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竟陵派“活物”诗论及其影响 |
郑凯歌
|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论竟陵派“性情”说与“真诗精神”观 |
李永贤
周道河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3
|
竟陵派以庄禅说诗的理论述评 |
曾肖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4
|
论竟陵派诗学思想与创作实践的离合 |
曾肖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5
|
以毒清流以殄宗社——试析王夫之对竟陵派诗学思想的批评 |
邓新跃
黄细梅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6
|
俚俗与幽深,同归于真情——公安派与竟陵派比较 |
张啸
|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7
|
论竟陵派后期与复社结合的深层原因 |
曾肖
|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8
|
以谭元春为首的竟陵派与复社诸子的交游 |
曾肖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9
|
厚:竟陵派的诗学审美理想 |
李桂芹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0 |
|
10
|
略论竟陵派“幽深孤峭”的创作宗旨 |
孙建模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3
|
|
11
|
竟陵派的诗经学──兼谈对钟惺的评价 |
村山吉广
傅丽英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2
|
|
12
|
“流派芳千古 性灵照古今”——谈竟陵派在文学史上的贡献 |
张业茂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2
|
|
13
|
竟陵派诗论及其源头初探 |
王晓顺
|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0 |
0 |
|
14
|
昭雪沉冤三百年 敢为“竟陵”作郑笺──评《竟陵派钟惺、谭元春选集》“谭集部分” |
李申
|
《高校教育管理》
|
1994 |
1
|
|
15
|
诗为“活物”─—竟陵派文学鉴赏理论探析 |
曹红祥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4 |
1
|
|
16
|
竟陵派文学研究会成立并举行钟惺诞生410周年纪念会 |
毕敏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4 |
0 |
|
17
|
竟陵诗派与清代诗坛 |
宁夏江
魏中林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2
|
|
18
|
钟、谭“幽”“寒”心境与“竟陵体”之形成 |
刘德重
魏宏远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1
|
|
19
|
公安派骤衰原因试探 |
裴世俊
|
《江汉论坛》
|
1987 |
3
|
|
20
|
两个貌似神乖的诗派──论性灵派与神韵派之差异 |
王小舒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