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引导经皮肺周围局灶性病变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肺外周局灶性病变患者65例共66个病灶,其中男性52例,女性13例;年龄46~88岁,平均年龄68.46岁。依据病灶穿刺前是否进行CEUS分为2组,CEUS组31例,对照组35...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引导经皮肺周围局灶性病变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肺外周局灶性病变患者65例共66个病灶,其中男性52例,女性13例;年龄46~88岁,平均年龄68.46岁。依据病灶穿刺前是否进行CEUS分为2组,CEUS组31例,对照组35例。以临床最终诊断为标准,比较两组间首次穿刺病理诊断确诊率,平均穿刺针数、肿块平均最大直径及坏死区显示率的差异。结果病理诊断66个病灶中恶性病灶57个(腺癌27个,鳞癌13个,腺鳞癌5个,其他类型肺癌8个,肺转移癌3个,胸膜恶性间皮瘤1个),良性病灶9个(结核瘤2个,炎性病变7个)。CEUS组与对照组病灶良恶性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7,P=0.870)。CEUS组首次穿刺病理诊断确诊率96.7%(30/31),对照组80.0%(28/35),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6.633,P=0.010)。CEUS组与对照组肿瘤最大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23±15.40) mm vs(61.30±19.52) mm;t=0.406,P=0.686]。CEUS组患者穿刺针数1~3针,平均穿刺针数1.93针;对照组1~4针,平均穿刺针数2.44针;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4.631,P=0.000)。CEUS组显示坏死区54.8%(17/31),对照组17.1%(6/3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0.289,P=0.001)。两组共5例见针道少量出血,2例轻微气胸,其余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CEUS引导对肺周围局灶性病变进行穿刺活检可以减少穿刺针数,提高病理诊断确诊率,值得临床推广。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三维容积再现图像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如皋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胸外伤疑似肋骨骨折且影像学检查资料完整的患者61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20例;年龄24~66岁,平均年龄46.6岁。行X射线检测、CT...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三维容积再现图像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如皋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胸外伤疑似肋骨骨折且影像学检查资料完整的患者61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20例;年龄24~66岁,平均年龄46.6岁。行X射线检测、CT扫描和图像重建。比较X射线诊断与64层螺旋CT三维容积再现图像在肋骨骨折诊断时确诊率及漏诊情况。结果 61例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共124处骨折,其中多发骨折患者占65.6%;骨折部位多在腋段,占60.5%(75/124)。螺旋CT三维容积再现确诊58例119处骨折,X射线诊断确诊45例96处骨折;螺旋CT三维容积再现确诊率明显高于X射线诊断[96.0%(119/124) vs 77.4%(96/12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 <0.01)。X射线诊断漏诊16例28处(占22.6%),其中膈下肋骨7处,腋段肋骨11处,肋骨弓部5处,靠近肋软骨5处。螺旋CT三维容积再现漏诊3例5处(占4.03%),其中3处靠近肋软骨,2处靠近肋胸椎。64层螺旋CT三维容积再现尚发现患者合并锁骨骨折4处,颈椎及胸椎骨折4处,肺挫伤7例,胸腔积液5例。结论应用64层螺旋CT三维容积再现图像技术提高了肋骨骨折的确诊率,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及并发症时效果更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引导经皮肺周围局灶性病变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肺外周局灶性病变患者65例共66个病灶,其中男性52例,女性13例;年龄46~88岁,平均年龄68.46岁。依据病灶穿刺前是否进行CEUS分为2组,CEUS组31例,对照组35例。以临床最终诊断为标准,比较两组间首次穿刺病理诊断确诊率,平均穿刺针数、肿块平均最大直径及坏死区显示率的差异。结果病理诊断66个病灶中恶性病灶57个(腺癌27个,鳞癌13个,腺鳞癌5个,其他类型肺癌8个,肺转移癌3个,胸膜恶性间皮瘤1个),良性病灶9个(结核瘤2个,炎性病变7个)。CEUS组与对照组病灶良恶性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7,P=0.870)。CEUS组首次穿刺病理诊断确诊率96.7%(30/31),对照组80.0%(28/35),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6.633,P=0.010)。CEUS组与对照组肿瘤最大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3.23±15.40) mm vs(61.30±19.52) mm;t=0.406,P=0.686]。CEUS组患者穿刺针数1~3针,平均穿刺针数1.93针;对照组1~4针,平均穿刺针数2.44针;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4.631,P=0.000)。CEUS组显示坏死区54.8%(17/31),对照组17.1%(6/3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0.289,P=0.001)。两组共5例见针道少量出血,2例轻微气胸,其余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CEUS引导对肺周围局灶性病变进行穿刺活检可以减少穿刺针数,提高病理诊断确诊率,值得临床推广。
文摘目的分析64层螺旋CT三维容积再现图像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如皋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3月胸外伤疑似肋骨骨折且影像学检查资料完整的患者61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20例;年龄24~66岁,平均年龄46.6岁。行X射线检测、CT扫描和图像重建。比较X射线诊断与64层螺旋CT三维容积再现图像在肋骨骨折诊断时确诊率及漏诊情况。结果 61例经临床及影像学证实共124处骨折,其中多发骨折患者占65.6%;骨折部位多在腋段,占60.5%(75/124)。螺旋CT三维容积再现确诊58例119处骨折,X射线诊断确诊45例96处骨折;螺旋CT三维容积再现确诊率明显高于X射线诊断[96.0%(119/124) vs 77.4%(96/124)],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 <0.01)。X射线诊断漏诊16例28处(占22.6%),其中膈下肋骨7处,腋段肋骨11处,肋骨弓部5处,靠近肋软骨5处。螺旋CT三维容积再现漏诊3例5处(占4.03%),其中3处靠近肋软骨,2处靠近肋胸椎。64层螺旋CT三维容积再现尚发现患者合并锁骨骨折4处,颈椎及胸椎骨折4处,肺挫伤7例,胸腔积液5例。结论应用64层螺旋CT三维容积再现图像技术提高了肋骨骨折的确诊率,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及并发症时效果更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