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56篇文章
< 1 2 2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酸杆菌来源细胞外囊泡或能抑制结肠癌
1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25年第1期118-118,共1页
据张健波[Cell Biol Toxicol,2024-70(1):66-66.]报道,植物乳杆菌来源的细胞外囊泡(LEV)通过下调SIRT5促进P53琥珀酰化修饰,抑制肠上皮细胞异常增殖和糖酵解重编程,从而抑制结肠肿瘤形成,且SIRT5和P53琥珀酰化蛋白表达与结肠癌患者预后... 据张健波[Cell Biol Toxicol,2024-70(1):66-66.]报道,植物乳杆菌来源的细胞外囊泡(LEV)通过下调SIRT5促进P53琥珀酰化修饰,抑制肠上皮细胞异常增殖和糖酵解重编程,从而抑制结肠肿瘤形成,且SIRT5和P53琥珀酰化蛋白表达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相关。结直肠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隐匿,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治疗棘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患者 异常增殖 P53 肠肿瘤 肠上皮细胞 糖酵解 肠癌 乳酸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仁油联合5-FU对结肠癌HCT-116细胞株增殖、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韬 费建东 +1 位作者 聂双发 李磊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分析薏苡仁油联合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对结肠癌HCT-116细胞株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dium,MTT)法测定不同浓度薏苡仁油、5-FU以及薏苡仁油+5-FU对人结肠癌HCT... 目的:分析薏苡仁油联合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对结肠癌HCT-116细胞株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dium,MTT)法测定不同浓度薏苡仁油、5-FU以及薏苡仁油+5-FU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株的生长抑制效应;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生存蛋白(Survivin)mRNA表达水平。结果:薏苡仁油、5-FU、5-FU+薏苡仁油均对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产生一定抑制作用,且薏苡仁油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细胞增殖抑制率越高,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薏苡仁油组及5-FU组相比,5-FU+薏苡仁油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薏苡仁油组、5-FU组、5-FU+薏苡仁油组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薏苡仁油浓度越高,细胞凋亡率也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FU+薏苡仁油组细胞凋亡率高于5-FU组及薏苡仁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薏苡仁油组Survivin mRNA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FU组Survivin mRNA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FU+薏苡仁油组Survivin mRNA表达较5-FU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薏苡仁油能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与5-FU联合应用能发挥药物协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Survivin 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增殖 凋亡 薏苡仁油 5-氟尿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结肠癌患者生活质量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宁 王科润 张春红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对结肠癌患者生活质量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80例,根据护理方案进行分组,对照组46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34例患者采用FTS理念实施护理干预。... 目的探究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对结肠癌患者生活质量及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80例,根据护理方案进行分组,对照组46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34例患者采用FTS理念实施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疼痛程度以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进流食时间、进半流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术后6 h、12 h、24 h、48 h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F-36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FTS理念实施的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结肠癌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S理念 结肠癌 生活质量 胃肠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疗效及对胃肠道功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夏连钱 孙陆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4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在结肠癌的治疗中采用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8例结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手... 目的探讨在结肠癌的治疗中采用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8例结肠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淋巴结清扫数量、血清炎性指标、血清应激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87.63±6.24)ml、术后引流量(24.32±2.05)ml较对照组的(122.25±9.52)、(30.23±2.63)ml少,手术时间(136.15±7.16)min、术后排气时间(3.14±0.26)d、肠鸣音恢复时间(2.34±0.43)d、恢复饮食时间(68.74±4.23)h、住院时间(10.42±1.16)d均较对照组的(141.05±8.75)min、(4.25±0.55)d、(3.58±0.75)d、(87.36±5.52)h、(15.27±1.44)d短(P<0.05)。