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在治疗急性绞窄性腹股沟疝中的应用分析
1
作者 聂双发 王辰洋 +6 位作者 胡晓峰 李磊 王韬 王晓旭 宋永 费建东 安永铸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677-168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otal extraperitoneal repair inguinal hernia repair,TEP)在急性绞窄性腹股沟疝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我院诊断为急性绞窄性腹股沟疝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otal extraperitoneal repair inguinal hernia repair,TEP)在急性绞窄性腹股沟疝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我院诊断为急性绞窄性腹股沟疝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29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实验室检查指标、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术后第3 d,两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s,WBC)、尿素氮(Urea nitrogen,BUN)、肌酐(Creatinine,C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均明显下降,且腹腔镜组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均明显升高,且腹腔镜组明显高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的肺部感染、伤口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对治疗急诊绞窄性腹股沟疝是安全的、可行的,较开放手术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窄性腹股沟疝 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 肠切除肠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DAO、VIP、PCT水平与急性肠梗阻病情相关性及其联合检测对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魏光亚 张雨 +3 位作者 刘鹏 王森 刘禹 郭伟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667-671,共5页
目的探究急性肠梗阻患者血清二胺氧化酶(DAO)、血管活性肠肽(VIP)、降钙素原(PCT)水平与病情的相关性,分析其对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5月至2023年5月医院收治的102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组,同期于医院体检的34... 目的探究急性肠梗阻患者血清二胺氧化酶(DAO)、血管活性肠肽(VIP)、降钙素原(PCT)水平与病情的相关性,分析其对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5月至2023年5月医院收治的102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组,同期于医院体检的34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血清DAO、VIP、PCT水平。研究组接受肠切除术治疗,依据术中肠管缺损情况分为轻损伤者(60例)、重损伤者(42例),比较其入院时、术后1 d、术后3 d血清DAO、VIP、PCT水平。依据术后诊断将研究组患者分为单纯性肠梗阻(53例)、绞窄性肠梗阻(49例),比较其临床资料及入院时血清DAO、VIP、PCT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绞窄性肠梗阻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入院时血清DAO、VIP、PCT水平对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DAO、VIP、PC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术后1 d、术后3 d肠管重损伤者血清DAO、VIP、PCT水平高于轻损伤者,且随着术后时间延长各血清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绞窄性肠梗阻者入院时血清DAO、VIP、PCT水平高于单纯性肠梗阻者(P<0.05);腹部手术史及入院时血清DAO、VIP、PCT水平为绞窄性肠梗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入院时血清DAO、VIP、PCT水平联合检测绞窄性肠梗阻的AUC大于任意两项指标联合检测,且大于单项指标检测(P<0.05)。结论急性肠梗阻患者血清DAO、VIP、PCT水平升高,联合检测其水平对绞窄性肠梗阻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并可能作为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二胺氧化酶 血管活肠肽 降钙素原 绞窄性肠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平扫对绞窄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3
作者 吴平 谢雪芬 +1 位作者 刘向东 许亚春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8期814-816,共3页
目的:探讨CT平扫在诊断绞窄性肠梗阻的价值。方法:对34例经手术证实的绞窄性肠梗阻的平扫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肠壁增厚水肿、靶征、腹水、肠系膜水肿、漩涡征和鸟嘴征是诊断绞窄性肠梗阻的可靠征象,肠壁增厚失去分层改变、局限... 目的:探讨CT平扫在诊断绞窄性肠梗阻的价值。方法:对34例经手术证实的绞窄性肠梗阻的平扫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肠壁增厚水肿、靶征、腹水、肠系膜水肿、漩涡征和鸟嘴征是诊断绞窄性肠梗阻的可靠征象,肠壁增厚失去分层改变、局限性肠壁密度增高、腹水或肠液密度增高及肠壁、门脉积气则高度提示肠壁坏死。结论:CT平扫能快速有效地诊断绞窄性肠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绞窄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的测定在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4
