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0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科技强国 谋划长远未来
1
作者 樊春良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科技规划是关于一个较长时期科技发展的方向、重大目标、重要任务和主要措施的总体设想和蓝图,是科技发展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的具体体现,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五五”... 科技规划是关于一个较长时期科技发展的方向、重大目标、重要任务和主要措施的总体设想和蓝图,是科技发展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的具体体现,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五五”规划制定的关键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十五五”时期(2026-2030年)是实现科技强国的关键时期。面向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十五五”科技规划不仅是一个承前继后的规划,在“十四五”规划基础上延续和深化,实现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而且是一个继往开来的规划,更着眼于未来十年科技强国目标的实现,是一个视野和目标更长远的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强国 总体设想 发展战略思想 规划实施 指导方针 未来十年 未来五年 科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 共绘科技强国新蓝图——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侧记
2
作者 杨伊静 《中国科技产业》 2025年第3期5-6,共2页
三月的北京,春潮涌动。2025年3月4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内灯光璀璨,气氛庄重而热烈。随着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正式开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再次成为会场内外热议的焦点。21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以智慧激荡思想,以提案凝聚... 三月的北京,春潮涌动。2025年3月4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内灯光璀璨,气氛庄重而热烈。随着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正式开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再次成为会场内外热议的焦点。21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以智慧激荡思想,以提案凝聚共识,汇聚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智慧和力量。王沪宁代表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北京人民大会堂 王沪宁 全国政协 科技强国 自立自强 会议侧记 春潮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法治建设,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筑牢基石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洪宇 方皛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共12页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统筹推进其一体化发展,基础在于加强法治建设。应立足中国实际,遵循法治规律,坚持顶层设计和法治实践相结合,聚焦党和国家的战略规划,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人民群...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统筹推进其一体化发展,基础在于加强法治建设。应立足中国实际,遵循法治规律,坚持顶层设计和法治实践相结合,聚焦党和国家的战略规划,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人民群众关切的重点问题,以及法律制度的空白点和冲突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大领域的法治建设,具体措施为:统筹推进教育法治建设,优先加快教育立法;完善中国特色科技法律体系,以专项立法助力新兴技术的重点突破;夯实人才领域法治基石,营造以人为本、开放包容的人才发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科技强国 人才强国 教育法治建设 科技法治建设 人才发展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动科技产业深度融合 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4
作者 周玉 《中国科技产业》 2024年第11期1-2,共2页
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当今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科技实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模式,对于... 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动力。在当今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科技实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模式,对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升级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产业 科技成果转化 产业升级 综合竞争力 深度融合 全球竞争 世界科技强国 不可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学研合作创新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5
作者 李敬德 《中国科技产业》 2024年第8期30-35,共6页
建设科技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更是支撑和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巨轮乘风破浪前进的强大动力。中国式产学研合作创新,是中国科技现代化的重要运动形式和社会形式,是从中华大地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科技创新组织形式、... 建设科技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更是支撑和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巨轮乘风破浪前进的强大动力。中国式产学研合作创新,是中国科技现代化的重要运动形式和社会形式,是从中华大地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科技创新组织形式、创新机制和创新模式。中国式产学研合作创新,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研合作创新 科技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创新模式 创新机制 三中全会精神 创新组织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教育赋能科技强国建设的理论阐释与行动策略(笔谈)
6
作者 赵婷婷 李均 +3 位作者 何伟光 姜华 刘绪 伍宸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2-70,共19页
在科技强国建设过程中,高等教育应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把自主创新作为赋能科技强国建设的价值追求,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跨界融通为实践取向。高等教育是科技强国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和关键驱动力,没有一流的高等... 在科技强国建设过程中,高等教育应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把自主创新作为赋能科技强国建设的价值追求,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跨界融通为实践取向。高等教育是科技强国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和关键驱动力,没有一流的高等教育体系,科技强国就无从谈起。高等教育赋能科技强国建设,主要体现在人才赋能、技术赋能及文化赋能三个方面,呈现基础性、关键性和引领性等主要特征。在实践中,高等教育赋能科技强国建设应明确自己的定位与行动方向,即发展战略坚持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相共生;人才培养采取创新型人才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相结合;研究战略实现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支撑;科研模式协调好有组织科研与自由探索的关系。人力资本理论、知识经济理论和创新系统理论等理论阐释了高等教育赋能科技强国的理论逻辑,为高等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强化基础研究和推动成果转化提供了实践指导。赋能科技强国建设,高等教育学术评价模式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如破除过度量化的学术评价模式,建立基于激发学者学术生命自觉的学术评价模式,共同营造良好的健康学术生态体系,以科学家精神为引领推进学术评价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科技强国 教育强国 科技创新 创新型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强国建设视域下拔尖创新人才价值观引导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谭爱国 莫凡 《领导科学论坛》 2024年第10期74-78,共5页
