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0篇文章
< 1 2 10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横带髭鲷早期发育阶段消化系统组织学观察
1
作者 平洪领 付铁中 +3 位作者 张涛 史会来 周群 邹京华 《南方水产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72,共9页
了解横带髭鲷(Hapalogenys mucronatus)仔、稚、幼鱼消化系统的形态组织学特征,可为其发育生物学、消化生理及投饵策略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形态学观察与连续组织切片及HE染色技术,对横带髭鲷0~45 d仔、稚、幼鱼消化系统的形态组织进行观... 了解横带髭鲷(Hapalogenys mucronatus)仔、稚、幼鱼消化系统的形态组织学特征,可为其发育生物学、消化生理及投饵策略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形态学观察与连续组织切片及HE染色技术,对横带髭鲷0~45 d仔、稚、幼鱼消化系统的形态组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水温(24±2)℃条件下,0~2 d为内源性营养期,口咽腔、食道和胃已贯通;3~8 d为混合营养期,肝脏、胰脏细胞团已形成,可以摄食轮虫,口咽腔中产生黏液细胞和味蕾,食道及肠形成黏膜褶皱,胰脏出现酶原颗粒,此阶段仔鱼已具备初步的摄食消化能力,可以投喂轮虫等饵料;9 d之后为外源性营养期,肠道弯曲,黏膜褶皱丰富,纹状缘发达,胃分为贲门区、胃体区和幽门区,胃腺和胃小凹也形成,肝脏肝血窦数量多,胰脏可见酶原颗粒,此阶段可摄食一些蒙古裸腹溞(Moina mongolica)以及大的桡足类;22~30 d各器官进一步发育;35 d消化系统结构和功能基本完善。横带髭鲷早期发育阶段消化系统发育特征与其摄食方式及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带髭鲷 消化系统 器官发生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模型预测乳腺导管内癌组织学分级:基于X线征象及临床信息
2
作者 杨凌乔 杨俊 +2 位作者 马梦伟 陈卫国 徐泽园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X线征象及临床信息构建机器学习模型预测乳腺导管内癌组织学分级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39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导管内癌患者的乳腺X线征象及临床信息,根据病理结果分为非高级别(n=109)及高级别(n=130)。把采集的10个临床... 目的探讨基于X线征象及临床信息构建机器学习模型预测乳腺导管内癌组织学分级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39例经病理证实为乳腺导管内癌患者的乳腺X线征象及临床信息,根据病理结果分为非高级别(n=109)及高级别(n=130)。把采集的10个临床信息及15个乳腺X线征象进行统计学分析,筛选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构建极端梯度提升、逻辑回归、多项式朴素贝叶斯3种机器学习模型,以ROC曲线下面积(AUC)为主要指标择出最优模型。结果极端梯度提升、逻辑回归、多项式朴素贝叶斯训练集的AUC值分别为0.790、0.794、0.802,测试集的AUC值分别为0.760、0.758、0.774,准确度分别为0.760、0.759、0.774,敏感度分别为0.725、0.825、0.800,特异度分别为0.625、0.434、0.625。结论基于机器学习构建的乳腺导管内癌组织学分级模型预测效能较好,多项式朴素贝叶斯的预测效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导管内癌 组织学分级 乳腺X线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麦面条对2型糖尿病大鼠生化指标及病理组织学的影响
3
作者 吴丽 张源 +3 位作者 唐春红 游欢 常海军 张帅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6-393,共8页
目的:探究全麦面条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生化指标及病理组织学的影响。方法:SD大鼠连续喂养8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高脂组,高脂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溶液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然后分别用低、中、高剂量的全麦面条饲料干... 目的:探究全麦面条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生化指标及病理组织学的影响。方法:SD大鼠连续喂养8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高脂组,高脂组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溶液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然后分别用低、中、高剂量的全麦面条饲料干预糖尿病大鼠8周,定期测定大鼠的体重、饮食饮水量;并采用尾部采血法测定空腹血糖值,采用试剂盒测定血脂生化指标及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大鼠解剖后取出肝脏、肾脏和胰腺组织,测定脏器指数,进行切片染色后生物显微镜观察脏器病理组织学形态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全麦面条干预能显著减缓糖尿病大鼠体重减轻的症状(P<0.05),减少糖尿病大鼠的饮食饮水量(P<0.01),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值(P<0.01),高剂量组效果最好,血糖值降低44.87%;使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高剂量分别降低53.09%、79.58%和45.11%,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增加,高剂量组显著增加21.83%(P<0.05);T-AOC、SOD活性、GSH-Px活性、CAT活性显著增加(P<0.05),MDA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肝脏和肾脏系数极显著降低(P<0.01),高剂量组分别下降19.92%和16.42%,胰腺系数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细胞炎症细胞浸润现象改善,肾小球基底膜均质性增厚及肾小球系膜基质增多情况改善,胰岛形态更加完整,自溶现象改善。