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经导管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品 王志斌 +3 位作者 李艳 聂晶 王海燕 王建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3期8-9,共2页
目的 探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 TTE)在房间隔缺损 ( ASD)经心导管封堵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 TTE选择适于行 Amplatzer式封堵术的继发孔型 ASD患者 2 7例 ,在 TTE监测引导下经右心导管应用房间隔封堵器关闭 ASD。结果  ... 目的 探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 TTE)在房间隔缺损 ( ASD)经心导管封堵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 TTE选择适于行 Amplatzer式封堵术的继发孔型 ASD患者 2 7例 ,在 TTE监测引导下经右心导管应用房间隔封堵器关闭 ASD。结果  2 6例 ASD获成功封堵 ,术后即刻、1天、1个月和 3个月 TTE检查显示封堵器位置稳定良好 ,无残余分流。结论 在 TTE引导下行 ASD封堵术是一种简便、可靠和安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D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房间隔缺损 经导管封堵术 封堵 应用价值 引导 结论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2
作者 公培娟 薛艳 +6 位作者 刘廷亮 刘继英 丁蕊 吴玉丽 王仁鸿 李莉 李振永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3,共3页
为全面了解经导管封堵术 (下称封堵术 )治疗房间隔缺损 (ASD)的优缺点 ,探讨护理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方法 ,我们对采用封堵术的 3 0例继发孔型 ASD患者 (封堵组 )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与同期 3 0例行开胸手术患者 (手术组 )作对... 为全面了解经导管封堵术 (下称封堵术 )治疗房间隔缺损 (ASD)的优缺点 ,探讨护理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的方法 ,我们对采用封堵术的 3 0例继发孔型 ASD患者 (封堵组 )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并与同期 3 0例行开胸手术患者 (手术组 )作对照。结果封堵组与手术组平均年龄、ASD缺损平均直径差异无显著性 ,手术成功率均为 10 0 % ;封堵组手术时间、监护时间、住院时间均较手术组明显缩短 ,且不需输血 ,术后无疤痕及并发症发生 ;但平均住院费用较手术组高。提示封堵术在其适应证范围内可替代开胸手术 ;优良的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发症 治疗 经导管封堵术 ASD 房间隔缺损 开胸手 护理体会 可替代 平均直径 缩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在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沈艳 潘家华 顾云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3期222-224,共3页
房间隔缺损(ASD)是成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约占所有先心病患者的10%~30%,其中70%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SASD)。对有明显左向右分流的房缺和(或)伴随明显症状和心脏扩大的房缺,必须选择房间隔封闭术。虽然外科修补术技... 房间隔缺损(ASD)是成人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约占所有先心病患者的10%~30%,其中70%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SASD)。对有明显左向右分流的房缺和(或)伴随明显症状和心脏扩大的房缺,必须选择房间隔封闭术。虽然外科修补术技术成熟,疗效确定,但存在一些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 超声心动图 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先天性心脏病 左向右分流 外科修补 心脏扩大 发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漏4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波 孙浩峰 +4 位作者 任超 张勇 杨哲 郑德志 梁家立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28期84-86,共3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后残余漏的疗效。方法选取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的VSD修补术后残余漏患者42例,单纯VSD修补术后残余漏患者35例,法洛四联症矫正术后VSD残余漏患者7例。患者均有左心室容积超负荷(Qp/Qs≥... 目的探讨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后残余漏的疗效。方法选取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的VSD修补术后残余漏患者42例,单纯VSD修补术后残余漏患者35例,法洛四联症矫正术后VSD残余漏患者7例。患者均有左心室容积超负荷(Qp/Qs≥1.5)。其中26例应用对称型膜周部VSD封堵器,16例应用非对称型膜周部VSD封堵器。VSD修补术后残余漏直径为4~16(8.6±3.3)mm。封堵器直径为6~18(9.8±4.1)mm。结果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并发血管内溶血2例(4.76%),分别持续5、7 d,经治疗后恢复。4例(9.52%)术后复查心脏超声心动图存在残余分流,术后6个月复查2例残余分流消失,2例(4.76%)仍存在少量残余分流。2例(4.76%)发生短暂性左前分支阻滞,术后2、6 d恢复。2022年3月随访时无房室传导阻滞及主动脉瓣返流发生。结论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VSD修补术后残余漏安全、有效,可避免二次开胸手术及体外循环的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四联症 残余漏 室间隔缺损修补 经导管介入封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评价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左室功能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郑昭芬 蒲晓群 +7 位作者 杨天伦 陈晓彬 李传昶 彭道地 莫龙 张利辉 邓金华 孟霜媛 《中国医学工程》 2006年第3期311-312,317,共3页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功能在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治疗术后与随访中的变化。