结清扫术,5例右全肺切除联合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肺动脉成形时间平均14min(10~19min),平均手术时间180.6min(120~231min),平均出血量100ml(50~250ml)。术中、术后未输血,无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术后病理:10例鳞癌,2例腺癌,2例小细胞肺癌,1例大细胞肺癌;病理分期:ⅢA期12例,ⅡB期2例,ⅡA期1例。平均住院时间7d(6~9d)。14例术后随访1年,1例术后5个月死于对侧肺部感染,1例术后10个月死于脑转移,余12例无复发。结论改良肺动脉成形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切除术 动脉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麻醉下电视胸腔镜肺切除术的探讨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简 王晓新 +3 位作者 贺钢枫 张诗杰 黄斌 陈鸿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4期210-211,共2页
目的 研究局麻下电视胸腔镜肺切除术的可行性。 方法 自 2 0 0 0年 2月至 12月 ,对 8例患者 (周围型肺小结节病变 6例 ,间质性肺病 2例 )在局麻下实施电视胸腔镜手术。 结果  1例因胸腔内致密粘连转行全麻开胸手术 ,其余均在局麻... 目的 研究局麻下电视胸腔镜肺切除术的可行性。 方法 自 2 0 0 0年 2月至 12月 ,对 8例患者 (周围型肺小结节病变 6例 ,间质性肺病 2例 )在局麻下实施电视胸腔镜手术。 结果  1例因胸腔内致密粘连转行全麻开胸手术 ,其余均在局麻下完成肿物切除。术中病理诊断为结核 3例 ,转移癌及炎性假瘤各 1例 ,肺间质纤维化 2例。手术时间 40~ 2 0 0min。无术后并发症和死亡。手术花费平均 5 40 0元。 结论 局麻下经胸腔镜进行肺部分切除术可行。该方法对麻醉要求低、经济、微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麻醉 电视胸腔镜 肺切除术 微创外科 方法 周围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策略在婴儿胸腔镜肺切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晶 苏润霞 +5 位作者 黎昆伟 李永乐 罗辉 彭玲莉 黄伟坚 胡祖荣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1期92-94,共3页
目的观察允许性高碳酸血症(PHC)通气策略在婴儿胸腔镜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4例择期行胸腔镜肺切除术婴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在麻醉过程中采取PHC通气策略[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55~80 mmHg],对照组采用... 目的观察允许性高碳酸血症(PHC)通气策略在婴儿胸腔镜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4例择期行胸腔镜肺切除术婴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在麻醉过程中采取PHC通气策略[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55~80 mmHg],对照组采用传统通气策略(PaCO_235~45 mmHg),比较两组双肺通气(TLV)5 min(T_1)、单肺通气(OLV)30 min(T_2)、OLV 60 min(T_3)、恢复TLV 60 min(T_4)的呼吸参数[气道峰压(Ppeak)、动态肺顺应性(Cdyx)]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值、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OI)、血乳酸(Lac A)、肺内分流率(Qs/Qt)]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_2、T_3时点Ppeak降低,T_2、T_3时点Cdyx升高(P均<0.05);与同组T_1时点比较,两组T_2、T_3时点Ppeak升高,T_2、T_3时点Cdyx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_2、T_3时点pH值及Lac A降低,PaCO_2升高(P均<0.05);与同组T_1时点比较,观察组T_2、T_3时点pH值、PaO_2、OI、Lac A及对照组PaO_2、OI降低,观察组PaCO_2、Qs/Qt及对照组Qs/Qt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_2、T_3时点MAP及HR升高(P均<0.05);与同组T_1时点比较,观察组T_2、T_3时点HR升高,对照组T_2、T_3时点MAP降低(P均<0.05)。结论 PHC通气策略用于婴儿胸腔镜肺切除术较为安全,其不但可以降低气道压,改善肺顺应性,还能有效改善婴儿胸腔镜肺切除术中OLV时的氧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允许性高碳酸血症 胸腔镜肺切除术 呼吸参数 动脉血气分析 血流动力学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多药肺结核的肺切除术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朝东 高理锦 +2 位作者 李玉勤 徐宁 陈君冬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177-178,共2页
为探讨肺切除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重要性,对38 例耐多药肺结核实施不同术式肺切除术,并进行抗结核治疗。所有病例痰菌均转阴,无支气管胸膜瘘、脓胸等并发症。结果表明肺切除术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重要方法。
关键词 耐多药结核 肺切除术 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护理 被引量:11
15
作者 赵秋月 原红 周琨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1686-1687,共2页
支气管胸膜瘘(Bronchopleural fistula,BPF)是肺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BPF是指肺泡、各级支气管与胸膜腔之间相互交通而形成的瘘管。
