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粒径可控纳米CeO2的微乳液法合成 被引量:28
1
作者 朱文庆 许磊 +2 位作者 马瑾 任建梅 陈亚芍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84-1290,共7页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丁醇/正辛烷/硝酸铈(Ce(NO3)3)水溶液(氨水)所形成的反相微乳液体系合成CeO2前驱体,利用热重(TG)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方法确定了得到纳米CeO2的适宜焙烧温度为550℃,CeO2前驱体经550℃焙烧后得到纳米Ce...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丁醇/正辛烷/硝酸铈(Ce(NO3)3)水溶液(氨水)所形成的反相微乳液体系合成CeO2前驱体,利用热重(TG)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方法确定了得到纳米CeO2的适宜焙烧温度为550℃,CeO2前驱体经550℃焙烧后得到纳米CeO2.采用XRD、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UV-Vis)分光光度计等表征手段分别对纳米CeO2的晶形、形貌、粒径及紫外吸收性质进行了表征,该纳米CeO2粒子具有立方晶型结构,分散性较好、粒径范围为5-18nm.考察了微乳液中正辛烷与正丁醇质量比、Ce(NO3)3浓度对纳米CeO2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微乳液法,通过改变微乳液中正辛烷与正丁醇质量比、Ce(NO3)3浓度能够对纳米CeO2粒径进行有效控制;纳米CeO2的粒径均随着正辛烷与正丁醇质量比和Ce(NO3)3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同时,对不同条件下制得的纳米CeO2的紫外吸收性质进行了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法 纳米CEO2 粒径可控 合成 紫外吸收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热法合成粒径可控的Fe_3O_4磁性介孔/空心球 被引量:5
2
作者 贺全国 吴朝辉 黄春艳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1-126,共6页
采用简便的溶剂热法合成粒径可控的Fe3O4磁性介孔/空心球(mesoporous/hollow spheres of magne-tite,MHSM),粒径从80 nm至400 nm可调.通过调节反应时间、NH4HCO3与NH4Ac的摩尔比来控制MHSM的形貌、粒径以及介孔-空心的程度.采用XRD、SEM... 采用简便的溶剂热法合成粒径可控的Fe3O4磁性介孔/空心球(mesoporous/hollow spheres of magne-tite,MHSM),粒径从80 nm至400 nm可调.通过调节反应时间、NH4HCO3与NH4Ac的摩尔比来控制MHSM的形貌、粒径以及介孔-空心的程度.采用XRD、SEM、TEM、VSM多种表征手段对MHSM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H4HCO3和NH4Ac的摩尔比对MHSM结构的形成、形貌、粒径起关键性的作用;NH4+的浓度对MHSM的粒径和磁性有决定性的影响;保持NH4HCO3和NH4Ac的摩尔比不变,延长反应时间对MHSM的结构与空腔生长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Fe3O4 粒径可控 溶剂热法 介孔空心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径可控阳离子型聚苯乙烯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浩 邹其超 +2 位作者 余欢 张金枝 柴仕淦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6,共8页
在采用阳离子型双子(gemini)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不使用任何助乳化剂的条件下,通过改进微乳液聚合工艺制备了窄分布粒径可控的阳离子型聚苯乙烯(PS)纳米乳液。改进微乳液聚合的主要特点是:大部分苯乙烯以预乳液的形式恒速滴入引发聚... 在采用阳离子型双子(gemini)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不使用任何助乳化剂的条件下,通过改进微乳液聚合工艺制备了窄分布粒径可控的阳离子型聚苯乙烯(PS)纳米乳液。改进微乳液聚合的主要特点是:大部分苯乙烯以预乳液的形式恒速滴入引发聚合的微乳液中,使用具有高乳化性能的gemini表面活性剂作为乳化剂能明显降低乳胶粒粒径。实验结果表明,少量阳离子单体三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作为共聚单体能够明显减小Z均粒径、降低粒度分布,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均能影响制备乳胶粒的粒径及其粒度分布。乳化剂和引发剂用量分别为苯乙烯质量的5%~10%和1.0%~1.5%、反应温度为70~75℃时,能够制备粒径小分布窄的阳离子型聚苯乙烯纳米粒子。Z均粒径与苯乙烯质量之间的线性关系表明,Z均粒径可以通过苯乙烯用量来控制。不同聚合工艺下制备的聚合物粒度分布曲线表明,改进微乳液聚合工艺(半连续预乳化工艺)在制备窄分布的聚合物纳米粒子方面具有很强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聚合 阳离子型 纳米粒子 粒径可控 粒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粒径可控单分散三聚氰胺-甲醛(MF)树脂微球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晨健 孙刚 +3 位作者 刘松 张姣 余露 江学良 《胶体与聚合物》 2015年第3期116-118,共3页
利用甲酸催化水溶液中的三聚氰胺与甲醛发生缩聚反应,制备出单分散性的三聚氰胺-甲醛(MF)树脂微球。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仪(LPA)分析表明:生成了粒径分布均一、表面光滑的微米级MF树脂微球。在一定范围内,M... 利用甲酸催化水溶液中的三聚氰胺与甲醛发生缩聚反应,制备出单分散性的三聚氰胺-甲醛(MF)树脂微球。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仪(LPA)分析表明:生成了粒径分布均一、表面光滑的微米级MF树脂微球。在一定范围内,MF树脂微球的粒径随甲酸用量的增加而减小,粒径分布变窄。然而加入过量的甲酸,反而导致微球粒径分布不均,甚至得不到MF树脂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可控 单分散 三聚氰胺-甲醛(MF)树脂微球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介孔碳的粒径可控制备及弛豫性能