两组肿瘤分期Ⅰ、Ⅱ期淋巴结清扫数量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肿瘤分期Ⅲ期淋巴结清扫数量、阳性淋巴结清扫数量、左半结肠淋巴结清扫数量、右半结肠淋巴结清扫数量分别为(25.11±2.02)、(21.06±2.14)、(18.87±1.42)、(24.23±2.14)个,均多于对照组的(17.58±1.36)、(12.25±1.23)、(16.25±1.26)、(18.54±1.52)个(P<0.05)。术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6(IL-6)为(28.85±2.12)pg/ml,C反应蛋白(CRP)为(12.36±1.42)mg/L;研究组IL-6为(17.96±1.63)pg/ml,CRP为(8.64±1.15)mg/L,研究组IL-6、CRP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对照组肾上腺素为(99.87±7.58)pg/ml,去甲肾上腺素为(176.52±9.36)pg/ml,皮质醇为(24.63±2.14)pg/ml;研究组肾上腺素为(64.25±4.31)pg/ml,去甲肾上腺素为(87.56±5.15)pg/ml,皮质醇为(13.54±1.63)pg/ml,两组较术前均有所升高,而研究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均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90%)较对照组(31.03%)低(P<0.05)。结论在结肠癌治疗中采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可提高淋巴结清扫数量,缩短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改善血清炎性指标水平,减少应激反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利于术后机体的康复,建议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 淋巴清扫数量 胃肠道功能 血清指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赋能理论的多维护理对腹腔镜结肠癌术后患者应激反应及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威 宋国娥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8期3439-3443,共5页
目的分析基于赋能理论的多维护理对腹腔镜结肠癌术后患者应激反应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3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88例腹腔镜结肠癌术后患者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基于... 目的分析基于赋能理论的多维护理对腹腔镜结肠癌术后患者应激反应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3月至2022年12月河南省中医院收治的88例腹腔镜结肠癌术后患者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基于赋能理论的多维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应激反应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皮质醇(Cor)]、康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术后两组IL-6、TNF-α、Cor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IL-6、TNF-α、Co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门通气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总时长和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个月两组生活质量总得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54%比18.18%)(P<0.05)。结论基于赋能理论的多维度护理能有效减轻腹腔镜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加快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能理论 多维护理 结肠癌 应激反应 术后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夜间血压与结肠癌患者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关系
6
作者 马剑锋 黑涛 +1 位作者 赵正国 杨伟龙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4期45-51,共7页
目的探讨术前夜间血压和结肠癌患者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3年3月于该院行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174例结肠癌患者。将术前夜间血压下降率≥0%的患者作为下降组,例数为92例;将术前... 目的探讨术前夜间血压和结肠癌患者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3年3月于该院行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的174例结肠癌患者。将术前夜间血压下降率≥0%的患者作为下降组,例数为92例;将术前夜间血压下降率<0%的患者作为上升组,例数为82例。分别收集患者在入室时、手术开始即刻、手术开始至30 min后、手术开始至60 min后、手术开始至120 min后和手术完成时的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患者住院期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术前,下降组糖尿病发生率与左心室质量指数明显低于上升组(P<0.05);术前24 h动态血压参数中,两组患者术前夜间舒张压与夜间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MAP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开始后各时间点MAP明显低于入室时(P<0.05);下降组术后住院时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为10.87%,明显低于升高组的31.7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夜间血压上升为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夜间血压上升为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微创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血压 结肠癌 腹腔镜微创全肠系膜切除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的个体化营养支持在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7
作者 黄咏梅 陈玲 刘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6期113-115,12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的个体化营养支持用于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0月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40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00例。所有患者接... 目的探讨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的个体化营养支持用于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0月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400例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00例。所有患者接受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围手术期接受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个体化营养支持,观察组接受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的个体化营养支持。两组患者均护理至出院。记录患者干预前后营养状况[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水平],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PA、Al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PA、Alb水平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型的个体化营养支持能够确保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的营养状态,为身体恢复创造更好的营养条件,避免术后营养状态的持续下降,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根治术 个体化营养支持 三维质量构模型 围手术期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头侧-中央混合入路的可行性分析
