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后16例患者第1、2跖骨间角的改变及随访评分
被引量:
4
1
作者
孙超
王智
张建中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期149-151,共3页
目的:随访并研究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后第1、2跖骨间角(IMA)角的变化。方法:行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患者12例,患足16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9.0±7.52)岁,平均随访23.1个月。对比患者术前、术后8周负重后以及12个月之后最后1次随访的足...
目的:随访并研究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后第1、2跖骨间角(IMA)角的变化。方法:行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患者12例,患足16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9.0±7.52)岁,平均随访23.1个月。对比患者术前、术后8周负重后以及12个月之后最后1次随访的足正侧位IMA角度变化。最后对患者进行美国足踝矫形协会的足踝评分(AOFAS评分)和手术满意度调查。结果:术前平均IMA角为(13.38±4.21)°,术后8周时平均IMA角为(12.13±3.6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之后随访时的IMA角缩小至(9.88±1.93)°,较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最后平均AOFAS得分为(74.13±10.95)分,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所有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后第1、2跖骨间角明显减小,对于术前第1、2跖骨间角较大的患者也不需行手术进一步处理内翻的跖骨。术后IMA缩小,但是并不一定达到正常的角度以下。第1跖趾关节融合可以减少第1、2跖骨间夹角,但是并不一定能使IMA角达到正常的范围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
第1
、2
跖
骨间角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后16例患者第1、2跖骨间角的改变及随访评分
被引量:
4
1
作者
孙超
王智
张建中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足踝外科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期149-151,共3页
文摘
目的:随访并研究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后第1、2跖骨间角(IMA)角的变化。方法:行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患者12例,患足16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9.0±7.52)岁,平均随访23.1个月。对比患者术前、术后8周负重后以及12个月之后最后1次随访的足正侧位IMA角度变化。最后对患者进行美国足踝矫形协会的足踝评分(AOFAS评分)和手术满意度调查。结果:术前平均IMA角为(13.38±4.21)°,术后8周时平均IMA角为(12.13±3.6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之后随访时的IMA角缩小至(9.88±1.93)°,较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最后平均AOFAS得分为(74.13±10.95)分,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所有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后第1、2跖骨间角明显减小,对于术前第1、2跖骨间角较大的患者也不需行手术进一步处理内翻的跖骨。术后IMA缩小,但是并不一定达到正常的角度以下。第1跖趾关节融合可以减少第1、2跖骨间夹角,但是并不一定能使IMA角达到正常的范围以内。
关键词
第1跖趾关节融合术
第1
、2
跖
骨间角
手术治疗
Keywords
First metatasophalangeal arthrodesis
Inter-metatasal angle
Surgical treatment
分类号
R684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第一跖趾关节融合术后16例患者第1、2跖骨间角的改变及随访评分
孙超
王智
张建中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