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5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结球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的筛选及其保持系选育
1
作者 田俊卓 李奇 +7 位作者 崔群香 周亮 魏百川 王云昭 蒋炎 孙荣欢 马沐然 赵增南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4期14-18,22,共6页
用多种不同基因型的可育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 Makino)材料对2个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株进行授粉,根据F1代群体的育性表现,筛选出细胞质雄性不育株;对16个自交品系的纯度进行调查,各品系筛选出5个或10个典型植... 用多种不同基因型的可育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 Makino)材料对2个不结球白菜雄性不育株进行授粉,根据F1代群体的育性表现,筛选出细胞质雄性不育株;对16个自交品系的纯度进行调查,各品系筛选出5个或10个典型植株对其株高、开展度、叶长、叶宽、叶柄长、色泽等性状进行测试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6个品系的纯度均不低于50%;1-5、3-31、2-16、2-61、1-79、华冠4的开展度、株高均较大;聚类结果显示,3-31、1-9、2-61、2-16和华冠4聚在第三类,品系间性状差异较小。1-5、1-79、3-31、2-61、1-26、2-11、2-25和1-98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均低于30%,一致性好;16个自交品系叶色空间分布较叶柄色集中,说明品系间叶色差异较小;3-31、1-79、1-34-17、2-11、2-16、1-5和华冠4的叶色亮丽。综合分析,1-5、1-79、3-31和2-11色泽好,变异系数小,且纯度高,是选育保持系的优良品系;而华冠4和墩子黄既可以作保持系又可以作父本。3-31和华冠4的植株高大,分别适宜作为保持系和父本,用于选配高产的不结球白菜杂交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Makino) 细胞质雄性不育 DH系 保持系 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生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40
2
作者 邓明华 邹学校 +2 位作者 周群初 刘志敏 文锦芬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92-494,共3页
为探明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的败育机理 ,对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叶片和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蕾的可溶性糖、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的测定以及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分析 ,发现随着花蕾的发育 ,不育系大花蕾期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低于小、中花... 为探明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的败育机理 ,对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叶片和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蕾的可溶性糖、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的测定以及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分析 ,发现随着花蕾的发育 ,不育系大花蕾期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低于小、中花蕾时期 ,而保持系可溶性糖含量则保持一直升高的态势 ;不育系小花蕾蛋白质的含量较中、大花蕾时期高 ,而保持系花蕾蛋白质的含量一直升高 ;不育系脯氨酸含量略有下降 ,而保持系花器中游离脯氨酸迅速积累 ,含量明显高于不育系 ;POD活性是不育系明显高于保持系 ,且呈持续增强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持系 生化特性 辣椒 细胞质雄性不育 脯氨酸 蛋白质 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同质异核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其保持系的光合特性 被引量:16
3
作者 张耀文 王竹云 +5 位作者 田建华 陈娜 董育红 陈文杰 李殿荣 赵小光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49-255,共7页
以6套甘蓝型油菜同质(陕2A不育细胞质)异核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及其保持系为材料,分析比较了不同生育时期各不育系与保持系叶绿素含量、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光合面积、光合物质净合成量、群体光合速率等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苗期和... 以6套甘蓝型油菜同质(陕2A不育细胞质)异核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及其保持系为材料,分析比较了不同生育时期各不育系与保持系叶绿素含量、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光合面积、光合物质净合成量、群体光合速率等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苗期和花期不育系与其保持系在叶片的主要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含量、群体光合速率等指标之间无明显差异,但在光合面积、光合物质净合成量等方面不育系高于保持系;(2)在角果期,保持系在光合面积(角果皮面积)、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方面显著高于其不育系,但在叶温、气孔限制值(LS)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等方面两者无明显差异;(3)同质异核的不育系之间在光合气体参数、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面积、光合物质净合成量、群体光合速率等几个指标之间都有明显差异。