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逻辑 |
冯志峰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24 |
1
|
|
2
|
加快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支撑 |
孙福全
|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
|
|
3
|
中国式现代化在新时代的新探索--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论述 |
杨振闻
|
《毛泽东研究》
北大核心
|
2022 |
6
|
|
4
|
毛泽东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构想 |
李珍
|
《毛泽东研究》
|
2019 |
3
|
|
5
|
锚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不断规范财富积累机制 |
白彦锋
|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
2022 |
1
|
|
6
|
把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 |
张卫
|
《中国食品》
|
2021 |
0 |
|
7
|
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提供强而有力的人才支撑 |
卓翔
魏东捷
|
《国际人才交流》
|
2022 |
0 |
|
8
|
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国家现代化的历史性贡献 |
欧阳雪梅
|
《毛泽东研究》
|
2019 |
1
|
|
9
|
准确理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应有之义与战略支撑 |
舒绍福
|
《政工学刊》
|
2022 |
1
|
|
10
|
开启新征程 奋进新时代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更大贡献--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工作报告 |
李屹
|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
2022 |
2
|
|
11
|
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遵循——重读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
朱继东
|
《毛泽东研究》
|
2020 |
1
|
|
12
|
基于水利精神的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路径创新——评《中国水利人(6)》 |
李士刚
|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3
|
新时代彰显社会主义本质——分两步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
吴春玲
|
《改革与开放》
|
2018 |
1
|
|
14
|
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发展 |
闫晓贤
|
《政工学刊》
|
2023 |
0 |
|
15
|
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
吴祖强
|
《四川教育》
|
2021 |
0 |
|
16
|
农业保险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山东省为例 |
王菲
|
《上海保险》
|
2024 |
1
|
|
17
|
纺织强国再出发 奋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新征程 |
孙瑞哲
|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8
|
走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振兴道路 |
任婷
沈海蓄
|
《村委主任》
|
2024 |
0 |
|
19
|
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区域教育 |
熊秋菊
|
《教育家》
|
2024 |
0 |
|
20
|
又踏层峰辟新天——《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诞生记 |
张晓松
林晖
胡浩
|
《青海教育》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