5
作者 蔡广 李琳 +5 位作者 汪荣 陈艳秋 陈茂龙 程云辉 丁利 许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22020-22023,共4页
近年来,磁性介孔碳(MMCs)材料在医学成像、药物运输以及生物传感等领域呈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运用晶体生长法,通过控制生长次数,合成60~330 nm范围内粒径可控的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作为牺牲模板,于N 2氛围中以特定温度进行煅烧,成... 近年来,磁性介孔碳(MMCs)材料在医学成像、药物运输以及生物传感等领域呈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运用晶体生长法,通过控制生长次数,合成60~330 nm范围内粒径可控的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作为牺牲模板,于N 2氛围中以特定温度进行煅烧,成功制备出220~310 nm范围内对应粒径可控的MMCs。利用透射电镜、水合粒径、红外光谱、质子横向弛豫率来探讨其微观形貌、分散性、化学结构与官能团的改变以及弛豫性能。结果表明,煅烧后的MMCs质子横向弛豫率较煅烧前的MOFs前驱体提高了12~48倍,且不同粒径的MMCs质子横向弛豫率会随着粒径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平均粒径为310 nm的MMCs的横向弛豫率最大,为34.205 mM-1·s-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粒径 磁性介孔碳 金属有机框架 弛豫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粒径mTiO_2/mSiO_2及其中空结构mSiO_2微球制备 被引量:3
6
作者 朱维耀 张维俊 +3 位作者 蔡强 曹孟菁 杨连枝 李娃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5,共5页
近年来,mTiO2/mSiO2复合材料和中空结构介孔二氧化硅在生物催化、药物控释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在乙醇体系下,以十六胺为模板剂,运用自组装原理制备出介孔氧化钛;并运用晶种法,通过改变TEOS量、模板剂用量、异丙醇和水的用量制... 近年来,mTiO2/mSiO2复合材料和中空结构介孔二氧化硅在生物催化、药物控释等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在乙醇体系下,以十六胺为模板剂,运用自组装原理制备出介孔氧化钛;并运用晶种法,通过改变TEOS量、模板剂用量、异丙醇和水的用量制备出一种粒径大小在0.80~1.92μm范围内可控的mTiO2/mSiO2复合材料;最后在乙醇体系中加入盐酸冷凝回流制备出中空结构介孔二氧化硅微球。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对合成的产物进行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二氧化钛 可控粒径 复合材料 中空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_2及粒径控制工艺
7
作者 付贵欣 王超宇 庄志萍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4-36,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乙二醇作为螯合剂制备纳米TiO2粒子.考察钛的乙二醇盐的浓度、pH值、温度等因素对TiO2粒径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和SEM对纳米TiO2粒子进行结构和形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可以制备出呈椭圆形...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钛酸丁酯为前驱体,乙二醇作为螯合剂制备纳米TiO2粒子.考察钛的乙二醇盐的浓度、pH值、温度等因素对TiO2粒径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和SEM对纳米TiO2粒子进行结构和形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溶胶凝胶法可以制备出呈椭圆形且粒径分布均匀的TiO2纳米粒子.使用硝酸铵可以有效阻止TiO2纳米粒子团聚.当pH值为2~3、温度为20 ~ 40℃,钛的乙二醇盐在丙酮中的浓度为0.03、0.05及0.07 M时,粒径分别为150、240及60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纳米TIO2 团聚 粒径可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u/NaZSM-5催化剂的控制制备及催化性能 被引量:6
8
作者 毕玉水 吕功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9-134,共6页
采用硝基甲烷还原-胶体负载法制备了粒径可控的系列高分散纳米Au/NaZSM-5催化剂.以多相CO催化氧化为模型反应,考察了Au微粒尺寸、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焙烧活化温度以及Au含量等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采用硝基甲烷还原-胶体负载法制备了粒径可控的系列高分散纳米Au/NaZSM-5催化剂.以多相CO催化氧化为模型反应,考察了Au微粒尺寸、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焙烧活化温度以及Au含量等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粉末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技术对催化剂表面化学状态和体相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制备条件和反应条件对Au粒子尺寸及所得催化剂活性有较大影响,催化剂性能与Au微粒粒径之间存在明显的尺寸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u/NaZSM-5催化剂 粒径可控 CO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微孔喷射法单分散球形微粒子的制备及其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董伟 李文畅 +3 位作者 康世薇 许富民 韩阳 白兆丰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2-151,共10页