不育系与相应保持系之间主要光合特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保持系的基因型对不育系的性状起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特性 细胞质雄性不育 保持系 甘蓝型油菜 育种 高光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物质代谢和过氧化物酶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邓明华 文锦芬 +2 位作者 邹学校 刘志敏 周群初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791-794,共4页
通过对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叶片和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蕾的物质代谢及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分析,发现随着花蕾的发育,不育系大花蕾可溶性糖的含量明显低于小、中花蕾时期,而保持系可溶性糖的含量则保持一直升高的态势;不育系小花蕾... 通过对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叶片和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蕾的物质代谢及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分析,发现随着花蕾的发育,不育系大花蕾可溶性糖的含量明显低于小、中花蕾时期,而保持系可溶性糖的含量则保持一直升高的态势;不育系小花蕾蛋白质的含量较中、大花蕾时期高,而保持系花蕾蛋白质的含量一直升高;不育系脯氨酸含量略有下降,而保持系花器中游离脯氨酸迅速积累,含量明显高于不育系;POD活性是不育系明显高于保持系,且呈持续增强趋势,保持系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细胞质雄性不育 物质代谢 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遗传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谢建坤 舒庆尧 +2 位作者 陈大洲 庄杰云 夏英武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3-378,共6页
研究应用水稻协青早 A/(协青早 B/密阳 4 6 ) F6、协青早 A/(珍汕 97B/密阳 4 6 ) F6及珍汕 97A/(珍汕 97B/密阳 4 6 ) F63套测交群体 ,开展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经典遗传学研究。结果表明 :水稻 CMS的育性恢复表现为质量 -数量性状 ;不... 研究应用水稻协青早 A/(协青早 B/密阳 4 6 ) F6、协青早 A/(珍汕 97B/密阳 4 6 ) F6及珍汕 97A/(珍汕 97B/密阳 4 6 ) F63套测交群体 ,开展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经典遗传学研究。结果表明 :水稻 CMS的育性恢复表现为质量 -数量性状 ;不同遗传背景对水稻育性恢复的影响可能主要表现在微效 QTL的不同 ,当群体中协青早 B的成分被珍汕 97B取代后 ,群体中恢复基因的效应得到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胞质雄性不育 育性恢复 遗传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菜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102A的细胞学观察 被引量:20
6
作者 万正杰 王显军 +1 位作者 傅廷栋 涂金星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68-271,共4页
对芥菜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102A的花药发育过程进行了显微观察,并与6-102B(保持系)和8-602A(tour CMS)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育系6-102A败育彻底,败育可能发生在雄蕊原基分化时期,其主要特点是雄蕊原基偏离正常的分化轨道,形成花瓣... 对芥菜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6-102A的花药发育过程进行了显微观察,并与6-102B(保持系)和8-602A(tour CMS)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育系6-102A败育彻底,败育可能发生在雄蕊原基分化时期,其主要特点是雄蕊原基偏离正常的分化轨道,形成花瓣原基,不形成花药,着生雄蕊的位置长出小花瓣,败育时期和方式与现有报道的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不同。保持系6-102B的花药发育正常;8-602A败育发生于孢原细胞时期至四分体时期,主要是孢原细胞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型油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色棉细胞质雄性不育花药的细胞学观察 被引量:15
7
作者 李悦有 王学德 徐亚浓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5,共5页
