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5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设计理念下皮革材料在现代窑洞民居室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慕云舒 《中国皮革》 CAS 2024年第1期110-113,117,共5页
窑洞是我国西北部地区极具地域性特征的建筑。以绿色设计理念为核心,对皮革材料在现代窑洞民居设计中的创新性应用进行分析,着重强调了皮革材料在建筑装饰领域的应用优势,对窑洞这种中国传统民居与皮革材料的融合思路进行总结,认为皮革... 窑洞是我国西北部地区极具地域性特征的建筑。以绿色设计理念为核心,对皮革材料在现代窑洞民居设计中的创新性应用进行分析,着重强调了皮革材料在建筑装饰领域的应用优势,对窑洞这种中国传统民居与皮革材料的融合思路进行总结,认为皮革材料与现代窑洞民居室内设计需要着重强调发挥皮革材料的视觉与材质特征,将皮革材料与窑洞造型、民居需求等进行充分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设计 皮革材料 窑洞造型 民居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窑洞建筑美学及时代价值探索
2
作者 王天溥 杨雨佳 《天工》 2024年第10期30-32,共3页
窑洞是黄土高原孕育出的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蕴含着自然美、人文美以及丰富的民族精神。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改变建筑设计理念势在必行。传统窑洞所具有的生态理念、建筑形态以及承载的文化内涵... 窑洞是黄土高原孕育出的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蕴含着自然美、人文美以及丰富的民族精神。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改变建筑设计理念势在必行。传统窑洞所具有的生态理念、建筑形态以及承载的文化内涵都能给现代建筑设计带来良好的启示。因此,一方面通过对窑洞建筑的改造和提升保护和传承窑洞建筑形式,另一方面将窑洞所蕴含的优秀元素应用到现代建筑设计实践中,推动现代建筑设计又好又快发展,满足人民居住之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窑洞 窑洞美学 生态建筑 建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伏窑洞路基稳定性评价及处治技术研究
3
作者 秦龙 张晶 周科 《北方交通》 2024年第2期40-44,47,共6页
为研究三淅高速公路建设中遇到的下伏窑洞路基稳定性问题,文章通过现场取样和室内试验获得岩土材料参数,并通过数值模拟,采用强度折减法研究了下伏窑洞路基典型工况的破坏机理,确定窑洞路基处治判别的安全系数标准和安全距离标准。研究... 为研究三淅高速公路建设中遇到的下伏窑洞路基稳定性问题,文章通过现场取样和室内试验获得岩土材料参数,并通过数值模拟,采用强度折减法研究了下伏窑洞路基典型工况的破坏机理,确定窑洞路基处治判别的安全系数标准和安全距离标准。研究认为,路基正下方埋深小于3m的窑洞均应处治。当水平距离为0m和5m时,路基可不进行处治的临界窑洞埋深分别为5.4m和8.4m;当窑洞埋深为3m、5m、9m和12m时,路堤坡脚与陡崖的安全距离分别为7.2m、8.1m、9.9m和12.6m。研究同时给出下伏窑洞路基处治措施,以期为三淅高速公路和类似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 下伏窑洞 数值模拟 稳定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三类窑洞民居及砖混农宅夏季室内热环境对比研究
4
作者 陈飞宇 宋冰(指导) +2 位作者 吴磊 刘衍 杨柳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4年第2期73-82,共10页
为进一步了解窑洞民居夏季室内热环境状况,选取独立式、靠崖式、下沉式窑洞进行调研测试并与当地砖混农宅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其夏季室内外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壁面温度等影响热环境参数。结果表明窑洞民居室内热环境优于砖混农宅,窑洞... 为进一步了解窑洞民居夏季室内热环境状况,选取独立式、靠崖式、下沉式窑洞进行调研测试并与当地砖混农宅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其夏季室内外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壁面温度等影响热环境参数。结果表明窑洞民居室内热环境优于砖混农宅,窑洞室内温度波动小,相对湿度大,热环境能基本满足人体热舒适要求。通过剖析窑洞民居的空间布局与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在创造室内热环境中的作用,发现窑洞相对封闭的空间及厚重围护结构较大的热惰性可有效抵御室外温度波动,使得内壁面温度稳定,是窑洞“夏凉”的主要原因;由于下沉式窑洞窗墙面积比小,室内空气温度更低;靠崖式和下沉式窑洞围护结构土层更厚,蓄水能力强,室内相对湿度更大。研究可为黄土高原窑居建筑生态经验传承及新民居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窑洞民居 室内热环境 热工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窑洞的环境与岩土工程问题 被引量:1
5
作者 廖红建 许志平 +1 位作者 杨政 赵树德 《矿产勘查》 2002年第4期17-20,共4页
我国黄土高原地域辽阔 ,地层完整 ,黄土厚度极大 ,世界罕见。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传统的民居形式之一 ,由于具有冬暖夏凉、节约能源、节约土地的独特优点 ,从古到今得以延续和发展。发展窑洞民居对于保护耕地、改善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水... 我国黄土高原地域辽阔 ,地层完整 ,黄土厚度极大 ,世界罕见。窑洞是黄土高原地区传统的民居形式之一 ,由于具有冬暖夏凉、节约能源、节约土地的独特优点 ,从古到今得以延续和发展。发展窑洞民居对于保护耕地、改善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但黄土高原分布区存在着复杂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如何研究大风沙及沙漠化趋势、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以及沟谷发育、滑坡、泥石流等。因此 ,重视和研究窑洞区域的环境岩土工程问题是十分必要的。本文总结窑洞分布区的若干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并对现代化的窑洞民居建设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窑洞 环境岩土工程问题 窑洞建筑 窑洞民居 黄土高原地区 节约能源 使用功能 外部环境 稳定性 居住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里地区的窑洞 被引量:2
