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伤椎高度、Cobb角评估棘突与椎板外缘定位椎弓根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1
作者 李忠 尹祖昌 +3 位作者 闫菁辉 王铁铸 孟宪卿 王清河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198-204,共7页
目的通过伤椎高度、Cobb角评估棘突与椎板外缘定位椎弓根技术研究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在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16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55例;年龄38~71岁,平均年龄48.59岁;骨折节段,L... 目的通过伤椎高度、Cobb角评估棘突与椎板外缘定位椎弓根技术研究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在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116例,其中男性61例,女性55例;年龄38~71岁,平均年龄48.59岁;骨折节段,L137例,L223例,L1121例,L1235例。按照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患者均行椎弓根技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上关节突外缘垂直线与横突平分线交点(Magerl法)定位椎弓根钉。观察组患者给予棘突与椎板外缘定位椎弓根钉。对比两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矢状面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骨代谢、骨愈合、炎症反应、肿胀及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的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伤椎矢状面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观察组伤椎矢状面Cobb角低于对照组[(9.8±2.9)°vs(13.5±3.0)°。P<0.05]。术前、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对照组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高于观察组[(14.2±3.4)%vs(8.6±2.2)%。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及骨钙素(BGP)指标均高于对照组[(219.23±6.34)μg/L vs(182.54±5.17)μg/L、(112.72±2.18)μg/L vs(93.67±2.69)μg/L、(7.52±0.36)μg/L vs(4.21±0.14)μg/L。P<0.05]。观察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LCAM-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指标均高于对照组[(107.58±4.25)μg/L vs(92.12±4.19)μg/L、(296.57±8.04)μg/L vs(237.28±7.82)μg/L。P<0.05]。观察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IL-1)指标均低于对照组[(1.20±0.27)μg/L vs(1.52±0.51)μg/L、(1.06±0.14)μg/L vs(1.35±0.28)μg/L、(0.98±0.27)μg/L vs(1.19±0.42)μg/L。P<0.05]。第1天、第5天、第10天、第15天、第20天两组患者的肿胀程度及疼痛评分均逐渐降低,除第1天观察组肿胀程度高于对照组外[(3.88±0.54)分vs(3.31±0.43)分。P<0.05],其他不同时间对照组疼痛评分及肿胀程度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棘突与椎板外缘定位椎弓根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可降低患者的伤椎高度、Cobb角,提高骨代谢,降低炎症反应、肿胀及疼痛程度,促进骨愈合,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 骨代谢 COBB角 棘突与板外缘定位 弓根技术 胸腰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弓根蛋壳技术治疗胸腰椎畸形 被引量:2
2
作者 岳兵 蒋国强 +5 位作者 盛伟斌 卢斌 欧阳甲 罗科锋 陆继业 买尔旦 《中国骨伤》 CAS 2014年第5期363-366,共4页
目的:评估经椎弓根蛋壳技术治疗胸腰椎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应用经椎弓根蛋壳技术治疗不同病因所致的胸腰椎畸形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20-58岁,平均45岁;其中先天性半椎体畸形5例,陈旧性结核畸形12... 目的:评估经椎弓根蛋壳技术治疗胸腰椎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应用经椎弓根蛋壳技术治疗不同病因所致的胸腰椎畸形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20-58岁,平均45岁;其中先天性半椎体畸形5例,陈旧性结核畸形12例,陈旧性创伤伴畸形疼痛14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5例。对患者的腰痛、Oswestry功能评分和影像学改变进行观察。结果:36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245min,平均出血量为1900ml。所有患者获得1年以上随访,术后1年所有患者获得融合。术前、术后1周、术后1年患者的腰痛VAS评分分别为7.2±1.4,2.5±1.0,1.8±0.5;ODI指数分别为(72.50±10.80)%,(42.50±11.10)%,(22.50±7.90)%;术后1周及术后1年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后凸Cobb角分别为(76.31±2.52)°,(23.66±1.16)°,(23.67±1.16)°;侧凸Cobb角分别为(71.86±4.02)°,(30.81±2.33)°,(30.82±2.32)°。术后1周、术后1年后凸及侧凸Cobb角较术前均有明显变小,术后1年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经椎弓根蛋壳技术治疗胸腰椎畸形可取得理想矫形效果及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根蛋壳技术 胸腰畸形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壳技术”结合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效果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车晓明 刘建华 +2 位作者 王明远 韩岗 张欣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32期59-60,共2页
目的观察"蛋壳技术"结合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4例脊柱结核患者应用"蛋壳技术"行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并经椎弓根行植骨融合后路内固定术,存在脊髓症状者行椎板减压术。结果术后平均随... 目的观察"蛋壳技术"结合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4例脊柱结核患者应用"蛋壳技术"行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并经椎弓根行植骨融合后路内固定术,存在脊髓症状者行椎板减压术。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均治愈,无局部复发;植骨全部骨性融合,融合时间平均3.5个月;2例存在脊髓症状者,术后Frankel脊髓评分与术前相比神经功能改善1级。结论 "蛋壳技术"结合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蛋壳技术 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辅助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4