对棕色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小孢子发生进行了细胞学观察 .结果表明 ,棕色棉不育系小孢子发生败育的时期是在造孢细胞增殖至小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中 .造孢细胞和小孢子母细胞退化导致雄性不育的主要细胞形态学特... 对棕色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小孢子发生进行了细胞学观察 .结果表明 ,棕色棉不育系小孢子发生败育的时期是在造孢细胞增殖至小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中 .造孢细胞和小孢子母细胞退化导致雄性不育的主要细胞形态学特征是 :造孢细胞核仁增大、细胞质液泡化和细胞形状畸形 ,还有因核仁物质弥散而使整个细胞染色较深 ;小孢子母细胞核仁穿壁普遍、多核仁、染色体行为异常、细胞互相粘连成巨型团块和液泡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棉 CMS 小孢子 细胞 细胞质雄性不育花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及恢复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沈金雄 万正杰 +2 位作者 景兵 熊秋芳 傅廷栋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4-383,共10页
对油菜来说,细胞质雄性不育决定于线粒体基因组中的不育基因,质、核基因间的互作表现在核育性恢复基因对质不育基因的表达调控上,那种认为油菜CMS的产生是简单的质核不配套、不协调的结果而完全忽略线粒体基因组中不育基因的存在与作用... 对油菜来说,细胞质雄性不育决定于线粒体基因组中的不育基因,质、核基因间的互作表现在核育性恢复基因对质不育基因的表达调控上,那种认为油菜CMS的产生是简单的质核不配套、不协调的结果而完全忽略线粒体基因组中不育基因的存在与作用是不科学的。油菜CMS的产生是线粒体基因组DNA发生重排造成的,已知油菜线粒体不育基因主要有orf224、orf138|orf125、orf263、orf193、orf222等,这些基因通常与atp6、atp8或atp9等线粒体功能基因嵌合共转录,但这些基因的作用机制仍不清楚。油菜pol CMS、nap CMS和ogu CMS的育性恢复基因不直接对不育基因的转录产生作用,而表现为转录后或翻译水平上的调控,使得不育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而恢复CMS的育性。今后一段时间油菜CMS相关研究重点在于分析不育基因的结构特征与来源,在此基础上阐述不育基因的作用机理以及育性恢复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 基因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交种优势潜力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徐爱遐 田广文 +2 位作者 金平安 李文华 马长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27,共4页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交种和相应单交种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三交种的总体平均产量略低于单交种,但两者差异不显著,产量最高的组合是单交种09×412,居第二位的是三交种09A×10B×355。与相应的两个单交种相比较,25%...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三交种和相应单交种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三交种的总体平均产量略低于单交种,但两者差异不显著,产量最高的组合是单交种09×412,居第二位的是三交种09A×10B×355。与相应的两个单交种相比较,25%的三交种比其两个单交种具有较明显的优势,33.3%的三交种杂种优势介于两个单交种之间,其余41.7%的三交种优势低于两个单交种。12个三交种的各性状株间变异系数平均值除单株角果数和角粒数较明显高于单交种的平均值外,其它性状株间变异系数平均值相当。三交种的整齐性略差于相应的两个单交种,而抗倒性和抗菌核病能力强于相应的两个单交种或介于两个单交种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 三交种 单交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MICMS的育性归类 被引量:13
10
作者 张洁夫 傅寿仲 盖钧镒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7,共4页
利用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MICMS系统双低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和恢复系,研究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后代中不同育性级别植株的育性归属。结果表明不同育性级别植株的花粉数量、花粉生活力、自交给实率等均存在显著差异,因而育性分级标准中... 利用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MICMS系统双低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和恢复系,研究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后代中不同育性级别植株的育性归属。结果表明不同育性级别植株的花粉数量、花粉生活力、自交给实率等均存在显著差异,因而育性分级标准中的1级、2级和3级植株均应归入不育株类,仅4级植株为可育株。根据这一归类方法,MICMS恢复基因符合一对显性基因的遗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 育性归类 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种优势研究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书芬 朱家成 +8 位作者 王建平 文雁成 张书法 何俊平 曹金华 蔡东芳 赵磊 王东国 隋天显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87-694,共8页