8
作者 王培民 张斌 曾庆午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3510-3513,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头侧-中央混合入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9年2月至2023年1月择期接受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80例,按照入路方式分为中央入路组(CW组)及头侧-中央混合入路组(HCMW...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头侧-中央混合入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于2019年2月至2023年1月择期接受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80例,按照入路方式分为中央入路组(CW组)及头侧-中央混合入路组(HCMW组),其中CW组85例,HCMW组95例。对比两组术中情况、术后情况、根治术完成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中转开腹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MW组手术时间短于CW组,术时出血量少于CW组,输血率低于CW组(P<0.05)。两组术后情况、根治术质量、手术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头侧-中央混合入路具有可行性,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基础上不增加并发症风险,并且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时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头侧-中央混合入路 中央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黄芪苦参配伍治疗结肠癌的作用机制
9
作者 董晓茜 郑迪 +2 位作者 邱兆丹 马进 陈贺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7期16-18,I0001-I0003,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芪苦参药对配伍治疗结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中药系统药理学据库分析平台(TCMSP)筛选黄芪、苦参的所有活性成分;通过TCGA、GeneCards、OMIM得到结肠癌靶点基因;然后利用Cytoscape3.8.2等软件...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芪苦参药对配伍治疗结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中药系统药理学据库分析平台(TCMSP)筛选黄芪、苦参的所有活性成分;通过TCGA、GeneCards、OMIM得到结肠癌靶点基因;然后利用Cytoscape3.8.2等软件,建立“药-效物质-靶标”模型。利用PPI进行蛋白质交互作用的网络图谱;使用ClusterProfiler对靶点基因进行进一步GO、KEGG分析。对筛选出的黄芪和苦参的关键活性成分和主要靶点利用AutoDock Vina(1.1.2)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生信分析,共筛选获得37个活性成分,167个药物治疗结肠癌的交互靶点基因,2616条GO条目;将涉及的排位前20的主要信号通路作图。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IL6、TNF、TP53、AKT1、IL1B靶点之间有较好的结合力。结论初步揭示了黄芪、苦参药对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为其治疗结肠癌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苦参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结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治疗体会
10
作者 傅元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2期44-46,共3页
目的 分析老年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27例老年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和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患者全部接受手术治疗,术前存在合并症患者17例,接受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15例,... 目的 分析老年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27例老年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和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例患者全部接受手术治疗,术前存在合并症患者17例,接受一期切除吻合术治疗15例,接受肿瘤切除近端肠管造口远端关闭二期吻合术治疗6例,接受回肠横结肠吻合术治疗2例,接受单纯结肠造瘘术治疗4例;手术治疗后12例(44.4%)患者发生并发症,1例患者死亡,由于肠穿孔、腹腔感染合并中毒性休克,最终多器官功能衰竭引发死亡,剩余患者全部痊愈出院。27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94.0±38.8)min,平均出血量为(185.4±71.5)ml,平均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4±0.6)d,平均住院时间为(11.2±1.5)d。结论 临床中对于老年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需要依照老年患者的全身情况和病情谨慎选择手术方案,加强围手术期的相应处理工作,从而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最大化保障老年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急性肠梗阻 手术治疗 并发症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联合SHMT2、Prox-1检测在结肠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11
作者 杨松 蒋远建 刘维平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58-1162,共5页