结论:全麦面条对2型糖尿病具有较好的干预效果,可以通过减缓体重减轻,降低血糖值,调节脂质代谢及机体的氧化应激水平,消除脏器炎症水肿,恢复脏器细胞损伤多个方面进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麦面条 2型糖尿病 血脂 氧化应激 病理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地区羔羊源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病理组织学分析
4
作者 于有利 王建东 +2 位作者 郭亚男 何薇 王攀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6,共7页
本试验以宁夏地区羔羊源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旨在明确羔羊源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毒力基因分布及其引起的病理组织变化情况等。于2022年3月—2023年3月采集宁夏地区不同养殖场内有腹泻症状的羔羊不同组织和肛拭子共206份样品,基于鉴别... 本试验以宁夏地区羔羊源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旨在明确羔羊源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毒力基因分布及其引起的病理组织变化情况等。于2022年3月—2023年3月采集宁夏地区不同养殖场内有腹泻症状的羔羊不同组织和肛拭子共206份样品,基于鉴别培养基、PCR扩增和16Sr RNA测序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毒力基因检测,并对1例确定存在大肠杆菌感染的靶器官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表明,宁夏地区羔羊的大肠杆菌总检出率为76.2%(157/206)。不同地区检出率不同,其中固原市的检出率最高,为93.3%(28/30),与银川市(51.2%,21/41)和吴忠市(80.0%,108/135)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采样部位的检出率也不同,其中从肛拭子中的检出率最高,为91.1%(143/157),与心脏(30.0%,3/10)、肺脏(33.3%,4/12)和肝脏(25.0%,3/12)中的检出率相比差异均极显著(P<0.01)。伊红美蓝和血平板鉴别培养基共分离鉴定出115株大肠杆菌。对不同分离株毒力因子检测时,菌毛基因K88和F14的检出率分别为25.2%(29/115)和8.8%(10/115),毒力岛基因HPI和LEE的检出率分别为84.3%(97/115)和74.0%(85/115),毒素基因st1、st2、lt1、stx1和stx2/stx2e的检出率分别为23.5%(27/115)、40.9%(47/115)、2.6%(3/115)、55.6%(64/115)和59.1%(68/115),未检测到菌毛基因K99、987P和F18fedA。病理组织学观察到肠组织黏膜层绒毛溶解坏死,黏膜上皮结构不完整,伴有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浆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综上,宁夏地区羔羊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严重,应加强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检测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羔羊 致病性大肠杆菌 病原分离鉴定 毒力因子 病理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线上线下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甜 廖礼彬 +2 位作者 张馨怡 王鹤洁 白生宾 《解剖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60-262,共3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相关功能和人体发育的一门学科。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主要通过观察切片达到验证性实验的目的,长期以来实验课形式比较单一,实现教学目标的分层设计不明确,不能满足学生个性... 组织学与胚胎学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研究机体微细结构、相关功能和人体发育的一门学科。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主要通过观察切片达到验证性实验的目的,长期以来实验课形式比较单一,实现教学目标的分层设计不明确,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因此急需探索更适合的实验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与胚胎学 验证性实验 人体发育 分层设计 实验教学模式 微细结构 实验课 改革与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组织学方法在犬乳腺肌上皮细胞源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6
作者 康静静 焦静旖 +2 位作者 蔡茂 秦永敏 宋予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9-112,共4页
