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谈对教材编排意图的理解
1
作者 顾祖霖 《教师》 2010年第30期122-122,共1页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追求的是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逻辑性。因此,在教材内容的编写上存在着繁、难、偏、旧的问题,教学目标要求过高,结构重叠,面面俱到,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刚难,也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令教师...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追求的是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逻辑性。因此,在教材内容的编写上存在着繁、难、偏、旧的问题,教学目标要求过高,结构重叠,面面俱到,不但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刚难,也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令教师最感头痛的是在规定的课时计划内难以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人教版教材进行了大量修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内容 编排意图 人教版教材 教学大纲 教学目标 教学难度 教学任务 课时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教材编排谈教学质量的提高路径
2
作者 郭瑶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9-80,共2页
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首先须对教材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和把握,了解编者的编排意图,即其想通过教材传达怎样的理念,使学生获得哪些能力,通过怎样的手段来获得等等。如此才会知道教学的方向在哪里,怎样做到事半功倍,避免教学走入歧途。《礼记... 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首先须对教材有一个宏观的认识和把握,了解编者的编排意图,即其想通过教材传达怎样的理念,使学生获得哪些能力,通过怎样的手段来获得等等。如此才会知道教学的方向在哪里,怎样做到事半功倍,避免教学走入歧途。《礼记·中庸》有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教师也可从这五方面对教材进行理解和把握,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编排 教学质量的提高 认识和把握 编排意图 理解和把握 提高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比”教学启思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文英 《江苏教育》 2007年第24期39-41,共3页
“认识比”是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内容,它的编排情况如下: 基于教材的编排意图,我把本课内容主要分成四步进行教学:一是引出比,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二是初步理解比的意义,认识比值;三是了解比、除法、分数三者... “认识比”是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的内容,它的编排情况如下: 基于教材的编排意图,我把本课内容主要分成四步进行教学:一是引出比,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二是初步理解比的意义,认识比值;三是了解比、除法、分数三者之间的联系,完善比的认识;四是应用拓展,进一步理解比。实践时,随着课堂上学生的反映与掌握情况,对于以上四步的操作不断调整,在对调整前后的比较与思考中,使我对有效课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以下,就把调整前后的方案作如实记载,以期抛砖引玉,引发大家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实验教材 编排意图 有效课堂 课程标准 六年级 苏教版 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识内嵌,读写一体——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解读与使用 被引量:8
4
作者 马志英 王飞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3-27,共5页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在编排意图、体系和体例方面较之先前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有了明显突破,语文课程目标、语文课程内容与语文教材内容的上下位顺承连接更加明确,语文核心素养、语文学习任务群、语文学习任务专题之间的关联更加贯通,服...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在编排意图、体系和体例方面较之先前的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有了明显突破,语文课程目标、语文课程内容与语文教材内容的上下位顺承连接更加明确,语文核心素养、语文学习任务群、语文学习任务专题之间的关联更加贯通,服务于课程目标实现的指向更加明晰。一学习项目活动化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内容设计与组织的最大特点。学习项目活动化包含两重意思,一是项目本身的活动性,二是活动间的延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材 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课程目标 延展性 读写一体 编排意图 语文课程内容 内容设计与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任务分析理论的语文要素教学 被引量:4
5
作者 许发金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7-21,24,共6页
随着统编语文教材的全面使用,对“语文要素”这个高频概念的研究与讨论也越来越多。语文要素的编排,为教师解读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背离了语文要素的编排意图,不“懂”而教;有的教师生硬地... 随着统编语文教材的全面使用,对“语文要素”这个高频概念的研究与讨论也越来越多。语文要素的编排,为教师解读教材、确定教学目标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背离了语文要素的编排意图,不“懂”而教;有的教师生硬地将语文要素从文本中剥离出来,将其作为静态的知识去教。如何准确把握语文要素的精髓,让统编教材精心编排的语文要素真正落地并化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本文站在认知任务分析的角度,就上述问题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核心素养 解读教材 语文教材 统编教材 教学目标 实际教学 认知任务分析 编排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课后“资料袋”,优化语文阅读教学 被引量:1
6
作者 崔琦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第8期86-87,共2页