方法对该院成功实施经导管ASD封堵术且资料完整的36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于封堵治疗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功能在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治疗术后与随访中的变化。方法对该院成功实施经导管ASD封堵术且资料完整的36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于封堵治疗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每搏量(LV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结果ASD封堵治疗术后,LVEDD和LVEDV明显增大,提示左室前负荷改善;LVESV轻度增加;LVSV、LVEF和LVFS显著增加,表明左室功能增强。LVESV在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随访时与术后3d比较无明显变化,左室前负荷和左室功能在随访中持续改善。结论ASD封堵治疗术能有效改善左室前负荷,改善左室功能,且在短、中期随访中左室前负荷及左室功能持续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 经导管封堵术 左室功能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李霖 黄创 +2 位作者 郭鹏 陈艺钊 林文培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5期70-71,共2页
目的探讨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CH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3例CHD患者进行介入封堵治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3例患者中,封堵成功42例,成功率97.7%。1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因其未闭动脉导管较大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未行封堵... 目的探讨国产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CH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3例CHD患者进行介入封堵治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3例患者中,封堵成功42例,成功率97.7%。1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因其未闭动脉导管较大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未行封堵术;1例室间隔缺损患者术后半小时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经置入临时起搏器于术后1 d恢复正常。结论国产封堵器治疗CHD疗效好,成功率高,价格低廉,严重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国产封堵 经导管封堵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56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志勇 王生仁 +7 位作者 何平 张晓红 刘瑛 余庆红 唐凤珍 黄建玲 李勋 张玉顺 《临床误诊误治》 2008年第6期1-3,共3页
目的:评价经导管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CHD)的效果,总结治疗经验及教训。方法:对我院56例先天性心脏病使用Philips HD11型超声心动图(TTE)检查,观察缺损周缘软硬程度及大小,选择合适的封堵器。术中静脉穿刺成功后注射肝素,在X线监视... 目的:评价经导管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CHD)的效果,总结治疗经验及教训。方法:对我院56例先天性心脏病使用Philips HD11型超声心动图(TTE)检查,观察缺损周缘软硬程度及大小,选择合适的封堵器。术中静脉穿刺成功后注射肝素,在X线监视下利用心导管术将封堵器送到位并打开,确认封堵效果满意后释放封堵器。术后统计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平均住院8.8天,平均手术时间50分钟;55例治疗成功,成功率98.2%,1例封堵器脱落。本组无死亡病例,2例发生心包填塞。结论:经导管封堵术治疗CHD,具有住院及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封堵术 外科手 心脏病 先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国产封堵器治疗膜部室间隔缺损62例效果评价
8
作者 袁战军 周建华 +9 位作者 黄建波 翟庆华 热娜 单文军 何鹏义 赵亚萍 张际春 唐建平 丁明花 然娜 《内科》 2007年第2期181-183,共3页
目的通过采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62例室间隔缺损(VSD)患者,评价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VSD疗效。方法在经胸超声、X线监测、左心室造影指导下,采用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治疗。患者平均年龄(4.9±3.7)岁;膜部室间隔缺损平均大小(5.9±2... 目的通过采用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62例室间隔缺损(VSD)患者,评价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VSD疗效。方法在经胸超声、X线监测、左心室造影指导下,采用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治疗。患者平均年龄(4.9±3.7)岁;膜部室间隔缺损平均大小(5.9±2.1)mm。结果62例VSD患者中,60例封堵获成功(成功率96.8%),术后无封堵器移位、脱落、溶血等并发症。结论国产封堵器封堵室间隔缺损成功率高(96.8%),与进口封堵器封堵室间隔缺损效果相似(93.1%),且费用低,符合国情,易于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经导管封堵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