犬乳腺肌上皮细胞源肿瘤是少见的犬乳腺肿瘤类型之一,瘤细胞常呈梭形或多形性,细胞质中常可见透明空泡,较易与其他含有空泡化胞质的肿瘤和梭形细胞瘤混淆,因此采用合适的诊断方法对犬乳腺肌上皮细胞源肿瘤进行精准诊断是很有必要的,尤... 犬乳腺肌上皮细胞源肿瘤是少见的犬乳腺肿瘤类型之一,瘤细胞常呈梭形或多形性,细胞质中常可见透明空泡,较易与其他含有空泡化胞质的肿瘤和梭形细胞瘤混淆,因此采用合适的诊断方法对犬乳腺肌上皮细胞源肿瘤进行精准诊断是很有必要的,尤其对于其临床精准治疗至关重要。其中病理组织学诊断是肿瘤病诊断的金标准,论文总结了常规HE染色、PAS糖原染色、脂肪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在犬乳腺肌上皮细胞源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以期为实现犬乳腺肌上皮细胞源肿瘤的精准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肌上皮细胞 肿瘤 病理组织学方法 精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学与胚胎学整合课程教学实施十五年的思考
7
作者 伍静文 杨洁 黄雷 《解剖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53-355,共3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于2008年在八年制临床医学班开展了基于系统整合的教学课程改革,通过将相关学科课程内容融为整体,开展器官系统整合教学,实现学科知识融通,培养学生从生命整体角度综合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以提升学生对医学知识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于2008年在八年制临床医学班开展了基于系统整合的教学课程改革,通过将相关学科课程内容融为整体,开展器官系统整合教学,实现学科知识融通,培养学生从生命整体角度综合分析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以提升学生对医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与胚胎学 八年制临床医学 系统整合 教学课程改革 综合应用能力 医学知识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学科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超声特征与病理组织学分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悦 曹海艳 +3 位作者 卓双双 王正 王颖 戚庭月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结节的超声特征与组织学分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经病理诊断为乳腺癌的141例患者,年龄31~79岁,平均年龄54.2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7年;肿瘤直径7~30 mm,平均直径20.3 mm。行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结节的超声特征与组织学分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经病理诊断为乳腺癌的141例患者,年龄31~79岁,平均年龄54.2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7年;肿瘤直径7~30 mm,平均直径20.3 mm。行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指标包括结节形态、边界、纵横比、微钙化、后方声衰减、内部血流和腋窝淋巴结。病理组织学根据结节的腺管形成程度、细胞核多形性、核分裂计数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统计分析乳腺癌结节的超声特征与其组织学分级及分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41例乳腺癌结节均为浸润性乳腺癌,病理组织学分级Ⅰ级24例,Ⅱ级72例,Ⅲ级45例。微钙化在不同病理组织学分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77%(73/141) vs 48.23%(68/141)。P <0.05],而其他超声观察指标(形态、边界、纵横比、周围强回声声晕、后方衰减声影、内部血流、腋窝淋巴结转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微钙化在结节的腺管形成程度及核分裂计数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77±0.46)分vs(2.59±0.57)分、(1.66±0.77)分vs (1.41±0.68)分。P <0.05],而在细胞核多形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乳腺癌结节的超声影像中的微钙化与组织学分级及其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是判读乳腺癌结节预后的重要影像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超声诊断 病理诊断 组织学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对虾高低繁殖力群体卵巢组织学观察及相关候选基因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建春 孔杰 +10 位作者 曹家旺 谭建 代平 孟宪红 罗坤 傅强 陈宝龙 刘东亚 邢群 隋娟 栾生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3-194,共12页
在生产中,凡纳对虾(Penaeus vannamei)雌虾的繁殖性能表现出巨大差异。本研究以一个生产周期中雌虾产卵频次为繁殖力指标性状,以高繁殖力和低繁殖力雌虾为研究对象,对雌虾不同卵巢发育阶段(增殖期、小生长期、大生长期和成熟期)进行组... 在生产中,凡纳对虾(Penaeus vannamei)雌虾的繁殖性能表现出巨大差异。本研究以一个生产周期中雌虾产卵频次为繁殖力指标性状,以高繁殖力和低繁殖力雌虾为研究对象,对雌虾不同卵巢发育阶段(增殖期、小生长期、大生长期和成熟期)进行组织学观察。针对在前期选择清除分析中筛选到的繁殖候选基因TRX2、PARD3、PLCβ4和RERE,在高、低繁殖力雌虾不同卵巢发育阶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首次分析比较这些基因在卵巢、眼柄组织中的表达规律。组织观察结果显示,低繁殖力雌虾卵巢在整个生产周期中无法发育至成熟期,高繁殖力雌虾卵巢在卵黄颗粒的形成和积累、皮质棒形成等关键过程的速度要快于低繁殖力雌虾。基因表达检测结果显示,在卵巢小生长期和大生长期,TRX2、PLCβ4和RERE基因在高繁殖力组卵巢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低繁殖力组卵巢(P<0.05),4个基因在高繁殖力组成熟期卵巢中均维持较高的表达水平;在不同时期的眼柄组织中,低繁殖力组中TRX2、PARD3、PLCβ4和RERE基因的表达量均高于高繁殖力组。研究表明,上述4种基因可能在凡纳对虾卵巢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以上结果为深入研究凡纳对虾雌虾繁殖力产生差异的分子机制以及分子辅助育种提供了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对虾 繁殖 卵巢 组织学 基因 表达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蛋白酶诱导的小鼠腹主动脉瘤消退期组织学特征观察