目的 分析超声内镜联合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2(SHMT2)、同源盒蛋白1(Prox-1)检测在结肠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贵州省人民医院120例因疑似结肠癌症状或体征到院检查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活组织检查(活检)结... 目的 分析超声内镜联合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2(SHMT2)、同源盒蛋白1(Prox-1)检测在结肠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贵州省人民医院120例因疑似结肠癌症状或体征到院检查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活组织检查(活检)结果分为良性组37例、恶性组83例。超声内镜下检查病变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病理组织的SHMT2、Prox-1表达;比较临床特征下的SHMT2、Prox-1表达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结肠癌的因素;Kappa检验分析超声内镜、SHMT2、Prox-1、联合指标诊断与活检诊断的一致性;ROC曲线分析超声内镜、SHMT2、Prox-1、联合指标诊断的价值。结果恶性组组织中SHMT2、Prox-1阳性表达的比例高于良性组(83.13%vs 24.32%、80.72%vs 18.92%,P<0.05),SHMT2、Prox-1阴性表达的比例低于良性组(16.87%vs 75.68%、19.28%vs 81.08%,P<0.05)。恶性组中,SHMT2、Prox-1在肿瘤最大径≥3 cm(69.57%vs 35.17%、74.63%vs 18.75%)、Ⅲ+Ⅳ期(63.77%vs 50.00%、67.16%vs 37.50%)、远处转移(71.01%vs 28.57%、73.13%vs25.00%)、深层浸润(53.62%vs 21.43%、56.72%vs 12.50%)、低分化组织下的阳性比例(63.77%vs 21.43%、62.69%vs 31.25%)高于阴性比例(P<0.05)。Ⅲ+Ⅳ期、远处转移、深层浸润、SHMT2阳性、Prox-1阳性为结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超声内镜、SHMT2、Prox-1在诊断结肠癌方面与活检有中等一致性(P<0.05),联合指标诊断与活检的一致性略高于超声内镜、SHMT2、Prox-1诊断。联合指标诊断恶性结肠癌的特异度、准确度、AUC高于单一指标诊断(P<0.05)。结论 结肠癌组织中SHMT2、Prox-1强烈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的不良病理特征相关,结合超声内镜、SHMT2、Prox-1可提高结肠癌诊断的特异度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诊断 超声内镜 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2 同源盒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分析
12
作者 厉文斌 郑召同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8期20-22,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11月日照市五莲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研究... 目的:分析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2年11月日照市五莲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研究组实施腹腔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炎性指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术前,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周,两组TNF-α、CRP、IL-6水平高于术前,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效果显著,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炎性反应,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癌 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 开腹结肠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助腹腔镜与全腹腔镜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的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石刚 董明 +2 位作者 宋纯 周建平 任宇鹏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与全腹腔镜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对比分析两种术式的优劣,为术式选择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316例右半结肠癌患者分别采用手助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手助腹腔镜组,n=167)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全腹...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与全腹腔镜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对比分析两种术式的优劣,为术式选择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316例右半结肠癌患者分别采用手助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手助腹腔镜组,n=167)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全腹腔镜组,n=149)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分析指标包括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级别、术后引流量、切口美容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比率等。结果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手助腹腔镜组明显低于全腹腔镜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手助腹腔镜组高于全腹腔镜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发症比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疼痛级别手助腹腔镜组高于全腹腔镜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切口美容评分全腹腔镜组高于手助腹腔镜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手助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在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等方面具有优势,切口美容评分、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优于手助腹腔镜术式,对于操作熟练的术者,可优先选用全腹腔镜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半结肠癌 腹腔镜手术 手助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脾安肠方对裸鼠结肠癌肝转移灶miR-34a-5p、Notch1/NF-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玉坤 孙适然 +1 位作者 张津铖 程志强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407-413,共7页