关键词 肺切除术 支气管胸膜瘘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肺切除术后早期支气管胸膜瘘的诊断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洋 崔永生 +2 位作者 闻国强 Jean Deslauriers 李长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术后早期支气管胸膜瘘的诊断方法。方法 1 046例原发性肺癌行全肺切除术后30 d内共发生支气管胸膜瘘30例,分析其临床和病理资料,尤其关注瘘发生前后胸部X线平片和支气管镜下所见。结果支气管胸膜瘘发生在术后2周内20例...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术后早期支气管胸膜瘘的诊断方法。方法 1 046例原发性肺癌行全肺切除术后30 d内共发生支气管胸膜瘘30例,分析其临床和病理资料,尤其关注瘘发生前后胸部X线平片和支气管镜下所见。结果支气管胸膜瘘发生在术后2周内20例,其中术后3-10 d发生15例。临床表现为气短13例、痰量增加13例、刺激性咳嗽13例、发热9例、皮下气肿9例。胸部X线平片表现为未经引流或胸穿而胸液平面下降1 cm以上10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窥及支气管瘘口23例、残端气泡6例、残端溃疡3例。结论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主要发生于术后2周内。早期支气管胸膜瘘最常见的症状为气短、咳嗽、痰量增加,胸部X线平片最常见的征象为胸液平面下降1 cm以上。X线胸片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最简单有效的诊断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切除术 并发症 支气管胸膜瘘 胸腔积液 纤维支气管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吸痰预防吸烟者肺切除术后肺部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英禹 张瑞 +2 位作者 周勇安 程庆书 孙晓雁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93-595,共3页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注对吸烟者肺切除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32例肺切除术后吸烟患者根据术前吸烟量大小,分为A、B两组,每组再随机各分为A1、A2和B1、B2组,其中A1、B1组术后第1~5天进行纤支镜吸痰和支气...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注对吸烟者肺切除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将132例肺切除术后吸烟患者根据术前吸烟量大小,分为A、B两组,每组再随机各分为A1、A2和B1、B2组,其中A1、B1组术后第1~5天进行纤支镜吸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注治疗,A2、B2组单纯常规治疗。观察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结果吸烟量大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P<0.05),常规治疗组(A2、B2)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于纤支镜治疗组(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和支气管肺泡灌注治疗对肺切除术后患者肺部感染有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支气管部灌洗 部感染 肺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AA肺灌注显像预测肺癌患者肺切除术后残余肺功能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永胜 赵丛雯 +4 位作者 秦光明 雷勇 李成继 翁准 黄铁军 《安徽医学》 2008年第5期519-521,共3页
目的应用99mTc-MAA肺灌注显像预测肺癌患者肺切除术后残余肺功能,避免术后因肺功能不能代偿而导致手术失败。方法21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患者,术前进行99mTc-MAA肺灌注显像,评估手术范围,术前根据公式计算术后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的... 目的应用99mTc-MAA肺灌注显像预测肺癌患者肺切除术后残余肺功能,避免术后因肺功能不能代偿而导致手术失败。方法21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癌患者,术前进行99mTc-MAA肺灌注显像,评估手术范围,术前根据公式计算术后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的预测值PFEV1.0,并与手术后2、12个月FEV1.0实测值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根据99mTc-MAA肺灌注显像结果计算所得PFEV1.0与术后2、12个月FEV1.0实测值均呈显著正相关,术前预测值为1.61±0.7L(n=21),术后2个月实测值为1.48±0.6L(n=21),术后12个月FEV1.0实测值为1.59±0.4L(n=19),未发生术后肺功能不能代偿病例。结论99mTc-MAA肺灌注显像预测肺癌患者肺切除术后残余肺功能方法可靠、准确性高,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对于肺功能处于临界状态的患者尤为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显像 肺切除术 功能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切除术前肺功能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均玲 吴大玮 薛玉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11,共2页
目的 探讨术前肺功能与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 318例肺切除患者于术前行肺功能检查 ,观察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76例患者肺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 ,1秒钟用力呼气量 (FEV1 )占预计值 %、最大通气量 (MVV)占预计值 %... 目的 探讨术前肺功能与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 318例肺切除患者于术前行肺功能检查 ,观察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76例患者肺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 ,1秒钟用力呼气量 (FEV1 )占预计值 %、最大通气量 (MVV)占预计值 %、术后预计 FEV1 (FEV1 - ppo)降低与术后并发症有显著相关性。术前心肺基础疾患亦是术后并发症的高危因素。结论  FEV1 占预计值 % <70 % ,MVV占预计值 % <5 0 % ,FEV1 - ppo<1.0 L 时 ,全肺切除的危险性增大 ;FEV1 占预计值 % <6 0 % ,MVV占预计值 % <4 0 % ,FEV1 - ppo<1.0 L 时 ,肺叶切除危险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V1 后并发症 功能 肺切除术 患者 危险性 预计 目的 降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蒂胸大肌瓣移植术治疗全肺切除术后早期支气管胸膜瘘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洋 关亚欣 李长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85-85,共1页
对4例全肺切除术后早期支气管胸膜瘘的患者采用带蒂胸大肌瓣移植术加强或修补瘘口。手术均成功,随访支气管胸膜瘘无复发。认为全肺切除术后早期支气管胸膜瘘应急诊经原切口再次手术关闭瘘口,用带蒂胸大肌瓣移植,加强和修补瘘口是有效和... 对4例全肺切除术后早期支气管胸膜瘘的患者采用带蒂胸大肌瓣移植术加强或修补瘘口。手术均成功,随访支气管胸膜瘘无复发。认为全肺切除术后早期支气管胸膜瘘应急诊经原切口再次手术关闭瘘口,用带蒂胸大肌瓣移植,加强和修补瘘口是有效和便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切除术 并发症 支气管胸膜瘘 器官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