10
作者 李濛 刘浩乐 +6 位作者 魏盼盼 李可心 吴海滨 侯海雯 刘恩岐 李艳奎 赵四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5,共7页
目的确定猪胰弹性蛋白酶(PPE)诱导的腹主动脉瘤(AAA)到达消退期的时间点,观察AAA消退期的组织学特征。方法选用C57BL/6J小鼠,手术游离腹主动脉,进行血管腔内输注PPE诱导AAA。测量小鼠术前、术后14 d(AAA到达平台期的时间点)和术后56 d(... 目的确定猪胰弹性蛋白酶(PPE)诱导的腹主动脉瘤(AAA)到达消退期的时间点,观察AAA消退期的组织学特征。方法选用C57BL/6J小鼠,手术游离腹主动脉,进行血管腔内输注PPE诱导AAA。测量小鼠术前、术后14 d(AAA到达平台期的时间点)和术后56 d(AAA消退期时间点)腹主动脉直径,比较分析术后14 d和术后56 d动脉瘤病变部位组织学特征。结果与正常腹主动脉相比,PPE输注14 d组和56 d组,腹主动脉直径均显著增加(直径增长率分别为147%和155%)。PPE输注后14 d,动脉瘤病变部位显微镜镜下可见弹性纤维断裂、平滑肌耗竭和炎症细胞弥散浸润等典型的AAA特征。在PPE输注后56 d组,虽然动脉直径没有明显变化,但组织学可见弹力纤维部分修复,新生平滑肌细胞补充至损伤的中膜,浸润的炎症细胞明显消退,外膜新生血管减少,呈现出疾病消退期的显著特征。结论在PPE诱导的小鼠AAA模型中,术后56 d是观察动脉瘤消退的合适时间点,动脉瘤病变消退的组织学特征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消退 弹性蛋白酶 小鼠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过量致雏鸡脾氧化应激及病理组织学观察
11
作者 安裕智 孙宁 +4 位作者 孙凤娇 吕相龙 吕晓萍 刘超男 高雪丽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58,共5页
为探究过量铁对雏鸡脾脏病理损伤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将75只15日龄健康白羽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雏鸡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硫酸亚铁50、500、1000 mg/kg,连续饲喂3 d,于铁过量后1、3、7、14、21 d取各组雏鸡脾脏,测定铁含量、丙二醛(malondi... 为探究过量铁对雏鸡脾脏病理损伤和氧化应激的影响,将75只15日龄健康白羽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雏鸡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硫酸亚铁50、500、1000 mg/kg,连续饲喂3 d,于铁过量后1、3、7、14、21 d取各组雏鸡脾脏,测定铁含量、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过氧化氢(H_(2)O_(2))、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和总抗氧化能力(total-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计算脾脏器官指数并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过量铁刺激雏鸡脾脏肿大,铁过量后1~14 d雏鸡脾脏铁含量明显增加(P<0.01);铁过量后1~21 d CAT、GPx活力和T-AOC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但MDA和H_(2)O_(2)含量显著提高(P<0.05或P<0.01)。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铁过量后雏鸡脾脏淋巴细胞排列混乱,红细胞及嗜中性粒细胞散在分布,脾小体数量增多且结构模糊,红髓占比增加,红髓内含铁血黄素沉积。表明过量铁导致脾脏发生氧化应激,组织结构损伤,从而影响脾脏免疫功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过量 雏鸡 脾脏 氧化-抗氧化 病理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尾近红鲌消化系统的形态与组织学结构研究
12
作者 董立学 蒋明 +8 位作者 陆星 吉哲慧 魏辉杰 李清 孙艳红 陈见 李佩 李明光 王贵英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74,共8页
为了解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消化系统的形态结构特点,采用生物学测量、苏木精-伊红染色(HE)组织学观察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31尾黑尾近红鲌[平均体重(115.71±24.12)g]消化系统各部分形态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 为了解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消化系统的形态结构特点,采用生物学测量、苏木精-伊红染色(HE)组织学观察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31尾黑尾近红鲌[平均体重(115.71±24.12)g]消化系统各部分形态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显示:(1)黑尾近红鲌口亚上位,口裂宽/吻长、口裂高/吻长分别为1.68±0.16、1.46±0.12;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和肠组成,肠道盘曲简单,以折点为界可将肠道分为前、中、后三段;(2)黑尾近红鲌肝脏指数为0.51±0.31,肠道系数为0.93±0.23,胰腺组织在肝脏中呈弥散性分布;(3)食道与前肠、中肠、后肠褶皱数量均差异显著,粘液细胞密度差异不显著;前肠管腔直径、褶皱高度和肌层厚度均显著高于后肠;(4)肠内面突起的皱褶发达,前肠和后肠分泌孔小而密集,微绒毛短而粗;中肠分泌孔大而多,微绒毛长而密,排列整齐。