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美育的精神本质与人文价值 |
聂振斌
|
《美育学刊》
|
2011 |
7
|
|
2
|
论民间美术的精神本质与视觉创新——对民间美术与中国现代设计的再思考 |
明兰
|
《艺海》
|
2011 |
6
|
|
3
|
高校美术教育的精神本质和文化意义 |
赵文生
马云飞
|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4
|
鲁迅的精神本质与聂绀弩的杂文创作 |
张梦阳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3 |
1
|
|
5
|
现代舞的精神本质与中国现代舞市场的培育 |
王笑茹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07 |
0 |
|
6
|
中国古典戏曲精神在当代影视作品中的延续 |
海马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7
|
以游戏精神养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
顾兰芳
|
《教师》
|
2014 |
0 |
|
8
|
关于科学精神的思考 |
刘炜
|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0 |
|
9
|
现实的荒诞镜像和精神批判--王朝刚的油画艺术评析 |
黄剑武
|
《南腔北调》
|
2021 |
0 |
|
10
|
现实主义戏剧的艺术特征——以《赵氏孤儿》与《天窗》为例 |
程冉
|
《戏剧之家》
|
2024 |
0 |
|
11
|
论林语堂《京华烟云》的文化意蕴 |
刘勇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1
|
|
12
|
叶嘉莹词学研究的“兴发感动”说 |
邓乔彬
|
《中国韵文学刊》
|
2005 |
3
|
|
13
|
借助P-BIM标准实现建筑业“互联网+” |
黄强
|
《工程建设标准化》
|
2016 |
7
|
|
14
|
鲁迅杂文中的显命题:“苦” |
吴艳华
|
《沧州师专学报》
|
2003 |
0 |
|
15
|
中华服饰美学的表意与审美寓意 |
美文
|
《长江文艺评论》
|
2021 |
1
|
|
16
|
论表现主义舞台美术 |
萧亚波
|
《艺海》
|
2008 |
2
|
|
17
|
由“迁想”之“妙得”——浅谈顾恺之“迁想妙得”论 |
徐娜
|
《美与时代(美学)(下)》
|
2013 |
0 |
|
18
|
谈中国山水画空白艺术的表现形式 |
姜美
|
《书画艺术》
|
2006 |
0 |
|
19
|
从“人之有神”到“物之有神” |
黄有为
|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
2009 |
0 |
|
20
|
强者的质量 |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