作者 林琳 徐飞鹏 +5 位作者 黄解元 许庆文 刘春安 黄哲 周才进 王玮尉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6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的测定在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1在手术治疗前2 h采集血液标本测定48例单纯性肠梗阻(单纯性肠梗阻组)和36例绞窄性肠梗阻(绞... 目的探讨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的测定在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1在手术治疗前2 h采集血液标本测定48例单纯性肠梗阻(单纯性肠梗阻组)和36例绞窄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组)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对照50例健康成年(正常对照组)的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2比较在绞窄性肠梗阻组中15例未发生肠坏死者与48例(单纯性肠梗阻组)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同时比较在绞窄性肠梗阻组中经手术证实的21例肠坏死者与15例未发生肠坏死者的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应用相关性分析研究绞窄性肠梗阻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三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单纯性肠梗阻组的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无明显升高(P>0.05)。绞窄性肠梗阻组的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及单纯性肠梗阻组明显升高(P<0.001)。2在绞窄性肠梗阻组中无肠坏死者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单纯性肠梗阻组)(分别为P<0.05,P<0.001,P<0.001)。3在绞窄性肠梗阻组中已有肠坏死者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无肠坏死者(分别为P<0.005,P<0.001,P<0.05)。4绞窄性肠梗阻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三个血清学指标之间相互呈正相关(分别为:r=0.8211,r=0.8546,r=0.6497;均P<0.001)。结论肠梗阻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的测定值不仅可以对肠绞窄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还可以用来判断肠绞窄损伤的程度,而三者的综合测定则对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酸激酶 C-反应蛋白 D-二聚体 绞窄性肠梗阻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与绞窄性肠梗阻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许炳华 吕国强 沈晓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8-79,共2页
回顾性分析56例肠梗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和肠绞窄、肠坏死的关系。发现绞窄性肠梗阻SIRS阳性率为80.8%(21/26),而单纯性肠梗阻SIRS阳性率为20.0%(6/30),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SIRS阳性患者中... 回顾性分析56例肠梗阻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和肠绞窄、肠坏死的关系。发现绞窄性肠梗阻SIRS阳性率为80.8%(21/26),而单纯性肠梗阻SIRS阳性率为20.0%(6/30),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SIRS阳性患者中出现肠坏死81.4%(22/27),SIRS阴性患者出现肠坏死6.9%(2/29),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认为SIRS能够提示肠梗阻出现肠绞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综合征 绞窄性肠梗阻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绞窄性肠梗阻误诊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例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秀江 张丽欣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2期68-68,共1页
关键词 绞窄性肠梗阻 误诊 出血坏死胰腺炎 病例 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嵌顿绞窄性腹股沟疝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轩 赵占吉 +1 位作者 黄忠明 范筱勇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7期1036-1037,共2页
腹股沟嵌顿疝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疝内容物长时间嵌顿易发生绞窄性坏死,因此明确诊断后应急诊手术治疗。作者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对本院31例嵌顿、绞窄性腹股沟疝患者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报告如下。
关键词 嵌顿绞窄性腹股沟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 应用 腹股沟嵌顿疝 外科急腹症 疝内容物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检查在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林琳 许庆文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期33-34,48,共3页
关于绞窄性肠梗阻的判断,目前仍然停留于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血常规、腹部X线平片以及医生的经验结合。早期发现肠梗阻是否已发生绞窄尤为困难,肠管一旦发生绞窄,出现肠坏死的可能性大,死亡率高,CT对肠梗阻治疗上价格昂贵、操作繁琐,... 关于绞窄性肠梗阻的判断,目前仍然停留于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血常规、腹部X线平片以及医生的经验结合。早期发现肠梗阻是否已发生绞窄尤为困难,肠管一旦发生绞窄,出现肠坏死的可能性大,死亡率高,CT对肠梗阻治疗上价格昂贵、操作繁琐,不适应急腹症早期诊断的需要,而实验室检查则有简便、快捷、实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窄性肠梗阻 早期诊断 实验室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窄性肠梗阻判断手术时机的临床可靠指标 被引量:4
9
作者 赵永奎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9期105-106,共2页
目的深入探讨绞窄性肠梗阻判断手术时机的有效指标。方法 100例绞窄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绞窄性肠梗阻组,100例急性非绞窄性肠梗阻患者作为急性非绞窄性肠梗阻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绞窄性肠梗阻组患者治愈率为93.00%、并... 目的深入探讨绞窄性肠梗阻判断手术时机的有效指标。方法 100例绞窄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绞窄性肠梗阻组,100例急性非绞窄性肠梗阻患者作为急性非绞窄性肠梗阻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绞窄性肠梗阻组患者治愈率为93.00%、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与急性非绞窄性肠梗阻组患者的95.00%、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绞窄性肠梗阻组患者休克、CT检查肠管血运异常、D-二聚体〉0.3 mg/L、C反应蛋白〉15 mg/L、白细胞计数(WBC)≥15×10~9/L、腹腔穿刺为暗红色不凝液体、腹胀腹痛加重、脉搏〉100次/min、体温〉38℃或〈36℃所占比例明显高于急性非绞窄性肠梗阻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如果肠梗阻患者符合相关指标两项或以上,则提示患者为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性比较大,应考虑进行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窄性肠梗阻 指标 手术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股沟绞窄性疝手术治疗体会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志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8期118-118,共1页