概述了河南省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交种产量及有关性状、抗逆性和品质性状等杂种优势及其遗传特性、生理生化基础研究。河南省采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育成了40多个强优势双低油菜杂交种,其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 概述了河南省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交种产量及有关性状、抗逆性和品质性状等杂种优势及其遗传特性、生理生化基础研究。河南省采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育成了40多个强优势双低油菜杂交种,其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已在生产上广泛应用,2003-2016年在省内平均单产为2 288. 6kg/hm2,比1978-2000年的平均单产提高50%,比全国同期平均单产高23. 58%。今后河南省在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方面,重点是选育和推广高含油量、抗倒伏、抗裂角适应机械化生产的强优势杂交油菜品种,同时加强抗根肿病的防控和抗病品种选育,充分挖掘油菜在菜用、肥用、饲用、蜜用和观赏等多功能利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优质油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 三系 杂种优势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新材料RM5637A的遗传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瑞茂 李敏 侯燕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21,共5页
以不育系RM 5 6 37A与PolimaCMS和陕 2ACMS的保持系、恢复系和核不育两型系以及 116份国内外不同来源的甘蓝型油菜品种 (系 )作杂交试验 ,结果表明 ,RM5 6 37A不育系是不同于PolimaCMS和陕 2ACMS及核不育两型系遗传背景的另一类细胞质... 以不育系RM 5 6 37A与PolimaCMS和陕 2ACMS的保持系、恢复系和核不育两型系以及 116份国内外不同来源的甘蓝型油菜品种 (系 )作杂交试验 ,结果表明 ,RM5 6 37A不育系是不同于PolimaCMS和陕 2ACMS及核不育两型系遗传背景的另一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不育性除受胞质不育基因控制外还受 3对独立遗传并具有相同作用的重叠隐性基因控制 ,恢复源十分广泛 ,现有甘蓝型油菜中约有 73.3%的品种 (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 基因型 遗传 RM5637A不育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无微量花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湘油66A的选育 被引量:5
13
作者 邬贤梦 席代汶 +1 位作者 宁祖良 官春云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7-351,共5页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湘油66A是利用温敏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作保持系,对Polima不育系进行改良育成的无微量花粉不育系.对湘油66A及其具有相同核背景的Polima不育系Z04A,温敏核不育系湘油402S和湘油66B的育性比较观察试验表明,几...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湘油66A是利用温敏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作保持系,对Polima不育系进行改良育成的无微量花粉不育系.对湘油66A及其具有相同核背景的Polima不育系Z04A,温敏核不育系湘油402S和湘油66B的育性比较观察试验表明,几个不育系的不育株率均达到100%,而不育程度有较大的差异,其中以湘油66A最高,两年均表现出稳定的彻底不育特性,其次为Z04A和湘油402S,湘油66B最低.湘油66A经济性状优良,品质优.利用15份资源材料对湘油66A和Z04A进行恢保关系鉴定,结果表明,湘油66A与Z04A具有相同的恢保关系,从中筛选出7份对湘油66A具有完全恢复作用的恢复系.利用这7个恢复系与湘油66A所配的组合在品种比较试验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杂种优势,6个组合均比对照增产,增产幅度为2.28%~19.21%,其中有3个组合的增产幅度在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 微量花粉 温敏细胞雄性不育 遗传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配合力双低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的遗传及细胞质效应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书芬 文雁成 +3 位作者 王建平 任乐建 葛云宪 隋天显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3,共3页
采用M×N设计,研究不育基因在15个杂种F1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F1性状的基因效应比较复杂,由加性效应、显性效应、母体效应和剩余共同决定的,其中植株高度和芥酸含量的遗传简单,分别由母体效应和加性效应决定。单株产... 采用M×N设计,研究不育基因在15个杂种F1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F1性状的基因效应比较复杂,由加性效应、显性效应、母体效应和剩余共同决定的,其中植株高度和芥酸含量的遗传简单,分别由母体效应和加性效应决定。单株产量和千粒重这两个性状的遗传最复杂,是由加性、显性、母体、上位性和超显性等效应共同决定的。在相同的核背景下,384A、217A两种不育胞质对产量性状如一次分枝角果数、全株总有效角果数、单株产量有一定的正效应;对病毒病和菌核病的抗性则因细胞质、细胞核的不同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低油菜 高配合力 细胞质雄性不育 基因 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异交率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蓉 林春晶 +5 位作者 彭宝 丁孝羊 李永宽 赵国龙 赵丽梅 张春宝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96-704,共9页