在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后面都编排了一个特别的板块——"资料袋",其主要功能就是为了向学生提供与文本相关的信息和知识。课后"资料袋"包含多样化的形式,既有文字介绍,也有图片展示,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丰富的信... 在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后面都编排了一个特别的板块——"资料袋",其主要功能就是为了向学生提供与文本相关的信息和知识。课后"资料袋"包含多样化的形式,既有文字介绍,也有图片展示,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丰富的信息,也是为了协助激活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但是,就编排意图以及教学价值来看,其主要功能并不是仅局限于此,实际教学过程中,应以此作为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教师需要深入研读文本,掌握文本的具体情况,也要结合文本着重分析课后"资料袋"的重要辅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料袋 语文教材 辅助功能 研读文本 教学价值 编排意图 图片展示 语文阅读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对比方法 突破教学难点
7
作者 何建忠 《四川教育》 1999年第Z1期49-49,共1页
在教学中,我发现不少学生在解倍数关系的应用题时,看到“倍”字就用乘法计算,凭“经验”解题,这说明学生对比较两数的“倍数关系”并没有真正理解.为此,我在“倍数关系”应用题题组教学时,认真钻研了教材编者的编排意图,采用对比教学的... 在教学中,我发现不少学生在解倍数关系的应用题时,看到“倍”字就用乘法计算,凭“经验”解题,这说明学生对比较两数的“倍数关系”并没有真正理解.为此,我在“倍数关系”应用题题组教学时,认真钻研了教材编者的编排意图,采用对比教学的方法,突出分析题中数量关系这一重点,较好地突破了怎样分析两数的倍数关系,确定正确解法这一教学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熊猫 对比方法 倍数关系 应用题 突破教学难点 对比教学 大熊 用乘法 编排意图 解题习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整体教学构想
8
作者 张健 《四川教育》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33-34,共2页
系统研究教材的编排意图,可以发现“20以内的进位加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9加几”和“8加几”的计算,主要通过先拼摆后计算和边拼摆边计算的操作方式,帮助学生在头脑里建立起“凑十”的直观表象。第二层次是“7加几”... 系统研究教材的编排意图,可以发现“20以内的进位加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9加几”和“8加几”的计算,主要通过先拼摆后计算和边拼摆边计算的操作方式,帮助学生在头脑里建立起“凑十”的直观表象。第二层次是“7加几”的计算,它省去了先摆后算和边摆边算的操作环节,要求学生通过对图形的观察直接写出计算结果。第三层次是“6加几”的计算,它完全摆脱了对操作和直观图形的依赖,直接通过“想”凑十过程来算出结果,从而使计算进入抽象化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方法 进位加 整体教学 认知准备 直观表象 编排意图 教学构想 操作过程 认知规律 掌握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克服“注·提”实验中“形近字混用 同音字乱代”的现象
9
作者 梁培菊 《青海教育》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4-25,共2页
如何克服“注·提”实验中“形近字混用同音字乱代”的现象梁培菊“注·提”实验教材是以汉语拼音为工具,以发展语言为重点,以早期开发智力,提高素质为目的。它的显著特点是:学生在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就开始了读写训练。因此... 如何克服“注·提”实验中“形近字混用同音字乱代”的现象梁培菊“注·提”实验教材是以汉语拼音为工具,以发展语言为重点,以早期开发智力,提高素质为目的。它的显著特点是:学生在识字不多的情况下就开始了读写训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实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近字 同音字 编排意图 教学方法 归类比较 实验教师 识字写字 汉字 实验教材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立教学内容得有“意”
10
作者 张立华 《教育界》 2020年第6期49-51,共3页
对于一线教师来讲,教学一篇课文时,确定恰当、合适的教学内容是件极其重要的事情。统编版教材突出语文要素,实现了训练目标的序列、梯度与螺旋上升,语文要素逐单元、学段布点,不断提高要求。文章从领会编排意图、强化文体意识、体现习... 对于一线教师来讲,教学一篇课文时,确定恰当、合适的教学内容是件极其重要的事情。统编版教材突出语文要素,实现了训练目标的序列、梯度与螺旋上升,语文要素逐单元、学段布点,不断提高要求。文章从领会编排意图、强化文体意识、体现习题意义三个方面,结合具体的课例谈了如何确定教学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内容 编排意图 文体意识 习题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聋校初中阅读课文教学的有效性
11
作者 王开銮 《现代特殊教育》 2011年第1期27-29,共3页
一、聋校初中阅读课文的编排意图 全日制聋校初中语文实验教材以单元为单位,单元中的课文一般可分为两类,即讲读课文和阅读课文。在整个初中阶段,讲读课文87篇,占总数的75%,阅读课文29篇,占总数的25%,它们的比例是3:1。
关键词 阅读课文教学 初中阶段 聋校 有效性 语文实验教材 讲读课文 编排意图 全日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学生感受成语的生命力
12
作者 王娜 《四川教育》 2019年第15期45-45,共1页
教师要根据成语教学的特点,结合认知规律,在领略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好成语、用好成语,让成语拓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语言,润泽学生的生活。
关键词 引导学生 成语教学 生命 感受 认知规律 编排意图 教师 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发识字兴趣,拓展识字途径
13
作者 李福军 《四川教育》 2019年第21期37-37,共1页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展识字途径。学生一旦对识字产生了积极的兴趣,就能自觉地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一、挖掘教材蕴涵的“趣味”教材的各个部分体现了有情趣地学的编排意图:创设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中帮助...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展识字途径。学生一旦对识字产生了积极的兴趣,就能自觉地学习并掌握汉字的音、形、义。一、挖掘教材蕴涵的“趣味”教材的各个部分体现了有情趣地学的编排意图:创设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中帮助学生学习拼音、认识汉字;设置连、涂、画、拼、摆等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汉字;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大量采用“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说”“我会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植识字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字兴趣 识字途径 激发 学习兴趣 识字教学 编排意图 语文园地 课后练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挖掘成语蕴含的教学资源
14
作者 苏利荣 《四川教育》 2019年第9期46-46,共1页
