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含水状态矸石胶结充填体能量演化与损伤特性研究
1
作者
杨科
于祥
+2 位作者
何祥
侯永强
张连富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42,共17页
为探究不同含水状态矸石胶结充填体(gangue cemented backfill,简称GCB)能量演化规律及损伤破坏机制,制备了干燥、自然和饱水(含水率分别为0%、10%和25%)3种状态的GCB试样。基于单轴压缩试验获取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了GCB试样的能量演...
为探究不同含水状态矸石胶结充填体(gangue cemented backfill,简称GCB)能量演化规律及损伤破坏机制,制备了干燥、自然和饱水(含水率分别为0%、10%和25%)3种状态的GCB试样。基于单轴压缩试验获取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了GCB试样的能量演化规律,提出了能量强化/弱化系数,揭示了GCB试样的损伤演化机制,并建立了全应力-应变曲线的分段式损伤本构模型。结果表明:干燥与自然状态GCB试样应力-应变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四阶段”特征,而饱水状态GCB试样仅存在“三阶段”特征;GCB试样由干燥到饱水状态,弹性模量和峰值强度呈指数函数递减,含水状态对充填体强度的弱化机制可分为物理效应、化学效应和结构效应;干燥作用对充填体能量有强化作用,对耗散能的强化占主导地位,饱水作用对充填体能量有弱化作用,对弹性应变能和总应变能的弱化占主导地位;GCB试样由干燥向饱水状态的转变过程中,破坏形态主要经历拉伸破坏―拉剪混合破坏―V字形剪切破坏的转变,并伴有块体的脱落;不同含水状态GCB试样的变形破坏均为同一类型的损伤演化过程,但含水率增加会促进充填体损伤的发展,建立的不同含水状态GCB试样的分段损伤本构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描述GCB试样的受载损伤破坏过程。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探究矸石胶结充填体的力学行为及稳定性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状态
矸石胶结充填体
能量演化
分段损伤本构模型
单轴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矸石胶结充填体力学特性及充填效应研究
2
作者
苏东冉
胡懿涵
唐浩真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6期157-160,共4页
传统的垮落法采空区处理方式造成岩层大范围移动破坏、地表沉陷变形等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地下煤炭采出后顶板发生破碎、垮冒现象,在覆岩压力作用下各岩层移动不断活化、破断,进而向地表方向发展形成地面沉陷和破坏,由此引发了水土...
传统的垮落法采空区处理方式造成岩层大范围移动破坏、地表沉陷变形等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地下煤炭采出后顶板发生破碎、垮冒现象,在覆岩压力作用下各岩层移动不断活化、破断,进而向地表方向发展形成地面沉陷和破坏,由此引发了水土流失、地下水断流、地表建筑物破坏、居民搬迁等一系列问题。结合煤矿矸石胶结充填开采技术的特点,在研究胶结充填材料力学特性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矸石胶结充填采煤采场顶板岩层受力、移动、变形规律以及采空区充填率对采空区上覆岩层活动的影响等方面。研究成果矸石胶结充填技术既能够充分利用固废,减少煤矸石及粉煤灰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而且保护地面建筑物稳定不破坏,对于解决“三下”压煤问题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为充填开采采场矿压规律、上覆岩层移动控制、矸石胶结充填材料选择设计、地表沉陷预计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充填开采基础理论,有利于促进充填开采技术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矸石胶结充填体
承载变形特性
覆岩移动控制
煤炭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泥-粉煤灰基矸石胶结充填体破坏特征及强度形成机制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晓磊
杜献杰
+4 位作者
冯国瑞
巨峰
王建伟
刘文昊
郑远翔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45,共10页
在煤矿结构充填开采中,不同充填率条件下对矸石胶结充填体强度的需求不同,拟通过改变粉煤灰在水泥–粉煤灰二元胶凝材料用量中的占比(下称“粉煤灰占比”)调控矸石胶结充填体强度,对不同粉煤灰占比(0~90%)矸石胶结充填体进行单轴压缩试...