目的探讨腹股沟绞窄性疝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术中切除坏死肠段,端端吻合;采用传统的巴西尼氏法(Bassini)加强后壁,术后给于抗感染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较好,伤口甲级愈合,住院时间为7~9d。结论对于腹股沟绞窄性疝,术中切除坏死... 目的探讨腹股沟绞窄性疝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术中切除坏死肠段,端端吻合;采用传统的巴西尼氏法(Bassini)加强后壁,术后给于抗感染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较好,伤口甲级愈合,住院时间为7~9d。结论对于腹股沟绞窄性疝,术中切除坏死肠段,端端吻合;采用传统的巴西尼氏法(Bassini)加强后壁,术后给于抗感染治疗。效果好,手术简单,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是目前治疗腹股沟绞窄性疝很好的方法,比较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绞窄性 坏死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为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胃术后绞窄性内疝1例分析
11
作者 陈海山 郑文棋 黄志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4期194-195,共2页
1临床资料 1.1病史患者,女36岁,因“上腹痛伴恶心、呕吐1d”入院。入院前1d出现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钝痛,且进行性加剧,可放射至腰背部,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数次,不含血性物及胆汁,无畏冷、发热、排血便。门诊查血淀粉酶:59... 1临床资料 1.1病史患者,女36岁,因“上腹痛伴恶心、呕吐1d”入院。入院前1d出现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钝痛,且进行性加剧,可放射至腰背部,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数次,不含血性物及胆汁,无畏冷、发热、排血便。门诊查血淀粉酶:596.7IU/L,拟“急性胰腺炎”收住院。既往3周前因“胃癌并出血”,在外院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并于3d前结束第一周期化疗,化疗期间无明显不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胰腺炎 绞窄性 胃术后 胃大部分切除术 内疝 误诊 化疗期间 上腹部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功抢救绞窄性肠梗阻心跳骤停1例
12
作者 胡耀儒 范俊柏 +2 位作者 马平 陈丽 张玲 《临床医药实践》 2007年第7期636-636,共1页
关键词 绞窄性肠梗阻 心跳骤停 抢救 控制呼吸 剖腹探查术 心电监护仪 血氧饱和度 术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窄性肠梗阻后肝内NF-κB活性变化及其在肝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13
作者 张新伟 王坤 桑敬伟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1年第6期429-434,共6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кB)及其下游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绞窄性肠梗阻致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绞窄性肠梗阻模型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对照组)。各组再随机分为4个亚组,每个亚组12只,分别于...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кB)及其下游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绞窄性肠梗阻致急性肝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绞窄性肠梗阻模型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对照组)。各组再随机分为4个亚组,每个亚组12只,分别于造模完成后6 h、12 h、24 h、48 h 4个时点处死,留取肝组织,采血1~2 mL。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组肝内NF-кB活性及TNF-α蛋白含量,并测定血清ALT、AST水平。结果:模型组血清ALT、AST在造模完成后随时间逐渐升高,于24 h达高峰,与对照组相比,各时点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肝内NF-кB活性在造模完成后随时间逐渐升高,于12 h达高峰;同时TNF-α蛋白含量也随时间逐渐升高,于24 h达高峰。与对照组相比,除6 h组外,其余各时点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绞窄性肠梗阻发生后可致急性肝损伤,其损伤程度随时间逐渐加重;NF-κB在绞窄性肠梗阻的肝组织中被激活,并可增加TNF-α的转录表达,共同参与肝组织损伤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窄性肠梗阻 核因子-КB 肿瘤坏死因子-α 肝损伤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瘤合并输卵管绞窄性坏死
14
作者 王晓红 胡光春 《临床误诊误治》 2003年第6期472-472,共1页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输卵管绞窄性坏死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肌酸激酶、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测定在诊断绞窄性肠梗阻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苏云福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5期22-23,共2页