在成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成语的特点,结合学生认知规律,领略教材编排意图,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好成语、用好成语,让成语拓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语言,丰富学生的生活。一、寓言引路成语是历史文化和智慧的凝聚,是历史的产物。成语... 在成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成语的特点,结合学生认知规律,领略教材编排意图,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学好成语、用好成语,让成语拓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语言,丰富学生的生活。一、寓言引路成语是历史文化和智慧的凝聚,是历史的产物。成语大都是来自古代寓言、故事、俗语、古诗文、历史事件和名人的名言.其中一些成语还有美丽动听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语教学 教学资源 深度挖掘 学生认知规律 蕴含 历史文化 古代寓言 编排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诗“一课多篇”教学新探
15
作者 林斯佳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23年第12期37-37,共1页
在统编教材中,古诗的学习多是以一课多篇的形式安排的,实际上是同一主题组织的群诗学习。有些教师习惯于单篇教学,把一课多篇当成三篇课文来教,这就违背了编者的编排意图。笔者以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 在统编教材中,古诗的学习多是以一课多篇的形式安排的,实际上是同一主题组织的群诗学习。有些教师习惯于单篇教学,把一课多篇当成三篇课文来教,这就违背了编者的编排意图。笔者以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为例,谈谈如何从整体出发,设计系列学习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教材 系列学习 古诗 编排意图 四年级上册 单篇教学 教学新探 同一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国守正 多心辉映——新编小学语文一年级(部编本上册)教材浅探
16
作者 张海虹 《教师》 2018年第7期50-52,共3页
部编本小学语文是一套全新的教材,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于2016年9月开始使用。研读好新教材对提升语文教学工作的质量有很大帮助。其中,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是新教材的起始内容,通过研读新教材发现,该教材是秉承着“守正出新”的原... 部编本小学语文是一套全新的教材,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于2016年9月开始使用。研读好新教材对提升语文教学工作的质量有很大帮助。其中,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是新教材的起始内容,通过研读新教材发现,该教材是秉承着“守正出新”的原则进行编写的,与编者的爱国心、护童心、守正心和工匠心紧密联系、交相辉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编本 新教材 编排意图 守正出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阅读速度”策略探析
17
作者 李秋芳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22年第7期18-19,共2页
统编教材“提高阅读速度”策略单元(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的宗旨是让学生在默读实践中掌握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在灵活运用中逐渐形成快速阅读的能力。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学生提出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 统编教材“提高阅读速度”策略单元(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的宗旨是让学生在默读实践中掌握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在灵活运用中逐渐形成快速阅读的能力。这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的学生提出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研阅读策略单元的编排意图,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高阅读速度 统编教材 第三学段 阅读策略 快速阅读 策略探析 有效的教学 编排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小课堂进入生活大课堂——“品德与生活”第一册《我想和你做朋友》说课教案
18
作者 万珊 孟超 《四川教育》 2008年第2期88-89,共2页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编排意图 《我想和你做朋友》是《品德与生活》第一册第三单元“认识好朋友”中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针对刚入学不久的孩子实际,培养他们交友兴趣,消除在新环境中拘束、紧张情绪,帮助学生学会发现朋友优点的活...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编排意图 《我想和你做朋友》是《品德与生活》第一册第三单元“认识好朋友”中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针对刚入学不久的孩子实际,培养他们交友兴趣,消除在新环境中拘束、紧张情绪,帮助学生学会发现朋友优点的活动型综合课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德与生活” 第一册 朋友 说课教案 大课堂 《品德与生活》 教材分析 编排意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创设高效的课堂教学
19
作者 徐亚婷 《教师》 2017年第33期55-55,共1页
课堂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和实现课堂目标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的达成,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和数学思维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的... 课堂是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和实现课堂目标的基本途径。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的达成,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养成和数学思维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的追求。怎样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以下浅谈一下本人的一些思考和看法。一、钻研教材,深入浅出地运用教材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教材的每一课时,都是经过多位专家的仔细研究、激烈探讨、精心推敲、细致编排的。因此,我们上课前要认真研究教材的编排意图,要做到深入浅出地应用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钻研教材 编排意图 教育工作者 教师组织 数学思维 数学素养 研究教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小语综合性学习策略
20
作者 李启盛 《青海教育》 2006年第12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学习策略 学生的主体性 小语 教学内容 编排意图 教学设计 活动计划 尊重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