作者 吴汪民(综述) 曾腾辉(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9-374,共6页
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placement,PPSP)通过小切口由导针引导螺钉置入目标椎体,避免对椎旁肌肉及软组织剥离,避免大面积创伤带来的神经、血管损伤和术后并发症[1]。2001年,Foley等[2]报道采用Sextant系统经皮... 经皮椎弓根螺钉置入(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placement,PPSP)通过小切口由导针引导螺钉置入目标椎体,避免对椎旁肌肉及软组织剥离,避免大面积创伤带来的神经、血管损伤和术后并发症[1]。2001年,Foley等[2]报道采用Sextant系统经皮置入螺钉,极大地推动PPSP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弓根螺钉 旁肌肉 临床应用进展 小切口 血管损伤 辅助技术 导针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壳”技术单椎体截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后凸畸形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4
5
作者 朱小敏 肖晓琴 成睿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7期62-63,共2页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蛋壳"技术单椎体截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手术配合护理方法。方法采用一期后路经椎弓根"蛋壳"技术单椎体楔形截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22例,并定期随访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蛋壳"技术单椎体截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手术配合护理方法。方法采用一期后路经椎弓根"蛋壳"技术单椎体楔形截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患者22例,并定期随访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手术顺利,腰背部疼痛、外观及后凸畸形明显改善。术后脊柱后凸Cobb角平均矫正36°,矫正率达80%;术后矢状面平衡距离平均7.5cm。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32个月。14例术前有神经系统症状,术后神经功能都恢复正常,随访2年以上的患者矫正无明显丢失。结论一期后路经椎弓根"蛋壳"技术单椎体截骨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伴后凸畸形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恰当的手术配合能够保证该项技术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后凸畸形 胸腰骨折 经椎弓根“蛋壳”技术 手术配合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辅助后路植骨联合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对脊柱侧弯患者炎症-应激因子、腰椎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6
作者 李楠 段伟利 袁海胜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7期98-102,共5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后路植骨联合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对脊柱侧弯患者炎症-应激因子、腰椎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南阳信臣中医院收治的60例脊柱侧弯患者,电脑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后路椎...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辅助后路植骨联合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对脊柱侧弯患者炎症-应激因子、腰椎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南阳信臣中医院收治的60例脊柱侧弯患者,电脑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联合组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后路植骨联合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疼痛模拟VAS评分、应激因子[血清肌酸激酶(CK)、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腰椎功能[胸腰段后凸角(TLK)、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结果联合组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ODI、VAS评分明显降低,其中联合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 Cor、NE、CK水平显著升高,其中联合组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两周TLK、TK、LL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技术辅助后路植骨联合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在治疗脊柱侧弯患者中,能改善腰椎功能、减轻应激反应、提高生活质量,但手术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侧弯 后路弓根内固定 3D打印技术 后路植骨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联合3D打印技术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置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雅辉 刘正蓬 +6 位作者 褚立 明颖 张义龙 孙志杰 王建华 李哲 孙贺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16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联合3D打印技术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置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观察组为2015年1~12月收治的3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对照组为2014年1~12月收治的2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两组均进行椎弓根螺钉置入术,观察组采用计算机...