6
作者 宗晓萌 汪永平 《华中建筑》 2011年第6期148-150,共3页
西藏窑洞式建筑主要分布在阿里地区。根据笔者对阿里窑洞的调研发现,用于居住的窑洞和用于修行的窑洞数量最为众多,并且是阿里窑洞式建筑的典型代表。该论文主要阐述和比较这两种窑洞在形式上的相似及差异性。
关键词 阿里地区 窑洞式建筑 居民窑洞 修行窑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海固传统窑洞聚落的景观风貌研究
7
作者 马娜 崔文河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8期132-134,共3页
宁夏西海固地区特殊的地质地貌造就了塬顶塬底地坑窑、独立式窑洞、塬边塬坡靠崖窑等多种类型的传统窑洞民居,其共同构成了独特的中国传统窑洞聚落。近年来,乡村景观风貌发生巨大变化。该文采用田野调查法,首先梳理西海固的窑洞聚落发... 宁夏西海固地区特殊的地质地貌造就了塬顶塬底地坑窑、独立式窑洞、塬边塬坡靠崖窑等多种类型的传统窑洞民居,其共同构成了独特的中国传统窑洞聚落。近年来,乡村景观风貌发生巨大变化。该文采用田野调查法,首先梳理西海固的窑洞聚落发展与现状,其次分析在地形地貌影响下产生的传统窑洞聚落及其景观风貌特征,提出适合当地传统窑洞聚落的发展方向,以期推动西海固地区传统窑洞在适应当代需求的前提下形成新的窑洞聚落景观风貌,为地方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海固 窑洞聚落 景观风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窑洞建筑病害分析及加固技术研究
8
作者 张瑶 王昕岚 +4 位作者 孙一豪 刘钊 张风亮 胡晓锋 刘小军 《住宅产业》 2024年第5期54-58,共5页
窑洞建筑是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传统民居,具有4000多年的文明史,它的妥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本文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并结合理论分析,对窑洞建筑病害种类及其出现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根据简单、合理、低成本和... 窑洞建筑是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传统民居,具有4000多年的文明史,它的妥善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本文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并结合理论分析,对窑洞建筑病害种类及其出现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根据简单、合理、低成本和快速高效的原则,提出了窑洞建筑合理可行的修缮加固技术,为西北地区传统民居的保护和传承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窑洞建筑 病害分析 加固技术 窑腿 窑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窑洞建筑符号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王显 詹秦川 王欣玥 《艺术科技》 2024年第4期184-186,192,共4页
目的:文章旨在深入研究陕北窑洞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在包装设计领域的应用潜力。通过分析其文化内涵和符号意义,旨在为包装设计提供新的创意方向,丰富产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方法:首先,介绍陕北窑洞建筑的特点和文化符号,... 目的:文章旨在深入研究陕北窑洞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的代表,在包装设计领域的应用潜力。通过分析其文化内涵和符号意义,旨在为包装设计提供新的创意方向,丰富产品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方法:首先,介绍陕北窑洞建筑的特点和文化符号,探讨其在当地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其次,通过分析包装设计的要求和特点,深入研究如何将陕北窑洞建筑符号融入包装设计中。在方法层面,采用符号学的研究方法,通过解析和分类窑洞建筑的符号元素,探讨其在包装设计中的实际运用。结果:通过对陕北窑洞建筑符号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可以获得一系列创新性的包装设计方案。这些设计方案将充分利用窑洞建筑的文化元素,使产品更具地域性和文化底蕴,并提升其艺术价值。同时,通过实际应用的验证,探讨陕北窑洞建筑符号在包装设计中的效果和影响。结论:本研究期望为在包装设计中融入陕北窑洞建筑符号元素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分析和实践,可以发现并凸显陕北窑洞建筑在包装设计中的独特价值,促使这一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焕发新的生命力。通过丰富包装产品的文化内涵,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窑洞建筑 建筑符号 包装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窑洞窗格图案形象特征及其应用
10
作者 杨雨佳 《丝网印刷》 2024年第11期61-63,共3页
陕北窑洞门窗是使用功能和文化功能的综合体,有着特殊的构成与结构,蕴含独特的传统文化观念。窗格图案造型古朴、样式多变、形象抽象,并承载着丰富的农耕文化寓意,呈现出强烈的地域性、艺术性和民俗性特征,为地域文化创新应用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陕北窑洞 门窗造型 窗格图案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湾里村窑洞景观改造设计研究
11
作者 张笑堃 安靖雯 +1 位作者 王俊 贾新新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8期135-137,共3页