以上结果表明,黑尾近红鲌的消化道形态学和组织学结构符合其肉食性兼具杂食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 消化系统 形态学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短回波时间MRI影像组学对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学亚型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杨帆 赵婧 +1 位作者 王竞 李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82-685,691,共5页
目的探索超短回波时间磁共振成像(UTE-MRI)影像组学模型对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学亚型的预测能力。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12月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行UTE-MRI检查的67例非小细胞肺癌的影像资料,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最小绝对收... 目的探索超短回波时间磁共振成像(UTE-MRI)影像组学模型对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学亚型的预测能力。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12月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行UTE-MRI检查的67例非小细胞肺癌的影像资料,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及SelectKBest进行组学特征筛选。采用逻辑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别建立预测模型和评估诊断效能。基于1000次采样的Bootstrap和校准曲线用于预测模型的验证。结果共筛选出1个灰度游程长度矩阵特征、1个邻域灰度差矩阵特征和3个灰度区域大小矩阵特征用于建立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该模型能够较好地鉴别鳞癌和腺癌,曲线下面积为0.903(95%CI 0.806~0.96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64%和78.26%。在基于Bootstrap的验证中,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性能,曲线下面积为0.882(95%CI 0.858~0.896);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一致性较好。结论基于UTE-MRI影像组学特征的预测模型能够有效鉴别肺鳞癌和腺癌,有望为术前无创评估非小细胞肺癌的组织学亚型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组织学亚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并发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的血清学预测指标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茂人 香钰婷 +1 位作者 周凯艳 李仲均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2期108-111,共4页
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同时诱发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CA)的可能性较高,严重威胁母婴安全。血清学预测指标检测在PPROM并发HCA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起重要作用。研究显示,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降钙素原(... 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同时诱发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CA)的可能性较高,严重威胁母婴安全。血清学预测指标检测在PPROM并发HCA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起重要作用。研究显示,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等指标在PPROM并发HCA诊断中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但目前发现的血清学相关指标在不同研究中的结果并不完全一致,且无单个有效诊断、预测的血清学指标,临床应用受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足月胎膜早破 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 血清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考是否选考生物科目对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学习的影响
15
作者 徐康 翁静 《解剖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78-181,共4页