不育系异交结实率在杂交制种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异交率差异显著的两个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材料为研究对象,在盛花期对其成熟花苞进行转录组测序。经比较分析,筛选出1925条差异基因,其中1361条差异基因注释到GO分类的生物过程、... 不育系异交结实率在杂交制种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异交率差异显著的两个大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材料为研究对象,在盛花期对其成熟花苞进行转录组测序。经比较分析,筛选出1925条差异基因,其中1361条差异基因注释到GO分类的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3大类30个分支中,主要涉及生物过程、催化活性、氧化还原酶活性、氧化还原过程和碳水化合物代谢过程。864条差异基因注释到KEGG分类的114个代谢通路中,主要包括代谢途径通路、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通路以及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其中包括13个次生代谢通路,主要为苯丙烷类生物合成以及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过对差异显著、富集基因数目较多的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进行分析,进一步挖掘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中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到影响花色的基因FLS1,推测花色会影响昆虫对花粉的传播,从而影响异交率。本研究期望有助于解析影响大豆异交率的生物合成通路及明确异交率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细胞质雄性不育 异交率 转录组测序 代谢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野芥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候选片段的克隆 被引量:4
16
作者 郝建轶 李云昌 +3 位作者 胡琼 梅德圣 李英德 徐育松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3-437,共5页
根据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编码的PPR(pentatricopeptide repeat)蛋白的特点,结合拟南芥PPR基因簇相似序列,扩增油菜野芥细胞质雄性不育(Nsa CMS)基因组DNA,筛选出一对简并引物,在Nsa不育系育性恢复后的可育材料和野芥亲本中可以... 根据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编码的PPR(pentatricopeptide repeat)蛋白的特点,结合拟南芥PPR基因簇相似序列,扩增油菜野芥细胞质雄性不育(Nsa CMS)基因组DNA,筛选出一对简并引物,在Nsa不育系育性恢复后的可育材料和野芥亲本中可以同时扩增出符合预期的片段。片段长度为309bp,与萝卜CMS恢复基因核苷酸序列的一致性为69%,与拟南芥1号染色体臂上PPR基因簇核苷酸序列的一致性大于70%,与含波里马(Pol)CMS恢复基因的白菜型油菜相关序列一致性达85%。该片段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含有两个相邻排列的PPR基序,可作为Nsa CMS育性恢复基因的候选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野芥细胞质雄性不育 恢复基因 PPR蛋白 简并引物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的AFLP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罗向东 戴亮芳 +1 位作者 陈劲枫 王述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999-5001,共3页
[目的]对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进行AFLP分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AFLP技术对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1A及其保持系21B进行分析,获得不育系21A特异扩增片段。将特异扩增片段回收... [目的]对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进行AFLP分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AFLP技术对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21A及其保持系21B进行分析,获得不育系21A特异扩增片段。将特异扩增片段回收测序并用BLASTn和BLASTX程序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检索和相似性比对。[结果]获得了不育系21A特异性扩增片段AA/CAG169,该片段中部分序列是Penaeus monodon性别及生长性状相关的AFLP标记序列中的串联重复序列;BLASTX和TBLASTX分析结果表明,该特异性片段的翻译产物与马铃薯的假拟gag-pol蛋白、假拟逆转座子蛋白、假拟逆转座子gag蛋白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结论]特异性片段AA/CAG的功能可能与逆转座子有关,表明其可能与育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细胞质雄性不育 AFLP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质雄性不育彩色棉杂种优势的表现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悦有 王学德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10,共4页