目的 :探讨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和D-二聚体(D-dimer)水平测定在诊断绞窄性肠梗阻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近几年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单纯性肠梗阻患者、30例绞窄性肠梗阻患者... 目的 :探讨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和D-二聚体(D-dimer)水平测定在诊断绞窄性肠梗阻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近几年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36例单纯性肠梗阻患者、30例绞窄性肠梗阻患者及在该院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CK、CRP、D-dimer检测,分析各类研究对象检测的结果。结果 :单纯性肠梗阻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研究对象的CK、CRP、D-dimer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绞榨性肠梗阻组患者CK、CRP、D-dimer的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研究对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绞榨性肠梗阻组患者CK、CRP、D-dimer的水平高于单纯性肠梗阻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绞窄性肠梗阻患者血清CK、CRP、D-dimer的水平会明显上升。血清CK、CRP、D-dimer的水平可作为诊断绞窄性肠梗阻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酸激酶 D-二聚体水平 C-反应蛋白 绞窄性肠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育环腹腔移位致绞窄性末段回肠梗阻一例报道
16
作者 樊奇 熊德海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2期386-386,共1页
本院2015年8月收治节育环腹腔移位致绞窄性末段回肠梗阻1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2岁,因腹痛腹胀15h,加重伴便血8h于2015年8月14日入院。患者入院15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胀,伴呕吐,遂至当地卫生院治疗,症状缓解不... 本院2015年8月收治节育环腹腔移位致绞窄性末段回肠梗阻1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2岁,因腹痛腹胀15h,加重伴便血8h于2015年8月14日入院。患者入院15h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胀,伴呕吐,遂至当地卫生院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入院8h前,患者解“酱油色”大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育环腹腔移位 回肠梗阻 绞窄性 临床资料 症状缓解 患者 入院 卫生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窄性肠梗阻的螺旋CT征象分析
17
作者 黄日升 陈向荣 +2 位作者 陈杰云 杨子江 麻海龙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33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绞窄性肠梗阻的多层螺旋CT征象。方法:收治绞窄性肠梗阻患者32例,回顾性分析其CT影像资料。结果:肠系膜血管栓塞5例;肠腔扩张、积气、积液28例,肠壁积气、门静脉积气3例,漩涡征9例,缆绳征17例,肠壁增厚22例,肠壁密度改变18例,... 目的:探讨绞窄性肠梗阻的多层螺旋CT征象。方法:收治绞窄性肠梗阻患者32例,回顾性分析其CT影像资料。结果:肠系膜血管栓塞5例;肠腔扩张、积气、积液28例,肠壁积气、门静脉积气3例,漩涡征9例,缆绳征17例,肠壁增厚22例,肠壁密度改变18例,肠壁异常强化9例,肠系膜模糊、积液8例,腹水12例。结论:多层螺旋CT能较好地显示绞窄性肠梗阻的征象,对绞窄性肠梗阻的术前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窄性肠梗阻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在治疗绞窄性肠梗阻中应用
18
作者 梁云鹏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第8期100-100,102,共2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在治疗与诊断绞窄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采取治疗前,对62例肠梗阻患者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的测定,其中47例患者为单纯性肠梗阻,15例患者为绞窄性肠梗阻,同时收集120例健康成年人的C-反应蛋白的测定值与其进行对...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在治疗与诊断绞窄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采取治疗前,对62例肠梗阻患者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的测定,其中47例患者为单纯性肠梗阻,15例患者为绞窄性肠梗阻,同时收集120例健康成年人的C-反应蛋白的测定值与其进行对照,另外,对绞窄性肠梗阻肠坏死患者和未发生肠坏死患者的C-反应蛋白进行对比值。结果绞窄性肠梗阻患者的C-反应蛋白值明显高于单纯性肠梗阻患者的C-反应蛋白值(P<0.01),在绞窄性肠梗阻患者中已发生肠坏死患者的C-反应蛋白值高于未发生肠坏死患者(P<0.01)。结论测定肠梗阻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可以辅助诊断是否发生绞窄以及坏死,进行指导后续的治疗方案,对临床上的治疗起着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窄性肠梗阻 C-反应蛋白 诊断价值 单纯肠梗阻 肠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绞窄性腹股沟疝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袁远程 曾秀芳 +2 位作者 吴天明 谢华 周金荣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12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绞窄性腹股沟疝中一期修补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的聚丙烯锥形充填物及成型补片对25例绞窄性腹股沟疝病人施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25例均治愈出院.术后无痛/微痛、恢复快,住院... 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绞窄性腹股沟疝中一期修补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的聚丙烯锥形充填物及成型补片对25例绞窄性腹股沟疝病人施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结果25例均治愈出院.术后无痛/微痛、恢复快,住院时间为6~12d,全部病人随访6~2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在肠管无穿孔,术野污染不严重的情况下,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绞窄性腹股沟疝可作一期修补,效果满意,而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斜 绞窄性 无张力 疝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大量尿潴留误诊为绞窄性肠梗阻1例报道
20
作者 沈文律 《罕少疾病杂志》 2000年第3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尿潴留 绞窄性肠梗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