2014年9月,国务院颁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启动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系统、深刻的新一轮高考改革。截至2021年9月,该方案已在14个省市平稳推进,并有效实施,引发了一系列的教育变革[1-2]。打破文、理分... 2014年9月,国务院颁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启动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系统、深刻的新一轮高考改革。截至2021年9月,该方案已在14个省市平稳推进,并有效实施,引发了一系列的教育变革[1-2]。打破文、理分科制度的新高考“3+3”或“3+2+1”模式是我国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和科学选拔人才的重要推力[3]。高中教育可谓是高等教育之基石,高中课程内容是大学课程内容的基础和保障,大学专业知识则是高中基础科目的延展和深化,此作用可体现在同知识领域课程成绩的差异之中[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与胚胎学 教育变革 高中课程 课程学习 选拔人才 基础科目 课程成绩 高等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胎盘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5期2770-2774,共5页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孕妇胎盘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CA)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8月濮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45例PPROM孕妇为研究对象,依据产后胎盘病理检查结果分为HCA组(98例)、非HCA组(47例)。采用...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孕妇胎盘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HCA)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8月濮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45例PPROM孕妇为研究对象,依据产后胎盘病理检查结果分为HCA组(98例)、非HCA组(47例)。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PROM孕妇发生HCA的影响因素。分别构建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145例PPROM孕妇HCA发生率为67.59%;胎膜早破孕周较早、期待治疗时间延长、下生殖道感染、羊水粪染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人β2防御素(HBD-2)、氧化型α1-抗胰蛋白酶(ox-AAT)、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水平升高为HCA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纳入胎膜早破孕周、期待治疗时间、下生殖道感染、羊水粪染、血清CRP水平作为模型1,纳入胎膜早破孕周、期待治疗时间、下生殖道感染、羊水粪染及血清CRP、G-CSF、HBD-2、ox-AAT、NE水平作为模型2,模型2预测HCA发生的曲线下面积大于模型1(P<0.05),且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该模型拟合效果良好。结论胎膜早破孕周较早、期待治疗时间延长、下生殖道感染、羊水粪染及血清CRP、G-CSF、HBD-2、ox-AAT、NE水平升高为PPROM孕妇发生HCA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建立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对HCA发生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医生可依据上述预测模型筛选高危人群,给予相应干预措施,以降低HCA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胎盘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 LOGISTIC回归 预测模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院校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教学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袁瑶薇 李健 +2 位作者 王晓慧 姜国华 刘洋 《解剖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63-264,共2页
组织学与胚胎学(简称“组胚”)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该课程教学内容较多,所阐述的人体微细结构是学习生理学和病理学等课程的基础^([1]),但在中医院校学时一般较短。为了满足中医院校人才培养需求,在有限的学时内实现高质量组胚教... 组织学与胚胎学(简称“组胚”)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该课程教学内容较多,所阐述的人体微细结构是学习生理学和病理学等课程的基础^([1]),但在中医院校学时一般较短。为了满足中医院校人才培养需求,在有限的学时内实现高质量组胚教学,需要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而采用的综合性教学方案,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多方面要素^([2-3])。目前,关于组胚教学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西医院校,研究内容较为分散,大多是针对某一方面的教学策略而进行的改革实践。近年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简称“龙中医”)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简称“北中医”)根据中医院校组胚教学特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和优化,现以此为依据,系统、全面地阐述中医院校提升组胚教学效果的教学策略,希望为同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与胚胎学 中医院校 医学基础课程 综合性教学 西医院校 组胚教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微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视域下组织学与胚胎学科教融合教学模式初探