在煤矿结构充填开采中,不同充填率条件下对矸石胶结充填体强度的需求不同,拟通过改变粉煤灰在水泥–粉煤灰二元胶凝材料用量中的占比(下称“粉煤灰占比”)调控矸石胶结充填体强度,对不同粉煤灰占比(0~90%)矸石胶结充填体进行单轴压缩试验,探明矸石胶结充填体的强度调控范围,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对试样破坏形态进行分析,结合声发射事件对试样脆延性破坏模式进行分析。采用承压筒法和单轴压缩试验分别测定了煤矸石的强度和不同粉煤灰占比水泥–粉煤灰二元胶凝材料的强度,并根据煤矸石的强度与水泥–粉煤灰二元胶凝材料的强度关系揭示矸石胶结充填体的强度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矸石胶结充填体强度随着粉煤灰占比的增加而减少,实现了较大的矸石胶结充填体强度调控范围:1.77~30.04 MPa。不同强度范围的矸石胶结充填体试样对应的破坏形态和脆延性破坏模式也不同,材料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随着粉煤灰占比的增加,在破坏形态方面,矸石胶结充填体试样由剪切破坏(0~50%粉煤灰占比)向拉剪复合破坏(60%~80%粉煤灰占比)再向拉伸破坏(90%粉煤灰占比)转变,对应的强度范围分别为20.8~30.04 MPa,5.63~12.35 MPa和1.77 MPa;在脆延性破坏模式方面,试样由脆–延性破坏(0~40%粉煤灰占比)转变为延性破坏(50%~90%粉煤灰占比),对应的强度范围分别为24.64~30.04 MPa和1.77~20.8 MPa。矸石胶结充填体的强度由水泥–粉煤灰二元胶凝材料的强度(1.43~55.5 MPa)和煤矸石的强度(平均强度为4.43 MPa)共同决定。水泥–粉煤灰二元胶凝材料对矸石胶结充填体的强度贡献较大,煤矸石使矸石胶结充填体的强度受限。所得试验结果为结构充填中充填材料的强度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占比
矸石胶结充填体
单轴压缩试验
承载特征
强度调控
强度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矸石胶结充填体损伤演化规律及裂纹扩展特征
被引量:
7
4
作者
赵兵朝
翟迪
+2 位作者
陈攀
韦启蒙
王瑞峰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7,共10页
为研究巷柱式残采区不同承载能力煤柱旁矸石胶结充填体(GCPB)在单一荷载作用下的损伤演化规律,通过监测单轴压缩(UCS)过程中声发射响应特征、充填体前后超声波波速变化及采用扫描电镜(SEM)观测试样加载后的损伤裂纹断口微观形貌,研究了...
为研究巷柱式残采区不同承载能力煤柱旁矸石胶结充填体(GCPB)在单一荷载作用下的损伤演化规律,通过监测单轴压缩(UCS)过程中声发射响应特征、充填体前后超声波波速变化及采用扫描电镜(SEM)观测试样加载后的损伤裂纹断口微观形貌,研究了损伤裂纹由微观到宏观的能量演化规律及裂纹扩展机制。结果表明:胶结充填体强度随PC掺量的增大而增大,完整试样的波速均大于破坏后的波速;压密阶段的声发射事件率可作为判定充填体密实胶结的依据,建立了基于声发射事件数的损伤变量D和基于事件点的空间单键群架构,损伤变量D和单键群架构子集尺度Ω呈现明显的负相关;通过对比分析,主裂纹损伤阈值能量随PC掺量的增大而增大,分别为35,50,60,150 ms·mV,GCPB试件由脆性破坏向延性破坏转变;GCPB裂纹演化主要由3种不同的裂纹形核引起。以上可为充填体在矿井充填设计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矸石胶结充填体
单轴压缩
声发射
损伤变量
单键群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轴压缩下充填体−围岩组合体力学特性与能量演化规律
5
作者
邱华富
李宇航
+2 位作者
刘浪
梁超
丁自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8-701,共14页
为研究矸石胶结充填体-围岩组合体力学特性和能量演化规律,对不同接触面倾角的组合体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对破坏过程的力学特性、声发射特征和能量演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接触面倾角0°、15°和30°的组合体试...