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不仅要有能力的提升,更要有价值观的坚守,这对于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塑造拔尖之魂、奠定拔尖之基、铺就拔尖之路。当前,拔尖创新人才在成长过程中面临若干价值观问题,如由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二元割裂... 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不仅要有能力的提升,更要有价值观的坚守,这对于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塑造拔尖之魂、奠定拔尖之基、铺就拔尖之路。当前,拔尖创新人才在成长过程中面临若干价值观问题,如由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二元割裂导致的“为谁创新”的迷茫、由普遍性与特殊性二元割裂导致的“创新什么”的疑惑、由精神动力与物质激励二元割裂导致的“怎样创新”的困境等。为此,可开展“创新为民“”战略性创新“”科学家精神”等针对性的价值观引导,构建情感认同、学理认知、动力生成等引导机制,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强国 拔尖创新人才 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奔向科技强国伟大征程 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京隆重召开 被引量:1
8
作者 白静 《中国科技产业》 2024年第7期1-4,共4页
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6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 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6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强总理主持大会,丁薛祥副总理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赵乐际、王沪宁、蔡奇、李希出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中央总书记 科技强国 中国工程院 中国科学院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两院院士大会 王沪宁 新型举国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赓续创新奋斗,筑梦科技强国-贺祖国75华诞
9
作者 杨晓萌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I0003-I0003,共1页
七十五载砥砺奋进,七十五载风雨兼程,2024金秋十月,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75周年。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从建国初期的积贫积弱到今日的繁荣昌盛,中华民族在自强不息的奋斗中,迈过雄关漫道,驱走虎豹熊罴,实现了民族复兴的伟大跨... 七十五载砥砺奋进,七十五载风雨兼程,2024金秋十月,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光辉75周年。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从建国初期的积贫积弱到今日的繁荣昌盛,中华民族在自强不息的奋斗中,迈过雄关漫道,驱走虎豹熊罴,实现了民族复兴的伟大跨越。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中华民族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迎接每一个挑战。在一次次的攀登中,我们逐渐克服困难,走向繁荣,如今的华夏大地已是广厦千万间,天下俱欢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强国 积贫积弱 华夏大地 雄关漫道 自强不息 建国初期 民族复兴 克服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科技强国战略背景下地方工科院校的使命担当——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探索与实践
10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广西共建高校。在60余年办学历程中,学校形成了鲜明的电子信息特色、国防军工特色和服务东盟特色。在新时代科技强国战略背景下,学校以科技赋能为使命担当,以产学研用协同为工作机制...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是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广西共建高校。在60余年办学历程中,学校形成了鲜明的电子信息特色、国防军工特色和服务东盟特色。在新时代科技强国战略背景下,学校以科技赋能为使命担当,以产学研用协同为工作机制,以服务地方为工作目标,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强国 国防军工 国防科技工业 战略背景 地方工科院校 产学研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办学历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科技强国精神培育路径
11
作者 韩宁宁 《中国冶金教育》 2024年第3期106-108,共3页
探究新时代大学生科技强国精神培育路径,以满足新时代、新征程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对科技发展的需求。分析了大学生作为科学家精神传承的重要群体,阐述了科学家精神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对实现科技强国目标的重要性。提出了将弘扬科技强国精... 探究新时代大学生科技强国精神培育路径,以满足新时代、新征程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对科技发展的需求。分析了大学生作为科学家精神传承的重要群体,阐述了科学家精神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对实现科技强国目标的重要性。提出了将弘扬科技强国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专业课程、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力量协同培育的路径。通过文献综述、理论分析及案例研究等方法,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展示了有效的培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科技强国 科学家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 培育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吹响科技强国的冲锋号 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在政产学研各界产生强烈反响
12
作者 杨伊静 《中国科技产业》 2024年第7期5-8,共4页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在2024年6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总结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系统阐...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在2024年6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总结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经验,系统阐明了新形势下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基本内涵和主要任务,为做好新时代科技工作指明前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强国 科技创新发展 两院院士大会 中国式现代化 历史性成就 中华民族复兴 政产学研 习近平总书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载科技强国路,阔步新征程
13
作者 王哲 《中国报道》 2024年第10期18-21,共4页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跃升至2023年的第12位,是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科技事业经历了从“向科学进军”到提出“科学...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跃升至2023年的第12位,是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中国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科技事业经历了从“向科学进军”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到建设创新型国家,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开启科技强国建设新征程的壮阔航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强国 科教兴国战略 综合排名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全球创新指数 创新型国家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中等收入经济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家精神是推进科技强国建设的强大动力