18
作者 栾兆进 杨美霞 +2 位作者 陈晶 金晶 宋芳 《解剖学杂志》 2024年第6期550-552,共3页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1]。科教融合教育模式是高校完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使命的有效途径[2]。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关于人体微细结构和形态学的基础课程,包括理论课和验证性实验课,教学过程没能让...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1]。科教融合教育模式是高校完成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使命的有效途径[2]。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关于人体微细结构和形态学的基础课程,包括理论课和验证性实验课,教学过程没能让科研发挥其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学与胚胎学 科教融合 课程思政 验证性实验 微细结构 立德树人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叶唇鱼消化系统的组织学观察
19
作者 王永波 高进 +3 位作者 陈傅晓 刘金叶 谭围 符书源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8-236,共9页
为研究三叶唇鱼(Cheilinus trilobatus)消化系统组织特征,采用组织切片技术,对三叶唇鱼消化系统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三叶唇鱼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小肠和直肠构成。口咽腔内颌齿和咽齿发达,颌齿单行排列,1对上咽齿呈三角形左右... 为研究三叶唇鱼(Cheilinus trilobatus)消化系统组织特征,采用组织切片技术,对三叶唇鱼消化系统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三叶唇鱼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小肠和直肠构成。口咽腔内颌齿和咽齿发达,颌齿单行排列,1对上咽齿呈三角形左右对称分布,下咽齿由颗粒状齿愈合而成,呈“T”型;肠道短粗,在体腔内形成一个弯曲,呈“之”型排列,比肠长0.32±0.11;消化腺由肝胰脏和胆囊构成,肝脏分成3片,中间大、两边小,包裹在小肠上,胰脏沿肝血管呈弥散状分布在肝脏组织内部,胆囊呈椭圆型,位于肝腹叶下部,肝总管在小肠前部紧挨食道后与小肠连通,比肝胰脏重(1.43±0.32)%。口咽腔壁光滑,粘膜层主要由复层扁平细胞组成,表层有少量杯状细胞,中间有圆形粘液细胞,表层分布有味蕾。食道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组成,粘膜层由二级和三级指状突起构成,基部有“凹”型类似外分泌腺的结构;肌层特别发达,由外环肌和内纵肌组成,纵肌层呈不连续束状分布,外包一层浆膜,与粘膜下层分界不明显,两肌层间可见肌间神经丛分布。小肠和直肠均由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组成,粘膜层多为一级和二级指状突起,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组成,中间分布有大量粘液细胞,偶见梨状细胞,未见肠腺;粘膜下层含有大量被伊红染成红色的嗜酸性颗粒细胞;肌层由内层环肌和外层纵肌等两层平滑肌组成,肌层间含有少量疏松结缔组织,其间可见肌间神经丛,最外侧由一层浆膜层组成。研究通过阐明三叶唇鱼消化系统组织学特征,可为开展肉食性无胃鱼类营养学及养殖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唇鱼 组织学 消化道 消化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身副丽鱼性腺发育组织学观察与初步分析
20
作者 金方彭 左鹏翔 +1 位作者 赵静霞 吴俊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75,共6页
【目的】掌握花身副丽鱼(Cichlasoma managuense)的性腺分化和发育规律,系统描述其各期精巢和卵巢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变化。【方法】利用石蜡切片对花身副丽鱼性腺发育的结构和时相进行研究。【结果】花身副丽鱼的精巢和卵巢发育分为6... 【目的】掌握花身副丽鱼(Cichlasoma managuense)的性腺分化和发育规律,系统描述其各期精巢和卵巢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变化。【方法】利用石蜡切片对花身副丽鱼性腺发育的结构和时相进行研究。【结果】花身副丽鱼的精巢和卵巢发育分为6个时期,约30日龄性腺出现分化。卵巢发育属于分批不同步型,为分批不同步产卵,第Ⅰ期最早出现在34日龄;第Ⅱ期出现在64日龄;第Ⅲ期分为前、中、后期,分别出现在120、140、165日龄;第Ⅳ期也分为前、中、后期,分别出现在180、200、247日龄;第Ⅴ期出现在282日龄,达到性成熟,此时鱼体质量为(9.70±2.20)g;之后逐渐进入第Ⅵ期。精巢属于小叶型,发育略晚于卵巢,第Ⅰ期出现在64日龄;第Ⅱ期出现在110日龄;第Ⅲ期出现在180日龄;第Ⅳ期出现在320日龄;第Ⅴ期出现在350日龄,达到性成熟,此时鱼体质量为(40.77±18.20)g;之后逐渐进入第Ⅵ期。【结论】花身副丽鱼的卵巢发育早于精巢且发育速度快于精巢,导致雌、雄成熟不同步,需要对雄鱼进行人工催产等技术加快精巢发育以提高人工繁殖效率。本研究对花身副丽鱼人工繁育和精准性别控制育种技术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身副丽鱼 组织学观察 性腺发育 小叶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