为研究矸石胶结充填体-围岩组合体力学特性和能量演化规律,对不同接触面倾角的组合体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对破坏过程的力学特性、声发射特征和能量演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接触面倾角0°、15°和30°的组合体试件发生延性破坏,接触面倾角45°、60°、75°、90°的组合体试件发生脆性破坏。随着荷载的持续增大,组合体试件在峰值应力处都产生大量声发射信号;随接触面倾角的增大,拉伸破坏占比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在接触面倾角为45°时达到最大。不同接触面倾角组合体试件在峰值应力前弹性应变能呈非线性增加,耗散能曲线斜率随着接触面倾角增加逐渐减小;峰后破坏阶段曲线演化规律与组合体试件的破坏类型有关。延性破坏时,弹性能耗比曲线整体先下降,后在峰值应力处转为呈上升趋势;脆性破坏时,弹性能耗比曲线整体呈下降趋势,在峰值应力处达到最小值。声发射特征和能量演化规律与组合体试件破坏过程相关性较好,可为组合体破坏预测提供有效前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
填
体
-围岩组合
体
矸石胶结充填体
声发射
能量演化
弹性能耗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废弃轮胎钢纤维改性充填体本构模型研究
6
作者
刘阳
曹胜根
+4 位作者
车驰远
李江
方洁
黄欢
陈辉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0-146,共7页
为了解决深部充填开采过程中矸石胶结充填体韧性差,易发生脆性破坏、失稳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废弃轮胎钢纤维改善矸石胶结充填体的力学性能。通过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掺废弃轮胎钢纤维矸石胶结充填体的应力应变曲线特征、本构模型及废弃...
为了解决深部充填开采过程中矸石胶结充填体韧性差,易发生脆性破坏、失稳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废弃轮胎钢纤维改善矸石胶结充填体的力学性能。通过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掺废弃轮胎钢纤维矸石胶结充填体的应力应变曲线特征、本构模型及废弃轮胎钢纤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掺废弃轮胎钢纤维充填体的峰值应变显著提高,但峰值应力下降,峰后曲线平缓,残余强度较高,充填体由脆性破坏转为延性破坏;建立的修正本构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掺废弃轮胎钢纤维充填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和残余强度特征;通过电镜扫描观察发现废弃轮胎钢纤维不定向嵌入于充填体基体中,与水化产物粘结,产生阻裂效应,提高了充填体的韧性。研究成果可为废弃轮胎钢纤维改性矸石胶结充填体提供理论依据与工程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轮胎钢纤维
矸石胶结充填体
力学特性
本构模型
微观
结
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充填体破坏特征的聚类分析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
1
7
作者
陈兵
刘忠平
+2 位作者
高亮
张哲鹏
翟迪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126,共10页
充填体破坏是影响矿山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充填体的破坏特征,采用室内实验、机器学习层次聚类分析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对矸石胶结充填体(GCPB)裂纹演化的全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GCPB试样PC-5、PC-10、PC-15、PC-20的特...
充填体破坏是影响矿山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充填体的破坏特征,采用室内实验、机器学习层次聚类分析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对矸石胶结充填体(GCPB)裂纹演化的全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GCPB试样PC-5、PC-10、PC-15、PC-20的特征键平均键长能量分别大于35、50、60、150 ms·mV时,出现宏观主裂纹面,且主裂纹破坏面随水泥掺量的增加由张拉破坏面向剪切破坏面转变;破坏过程中特征键子集尺度Ω与损伤变量D之间呈负线性相关关系,Ω可表征充填体损伤演化程度;在应力达到峰值应力和破坏后残余强度前键长值特征空间相关长度ξ表现为明显增长,为充填体宏观损伤的开始及第1次破坏结束的前兆特征;通过颗粒流程序(PFC)数值模拟,可以有效观测到裂纹的类型和变化规律,数值模拟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矸石胶结充填体
破坏特征
聚类分析
声发射
单键群方法
损伤变量
空间相关长度
数值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含水状态矸石胶结充填体能量演化与损伤特性研究
1
作者
杨科
于祥
何祥
侯永强
张连富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