乡村窑洞景观作为一类乡村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文章主要探讨了乡村窑洞景观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以及其在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乡村振兴的推进使乡村窑洞景观、传统农耕景观也在逐渐转化为现代乡村景观。为了保护... 乡村窑洞景观作为一类乡村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意义,文章主要探讨了乡村窑洞景观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以及其在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乡村振兴的推进使乡村窑洞景观、传统农耕景观也在逐渐转化为现代乡村景观。为了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针对窑洞老旧、布局混乱、交通不便、安全性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文章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如明确文化定位、挖掘当地资源和系列化设计等,针对性地提出了设计方案。最后,通过对湾里村的改造设计案例进行分析,展示了如何通过景观设计改造窑洞景观,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感,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窑洞景观 改造设计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窑洞建筑改造工程实践与研究
12
作者 李丹瑞 《建筑技术》 2024年第S01期72-74,共3页
研究以某连排靠山窑洞建筑更新与改造为例,以乡村振兴和建设美丽中国为指导,以建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为责任,进行了总体布局和风貌更新设计,并对窑洞建筑室内空间进行了分层改造,以及庭院辅助建筑的配套设计,其全面体现了人类宜居与自然... 研究以某连排靠山窑洞建筑更新与改造为例,以乡村振兴和建设美丽中国为指导,以建筑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为责任,进行了总体布局和风貌更新设计,并对窑洞建筑室内空间进行了分层改造,以及庭院辅助建筑的配套设计,其全面体现了人类宜居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研究可为民居建筑的改造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其具有较大的社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窑洞 改造 布局 风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窑洞传统村落空间基因信息链构建与特征解析——以杨家沟村为例
13
作者 向远林 杨惟量 杨秋花 《中外建筑》 2024年第12期37-41,共5页
空间基因理论对遗产型文化景观具有较好的表征作用。近年来,空间基因是城乡规划及其相关学科的热点研究议题之一。文章以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杨家沟村为例,引入空间基因基本理论方法,对杨家沟传统村落景观进行空间基因识别与提取,分析其... 空间基因理论对遗产型文化景观具有较好的表征作用。近年来,空间基因是城乡规划及其相关学科的热点研究议题之一。文章以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杨家沟村为例,引入空间基因基本理论方法,对杨家沟传统村落景观进行空间基因识别与提取,分析其空间基因要素,构建空间基因信息链(空间基因信息元、空间基因信息链、空间基因信息形)并解析其特征。以期对窑洞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基因信息链 传统村落 窑洞 杨家沟村 陕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击战与窑洞大学——《伦敦新闻画报》1938—1939年对中国共产党抗战图像传播
14
作者 赵昊 《传媒论坛》 2024年第12期21-25,共5页
1938—1939年间,《伦敦新闻画报》连续用5个专题围绕游击战斗与文化教育两大主题,较为客观地报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情形。图文并茂的报道从新、奇、全的观察角度,通过平缓的形象叙事与视觉修辞,以战利品的缴获表征八路军的条件困... 1938—1939年间,《伦敦新闻画报》连续用5个专题围绕游击战斗与文化教育两大主题,较为客观地报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情形。图文并茂的报道从新、奇、全的观察角度,通过平缓的形象叙事与视觉修辞,以战利品的缴获表征八路军的条件困难与战绩,以游击战争、槌球游戏、新兵教育等综合诠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新貌,以窑洞教育的环境、氛围、内容等传达中国未来发展趋向。针对性的视觉叙事与全景化的图像表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胜利与政治清明,有效传播了中国共产党的视觉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敦新闻画报 游击战争 窑洞大学 图像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中和导向下的黄土高原独立式窑洞绿色再生策略研究
15
作者 王秀静 张澄溪 《住宅产业》 2024年第11期39-42,共4页
针对黄土高原独立式窑洞聚落面临的人口老龄化、空间闲置与荒废、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本文在碳中和导向下,提出窑洞聚落全生命周期低碳转型与再生设计策略。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从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到拆除各个阶段,提出减量化... 针对黄土高原独立式窑洞聚落面临的人口老龄化、空间闲置与荒废、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本文在碳中和导向下,提出窑洞聚落全生命周期低碳转型与再生设计策略。基于全生命周期管理理论,从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到拆除各个阶段,提出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低碳转型路径,为黄土高原独立式窑洞聚落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独立式窑洞聚落 碳中和 全生命周期 再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扬弃、创造──谈谈窑洞及其未来 被引量:3
16
作者 成少伟 《新建筑》 1995年第2期44-46,共3页
在某些窑洞分布区,由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弃洞建房的现象愈演愈烈.通过对窑洞及其所在的社会—物质环境的考察,找出这种现象的成因及其必然性.以房代洞的变革反映了时代特点,设计者应该运用科学知识对农民的所想所为予以积极引导.