利用棕色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配制的 19个杂种 F1表现出显著的杂种优势 ,平均单株铃数和皮棉产量比棕色棉对照品系 G0 0 8分别增加 3.9个和增产 15 .2 % ,其中 9个组合的增产幅度为 15 .6%~ 4 8.1% .尤其是 ZJ12× ZJ0 2组... 利用棕色棉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配制的 19个杂种 F1表现出显著的杂种优势 ,平均单株铃数和皮棉产量比棕色棉对照品系 G0 0 8分别增加 3.9个和增产 15 .2 % ,其中 9个组合的增产幅度为 15 .6%~ 4 8.1% .尤其是 ZJ12× ZJ0 2组合的皮棉产量较常规推广良种“中棉所 12号”增产 4 .1% .在纤维品质上 ,与棕色棉对照相比 ,有 8个组合的纤维长度显著增长 2 .6~ 4 .8mm,幅度为 10 .5 %~19.4 % ;比强度增加 0 .1~ 2 .9c N/ tex,其中 4个组合的增幅为 10 .8%~ 16.5 % ;马克隆值低 0 .5~ 1.7,降幅为 2 6.0 %~ 34 .0 % .在浙江大学农业试验站的制种田 ,不育系分别与保持系、恢复系按 2∶ 1比例间隔种植 ,昆虫自然传粉 ,能得到高的异交率 .不育系的繁种产量和杂种的制种产量分别为 194 8.5 kg/hm2和 12 82 .5 kg/ hm2 ,杂种 F1的皮棉产量与亲本相比超亲优势达 36.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棉 细胞质雄性不育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椰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细胞学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朱惠霞 陶兴林 胡立敏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64-67,共4页
以花椰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09-R9为试材,以可育材料24为对照,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花椰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花药败育过程进行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花椰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花药可以形成部分外形正常的花粉囊,但囊内物质随着花蕾的... 以花椰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09-R9为试材,以可育材料24为对照,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对花椰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花药败育过程进行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花椰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花药可以形成部分外形正常的花粉囊,但囊内物质随着花蕾的发育逐渐解体,最终这种不正常的花粉囊全部解体消失。不育系花药发育受阻于花粉母细胞形成之前,此时花粉囊内未见绒毡层,可能是其本身并未形成绒毡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椰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 花粉败育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两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花-角期形态和产量性状的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耀文 赵小光 +6 位作者 李建昌 田建华 李少钦 李永红 王丽萍 郭徐鹏 李殿荣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6-283,共8页
以同源保持系(M)为对照,研究了3套甘蓝型油菜化学诱导型雄性不育系(CIMS)与同核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花期-角期形态和产量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蕾薹期和初花期2次喷化学杂交剂SX-1后,CIMS叶面积缩小。CIMS株高在盛花期前比M系低,此后... 以同源保持系(M)为对照,研究了3套甘蓝型油菜化学诱导型雄性不育系(CIMS)与同核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花期-角期形态和产量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蕾薹期和初花期2次喷化学杂交剂SX-1后,CIMS叶面积缩小。CIMS株高在盛花期前比M系低,此后两者差距逐步缩小。CIMS的花蕾变轻变小,雄蕊缩短。CIMS的角果形状与M系无差别。CIMS的分枝部位、主花序长、主序角果数比M系低,而分枝数则增多。CIMS的根重和生物学产量更高,经济系数低,根冠比与M系无差异。在自然和人工授粉条件下CIMS与M系的结实性都无差别。与CMS相比,花期CIMS叶面积较小,株高在盛花期前比CMS低,差距而后加大。角果的长和宽、单个角果皮表面积和角果数均比CMS高,单株角果皮面积较小。分枝部位、分枝数、分枝角果数、主花序长比CMS低,而主花序角果数、主花序结角密度、主花序角果占全株角果数比例高。与CMS相比,CIMS的经济系数高,而生物学产量、根重和根冠比较低。综合CIMS和CMS系统的优势,认为培育"CIMS+CMS"复合型授粉控制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化学诱导型雄性不育系(CIMS) 同核异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 形态和产量特性 复合型授粉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