出处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42,共1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No.2019YFC19043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No.52130402)。
文摘
为探究不同含水状态矸石胶结充填体(gangue cemented backfill,简称GCB)能量演化规律及损伤破坏机制,制备了干燥、自然和饱水(含水率分别为0%、10%和25%)3种状态的GCB试样。基于单轴压缩试验获取的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了GCB试样的能量演化规律,提出了能量强化/弱化系数,揭示了GCB试样的损伤演化机制,并建立了全应力-应变曲线的分段式损伤本构模型。结果表明:干燥与自然状态GCB试样应力-应变曲线表现出明显的“四阶段”特征,而饱水状态GCB试样仅存在“三阶段”特征;GCB试样由干燥到饱水状态,弹性模量和峰值强度呈指数函数递减,含水状态对充填体强度的弱化机制可分为物理效应、化学效应和结构效应;干燥作用对充填体能量有强化作用,对耗散能的强化占主导地位,饱水作用对充填体能量有弱化作用,对弹性应变能和总应变能的弱化占主导地位;GCB试样由干燥向饱水状态的转变过程中,破坏形态主要经历拉伸破坏―拉剪混合破坏―V字形剪切破坏的转变,并伴有块体的脱落;不同含水状态GCB试样的变形破坏均为同一类型的损伤演化过程,但含水率增加会促进充填体损伤的发展,建立的不同含水状态GCB试样的分段损伤本构模型能够较准确地描述GCB试样的受载损伤破坏过程。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探究矸石胶结充填体的力学行为及稳定性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含水状态
矸石胶结充填体
能量演化
分段损伤本构模型
单轴压缩
Keywords
water content state
gangue cemented backfill
energy evolution
segmented damage constitutive model
uniaxial compression
分类号
TD35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矸石胶结充填体力学特性及充填效应研究
2
作者
苏东冉
胡懿涵
唐浩真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6期157-160,共4页
文摘
传统的垮落法采空区处理方式造成岩层大范围移动破坏、地表沉陷变形等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地下煤炭采出后顶板发生破碎、垮冒现象,在覆岩压力作用下各岩层移动不断活化、破断,进而向地表方向发展形成地面沉陷和破坏,由此引发了水土流失、地下水断流、地表建筑物破坏、居民搬迁等一系列问题。结合煤矿矸石胶结充填开采技术的特点,在研究胶结充填材料力学特性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矸石胶结充填采煤采场顶板岩层受力、移动、变形规律以及采空区充填率对采空区上覆岩层活动的影响等方面。研究成果矸石胶结充填技术既能够充分利用固废,减少煤矸石及粉煤灰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而且保护地面建筑物稳定不破坏,对于解决“三下”压煤问题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为充填开采采场矿压规律、上覆岩层移动控制、矸石胶结充填材料选择设计、地表沉陷预计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充填开采基础理论,有利于促进充填开采技术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矸石胶结充填体
承载变形特性
覆岩移动控制
煤炭开采
Keywords
gangue cemented filling material
bearing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control of overburden movement
coal mining
分类号
TD325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泥-粉煤灰基矸石胶结充填体破坏特征及强度形成机制
被引量:
3
3
作者
李晓磊
杜献杰
冯国瑞
巨峰
王建伟
刘文昊
郑远翔
机构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矿山岩层控制及灾害防控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山西浙大新材料与化工研究院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郑州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能源学院
出处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45,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004173)
山西浙大新材料与化工研究院科研项目(2022SX-TD008)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22M712922)。
文摘