目的探讨调脾安肠方对裸鼠结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is,CLM)灶组织中MicroRNA-34a-5p(miR-34a-5p)及其靶基因Notch1/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雄性Balb/c裸鼠... 目的探讨调脾安肠方对裸鼠结肠癌肝转移(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is,CLM)灶组织中MicroRNA-34a-5p(miR-34a-5p)及其靶基因Notch1/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雄性Balb/c裸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每组10只。脾脏原位注射HCT-116人结肠癌细胞(细胞数约为1×107个/mL)法构建CLM模型。中药组在CLM造模完成2周后开始调脾安肠方(2 g/mL,每日0.2 mL)灌胃2周,空白组和模型组同期予等体积0.9%生理盐水灌胃。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肝转移灶病理组织形态;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肝转移灶Notch1、NF-κB p65蛋白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肝转移灶miR-34a-5p及Notch1、NF-κB p65 mRN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裸鼠镜下病理转移灶面积明显减小,核分裂像减少,提示调脾安肠方抑制了结直肠癌细胞在肝脏的定植和迁移。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肝转移灶中miR-34a-5p含量显著降低(P<0.01),Notch1、NF-κB p65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Notch1、NF-κB p65的mRNA表达显著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Notch1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P<0.05),NF-κB p65的mRNA表达显著降低(P<0.01)。miR-34a-5p与Notch1 mRNA在结肠癌肝转移灶组织中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2)=0.8845,P<0.05),Notch1与NF-κB p65在结肠癌肝转移灶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2)=0.9291,P<0.01)。结论中药复方调脾安肠方能抑制裸鼠结肠癌肝转移灶形成,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抑癌基因miR-34a-5p靶向负性调节Notch1/NF-κB通路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肝转移 中药复方 调脾安肠方 MIR-34A NOTCH1 核转录因子-κB p65 药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管贝壳杉素A通过PI3K/AKT/mTOR通路抑制结肠癌细胞活性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悦予 冯霞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42-49,共8页
目的探讨长管贝壳杉素A(longikaurin A,LK-A)对结肠癌细胞的抗肿瘤效应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结肠癌HCT116、HT-29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给予二甲亚砜溶剂,实验组给予不同浓度LK-A干预,采用CCK-8法评价细胞增殖能力,... 目的探讨长管贝壳杉素A(longikaurin A,LK-A)对结肠癌细胞的抗肿瘤效应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将结肠癌HCT116、HT-29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给予二甲亚砜溶剂,实验组给予不同浓度LK-A干预,采用CCK-8法评价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情况,以及裸鼠皮下移植瘤实验评价LK-A抑瘤效应,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I3K/AKT/mTOR通路蛋白的变化。结果低浓度的LK-A对结肠癌细胞具有显著生长抑制和促进凋亡的作用。LK-A干预HCT116和HT-29细胞24 h的半抑制浓度(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2.18μmol/L和1.42μmol/L,48 h的IC50分别为0.88μmol/L和0.72μmol/L。在HCT116细胞中,2或4μmol/L LK-A干预24 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7.36±2.05)%和(34.75±7.01)%,高于对照组(6.60±1.10)%(P<0.05);而在HT-29细胞中分别为(15.47±1.65)%和(26.30±2.25)%,高于对照组(4.69±0.91)%(P<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分析显示,随着LK-A浓度增加,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rylated phosphatidylinositol-3 kinase,p-PI3K),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serine-threonine kinase,p-AKT)和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hosphorylated mammalian target ofrapamycin,p-mTOR)表达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添加AKT激活剂SC79后,LK-A对HCT116和HT-29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能力明显下降。裸鼠实验结果提示LK-A具有明显的体内抑瘤作用。结论LK-A能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和促进其凋亡发生,其作用机制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管贝壳杉素A 结肠癌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伊立替康致结肠癌患者急性肝损伤的药学监护
16
作者 林彦馨 刘艳辉 +2 位作者 董婧 姚佳晨 李文艳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6期693-696,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肿瘤患者肝损伤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结肠癌患者使用伊立替康致急性肝损伤的治疗过程,对导致患者急性肝损伤原因进行分析,通过RUCAM因果关系评估量表评估药物与肝...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肿瘤患者肝损伤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结肠癌患者使用伊立替康致急性肝损伤的治疗过程,对导致患者急性肝损伤原因进行分析,通过RUCAM因果关系评估量表评估药物与肝损伤因果关系,调整保肝药物治疗方案。结果临床药师通过分析患者急性肝损伤与疾病和药物的相关性,及时为临床提供了保肝药物治疗方案的优化建议,对患者用药进行药学监护,经治疗患者肝功能有明显好转。结论临床药师对肿瘤化疗患者进行密切药学监护,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优化药物治疗效果,提升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立替康 肝损伤 结肠癌 药品不良反应 药学监护 临床药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查房结合营养日记在结肠癌术后患者饮食过渡中应用的效果研究
17
作者 王蕊 金鲜珍 +1 位作者 廖春艳 乔莉娜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24年第1期119-124,共6页