14
作者 《稀土信息》 2024年第8期1-1,共1页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建设科技强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建设科技强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新征程上,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不断砥砺科技报国的初心和使命,自觉践行科技报国之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强国 中国式现代化 科技工作者 两院院士大会 胸怀祖国 报国之志 强大动力 精神支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向着科技强国加速迈进——新中国成立75周年科技事业发展综述
15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18期6-7,共2页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向着科技强国...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成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向着科技强国加速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强国 历史性变革 科技大国 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 科技事业 新中国成立 习近平同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水科院、省省水利学会举办“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主题宣传活动
16
《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 2024年第9期F0002-F0002,共1页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9月23日,正值2024年全国科普日暨龙江金秋科普月,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省水利学会联合组织青年科技工作者到水利科技试验研究中心开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主题宣传活动。
关键词 水利科学研究 科技强国 水利学会 水利科技 水科院 全民科学素质 青年科技工作者 主题宣传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科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科技强国建设专栏”征稿启事
17
作者 《河南科技》 2024年第24期F0003-F0003,共1页
为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宣传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战略、新思想,研究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所需的科技战略研究、基础前沿交叉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新技术示范应用、创... 为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宣传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战略、新思想,研究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所需的科技战略研究、基础前沿交叉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新技术示范应用、创新体系能力提升等问题,《河南科技》开设“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科技强国建设专栏”,面向高校、智库机构等专家学者征稿。诚挚欢迎各位专家学者惠赐优质稿件。包括但不限于如下选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强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新技术示范 创新体系 诚挚欢迎 自立自强 优质稿件 能力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科技强国 一流期刊不可或缺
18
作者 吴琼 《中国科技财富》 2024年第8期64-65,共2页
科技期刊是传播和记录最新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媒介。为提高在全球科技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我国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合理布局科技期刊建设,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服务于科技强国建设。近日,在第十九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科技部新质... 科技期刊是传播和记录最新科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媒介。为提高在全球科技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我国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合理布局科技期刊建设,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服务于科技强国建设。近日,在第十九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科技部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邢怀滨介绍,科技部为此在2023年专门开展了“加强国际一流科技期刊建设”专项大调研,了解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研究成果 一流期刊 科技强国 科技期刊 生产力促进中心 合理布局 话语权 重要媒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强国,材料先行——首届中复神鹰·2024国际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端论坛在连云港召开
19
作者 易芳 《中国纺织》 2024年第5期70-71,共2页
作为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关键领域,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直接关系到制造业的转型提升,关系到新材料领域中新质生产力的培育。5月17日,首届中复神鹰·2024国际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连云港)高端论坛... 作为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关键领域,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直接关系到制造业的转型提升,关系到新材料领域中新质生产力的培育。5月17日,首届中复神鹰·2024国际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连云港)高端论坛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召开。论坛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中国复合材料工业协会、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国家级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纤维工业 科技强国 复合材料工业 产业升级 高性能纤维 新材料产业 新材料领域 江苏省连云港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科技打头阵”,科技强国根基更牢
20
《农电管理》 2024年第11期4-4,共1页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我国深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我国深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我国科技领域实现了不少“从0到1”的突破,科技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3年的第12位。这无疑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和成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强国 科技体制改革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能力提升 全球创新指数 成长空间 党的十八大以来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