介绍了用于制备单分散高精度球形微粒子的脉冲微孔喷射技术,说明了该技术的工作原理,根据所能制备材料的熔点不同,分为低熔点压片式喷射设备和高熔点传动杆式喷射设备。脉冲微孔法制备出的粒子具有单分散,粒径均一可控,圆球度高,热历史... 介绍了用于制备单分散高精度球形微粒子的脉冲微孔喷射技术,说明了该技术的工作原理,根据所能制备材料的熔点不同,分为低熔点压片式喷射设备和高熔点传动杆式喷射设备。脉冲微孔法制备出的粒子具有单分散,粒径均一可控,圆球度高,热历史一致的优点,通过介绍该方法制备的粒子在电子封装、生物工程、微成型、金属熔滴的快速凝固分析、增材制造等领域的应用,说明了该技术蕴涵的巨大潜力。可以预见,随着研究的深入,该技术因其独有的特点将具有更广阔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微孔喷射法 单分散粒子 球形 粒径可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线团形硅铝材料的原位合成与表征
10
作者 任博 孙继红 +2 位作者 刘瑛 张丽 周环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53-56,共4页
以铝酸钠、硫酸铝为铝源,硅酸钠为硅源,采用水热途径合成了具有毛线团形貌的硅铝材料,并利用XRD、SEM、29Si-NMR等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硅铝材料具有线团形形貌特征,且粒度较均匀,粒径分布在4μm左右。通过向合... 以铝酸钠、硫酸铝为铝源,硅酸钠为硅源,采用水热途径合成了具有毛线团形貌的硅铝材料,并利用XRD、SEM、29Si-NMR等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硅铝材料具有线团形形貌特征,且粒度较均匀,粒径分布在4μm左右。通过向合成体系中添加适量表面活性剂吐温-20,可以有效降低毛线团颗粒粒径,使其粒径在2~4μm范围内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线团形貌 硅铝材料 表面活性剂 粒径可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分散聚倍半硅氧烷球形粒子制备及其疏水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灵丽 吕丽云 王虹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52,共4页
在水溶液中,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前驱体,氢氧化钠为催化剂,通过一步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粒径可控、单分散的聚甲基倍半硅氧烷(PMSQ)球形粒子。研究结果表明,升高反应温度和增加氢氧化钠用量,PMSQ粒子的平均粒径均呈递减趋势;由PMSQ粒子... 在水溶液中,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前驱体,氢氧化钠为催化剂,通过一步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粒径可控、单分散的聚甲基倍半硅氧烷(PMSQ)球形粒子。研究结果表明,升高反应温度和增加氢氧化钠用量,PMSQ粒子的平均粒径均呈递减趋势;由PMSQ粒子铺展成的薄膜呈现出优异的疏水性,其与水的接触角为151.4°;将PMSQ粒子添加至丙烯酸树脂分散体系中,可将由其构成的涂层从常规的亲水性质转变成疏水性,且表面形成微纳米阶层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SQ粒子 单分散 粒径可控 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域水合物储层相变支撑剂的制备研究
12
作者 甘伦 郭布民 +7 位作者 鲍文辉 申金伟 赵健 周福 许田鹏 张康 曲喜墨 潘江浩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23年第10期91-95,共5页
储层改造是实现海域水合物藏商业开采的重要工程技术,支撑剂是决定储层改造增产效果的关键材料。本文根据海域水合物地层特性,拟通过海域水合物可固化液体相变支撑剂的制备、配方优化研究,研发一种适用于海域水合物储层改造的低温相变... 储层改造是实现海域水合物藏商业开采的重要工程技术,支撑剂是决定储层改造增产效果的关键材料。本文根据海域水合物地层特性,拟通过海域水合物可固化液体相变支撑剂的制备、配方优化研究,研发一种适用于海域水合物储层改造的低温相变支撑剂,旨在解决传统支撑剂粒径小易嵌入、粒径大易卡堵的局限性,为海域水合物储层改造提供关键材料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域水合物储层 相变支撑剂 低温固化 粒径可控 基础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三磷酸腺苷辅助合成球形COF纳米粒子
13
作者 黄炎 汪航行 《胶体与聚合物》 CAS 2023年第2期61-63,共3页
本文以三磷酸腺苷(ATP)为催化剂,1,3,5-三(4-氨基苯基)苯和对苯二甲醛为原料合成并制备了ATP-COF,并且运用动态光散射,红外光谱,热重分析,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来表征ATP-COF的结构和形貌。研究表明:ATP-COF的粒径得以被控制在200 nm以... 本文以三磷酸腺苷(ATP)为催化剂,1,3,5-三(4-氨基苯基)苯和对苯二甲醛为原料合成并制备了ATP-COF,并且运用动态光散射,红外光谱,热重分析,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来表征ATP-COF的结构和形貌。研究表明:ATP-COF的粒径得以被控制在200 nm以下且在水中分散性好,结晶度高,为作用于人体作为纳米粒子抑制剂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径可控 球形COF 结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