目的探究医护一体化查房结合营养日记在结肠癌术后患者饮食过渡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10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探究医护一体化查房结合营养日记在结肠癌术后患者饮食过渡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10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查房和护理以进行饮食指导,试验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查房模式并结合营养日记指导患者术后饮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清白蛋白水平,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分,营养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以及手术部位和手术方式等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缩短(P<0.05),腹胀发生率降低(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恢复较快(P<0.05),并且具有较好的饮食依从性和较高的护理满意度(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查房结合营养日记有利于促进结肠癌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饮食健康行为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 营养日记 结肠癌 术后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7靶向调控KLF4对结肠癌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18
作者 常云丽 胥明 +3 位作者 陈国裕 汤杰 陈玲玲 季洁如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7(miR-7)靶向调控Krüppe样因子4(KLF4)对结肠癌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体外传代培养结肠癌干细胞。取传15代、对数生长期、生长状态良好的结肠癌干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NC mimics组、miR-7 mimics组,NC...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7(miR-7)靶向调控Krüppe样因子4(KLF4)对结肠癌干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体外传代培养结肠癌干细胞。取传15代、对数生长期、生长状态良好的结肠癌干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NC mimics组、miR-7 mimics组,NC mimics组和miR-7 mimics组分别转染空载质粒、miR-7 mimics质粒,对照组不予转染。采用RT-qPCR法验证转染效率。收集各组转染48 h结肠癌干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采用改良Boyden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通过TargetScan在线网站预测miR-7与KLF4的结合位点,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7对KLF4的靶向调控作用。收集各组转染48 h结肠癌干细胞,分别采用RT-qPCR法、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KLF4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miR-7 mimics组miR-7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和NC mimics组(P均<0.05),而对照组与NC mimic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7 mimics组细胞存活率、细胞迁移率、穿膜细胞数均低于NC mimics组和对照组,细胞凋亡率高于NC mimics组和对照组(P均<0.05);NC mimics组与对照组细胞存活率、细胞迁移率、穿膜细胞数、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TargetScan在线网站预测,KLF4基因的3′非翻译区存在miR-7的结合位点;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7对KLF4存在靶向调控作用。miR-7 mimics组KLF4mRNA与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NC mimics组和对照组(P均<0.05),而NC mimics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iR-7可通过靶向下调KLF4表达而抑制结肠癌干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微小核糖核酸7 Krüppe样因子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RNA测序技术分析结肠腺瘤转变为结肠癌的关键基因
19
作者 边杰 王涛 +4 位作者 叶长春 高根旺 麻春宏 孙学军 孙祺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4期286-291,共6页
目的:通过RNA测序技术分析比较正常结肠组织、结肠腺瘤及癌组织中基因表达谱的差异,识别从结肠腺瘤发展为结肠癌过程中的关键基因,并探究其潜在机制。方法:对同一患者的正常结肠组织、腺瘤及癌组织进行RNA测序分析,识别在结肠癌中显著... 目的:通过RNA测序技术分析比较正常结肠组织、结肠腺瘤及癌组织中基因表达谱的差异,识别从结肠腺瘤发展为结肠癌过程中的关键基因,并探究其潜在机制。方法:对同一患者的正常结肠组织、腺瘤及癌组织进行RNA测序分析,识别在结肠癌中显著表达、腺瘤组织中不显著表达的差异基因并进行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结果:在结肠癌中显著表达、腺瘤组织中不显著表达的差异基因有4307个,其中5个差异最大的基因是EPYC、LINC01614、MCEMP1、NOX4、CLEC5A。对这些基因进行GO和KEGG功能富集分析发现,主要富集于生物过程调节、细胞过程调节、蛋白质结合等生物学过程和癌症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等。结论:EPYC、LINC01614、MCEMP1、NOX4、CLEC5A等多个基因参与结肠腺瘤到结肠癌发展的过程,这些基因有望成为结直肠癌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肠腺瘤 RNA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结肠癌1例
20
作者 王姣 周海春 +1 位作者 张瑞方 丁玉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78-178,共1页
患儿女,13岁。因腹痛伴发热至当地医院,CT检查:十二指肠、回肠远端、升结肠肠壁增厚,肠系膜及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胰腺边缘模糊,盆腔大量积液。经治疗后患儿体温恢复正常,腹痛有所缓解。1周后再次出现腹痛,症状与之前相仿而来我院就... 患儿女,13岁。因腹痛伴发热至当地医院,CT检查:十二指肠、回肠远端、升结肠肠壁增厚,肠系膜及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胰腺边缘模糊,盆腔大量积液。经治疗后患儿体温恢复正常,腹痛有所缓解。1周后再次出现腹痛,症状与之前相仿而来我院就诊。拟“腹痛待查”收治入院,查体:浅表淋巴结可触及,颈部淋巴结大小约0.1 cm×0.1 cm,腋窝和腹股沟区淋巴结大小约0.5 cm×0.5 cm。右下腹可触及长约10 cm包块,边界不清,有轻压痛,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1.19×10^(9)/L,淋巴细胞12.8%,中性粒细胞6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结肠癌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