在煤矿结构充填开采中,不同充填率条件下对矸石胶结充填体强度的需求不同,拟通过改变粉煤灰在水泥–粉煤灰二元胶凝材料用量中的占比(下称“粉煤灰占比”)调控矸石胶结充填体强度,对不同粉煤灰占比(0~90%)矸石胶结充填体进行单轴压缩试验,探明矸石胶结充填体的强度调控范围,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对试样破坏形态进行分析,结合声发射事件对试样脆延性破坏模式进行分析。采用承压筒法和单轴压缩试验分别测定了煤矸石的强度和不同粉煤灰占比水泥–粉煤灰二元胶凝材料的强度,并根据煤矸石的强度与水泥–粉煤灰二元胶凝材料的强度关系揭示矸石胶结充填体的强度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矸石胶结充填体强度随着粉煤灰占比的增加而减少,实现了较大的矸石胶结充填体强度调控范围:1.77~30.04 MPa。不同强度范围的矸石胶结充填体试样对应的破坏形态和脆延性破坏模式也不同,材料性质发生了质的变化。随着粉煤灰占比的增加,在破坏形态方面,矸石胶结充填体试样由剪切破坏(0~50%粉煤灰占比)向拉剪复合破坏(60%~80%粉煤灰占比)再向拉伸破坏(90%粉煤灰占比)转变,对应的强度范围分别为20.8~30.04 MPa,5.63~12.35 MPa和1.77 MPa;在脆延性破坏模式方面,试样由脆–延性破坏(0~40%粉煤灰占比)转变为延性破坏(50%~90%粉煤灰占比),对应的强度范围分别为24.64~30.04 MPa和1.77~20.8 MPa。矸石胶结充填体的强度由水泥–粉煤灰二元胶凝材料的强度(1.43~55.5 MPa)和煤矸石的强度(平均强度为4.43 MPa)共同决定。水泥–粉煤灰二元胶凝材料对矸石胶结充填体的强度贡献较大,煤矸石使矸石胶结充填体的强度受限。所得试验结果为结构充填中充填材料的强度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
粉煤灰占比
矸石胶结充填体
单轴压缩试验
承载特征
强度调控
强度形成机制
Keywords
proportion of fly ash
CGB
uniaxial compression test
bearing characteristics
intensity regulation
mechanism of strength formation
分类号
TD823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矸石胶结充填体损伤演化规律及裂纹扩展特征
被引量:
7
4
作者
赵兵朝
翟迪
陈攀
韦启蒙
王瑞峰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西安科技大学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27,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4230,52074208)。
文摘
为研究巷柱式残采区不同承载能力煤柱旁矸石胶结充填体(GCPB)在单一荷载作用下的损伤演化规律,通过监测单轴压缩(UCS)过程中声发射响应特征、充填体前后超声波波速变化及采用扫描电镜(SEM)观测试样加载后的损伤裂纹断口微观形貌,研究了损伤裂纹由微观到宏观的能量演化规律及裂纹扩展机制。结果表明:胶结充填体强度随PC掺量的增大而增大,完整试样的波速均大于破坏后的波速;压密阶段的声发射事件率可作为判定充填体密实胶结的依据,建立了基于声发射事件数的损伤变量D和基于事件点的空间单键群架构,损伤变量D和单键群架构子集尺度Ω呈现明显的负相关;通过对比分析,主裂纹损伤阈值能量随PC掺量的增大而增大,分别为35,50,60,150 ms·mV,GCPB试件由脆性破坏向延性破坏转变;GCPB裂纹演化主要由3种不同的裂纹形核引起。以上可为充填体在矿井充填设计中提供依据。
关键词
矸石胶结充填体
单轴压缩
声发射
损伤变量
单键群方法
Keywords
gangue cemented paste backfill
uniaxial compression
acoustic emission
damage variable
single link cluster
分类号
TD823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轴压缩下充填体−围岩组合体力学特性与能量演化规律
5
作者
邱华富
李宇航
刘浪
梁超
丁自伟
机构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教育部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8-701,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904225)。
文摘
为研究矸石胶结充填体-围岩组合体力学特性和能量演化规律,对不同接触面倾角的组合体试件进行单轴压缩试验,对破坏过程的力学特性、声发射特征和能量演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接触面倾角0°、15°和30°的组合体试件发生延性破坏,接触面倾角45°、60°、75°、90°的组合体试件发生脆性破坏。随着荷载的持续增大,组合体试件在峰值应力处都产生大量声发射信号;随接触面倾角的增大,拉伸破坏占比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在接触面倾角为45°时达到最大。不同接触面倾角组合体试件在峰值应力前弹性应变能呈非线性增加,耗散能曲线斜率随着接触面倾角增加逐渐减小;峰后破坏阶段曲线演化规律与组合体试件的破坏类型有关。延性破坏时,弹性能耗比曲线整体先下降,后在峰值应力处转为呈上升趋势;脆性破坏时,弹性能耗比曲线整体呈下降趋势,在峰值应力处达到最小值。声发射特征和能量演化规律与组合体试件破坏过程相关性较好,可为组合体破坏预测提供有效前兆信息。
关键词
充
填
体
-围岩组合
体
矸石胶结充填体
声发射
能量演化
弹性能耗比
Keywords
fill-envelope assemblage
gangue cemented fill
acoustic emission
energy evolution
elastic energy consumption ratio
分类号
TD313 [矿业工程—矿井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废弃轮胎钢纤维改性充填体本构模型研究
6
作者
刘阳
曹胜根
车驰远
李江
方洁
黄欢
陈辉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