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联合3D打印技术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置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观察组为2015年1~12月收治的3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对照组为2014年1~12月收治的2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两组均进行椎弓根螺钉置入术,观察组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联合3D打印技术辅助手术,对照组采用常规CT辅助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次数、术中输血量,术中置钉数量、置钉准确数,计算置钉准确率;记录两组术后即刻螺钉矢状面夹角、螺钉内倾角差值、螺钉进钉点水平位置差值,术前、术后6个月伤椎前后高度比、矢状位后凸Cobb角及胸腰椎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暴露次数、术中输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置钉准确率分别为94.5%、74.6%(P<0.05)。观察组螺钉矢状面夹角、螺钉内倾角差值、螺钉进钉点水平位置差值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术后6个月伤椎前后高度比、胸腰椎JOA评分均高于术前,矢状位后凸Cobb角、VAS均低于术前(P均<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伤椎前后高度比、胸腰椎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矢状位后凸Cobb角、VAS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联合3D打印技术辅助进行椎弓根螺钉置入术的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弓根螺钉置入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 3D打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结合VR技术在经皮椎弓根穿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涛 牛国旗 +2 位作者 陈辉 刘路坦 李超 《安徽医学》 2021年第6期692-695,共4页
目的探讨3D打印结合虚拟现实(VR)技术在经皮椎弓根穿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10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并接受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手术治疗的患者10例,对其影像通过Mimics17.0软... 目的探讨3D打印结合虚拟现实(VR)技术在经皮椎弓根穿刺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10月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并接受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手术治疗的患者10例,对其影像通过Mimics17.0软件行三维重建,打印骨折椎体3D模型并构建虚拟模型。同期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5年制本科学生6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30名。对照组采用查体结合影像学资料及幻灯片传统教学模式,讲解骨折特点、经皮椎弓根穿刺入针点、穿刺路径等教学内容。试验组在对照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采用3D打印模型结合“经皮椎弓根穿刺VR教学模拟系统”辅助教学。课后通过主观问卷及客观考核判断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理解能力、课程参与度、学习效率和自学能力主观评估得分分别为(8.50±0.91)、(8.51±0.72)、(8.20±1.02)和(8.02±0.91)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操作客观考核得分分别为(95.23±1.62)和(96.58±0.85)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教学模式的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结合VR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课程参与度、学习效率和自学能力,强化理论知识,提升临床实践技能,具有更好的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虚拟现实技术 经皮弓根穿刺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椎椎弓根固定技术治疗多节段胸腰椎骨折的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建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32-32,共1页
关键词 弓根固定技术 胸腰骨折 手术治疗 多节段 后外侧植骨融合 不稳定性骨折 开放复位 前纵韧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10
作者 何帆 尹庆水 赵廷宝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115-116,共2页
关键词 弓根 螺钉置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技术在儿童脊柱外科的应用现状
11
作者 刘磊 孙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8-19,共2页
椎弓根是连接椎体与椎板之间最坚强的骨性结构,是连接椎体和椎弓的力学桥梁,通过椎弓根进行螺钉固定为重建脊柱稳定提供了可靠的力学基础,从而为脊柱后路内固定技术提供了解决方法。尽管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已于成人手术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弓根螺钉技术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用于腰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术的可行性分析
12
作者 王雅辉 刘正蓬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8期9-11,共3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指导腰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术的可行性。方法提取40例健康人腰椎(L1~5)薄层CT扫描数据,在椎弓根中心设计导航,获得导航模块。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导航模块和腰椎模型,在导航模块辅助下植入腰椎椎弓根螺钉,观察植入螺钉...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指导腰椎椎弓根螺钉植入术的可行性。方法提取40例健康人腰椎(L1~5)薄层CT扫描数据,在椎弓根中心设计导航,获得导航模块。通过3D打印技术打印出导航模块和腰椎模型,在导航模块辅助下植入腰椎椎弓根螺钉,观察植入螺钉的进钉点、进钉方向及螺钉在椎弓根内的位置,明确椎弓根皮质是否破坏。在导航模块辅助下,于成人腰椎(尸体)标本上实施腰椎椎弓根螺钉植入,评价置钉效果。结果 3D打印腰椎模型及成人腰椎标本应用导航模块均进行98次(置钉98枚)置钉实验,其中L1均为18枚、L2均为22枚、L3均为21枚、L4均为19枚、L5均为18枚,虚拟钉道长度与实际钉道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全部螺钉的进钉点、进钉方向及螺钉于椎弓根内的位置均与方案中预见的钉道相符合,均未损伤椎弓根旁其余结构。结论 3D打印腰椎导航模块可指导腰椎螺钉植入,植入的螺钉在进钉点、进钉方向及固定位置等方面均无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3D打印技术 导航模块 弓根螺钉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椎弓根置钉在颈椎手术治疗中的安全性及精准性观察