关键词 窑洞 地井院窑洞 房屋 建筑设计 通风 采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域文化传承的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窑洞建筑符号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靳亦冰 胡梦童 王军 《中外建筑》 2022年第6期34-41,共8页
陕北黄土高原窑洞区是中国六大窑洞区之一,此区域地形千沟万壑,气候干旱少雨,拥有厚重的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和历史民俗,在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窑洞建筑及其符号特征。窑洞建筑符号是传递区域文化内涵最直... 陕北黄土高原窑洞区是中国六大窑洞区之一,此区域地形千沟万壑,气候干旱少雨,拥有厚重的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和历史民俗,在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窑洞建筑及其符号特征。窑洞建筑符号是传递区域文化内涵最直观的名片。以建筑符号学为理论基础,从图像符号、指示符号、象征符号3个类型,解读陕西窑洞区的窑洞建筑符号特征,试图探索窑洞建筑符号对区域文化内涵的展示与传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北黄土高原窑洞 窑洞 建筑符号 区域文化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山地窑洞住宅的继承与革新 被引量:9
18
作者 眭海波 《中外建筑》 1999年第4期49-51,共3页
当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如何与全球环境之间保持协调,正日益引起全人类的共同关注。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以环境和发展为主题的“世界首脑会议”,提出的《21世纪议程》把可持续发展理论确定为人类社会各个层面发展的战略原则,使得可持续发... 当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如何与全球环境之间保持协调,正日益引起全人类的共同关注。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以环境和发展为主题的“世界首脑会议”,提出的《21世纪议程》把可持续发展理论确定为人类社会各个层面发展的战略原则,使得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深入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由于人口快速的增长,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以及生态恶化,从而向建筑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生态建筑学认为,建筑物的存在应包括在生态系统之中,现实的危机要求建筑设计对自然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生土材料是最理想的保持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流与能量流平衡的建筑材料,因此发展以生土为建筑材料的窑洞住宅具有保护人类未来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 窑洞住宅 传统窑洞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窑洞在水作用下的变形过程机理研究
19
作者 李康 倪万魁 +1 位作者 刘魁 赵阳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4期16-20,共5页
在实地调查和模拟黄土窑洞在不同黄土含水率条件下各主要部位应力与位移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对黄土窑洞的敏感部位及其变形破坏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将黄土窑洞的变形发展过程归纳为四个阶段,得出黄土窑洞抗力主要来源于黄土自身结构和... 在实地调查和模拟黄土窑洞在不同黄土含水率条件下各主要部位应力与位移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对黄土窑洞的敏感部位及其变形破坏发展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将黄土窑洞的变形发展过程归纳为四个阶段,得出黄土窑洞抗力主要来源于黄土自身结构和窑洞拱形结构提供的抗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经过验证的经济可行的防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窑洞 黄土含水率 窑洞变形 窑洞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镶嵌在黄土地上的明珠 阅读吴堡窑洞古城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昊 谭明 《室内设计与装修》 2009年第7期116-121,共6页
初次见到吴堡窑洞古城是在去年11月,由于《陕西黄土窑洞人居环境研究》这一课题的需要,作为课题组组长的我,这几年一直行走在黄土高原的腹地,主要针对陕北地区历史悠久的传统聚落和窑洞建筑进行基础性的调查研究。目前课题组的足迹... 初次见到吴堡窑洞古城是在去年11月,由于《陕西黄土窑洞人居环境研究》这一课题的需要,作为课题组组长的我,这几年一直行走在黄土高原的腹地,主要针对陕北地区历史悠久的传统聚落和窑洞建筑进行基础性的调查研究。目前课题组的足迹已踏遍延安地区的洛川、安塞、吴起、延川,子长,以及榆林地区的横山、米脂、绥德等县市,发现了大量需要保护的古城遗址和窑洞村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窑洞 古城遗址 阅读 地上 人居环境 黄土高原 窑洞建筑 传统聚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