山西和顺隆华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矿山管理分公司
出处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0-14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274143)。
文摘
为了解决深部充填开采过程中矸石胶结充填体韧性差,易发生脆性破坏、失稳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废弃轮胎钢纤维改善矸石胶结充填体的力学性能。通过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掺废弃轮胎钢纤维矸石胶结充填体的应力应变曲线特征、本构模型及废弃轮胎钢纤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掺废弃轮胎钢纤维充填体的峰值应变显著提高,但峰值应力下降,峰后曲线平缓,残余强度较高,充填体由脆性破坏转为延性破坏;建立的修正本构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掺废弃轮胎钢纤维充填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和残余强度特征;通过电镜扫描观察发现废弃轮胎钢纤维不定向嵌入于充填体基体中,与水化产物粘结,产生阻裂效应,提高了充填体的韧性。研究成果可为废弃轮胎钢纤维改性矸石胶结充填体提供理论依据与工程设计参考。
关键词
废弃轮胎钢纤维
矸石胶结充填体
力学特性
本构模型
微观
结
构
Keywords
waste tire steel fiber
cemented gangue fill mass
mechanical behavior
constitutive model
microstructure
分类号
TD823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充填体破坏特征的聚类分析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
1
7
作者
陈兵
刘忠平
高亮
张哲鹏
翟迪
机构
陕西陕煤榆北煤业有限公司榆林信息化运维分公司
陕西开拓新矿业工程有限公司
西安绿色矿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陕煤集团神木柠条塔矿业有限公司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
出处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7-12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074208,51874230)。
文摘
充填体破坏是影响矿山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充填体的破坏特征,采用室内实验、机器学习层次聚类分析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对矸石胶结充填体(GCPB)裂纹演化的全状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GCPB试样PC-5、PC-10、PC-15、PC-20的特征键平均键长能量分别大于35、50、60、150 ms·mV时,出现宏观主裂纹面,且主裂纹破坏面随水泥掺量的增加由张拉破坏面向剪切破坏面转变;破坏过程中特征键子集尺度Ω与损伤变量D之间呈负线性相关关系,Ω可表征充填体损伤演化程度;在应力达到峰值应力和破坏后残余强度前键长值特征空间相关长度ξ表现为明显增长,为充填体宏观损伤的开始及第1次破坏结束的前兆特征;通过颗粒流程序(PFC)数值模拟,可以有效观测到裂纹的类型和变化规律,数值模拟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一致。
关键词
矸石胶结充填体
破坏特征
聚类分析
声发射
单键群方法
损伤变量
空间相关长度
数值反分析
Keywords
gangue cemented paste backfill
damage characteristic
cluster analysis
acoustic emission
single-linkage cluster method
damage variable
spatial correlation length
numerical inverse analysis
分类号
TD823 [矿业工程—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含水状态矸石胶结充填体能量演化与损伤特性研究
杨科
于祥
何祥
侯永强
张连富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矸石胶结充填体力学特性及充填效应研究
苏东冉
胡懿涵
唐浩真
《科学技术创新》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水泥-粉煤灰基矸石胶结充填体破坏特征及强度形成机制
李晓磊
杜献杰
冯国瑞
巨峰
王建伟
刘文昊
郑远翔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矸石胶结充填体损伤演化规律及裂纹扩展特征
赵兵朝
翟迪
陈攀
韦启蒙
王瑞峰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单轴压缩下充填体−围岩组合体力学特性与能量演化规律
邱华富
李宇航
刘浪
梁超
丁自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废弃轮胎钢纤维改性充填体本构模型研究
刘阳
曹胜根
车驰远
李江
方洁
黄欢
陈辉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充填体破坏特征的聚类分析及数值模拟
陈兵
刘忠平
高亮
张哲鹏
翟迪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