13
作者 许文 赵杰 +2 位作者 马胜忠 张程 赵亚超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9期66-69,共4页
目的观察机器人辅助置入颈椎椎弓根螺钉(PS)在颈椎手术治疗中的安全性与精准性。方法选择颈椎PS内固定手术患者45例,按置钉方式的不同分为徒手组21例及机器人辅助组24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透视次数以及与PS置... 目的观察机器人辅助置入颈椎椎弓根螺钉(PS)在颈椎手术治疗中的安全性与精准性。方法选择颈椎PS内固定手术患者45例,按置钉方式的不同分为徒手组21例及机器人辅助组24例。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透视次数以及与PS置入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对安全性进行评价;依据术后CT扫描图像,利用Gertzbein-Robbins量表对全部PS置入结果进行分级以对精准性进行评价。结果机器人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均少于徒手组(P均<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PS置入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机器人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均少于徒手组(P均<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与PS置入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机器人辅助置入颈椎PS安全性良好,且精准性优于徒手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辅助技术 弓根螺钉 手术 安全性 精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重建技术在腰椎经椎弓根置钉三维CT影像解剖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石运力 李硕 +2 位作者 朱江 王磊 郭晓辉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9期67-71,101,共6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重建技术在腰椎经椎弓根置钉三维CT影像解剖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120例腰椎骨折患者,收集其CT影像,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 17.0中,进行图像处理和三维模型重建,测量椎弓根宽度、高度和虚拟... 目的探讨数字化重建技术在腰椎经椎弓根置钉三维CT影像解剖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120例腰椎骨折患者,收集其CT影像,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 17.0中,进行图像处理和三维模型重建,测量椎弓根宽度、高度和虚拟皮质骨钉道螺钉直径、长度、下倾角、外旋角,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椎弓根宽度从L_(1~5)呈增大趋势,不同节段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弓根高度L_(4)与L_(5)节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节段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L_(1~5)节段椎弓根宽度、高度均大于女性(P<0.01)。虚拟皮质骨钉道螺钉直径及钉尾间距L_(2~5)呈显著增大趋势,L_(1)与L_(2)节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余节段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椎体左右两侧虚拟皮质骨钉道螺钉长度、直径、钉尾间距、外旋角、下倾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L_(1~5)节段皮质骨钉道螺钉长度均长于女性(P<0.05,P<0.01)。结论数字化重建技术可指导制订腰椎骨折患者个性化椎弓根置钉方案,为不同节段、不同性别患者手术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数字化重建技术 弓根置钉 三维模型重建 弓根宽度 弓根高度 螺钉长度 螺钉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价值观察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家亮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8期1447-1448,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民权县人民医院治疗的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民权县人民医院治疗的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及术后6个月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 骨折 微创经皮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骨科3D重建技术辅助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精确性临床研究
16
作者 卢冬焱 王延斌 +6 位作者 高洪辉 王霄汉 杨波 王簕 寇程新 蒲元广 蒋柒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25-31,共7页
目的:探讨应用数字骨科3D重建技术辅助腰椎椎弓根钉置入可行性及精确性。方法:选取广州市海珠区中医医院骨伤科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因腰椎退行性病变行腰椎椎间融合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患者40例,随... 目的:探讨应用数字骨科3D重建技术辅助腰椎椎弓根钉置入可行性及精确性。方法:选取广州市海珠区中医医院骨伤科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因腰椎退行性病变行腰椎椎间融合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虚拟三维模型辅助置钉组)和对照组(传统徒手置钉组),每组20例,试验组予数字骨科3D重建技术辅助置入腰椎椎弓根钉,对照组采用解剖标志及术者经验置入腰椎椎弓根钉。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第14天、术后第1个月、末次随访的VAS评分和置钉完成平均时间、平均失血量、总透视次数、钉道调整次数、置钉准确度(一次性置钉成功率、置钉准确率及置钉优良率)、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术后第14天、术后第1个月、末次随访的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置钉完成平均时间(试验组为5.25±1.33 min,对照组为10.10±3.42 min)、平均失血量(试验组为10.05±1.82mL,对照组为17.20±3.05mL)、总透视次数(试验组为2.35±0.59次,对照组为3.35±0.76次)、钉道调整次数(试验组为1.2±0.52次,对照组为1.90±0.73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一次性置钉成功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87.23%)(P<0.05)。