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经腹入路和经腹膜外入路在肾下极水平以上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
作者 谢学海 陈依然 +2 位作者 马永蔌 何志嵩 吴问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2-235,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入路和经腹膜外入路在肾下极水平以上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0月我科腹腔镜手术治疗69例肾下极水平以上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经腹入路,34例经腹膜外入路,...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入路和经腹膜外入路在肾下极水平以上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0月我科腹腔镜手术治疗69例肾下极水平以上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经腹入路,34例经腹膜外入路,对比2种入路术中、术后情况。结果联合脏器切除1例,为高分化脂肪肉瘤经腹膜外入路联合左肾上腺切除。2例因与周围器官及腹主动脉关系密切,中转开腹。经腹入路组手术时间(145. 2±71. 8) min,与经腹膜外入路组(116. 0±74. 7) min差异无显著性(t=1. 659,P=0. 102)。经腹入路组术中出血量中位数100(10,200) ml,经腹膜外入路组10(5,62. 5)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 454,P=0. 014)。经腹膜外入路组术后排气时间(1. 8±0. 6) d,明显短于经腹入路组(2. 3±0. 9) d(t=2. 686,P=0. 009);术后住院时间(4. 3±1. 5) d,明显短于经腹入路组(5. 3±2. 6) d(t=2. 017,P=0. 049)。术后乳糜漏1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85例随访2~72个月(中位数36. 5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腹腔镜经腹入路和经腹膜外入路应用于肾下极水平以上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经腹膜外入路 经腹入路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经腹膜外入路与开腹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前列腺癌效果、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生活质量比较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志坤 汤磊 +2 位作者 赵亚伟 马柳疆 马旺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0期105-108,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腹膜外入路与开腹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前列腺癌效果、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生活质量。方法收集2016年1~10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05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开腹组(n=45)和腹腔镜组...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腹膜外入路与开腹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前列腺癌效果、术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生活质量。方法收集2016年1~10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05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开腹组(n=45)和腹腔镜组(n=60)。开腹组行开腹前列腺癌根治术,腹腔镜组行腹腔镜下经腹膜外入路前列腺癌根治术。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评分评价症状严重程度和生活质量。比较手术情况、疗效相关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及生活质量。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CD4^+、CD4^+/CD8^+水平升高,CD8^+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患者反映生活质量的角色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躯体功能和认知功能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经腹膜外入路与开腹前列腺癌根治术均是前列腺癌的有效安全手术方式。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经腹膜外入路前列腺癌根治术对细胞免疫功能影响小,改善生活质量更明显。对于适宜腹腔镜经腹膜外入路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可优先选择此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经腹膜外入路前列腺癌根治术 开腹手术 前列腺癌 T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免疫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例经腹膜外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4
3
作者 葛慧芳 许小英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9期1285-1285,共1页
关键词 前列腺癌根治术 腹腔镜技术 经腹膜外 围术期护理 腹膜术式 术后肠梗阻 临床应用 腹腔镜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膜外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前列腺癌对患者胃肠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马柳疆 王秀琴 李前跃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0期123-124,共2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经腹膜外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前列腺癌对患者胃肠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收治的98例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9)与对照组(n=49)。分别采用经腹膜外入路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经腹膜外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前列腺癌对患者胃肠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近年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收治的98例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9)与对照组(n=49)。分别采用经腹膜外入路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毕至排气和排便的时间及其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和免疫球蛋白M(IgM)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术毕至排气和排便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IgA、IgG和IgM的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gA、IgG和IgM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经腹膜外入路腹腔镜手术能缩短其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保护其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腹膜外入路腹腔镜手术 前列腺癌 胃肠功能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手术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5
作者 宗寿伟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27期90-91,共2页
目的:探讨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手术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济阳区中医医院泌尿外科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50例进行临床分析。随机将50例前列腺癌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5例。对症治疗期间,... 目的:探讨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手术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济阳区中医医院泌尿外科2018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50例进行临床分析。随机将50例前列腺癌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试验组,各25例。对症治疗期间,对照组25例患者实施经腹腔途径实施腹腔镜手术;试验组25例患者实施经腹膜外途径实施腹腔镜手术。分别比较两组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并统计分析其手术相关指标、生活质量状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腹腔途径腹腔镜手术相比,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手术具有出血量少、手术用时短等特点,将其用于治疗前列腺癌,不仅能缩短导尿管的留置时间,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可以促进其康复及预后,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腹膜外途径 腹腔镜手术 经腹腔途径 前列腺癌 临床疗效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膜入路与腹膜外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3
6
作者 谷明霞 周传亚 张新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4期6442-6444,共3页
目的比较经腹膜入路与腹膜外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濮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门诊单双号分为A组(单号)和B组(双号),各38例。A组接受经腹膜入路手术,B组... 目的比较经腹膜入路与腹膜外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濮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门诊单双号分为A组(单号)和B组(双号),各38例。A组接受经腹膜入路手术,B组接受经腹膜外入路手术。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数、手术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肠粘连、淋巴囊肿、泌尿系统感染)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B组手术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短于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切除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数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经腹膜入路腹腔镜手术,经腹膜外入路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可缩短手术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增加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数,且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腹腔镜 经腹膜入路 经腹膜外入路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经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 被引量:3
7
作者 费慧 姚书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4期370-372,共3页
关键词 腹膜后淋巴结切除术 腹腔镜技术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腹腔镜手术 预后因素 经腹膜外 手术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25例分析
8
作者 顾剑峰 许锋 +3 位作者 宗洋 孙家磊 王索 顾芯烨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11期1394-1395,共2页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是解剖上基于修补耻骨肌孔的微创无张力疝修补术。作者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5月为25例患者行腹腔镜下免钉合经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与传统手术方法比较稍有改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 耻骨肌孔 经腹膜外 手术方法 疗效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毕永启 邢影 朱玉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9期3521-3524,共4页
目的 探讨经腹膜外改良逆行膀胱全切术与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对氧化应激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20年10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诊治的80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 目的 探讨经腹膜外改良逆行膀胱全切术与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对氧化应激因子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20年10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诊治的80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经腹膜外改良逆行膀胱全切术(全切组)和膀胱部分切除术(部分切除组),每组40例。对比两组围手术期临床指标(留置导尿管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前和术后7 d氧化应激反应[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G-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预后(并发症、术后1 a复发率)情况。结果 部分切除组留置导尿管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全切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全切组(P<0.05)。术后7 d,两组GSG-Px、SOD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两组MDA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且术后7 d部分切除组GSG-Px、SOD水平均较全切组高,部分切除组MDA水平均较全切组低(P<0.05)。部分切除组总不良反应率(17.50%)较全切组(37.50%)低(P<0.05),但两组术后1 a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腹膜外改良逆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相较于膀胱全切术,创伤小,有利于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缓解术后氧化应激反应,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腹膜外改良逆行膀胱全切术 膀胱部分切除术 氧化应激因子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