结论:脊柱手术中置入椎弓根螺钉时应用数字骨科3D重建技术进行虚拟三维模型重建可获得更满意的置钉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骨科技术 前瞻性研究 术前规划 弓根螺钉 3D重建 虚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导航导板技术螺钉置入在严重脊柱侧凸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文宇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8期1272-1274,共3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导航导板技术螺钉置入在严重脊柱侧凸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20例严重脊柱侧凸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给予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椎弓根导航导板技术螺钉置入在严重脊柱侧凸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20例严重脊柱侧凸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徒手椎弓根螺钉植入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导航导板技术椎弓根螺钉植入术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椎弓根螺钉植入情况、侧凸畸形矫正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透视次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椎弓根螺钉植入的优良率100.0%(122/122)显著高于对照组79.2%(84/106)(P〈0.05),侧凸畸形矫正率80.0%(8/10)显著高于对照组60%(6/10)(P〈0.05),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失血量和透视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1/10)显著低于对照组50.0%(5/10)(P〈0.05)。结论椎弓根导航导板技术螺钉置入在严重脊柱侧凸手术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根导航导板技术螺钉置入 严重脊柱侧凸手术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胸椎骨折微创椎弓根螺钉置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夏瑞涛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36期135-135,137,共2页
目的:分析观察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IONM)在胸椎骨折微创椎弓根螺钉置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胸椎骨折患者46例,微创椎弓根螺钉置入,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结果:患者46例,共置入322枚螺钉,置入中,SEP与MEP无明显波动191枚(59.32%),... 目的:分析观察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IONM)在胸椎骨折微创椎弓根螺钉置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胸椎骨折患者46例,微创椎弓根螺钉置入,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结果:患者46例,共置入322枚螺钉,置入中,SEP与MEP无明显波动191枚(59.32%),SEP与MEP监测变化89枚(27.63%),但未达报警标准,SEP与MEP监测变化且达到报警标准42枚(13.05%)。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患者SEP监测结果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椎骨折微创椎弓根螺钉置入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尽早发现可能的神经系统损伤,并停止现行操作,尽量减少对神经系统造成的损伤,提高手术安全性,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 骨折 微创 弓根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陶文武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28期50-50,52,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62例,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31例。参照组行开放手术,试验组行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结果:试验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后凸Cobb's角、... 目的:探讨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收治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62例,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31例。参照组行开放手术,试验组行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结果:试验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后凸Cobb's角、椎体前缘压缩度、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将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应用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中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弓根 内固定技术 胸腰段脊柱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专训医师中上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培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炜 刘铁龙 +3 位作者 杨兴海 魏海峰 赵剑 肖建如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13期88-89,共2页
目前,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在中上胸椎的应用对于初学者具有较大难度。3D打印技术是具备快速成型,准确模拟解剖结构的优点。该研究纳入选取该院进行专科医师培训30名学员。入组学员随机分为实验室和对照组。实验组学员通过3D打印中... 目前,后路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在中上胸椎的应用对于初学者具有较大难度。3D打印技术是具备快速成型,准确模拟解剖结构的优点。该研究纳入选取该院进行专科医师培训30名学员。入组学员随机分为实验室和对照组。实验组学员通过3D打印中上胸椎实体模型进行模拟椎弓根螺钉置入后进行手术操作,对照组通过传统教学方法学习相关知识后进行手术操作。研究表明,基于3D打印技术在专科培训医师中上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技术培训中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专科培训 弓根螺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